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体间接粘结修复用于根管治疗后患者对牙抗折能力的影响分析

2022-01-26 08:22邱敬诚陈涛童忠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牙体根管探针

邱敬诚,陈涛,童忠

根管治疗为根尖周炎及牙髓病的重要治疗方案,可缓解患者牙髓疼痛,改善患者牙齿功能[1]。但根管治疗后,牙髓失去持续性营养功能,牙齿生物学特征改变,牙体脆性增加,折裂风险上升。为提升牙齿质量,根管治疗术后多应用树脂粘结修复治疗,以提升牙齿质量,提升其破坏载荷能力[2]。目前常见修复治疗方案包括树脂嵌体直接粘结修复治疗和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治疗等,其中前者为常见治疗方案,但修复后存在牙齿抗折能力及外表美观性不足,修复治疗效果相对有限[3]。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治疗属新型治疗方式,与直接粘结方式相比,可提升嵌体边缘稳定性,提升修复质量。本研究收集124 例接受根管治疗患者及同期因正畸治疗需拔除的36 颗健康前磨牙为离体牙,观察其根管治疗后应用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治疗对其牙抗折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3 月至2020 年5 月浙江省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24 例根管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和B 组,各62 例。A组男34 例(患齿39 颗),女28 例(患齿35 颗);年龄32~71 岁,平均(49.9±3.6)岁。B组男36 例(患齿42 颗),女26 例(患齿34 颗)。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集同期因正畸治疗需拔除的36 颗健康前磨牙为离体牙(试验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组和D组,各18颗,C组平均牙齿长度(22.03±0.81)mm;平均牙根长度(14.05±1.03)mm。D 组平均牙齿长度(22.12±0.76)mm;平均牙根长度(14.09±0.96)mm。C 组和D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磨牙;(2)牙周健康,无炎症反应,牙齿无松动;(3)患者全身状况良好,精神状态正常,可配合完成研究;(4)临床资料完整,可完成有效随访。排除标准:(1)牙周炎活动期;(2)存在紧咬牙、磨牙症及其他不良口腔习惯;(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4)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5)合并恶性肿瘤。离体牙样本纳入标准:(1)牙体无缺损,显微镜下未见隐裂纹;(2)未接受塑化治疗、干髓治疗及根管治疗。离体牙排除标准:(1)存在畸形中央尖等发育异常;(2)根尖孔未闭合;(3)牙根未完全发育;(4)X 线片显示根管内存在内外吸收、钙化及堵塞等情况。

1.3 方法

1.3.1 根管治疗及修复方法 根管治疗:准备高速手机及金刚砂车针,经牙合面中央凹陷处进针,进针角度与牙体平行;进入髓腔后,提拉手机进入髓顶探寻根管;选10 号K 锉疏通根管,以探针测量根管长度,选protaper 预备根管,顺序为S1 至F2,根管预备完成后以3%双氧水交替冲洗;以25 号K 锉处理根管腔直至工作长度;去除台阶,保持根管壁光滑。根管填充:以吸潮纸尖将牙体擦拭干净,去除多余水分;取AHplus 根管糊剂和牙胶尖进行根管填充,距离根尖5mm 位置烫断主尖,以垂直加压器向下压实,取氧化锌丁香油封闭根管口,保存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待用。A 组采用树脂直接粘结修复治疗,常规彻底清洁牙面,去除牙齿龋坏部分,修整牙洞,不预防性扩展。保持牙面适当湿润后涂布粘结剂,酸腐蚀后以清水彻底清洁冲洗。3M 树脂填充时,每一层树脂厚度<2 mm,光照固化后,调和抛光。以single bond 酸蚀粘结剂加压均匀涂抹,吹成薄层,肉眼观察见表面湿润后固化处理。B 组采用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治疗,取出根管口氧化锌丁香油,以磷酸锌粘固粉垫底后,应用火焰状涡轮机车针将牙合面牙体组织磨除约1 mm,制备髓腔,保证髓洞笔直无倒回凹形成;精修车针修整洞型,保证各点、线圆钝及清晰。藻酸盐弹性印模材料制作模型,检查立体牙洞形无异常后,完成石膏模型灌注,观察牙洞型及外形是否完全取出,无异常后,以3M树脂在牙体窝洞内分层堆塑,制备嵌合体,每一层树脂厚度<2 mm,光照固化,修复完成后再次光照20 min。修复体表面喷砂,抛光,以single bond酸蚀粘结剂加压均匀涂抹,轻压,光照5 s 去除多余部分,多角度分别光照40 s 保证嵌体粘结于牙体组织中。

