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旅游与康养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

2022-02-05 10:10唐桂芝
旅游纵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省市康养耦合

杨 红 唐桂芝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41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城市雾霾严重、亚健康问题凸显、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旅游产业与康养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催生出一种新业态,即康养旅游[1-2]。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要积极推进特色医疗、康养保健等旅游业态。201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议将“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层面战略,要求在“健康中国”大战略下,推动医疗、康养和文化养生等旅游,推动建设综合型康养旅游基地。由此可见,康养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3]。

在学术层面上,国外对康养旅游的研究主要在概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如国外学者古德里奇(Goodrich)、卡雷拉(Carrera)界定了康养旅游的概念和内涵[4-5]。国内康养旅游起步虽晚却发展快速,对康养旅游研究主要在概念辨析、未来发展方向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如任宣羽界定了康养旅游的内涵、传统文化和哲学渊源[1];刘庆余研究健康养生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3];丛丽和李济任等探讨了森林康养旅游概念及发展体系,构建了康养旅游评价指标,并运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进行评价[6-7];麻学锋等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并提出三种融合类型[8]。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康养旅游的研究缺乏区域性的旅游康养产业融合研究。因此,本文以西南地区四省市为研究对象,根据产业关联理论、系统理论和耦合理论,对旅游与康养产业的耦合机理、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以期为旅游产业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

一、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探究

旅游与康养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且二者属于综合性产业和高关联度的产业[8]。在资源方面具有共通性,在市场方面有共拓性,在功能方面具有共显性,在技术方面具有共创性,在人才方面具有共享性。因此,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表现为,在技术进步、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控等外部驱动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需求刺激等内部驱动力的相互作用下,通过资源、市场、功能、技术和人才等五方面实现融合发展。

第一,在资源融合方面,旅游产业与康养产业具有共通性。一方面,自然资源以康养资源的形式融入旅游产业使康养资源旅游化;另一方面作为旅游资源融入康养产业中使旅游资源康养化。另外,通过资源重组和创新开发形成新的康养旅游产品,通过资源融合发展成为的新业态,如生态养生旅游。

第二,在市场融合方面,受经济发展、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驱动,旅游与康养产业具有共拓性。首先,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经济活动交叉渗透,在市场上互补、共拓。其次,旅游产业发展引发旅游客流向康养产业转移,康养产业的优化发展为旅游业提供客流。

第三,在功能融合方面,受产业内部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政策影响,旅游与康养产业在功能上具有共显性,使旅游的休闲功能得以凸显和深化,同时使康养产业创新发展路径,获得更好的功能效益,从而使二者产业在功能上达到渗透融合[9]。

第四,在技术融合方面,技术创新打破旅游与康养产业边界,进行跨界延伸和创新发展,具有共创性。一方面,融合的过程实质就是创新的过程,在融合创新过程中形成康养旅游新模式。另一方面,旅游与康养产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速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及结构优化进程。

第五,在人才融合方面,首先,康养旅游融合发展引进懂旅游专业知识又懂康养保健知识的跨行业复合型人才。其次,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吸引更多资本的进入,使得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进入该领域,在开发康养旅游产品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长。

二、旅游与康养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模型设计

(一)评价指标构建

耦合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耦合度是量化其相互作用的程度[10-11]。旅游与康养产业之间具有耦合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遵循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科学性、数据可获性等原则,结合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生延超等学者在旅游与康养产业指标构建的成果[9],构建了西南地区旅游与康养产业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其中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指标包括:国内旅游者人数、入境旅游者人数、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星级饭店数、星级客房间数、星级饭店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原价、A级旅游景区总数、旅行社总数、A级旅游景区旅游营业收入、旅游院校数、旅游院校学生数、旅行社从业人员、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旅游景区从业人员。康养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指标包括:医疗卫生机构数、中医医院个数、卫生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卫生人员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三甲医院数量、平均温度、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湿地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日照时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设计

1.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熵值法是通过分析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确定指标的权重[10],有关公式如下。

第一,为了消除指标量纲或指标测度量级不同而造成的影响,将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相关公式:

式(1)中,t表示年份,j表示各个指标的具体个数,xj(t)表示的是第t年的康养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第j个指标原始数据,xmax和xmin分别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

第i年第j项指标的权重公式:

式(2)中,m为样本年数。

第j项指标的熵值公式:

差异性系数公式:

第j项指标的权重公式:

式(5)中,n为指标个数。

2.耦合协调度模型

旅游与康养产业系统是两个不同而又相互影响的子系统,可通过集成的方法来实现子系统中各指标对总系统的贡献程度。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综合值分别代表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与康养产业发展水平。

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值公式:

康养产业综合发展值公式:

