职业教育改革视角探析培养“浙江工匠”的途径

2022-01-13 14:17王迪君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途径

摘要:职业教育是培养新时代“浙江工匠”的前沿阵地。尽管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生源困境、人才结构性供求不平衡、办学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但浙江职业教育仍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从职业教育改革視角下项目教学法、校企合作与“1+x”证书制度的教育模式探索培养“浙江工匠”的途径,以内外双轨培养途径让学生立足职业道德,厚植“工匠精神”。

关键词:职业教育;浙江工匠;途径

浙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肩负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使命,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奋力打造与“三地一窗口”相适应的全国职教高地和职业教育现代化先行省、示范区,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教育贡献更多浙江范例和浙江经验。

一、浙江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及困境

职业教育是培养新时代“浙江工匠”的前沿阵地,浙江素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实施“三名”工程,致力于建设名校,开展名师及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品牌专业、优势特色专业等。职业教育规划形成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机衔接、职普互融互通,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办学,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教育发展格局。近年来在多个学科门类培育了能参与全国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的“浙江工匠”,浙江的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浙江职业教育资源整体发展水平领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技能人才整体培养层次偏低,高素质技能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学内容与最新生产技术脱节;个别学校由于教学资源不充足而刻意弱化技能培养,导致教学成效不高等。

二、培养技艺高超的“浙江工匠”的途径

“浙江工匠”的主要来源是从职业院校毕业走上社会的企业职工,为培养一只覆盖广泛、梯次衔接、技艺高超的“十百千万”新时代浙江工匠骨干队伍,需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

(一)强化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展开的。教师在项目教学中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项目教学材料的供应者、精选项目的引导者、项目实施的管理者和项目结果的评审者。预先将若干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筛选、组合,创建为精选项目,在项目教学实施之初要为学生创建项目情景,以便学生尽早进入项目角色,快速适应项目情景要求。把教学内容和原有知识创立成“项目”这一主要载体来应用的,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推进和学生个人或团体对项目的实施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旨在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两者充分的科学合理的统一并行,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深入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满足企业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职业学校开展了一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例如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顶岗实习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是校“热”企“冷”的壁炉现象。校企合作的模式制度不完善,共同利益不能克服合作的风险,导致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教学内容停留在较为落后的生产技术,技能实训时间有限,学生技能熟练度不高,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预期。因此,提高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话语权是提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成效的重要举措。学校需加强与企业的交流,让学生通过承接相关企业产品生产的形式参与企业的项目教学,将学生从廉价劳动力转变为企业产品的设计者、实验者和生产者,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外聘企业技工的方式扩大院校在企业的影响力,为在职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按择优推荐的原则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创造校企共同利益。

(三)探索“1+x”证书制度

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技能水平难以以统一的社会标准进行评定。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层级分明,社会对于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高度认同,“1+x”证书制度能较好地满足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仅拓展了技能学习的深度,使学生更加适应日渐细化的社会分,还强化中等职业院校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技能训练,突出体现“职业技能”这一办学特色。

三、立足职业道德,厚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精神之钙,浙江工匠是具备高度职工岗位责任感、职业荣誉感、企业归属感,推动创造一流技术、产品和业绩的技能人才,是浙江诠释工匠精神的典范。

职业学校需加强工匠精神的系统认知教育,让工匠精神立足于学校特色、地方文化和教学内容。通过定期聘请技能大师宣讲工匠精神等宣讲会,加强学生对于职业的认同感;阐发工匠精神为主旨,开展辩论会、学习会等文体活动,满足学生自发学习工匠精神的心理需求。学生在职业道德训练中树立职业目标,以精神信仰、使命初心在浮躁的社会中“沉得下心”来专精技艺;创新意识学习知识技能,在知识学习中自发建构创新型职业思维,在技能训练中创造独特技法。

工匠精神的长期维持不能单靠精神信仰,还须建立一套分级的奖惩制度保障。学校要利用评奖评优指标等形式,将工匠精神量化为可以考评的参数,以奖惩制度激励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考虑到学生对于理论的接受能力,学校可组建教研团队,开发宣传工匠精神的校本课程,以教学游戏等方式将工匠精神以具体的人、事、物等形式呈现。通过顶层设计提升高技能领军型人才待遇,激励学生自发向往成为浙江工匠,在社会上掀起一阵崇尚工匠精神的风气;开发博物馆资源,借助文献资料发展匠人文化教育,加强社会对于工匠精神的认同感,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李悦晨.“分层+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1.

[2]孔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多维度博弈、冲突与治理[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4):39-44.

[3]易晨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博弈模型的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5(05):9-12.

[4]范士龙,杜宏波.中等职业学校“双元”人才培养的“壁炉现象”及破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9(01):34-42.

作者简介:王迪君,1987.03,男,汉族,助理讲师,本科,机械专业教师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