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泉青瓷工艺特色及创新

2022-02-03 08:53蒋同磊蒋永畅通讯作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龙泉窑器形青釉

蒋同磊 蒋永畅(通讯作者)

一、龙泉青瓷的发展

浙江是青瓷的发祥地,而龙泉窑是青瓷窑系杰出代表。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这里群山连绵,层峦叠翠,出产一种细腻纯净、洁白如雪、可烧制瓷器的好土,以出产青瓷著称。从商代的原始青瓷开始,青瓷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一直扮演着主导的地位。浙江地区发现的烧造青瓷的窑址,有的创烧于西周时期,历经春秋战国到龙泉青瓷,蝉联达两千年之久,传统之悠久罕有伦比。历代制瓷匠师都注重发挥青釉质朴的美,声誉极高。晋人形容瓯窑青瓷为“镖瓷”,唐人赞颂越窑青瓷釉质“如玉似冰”,其釉色之美为“千峰翠色”。龙泉青瓷后来居上,它继承了瓯窑、越窑等青瓷的特点,锐意创新,南宋时期生产出了其色调可与翡翠媲美的粉青和梅子青釉,成为青釉瓷器色与质地优美的顶好作品。它晶翠温润、丰厚雅素,是巧夺天工的人造青玉。元代海外贸易盛况空前,龙泉青瓷被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为了满足强大的外贸需求,龙泉窑规模达到顶峰,涌现了许多新窑厂。明代早期,龙泉窑作为御窑曾有过一定的发展。明代中期,景德镇窑不仅自产的青花瓷成为主流,就连仿龙泉青瓷的产品也质量颇高,工艺愈见粗糙的龙泉窑在竞争中败北,逐渐式微。至明成化时期,龙泉窑已不再为宫廷烧造瓷器,沦为普通窑。明晚期到清代,龙泉窑作为普通的民间窑场,虽然仍有小规模的生产,但产品质量明显降低。幸而在沉寂了数百年后,1957年,龙泉青瓷在政府的支持和青瓷艺人的共同努力下,借助现代科技重新恢复了烧造[1]。

二、龙泉青瓷分类

龙泉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著称于世,素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之称,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龙泉青瓷以铁作为主要呈色剂,釉面基本色调呈青绿色,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

三、龙泉青瓷工艺特色

(一)瓷土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个工匠,首先要对自己的工具熟悉,对自己所用的材料有深刻的认识。放在青瓷匠人身上,需要仔细了解的就是坯料和釉料。龙泉青瓷所使用的瓷土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氮化钠等,可塑性和结合性较高,耐火度高。由于龙泉青瓷的瓷土原料中有一部分属于瓷石类,它们含有大量石英和一定量的高岭土、绢云母等矿物,另一部分则属于原生硬质黏土类,其中也含大量石英,因此龙泉青瓷属于“石英-高岭-云母”质瓷器。

(二)釉料

青瓷的釉料是决定青瓷釉色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釉色主要取决于釉料中铁的含量,而铁的来源主要取决于紫金土。所以,青瓷釉料的组成,除采用釉土、石灰石及谷壳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紫金土。釉料细度和釉浆比重等因素皆会对釉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紫金土是龙泉本地出产的一种富铁矿物,含铁量较高。紫金土矿物中的铁化合物可以成为龙泉青瓷釉色和胎色的重要呈色剂,为龙泉青瓷之所以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关键材料。

《鸿福聚德》蒋同磊

(三)瓷胎

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由于工艺不同,瓷胎的种类也有所差别。弟窑的瓷胎主要为白胎和朱砂胎。白胎,胎中氧化硅的含量较高,胎质细腻坚硬,洁净不含铁质,胎色白中泛青,玻化情况良好;朱砂胎,胎土中含少量紫金土,还原烧成后由于胎色沉稳,故而使得釉色与胎色协调而融合,加深釉的呈色,使釉色清脆如玉。同时,圈足或露胎等不施釉的部分在还原气氛下呈现朱砂色。哥窑瓷胎主要为黑胎。黑胎是龙泉青瓷中哥窑的主要瓷胎,主要特征是薄胎厚釉,胎质细密坚实,釉中普遍开片。黑胎胎土中含大量紫金土,含铁量高达3%─5%,并用强还原焰烧成,胎骨灰黑如铁,也称“铁胎”。也有人将哥窑的瓷胎细分为两种:棕色的哥窑胎;棕黑色的黑胎。胎体含铁量越高,颜色越深。