式(6)和式(7)中,F(x)、G(y)分别表示旅游产业系统和康养产业系统的综合发展值,wj表示权重,Mij表示旅游产业第i年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Nij是康养产业第i年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耦合度公式:

式(8)中,C表示耦合度,取值范围[0,1],数值趋近于1,耦合度越好。F(x)、G(y)分别代表旅游和康养产业综合发展值。参考魏金义等的研究[12],将康养旅游产业耦合度划分为4个阶段:低水平耦合阶段(0,0.3];拮抗阶段(0.3,0.5];磨合阶段(0.5,0.8];高水平耦合阶段(0.8,1]。

旅游与康养产业综合发展值公式:

式(9)中,α、β为相应的权重,都取值为0.5。

耦合协调度公式:

式(10)中,D为耦合协调度值,取值0~1,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度相比更能反映旅游产业与康养产业之间的协调水平。据上述公式可知,耦合协调度与两产业协调发展效果呈正相关,耦合协调度越高,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越好;反之,协调发展情况越差。参考廖重斌的研究结论[11],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10个阶段:极度协调(0~0.09)、严重失调(0.10~0.19)、中度失调(0.20~0.29)、轻度失调(0.30~0.39)、濒临失调(0.40~0.49)、基本协调(0.50~0.59)、初级协调(0.60~0.69)、中级协调(0.70~0.79)、良好协调(0.80~0.89)、优质协调(0.90~1)。

三、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上述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数据,计算出2010—2019年西南地区旅游与康养产业综合发展值、耦合值和耦合协调度。

(一)旅游与康养产业的综合发展值

2010—2019年全国旅游综合发展平均值和西南四省市旅游综合发展值不断增长、波动上升。2010年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值整体水平较低,其中旅游综合发展值重庆市最高(0.31),贵州省旅游综合发展值最低(0.08),四省市旅游综合发展值波动增长,其中云南省和四川省的发展最快,至2019年云南省跃居第一位(0.79)、四川省位列第二(0.73)、其次为重庆市(0.69)和贵州省(0.58)。除了重庆市,2017年前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旅游综合发展值基本在全国平均值以下,2017年刚好持平,2017年之后逐渐超过全国平均值。

2010—2019年全国康养综合发展平均值与西南四省市康养综合发展值不断上升。2013年全国康养综合发展平均值高于西南四省市,2017年后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2017年后康养产业发展速度放缓,落后于全国康养综合发展平均水平,到2019年全国综合发展平均值与西南四省市康养综合值均高于0.9,表明康养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二)耦合值及耦合度阶段

全国康养旅游产业耦合平均值与西南四省市耦合值从2010—2019年逐年增加。2013年前西南四省市的耦合值高于全国耦合平均值,2013年后与全国康养旅游产业耦合平均值基本持平。2013—2019年全国康养旅游产业耦合平均值和西南四省市的耦合值都集中在0.48~0.49,整体耦合值处于较低水平。

(三)耦合协调度值与等级

全国康养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平均值和西南四省市康养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值,耦合协调度等级从2010—2019年由严重失调到初级协调阶段。2010年,重庆耦合协调度值最高(0.26),贵州省最低(0.17),到2019年云南省耦合协调值最高(0.67),贵州省最低(0.61),说明西南地区耦合协调度从2010—2019年在不断增加,其中云南省耦合协调度发展最快,四川省次之、重庆市第三,贵州省发展较慢。全国耦合协调度平均值在2014年最先达到基本协调,而西南四省市处于失调等级,与全国耦合协调度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康养旅游需求不断增加,西南四省市康养旅游发展迅速。第一,西南地区旅游与康养产业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二者综合发展值呈增长态势。贵州省旅游综合发展值最低,云南省旅游综合发展值最高、发展较快,四川省次之。第二,旅游与康养产业耦合值增速较慢,属于低水平耦合和拮抗耦合,说明西南四省市旅游资源和康养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第三,旅游与康养产业耦合协调度等级从失调到基本协调、初级协调阶段,表明旅游与康养产业间交互作用增强,开始从不协调、无序向健康协调有序方向发展,但未演化到良好协调甚至优质协调阶段,说明耦合协调度会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种类和数量、历史基础、地区政策和区位条件等的影响。

西南康养旅游耦合协调水平目前处于初级协调水平,需要从多方面促进旅游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首先,深入推进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各要素在产业间的互动和共享,创新康养旅游产品和业态,实现产业融合的效益最大化。其次,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加强与周边省市沟通与合作,进行西南地区全域化布局,推进跨区融合、错位发展,互为产业链,将西南地区打造成一个产品丰富、产业完善、服务健全的康养旅游发展高地。再次,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康养旅游产业相关人才教育培训政府扶持的政策。

猜你喜欢
省市康养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其他省市怎么做?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