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2022-01-26 08:22胡晓君钱晓敏任秀赞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基底节延续性协作

胡晓君,钱晓敏,任秀赞

基底节区脑出血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临床常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安全、创伤小及操作便捷等优点,但对于其临床疗效的判断存在争议[2]。资料表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可诱发多功能障碍,如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等,导致患者预后极差[3],因此如何改善患者预后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临床实践证明,给予患者合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4]。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性护理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护理手段,被公认为是干预疾病康复的有效手段[5]。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9 月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纳入标准:(1)确诊为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临床表现为偏侧肢体不同程度运动障碍,格拉斯哥评分(GCS)7~10 分;(2)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3~4 分;(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20~60 分。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心功能障碍;(2)脑血管畸形;(3)免疫功能紊乱或凝血功能障碍;(4)混合性卒中或出血性梗死;(5)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或认知功能异常,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3~82 岁,平均(60.8±1.9)岁;出血量20~40 ml,平均(28.13±3.39)ml;高血压病程3~7 年,平均(4.98±0.67)年。观察组男19 例,女21 例;年龄31~83 岁,平均(59.0±2.1)岁;出血量20~40 ml,平均(27.98±3.45)ml;高血压病程3~8 年,平均(5.01±0.71)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1)发放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知识手册,向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内容、方式;(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按摩;(3)加强心理、饮食与服药指导;(4)定期电话随访,提醒患者复诊时间。

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性护理:(1)建立多学科团队合作小组,包括心内、消化、内分泌、肾内、精神卫生科及数据管理员;(2)制定组间人员职责,并通过面谈的方式了解患者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以此制定个体化的院外延续性护理策略;(3)建立多学科成员组成的出院延续护理微信交流群,向家属或患者发送疾病康复、自我护理相关知识,为患者提供相关健康知识;(4)鼓励患者在群内互动交流,分享自我护理心得,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5)电话随访并填写随访记录单,首先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如自我护理能力、活动量、饮食等情况,其次了解患者并发症情况,如恶心、呕吐、压疮、尿路感染等;最后评估患者的健康行为;(6)定期举办座谈会,邀请患者讲述团队活动中的自身感受,争取患者家属配合护理,定期评估康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1)比较护理前后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GC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变化;(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3)采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4)统计并发症和满意率。满意率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 分。90~100 分为满意;60~89 分为较满意;59 分及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GCS评分、Fugl-Meyer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NIHSS、GCS、Fugl-Meyer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后NIHSS、GCS、Fugl-Meyer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 评分、GCS 及Fugl-Meyer 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SDS、SA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DS、SA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SDS、SAS 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SF-36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F-36 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后SF-36 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 评分比较 分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出现压疮1 例,尿路感染1 例,并发症发生率5.00%;对照组发生压疮3 例,肺部感染2 例,尿路感染4 例,并发症发生率22.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65,P<0.05)。观察组满意31 例,较满意8 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97.50%;对照组满意22 例,较满意9 例,不满意9 例,满意度77.50%。两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14,P<0.05)。

3 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及其所诱导的相关并发症逐年增加,其中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为高血压患者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临床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6]。外科手术虽可缓解病情,但效果并不理想,部分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肢体、语言功能障碍。已有研究证实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疾病转归,增强临床治疗效果[7]。

延续性护理以人性关怀和整体护理为基础,是一种为满足患者康复而开展的护理服务,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8]。同时,研究表明多学科协作与延续性护理可促进团队间合作、交流,进而达到多重保障的效果,更加专业、有效、全面的解决患者各方面需求[9]。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护理属于一种多学科讨论、诊疗模式,可根据患者的疾病、症状、致病因素、心理等问题进行探讨,依据探讨结论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方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NIHSS、Fugl-Meyer 及GCS 评分均得到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性护理通过调动各科室之间的配合,能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改善缺损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有理想效果。同时,本研究观察组SAS、SDS 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得到改善,且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充分证实了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微创手术虽可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降低手术治疗效果[11]。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性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多学科协作下的延续性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基底节延续性协作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
协作
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