1.3.2 离体牙治疗与修复办法 将离体牙用0.9%氯化钠注射液彻底冲洗干净,浸泡于5%甲醛溶液中,3 h 后以0.9%氯化钠注射液彻底冲洗,去除牙体表面残留牙周膜及牙结石,放置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待用。根管治疗及填充过程与患者治疗办法相同。C 组实施树脂直接粘结修复,方法与A 组相同;D 组实施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方法与B 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1)比较C组和D组的牙抗折能力:将样品从0.9%氯化钠注射液中取出,放置在电子万能实验机上,将离体牙体长轴与加载方向形成135°,保证力量加载处于牙合面正中,颊舌尖三角嵴交汇处,持续加力(1 mm/min),直至离体牙折裂,记录牙体折裂时的破坏载荷。(2)随访1 年,比较A 组和B 组的修复质量,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4]标准进行评价:①边缘密合性:探针探查时不卡针或稍卡针,但基牙与修复体之间无间隙为A;探针探查时出现探针卡嵌,基牙与修复体之间存在间隙,且探针会卡在缝隙中,但牙本质、牙基质未暴露为B;探针探查时,探针可进入间隙,并可触及牙本质、牙基质为C。②完整性:修复体完整性良好,未见折裂、裂纹,修复体无磨损为A;修复体完整性一般,出现裂纹,但未折裂,修复体出现轻度磨损为B;修复体出现脱落、折裂,且修复体磨损严重为C。③继发龋:修复体周围组织无颜色变深情况为A;修复体周围组织出现颜色变深情况为B。④牙龈炎症:牙周探诊时无牙龈出血,无牙结石,牙周健康良好为A;牙周探诊时轻度出血,无牙周袋,轻微牙龈炎为B;牙周探诊时牙龈明显出血,伴明显炎症反应,且见牙周袋形成为C。⑤对颌牙磨耗:对颌牙无磨耗为A;对颌牙轻微磨耗为B;对颌牙严重磨耗为C。(3)比较A 组和B 组的治疗效果,参考郝静华等[5]的标准制定:显效为修复体咬合能力良好,双侧咬合能力平衡,未发生折裂现象;有效为修复体咬合能力改善,咀嚼时偶见不平衡感,未发生折裂现象;无效为未能达到上述标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比较A 组和B 组的修复满意度,包括牙体使用功能、外表美观度及实际感受,满分为10分,0~5 分、6~8 分、9~10 分分别表示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之和;该量表为本院自制,Cronbach’s 为0.82,信度良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 组与D 组牙抗折能力比较 D组发生牙折时最小、最大及平均破坏载荷均高于C 组(均P<0.05),见表1。

表1 C 组与D 组牙抗折能力比较 kN

2.2 A 组与B 组修复质量比较 随访1 年,B组边缘密合性、修复完整性、继发龋、牙龈炎症及对颌牙磨耗均优于A 组(均P<0.05),见表2。

表2 A 组与B 组修复质量比较 颗(%)

2.3 A 组与B 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 组(=4.428,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颗(%)

2.4 A 组与B 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B组治疗满意度高于A 组(=4.313,P<0.05),见表4。

表4 A 组与B 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根管治疗后存在根管壁厚度下降,牙齿硬组织丢失,影响牙体硬度,增加牙体折裂发生风险及根尖渗漏等局限性[6-7]。因此,临床认为根管治疗后积极修复可以有效提高其疗效及安全性,树脂修复治疗为根管治疗后重要的修复方法[8]。其中树脂直接修复为临床常用修复方式,可以通过树脂直接填充、固化,可以满足患者牙齿完整性需求,但仍存在易发生明显牙体缺损,难以全面性恢复牙体解剖学结构及功能;聚合收缩现象导致树脂与牙体中间出现微小缝隙等局限性。而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治疗可增强根管治疗后牙体保护能力,使牙体能够承受较大咬合力,满足患者牙齿功能需求;同时牙体预备量需求较低,能够保留更多牙体组织,对提升牙体自身稳定性,保证治疗效果意义重大。在患牙底部应用垫底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牙齿咬合时的受力状态,减少患牙折裂发生风险[9]。同时可通过粘合剂补偿,保证嵌体与牙体完全贴合,避免发生渗漏;树脂嵌体结构稳定后粘结可降低牙体周围粘结张力,保证嵌体稳定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D 组发生牙折时最小、最大及平均破坏载荷水平均显著上升。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可以降低口腔内树脂制作难度,通过粘合剂厚度可补偿树脂收缩厚度,保证牙体外观完整性及牙体质量,提升树脂对牙体的支持力。在进行牙抗折能力试验时,牙体表面力量会向树脂中心分散,提升牙体支撑能力,因此,可提升破坏荷载,提升牙抗折能力[10]。B 组边缘密合性及修复完整性优于A 组,树脂直接粘结修复时树脂材料聚合缩小,树脂表面与牙体粘结面积减小,使树脂与牙体之间出现缝隙,影响边缘密合性质量,因此会出现边缘密合性下降及渗漏等情况。而应用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时,通过粘接剂补偿作用,可提升树脂粘结质量,提升边缘密合性。B 组对颌牙磨耗也优于A 组,在树脂直接粘结修复中,因树脂处于未固化状态下修复,一般难以获得满意外形,特别在接触点上更为突出,对于牙邻面箱状洞型较为宽大时同样较为困难,因此会影响修复质量,牙齿使用中会增加颌牙磨耗程度。而阴影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可降低修复难度,保证牙齿使用中受力状态的稳定,因此可降低颌牙磨耗程度。B 组治疗有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A 组(均<0.05)。在应用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中,修复体与牙体之间粘结质量好,可避免出现渗漏影响牙体使用质量,降低继发龋、修复体松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修复体粘结质量提升,可保证患者咬合质量,使树脂准确、有效承受咬合力,降低牙齿折裂发生风险,提升治疗质量。应用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后,无论在牙体受力状态,还是在其牙体修复质量,均可满足患者日常使用需求,使其使用感官最大程度上接近天然牙齿,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综上,对根管修复治疗后患者应用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牙体抗折能力,提高牙体边缘密合性及患者治疗满意度,降低颌牙磨耗程度,具深入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牙体根管探针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为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患者使用镍钛锉与不锈钢锉预备根管的效果对比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Xpert MTB/RIF对结核菌利福平耐药的诊断价值及rpoB基因突变特点的分析
电磁发射磁探针阵列位置分布及姿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