(四)釉色

龙泉器釉的正色以豆青、梅子青、粉青为主,不过因火度不匀,有闪黄或闪灰的。1.粉青,粉青釉的釉层中含有大量的小气泡和未熔石英颗粒,它们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强烈散射,从而在外观上形成一种和普通玻璃釉完全不一样的艺术效果。2.梅子青,龙泉窑于南宋时期创烧的品种,与粉青釉同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胎质灰白,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故而得名。梅子青釉采用多次施釉法,入窑后经1260─1300℃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3.豆青,豆青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明以前微近黄色,至清代微近绿色。其釉色为青中泛黄,釉面光泽比粉青、梅子青弱。4.米黄,米黄是龙泉青瓷的衍生釉色,是古代龙泉烧制中部分窑位还原不充分烧制的结果。工匠们的初衷是要烧出青色,意外窑变成了黄色。米黄釉的釉层肥厚,釉面乳浊度较高,色泽米黄,黄中泛白,亦有黄中带青。现代米黄釉使用氧化焰烧成,釉色淡雅,类似谷物小米之色。青瓷的釉料是决定青瓷釉色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釉色主要取决于釉料中铁的含量,而铁的来源主要取决于紫金土。所以,青瓷釉料的组成,除采用釉土、石灰石及谷壳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紫金土。釉料细度和釉浆比重等因素皆会对釉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黑胎哥窑文宝》蒋同磊

《青釉八卦香炉》蒋同磊

(五)器型

龙泉青瓷的传统器形当中,最主要的一类是几千年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推陈出新的日用瓷器形,如盘、碗、杯、洗、瓶、炉一类,造型千变万化,种类繁多。如盘类有莲叶盘、六角盘、菱形边盘、葵瓣盘等;碗类有撇口、直口、内折口、葵瓣口等。此类器形多为日用瓷,大批量生产。第二类主要为仿古类器形,多为工艺瓷。制瓷人一般不惜工本,追求器形巧致精美,多供官府使用,其中又以仿制宋代器形的作品较为普遍,宋时器形虽婉约精致,缺少点大气阳刚之美。而另一种仿古制瓷则多以仿制春秋战国或秦汉时期的青铜器为主,此类器形多为大器件,烧制难度大,作品多气象万千、端庄肃穆。

