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揿针在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价值

2022-01-26 08:22朱薇薇梅蓓楠施盈王伟飞陈巧女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尿量尿潴留耳穴

朱薇薇,梅蓓楠,施盈,王伟飞,陈巧女

尿潴留为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1-2],发生率约为20%[3]。临床常留置尿管导尿,但随着置管时间延长,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加[4]。研究表明,艾灸疗法、中医口服等中医技术在尿潴留预防治疗中已展现了良好效果。耳穴揿针疗法是新型中医疗法之一,但目前鲜有耳穴揿针疗法与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相关研究报告。本研究根据中医理论,探讨耳穴揿针疗法在预防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新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20 年9 月至2021 年3 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98例,均由同一组医生用同种麻醉方式(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同种的手术方式(痔动脉结扎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9 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75 岁;(2)混合痔行手术治疗;(3)耳部形态正常;(4)肛门形态、功能正常;(5)术前已排空膀胱;(6)无严重心、肝、肺、肾等系统疾病;(7)无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8)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障碍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3)金属、酒精过敏者;(4)晕针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混合痔术后遵医嘱给予常规治疗。做好术后尿潴留等潜在并发症的护理宣教,术后以热毛巾热敷下腹部、下腹部按摩及听流水声等措施干预促进尿液排出。术中输液量500 ml,术后输液量在1 500 ml 以内。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遵医嘱行揿针疗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暴露一侧耳廓,操作者洗手、消毒后,选取穴位(耳穴中肾、膀胱、交感、内分泌及输尿管穴位),并用75%酒精消毒2 次针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手指。操作者使用无菌镊子夹取揿针贴,对准穴位紧贴上轻压。拇指和食指按压刺激,以患者耐受为前提,出现酸、麻、胀、痛、热为宜,每次约1 min,4 h后重复按压。并做好相关宣教,嘱患者保持耳部皮肤清洁、干燥,勿抠针体,引起脱落。

1.4 观察指标(1)首次排尿时间,术后4~8 h、8~12 h 时间段排尿量评分、排尿舒畅度;(2)尿潴留的发生率;(3)总体临床治疗效果。将排尿量分为3 级:尿量201~300 ml记为0 分;尿量101~200ml记为1 分;尿量50~100ml记为2 分;尿量<50 ml 记为3 分。排尿舒畅度分3 级:无尿不尽记为0 分;排尿断续,自感尿不尽记为2 分;自感排尿困难、医嘱予留置导尿为4 分。临床两组分为:(1)显效:干预后4 h 内患者便自行排尿,且排尿无不尽感,尿量>200ml,无腹胀等不适;(2)有效:干预后4~8 h患者便自行排尿,腹胀症状较前好转;(3)无效:干预后8 h 仍未排尿。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术中补液量及术后补液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80 例,无效16 例,总有效率83.8%;观察组显效10 例,有效83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93.9%。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1,P<0.05)。

2.3 两组有效和显效患者术后首次排尿量、排尿顺畅度比较 两组有效和显效患者术后首次排尿量及排尿顺畅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排尿量评分、排尿顺畅度比较 分

3 讨论

尿潴留为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现代医学观点认为,混合痔术后出现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麻醉抑制了会阴部神经及盆腔骶神经和膀胱逼尿肌功能[5];(2)术中和术后输液量多,膀胱充盈,而麻醉代谢缓慢,导致排尿困难;(3)肛门内填塞止血纱布、塔纱压迫过紧、肛门疼痛等也可能影响膀胱功能[5];(4)患者麻醉术后平躺,床上排尿不习惯,不敢排尿等心理因素导致排尿困难。中医观点将尿潴留归为“癃闭”范畴[6],典籍中“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等均符合尿潴留的病症的描述。

中医腹部艾灸疗法、中医口服及耳穴埋籽等中医护理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传统的中医治疗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艾灸治疗以皮肤灸至潮红为宜,仅强调让体表腧穴产生局部灸热感达到治疗效果,且操作复杂、气味重、烟雾大,不适合在普通病房开展治疗;(2)中医口服治疗起效缓,混合痔术后患者又需禁食6 h,不适用于外科术后患者。揿针疗法属于一种皮内针疗法,是由《皇帝内经·灵枢》官针篇中所记载的“浮刺”针法演变而来。揿针通过埋入浅表组织,定时按压,刺激穴位,可实现较长时间的“针灸治疗”效果[7]。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也”、“血气皆上于面而走耳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儿走空穴”,说明人的耳廓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耳穴作为身体与内脏信息的反映点,可以综合反映人体各脏器的功能状态。通过刺激部位的耳穴,可启到调节相关经络和脏腑的功能,具有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调和气血及平衡阴阳之效,从而达到预防致病的目的[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首次排尿量评分、舒畅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说明耳穴揿针疗法改善了术后排尿困难的情况。笔者总结揿针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刺激持续时间长,针刺力度强,效果显著;(2)与传统耳针相比,揿针针体更小,疼痛更轻微,患者易于接受;(3)揿针未达组织深层,不会伤及大血管及神经干,操作安全;(4)揿针使用的是微孔胶布,易透气,无皮肤过敏问题[9];(5)揿针比传统埋豆贴压法能产生更持久、更强的良性穴位刺激效果。

猜你喜欢
尿量尿潴留耳穴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自制精密尿量计量器测量患者尿量的效果分析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