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2-01-26 08:22朱秀华乔晓辉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紫癜预见性皮疹

朱秀华,乔晓辉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限性急性出血疾病,多见于儿童。该疾病是由于机体接触过敏原后,诱发全身小血管变态反应,出现皮疹、腹痛和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并且会导致机体出现肾脏功能损伤、消化道黏膜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对患儿生命健康及正常发育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1-2]。除了及时予以针对性治疗措施外,科学合理的护理同样对疗效和预后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观察预见性护理对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28 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 例。对照组男34 例,女30例;年龄5~14 岁,平均(8.3±1.4)岁。研究组男32 例,女32 例;年龄4~15岁,平均(8.4±1.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家属均明确知晓本研究方案内容及目的,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 岁;(2)符合过敏性紫癜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有过敏史者;(2)有严重基础性疾病者;(3)患有精神及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无法正常沟通者;(4)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相关护理及治疗措施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患儿诊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针对性予以患儿家属健康教育,患儿心理干预、饮食结构指导和过敏性紫癜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予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有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4 名护士作为组员。整理汇总过往5 年儿童过敏性紫癜相关病历资料,分析本院接诊病例的发病特征、诊治过程中患儿心理状况和预后情况,并查阅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全面了解过敏性紫癜患儿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针对常见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预案。(1)针对患儿家属开展过敏性紫癜相关健康教育,45 min/次,2 次/周,并建立医患交流微信群,推送关于儿童过敏性紫癜疾病知识、诊治方式和护理措施等资料。(2)密切关注患儿的精神及心理状况,请患儿家属一同安抚患儿烦躁哭闹情绪,并使用儿童音乐和玩具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消除患儿焦虑和恐惧心理,便于治疗措施的有效开展,并避免关节部位衣着过紧,保持关节处于松弛状态,对患儿肿胀关节局部肌肉进行按摩,缓解关节肿胀,以利于组织液吸收。(3)密切关注患儿皮疹状况,叮嘱家属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患儿抓挠皮疹患处,使用1%硼酸溶液对皮疹部位进行湿敷。根据患儿皮疹状况,指导患儿采取合适的体位,避免睡眠过程中压迫皮疹部位,保持患处清洁、干燥。(4)密切观察患儿尿液及粪便状况,及时辨别蛋白尿或血便等状况,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并发症持续进展恶化,并根据具体病情给予禁水禁食和营养补充等干预措施。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皮疹、腹痛和关节肿胀等过敏性紫癜相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检测护理前后患儿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肌酐和血尿素氮等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患儿消化道黏膜出血、肠梗阻及肠套叠、肠穿孔、肾炎和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研究组患儿皮疹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关节肿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d

2.2 两组护理前后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情况 护理前,两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肌酐和血尿素氮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白细胞计数、24 h 尿蛋白、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均较护理前显著下降(均P<0.05),红细胞计数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24 h尿蛋白、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1%(5/64),低于对照组的21.88%(1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6,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 例(%)

2.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家属对于护理干预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03,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 例(%)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外源性过敏原入侵而引起的外周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于儿童人群,患儿常出现皮肤紫癜、腹痛及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肾脏、神经组织损伤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威胁患儿生命健康[3-4]。及时识别并使患儿远离过敏原,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缓解临床症状,是目前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目标。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改善过敏性紫癜相关临床症状,提高患儿预后[5-7]。

预见性护理是通过对以往大量病例临床诊疗实践的观察和分析,获得特定疾病的病情进展特征及常见临床症状,预先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模式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治过程中护理措施实施的及时性,使患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治疗收益[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护理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这说明预见性护理可有效缩短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轻患儿身心痛苦。同时,研究组患儿护理后24 h 尿蛋白、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0.05),这说明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促进病情好转。并且,研究组患儿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这说明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过敏性紫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助提高患儿预后。研究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干预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0.05),这说明患儿家属对于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较高。有研究显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的快速改善,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9-10]。

猜你喜欢
紫癜预见性皮疹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
慎辨麻疹与药疹
儿童出皮疹应考虑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