(六)纹饰

器形工巧端正自然须配上得天独厚的装饰,再结合独特的釉色方有制作出上乘龙泉青瓷的可能,纹饰之重要性不言而喻。龙泉窑青瓷纹饰的工艺技法主要包括:刻、划、印、贴、捏、塑、露胎、镂空和点彩等方面。这些技法与龙泉青釉相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为现代青瓷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哥窑的天然裂纹和冰裂纹的出现,则有如天然春花,典雅浪漫、美不胜收。在青瓷装饰工艺中以刻花最为典型,龙泉窑刻花青瓷以端庄典雅为特色。龙泉窑刻花讲究用侧刀,下刀在花纹的轮廓上一次性刻出具有斜坡状的线条,内侧用刀重,较为深凹,可以积厚釉,呈色深;外侧用刀较轻,较为浅薄,积釉浅,色淡。因此同一条轮廓线条,呈现出深浅、浓淡、粗细的不同变化,刀法含蓄、细腻,富于变化,在沉静清雅的青色世界又多了些动感。刻花装饰上还有另一种深刻的手法。先勾画出纹饰的轮廓线,然后用薄刀尖垂直刻下,进刀较深,保留纹样的本身,纹饰以外的泥料以透视关系按一定坡度保留泥层的厚度,近深远浅地剔出适当的空地,这样上釉烧成后,厚薄不一的凹凸点都会形成釉薄色浅、釉厚色深的特征。由于有了凹凸的强烈对比,因而在层次上更为清晰,厚薄釉之间的色泽反差更加明显,具有浮雕感。青瓷的刻划也讲究书画中的笔意。刀法随笔意,以刀为笔来书写、绘制纹样,如远古的金石陶文、隶篆书法和远古陶器上的刻痕。同样,在不同时期的青瓷刻划上,也反映出不同时期绘画笔法的风格特点变化,如六朝以后书画笔法的刚柔兼备在晚唐五代越窑瓷上的刻划就有所反映。青瓷装饰中印花技法的运用也比较广泛,这是在市场需求扩大的情况下,因手工刻花不能满足市场供应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装饰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整形模子可以无限复制的特点,在模具上刻以花纹,在注压出来的坯体上同时能印出花纹,一举两得,操作过程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印出的纹饰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有阴文、有阳文同刻于坯体上,有施满青釉的,也有纹饰部位不施釉露胎的;有单纯的印花装饰,也有可以和刻花相结合的。例如,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个印花牡丹纹盘,制作上就是在盘心印出一朵单线阴文折枝牡丹花纹,没有其他任何装饰。还有浙江博物馆藏的印花小罐,就是用多种方法结合完成的,器身阳文花纹利用模子成型,形成的阳身花纹不施釉,露胎呈现赭红色泽,形成青釉与胎底赭红色的色调对比,以及釉面光洁与涩胎的亮度反差对比[2]。这些器物工艺精致,釉色精美,都是难得的印花珍品。另外还有堆花是用坯料泥浆堆画出阳文花纹的装饰方法。如堆花云龙纹罐,就是在坯体上的云龙纹部位层层堆泥浆,制作完成后的装饰效果和印花比较相似[3]。

《世界斯诺克国际锦标赛冠军奖杯》蒋同磊

作为制瓷人,器形和装饰的设计仅仅是一件青瓷作品的表象和肉身。每件青瓷作品都需要灵魂,正如画龙如无点睛之笔,便失去了灵魂。恰似苏轼的人品、文章、绘画,官职便是其艺术作品的点睛之笔。青瓷作品的灵魂便是制瓷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追求,是厚积薄发的文化冲力,是博采众长和博古通今的誓愿。

四、龙泉青瓷的创新

龙泉青瓷技艺创新有多种形式,比如施釉创新,在继承古老传统的同时,施釉技术有新的提高,施釉采用里外釉分别处理,器物里面采用荡釉法施釉,器物外采用浸釉法施釉,器物底部则过水后蘸釉等。在釉色方面,成功研究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未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又比如在装饰上创新,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珑”、“青瓷釉下彩”、“象形开片”、“文武开片”、“青白结合”、“哥弟窑结合”等形式。再如传统器型创新,当代龙泉青瓷从业者们开拓出符合与时代同步的美学载体,呈现出与古代迥别的大件作品。这些大件器皿,由于体量饱满、敦庞厚重、釉色均匀深沉,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既是当代青瓷艺术的杰作,也必然归类于经典佳作行列。

龙泉青瓷的创新,还体现在新技术、新工艺上。龙泉持续推动传统手工业标准化、产业化转型,积极破解龙泉青瓷烧制温度控制难、原料非标准化等制约产业化发展的技术难题。同时引进“四轴联动精雕机”“智能化窑炉”“3D打印”等先进技术,推进企业智能化建设。

五、结语

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瓷器的瑰宝,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不仅有着悠久的烧制历史,更是瓷器之中的杰出代表,属于独特的“中国符号”。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在陶瓷装饰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艺术性的传承和创新,才能将龙泉青瓷装饰艺术的完美性很好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才能让人们更好地体会青瓷装饰的艺术之美,让更多的人喜爱青瓷,欣赏青瓷。总之,只有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之上,龙泉青瓷艺术才有可能不断地引领我国青瓷业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

猜你喜欢
龙泉窑器形青釉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知足(竹)常乐
浅论北宋汝窑瓷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价值
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
浅谈毡包青釉
工艺独特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罐
古陶瓷鉴定:从标形学到痕迹学
宿迁出土明龙泉窑青瓷人物故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