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研究
——以娄底市为例

2022-02-05 10:10
旅游纵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娄底市相关者生态旅游

石 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引言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以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强调生态旅游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够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相应的利益。然而,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不同,出现了诸多的矛盾。特别是,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当地居民主体优势不突出等,导致资源环境破坏、居民在生态旅游发展中获益较低等现象时有出现。本文对娄底市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提出相应的收益协调机制,使得各利益主体在生态旅游系统中找到利益平衡点,使当地居民能够充分受益,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最终达到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利益相关者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管理学研究中,随后受到其他领域的学者关注,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国外旅游研究领域。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第十三届大会上通过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使用了“利益相关者”一词,标志着“旅游利益相关者”概念已得到官方认可。此后,关于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如穆克吉(Mukherjee)等探讨了在医疗旅游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主要问题[1]。我国旅游学界则在21世纪初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保继刚等最早进行旅游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研究,随后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2]。王娜对以农村社区为主体的民族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3]。周裴妍等对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和分类,分析了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失衡问题,并提出了利益协调机制[4]。

一、娄底市生态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即对生态旅游产生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包括政府机构、旅游企业、民宿经营者、当地居民、旅游者、非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和媒体等。本文对于娄底市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层次划分基于重要性、主动性和紧急性3个维度的综合评分结果,并邀请了解娄底市生态旅游的10位专家基于李克特量表五点法对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见表1)。

表1 娄底市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综合得分

政府机构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和景区管委会等,是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引导者和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部门,迫切希望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而重要性和主动性方面的得分都最高。

旅游企业包括生态旅游投资开发企业、民宿、餐馆等,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具体执行者和旅游项目经营者,他们的开发和经营行为会对生态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重要性和主动性评分均排第二。

当地居民作为生态旅游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的承受者[5]。当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超出当地居民的承受范围,或者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时,会阻碍甚至抵制生态旅游的发展,因而重要性和紧急性评分均较高,他们的利益需求具有迫切性。

旅游者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消费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经营只有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相较于其他旅游形式,旅游者对生态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保护状态要求更高,旅游者追求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旦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也具有较高的迫切性,紧急性评分比重要性和主动性高。

专家学者通过对生态旅游地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主动性较强,重要性和紧急性相对较弱。而媒体通过对生态旅游地的宣传报道能提升其知名度,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进而增加旅游地的旅游收入,但是其影响主要是间接的,因而重要性、主动性得分均较低,其利益需求也不迫切。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确定娄底市生态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为政府机构、旅游企业、当地居民、旅游者。

二、娄底市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

(一)利益诉求

1.政府机构的利益诉求

根据调研,政府机构的主要诉求是通过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并提供一个稳定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等。政府机构的利益诉求是以地区整体的发展为核心的,所以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难以顾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诉求。

2.旅游企业的利益诉求

本文选取了娄底市不同生态旅游景区、不同规模的旅游企业共20家进行访谈,整理得出旅游企业的主要利益诉求为通过旅游经营活动获得持续稳定的经济收益(见表2)。

表2 旅游企业的主要利益诉求

3.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

笔者选取了娄底市不同生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居民30名进行访谈调查,整理得出当地居民的主要利益诉求为在不影响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旅游的发展应该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收入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把物价水平稳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如果他们想参与景区的一些管理和决策,就应获得相应的生态补偿和利益分配(见表3)。

表3 当地居民的主要利益诉求

4.旅游者的利益诉求

笔者在娄底市不同生态旅游景区内选取30名旅游者进行访谈调查,整理得出旅游者的主要利益诉求为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欣赏自然美景,学习当地的自然、人文知识,体验民俗风情,注重深度体验和自我实现(见表4)。

表4 旅游者的主要利益诉求

(二)利益冲突

1.旅游企业与政府机构的利益冲突

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有责任确保社会利益最大化[6]。旅游企业在生态旅游的经营活动中有着明确的经济利益诉求,即利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而较少考虑经营活动是否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紫鹊界梯田内民宿的乱搭乱建破坏了整体景观,大熊山森林公园内餐饮垃圾的不当处理影响公园生态环境等。鉴于此,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政府应对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约束、监管,让他们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控制旅游经营活动的不良影响。

2.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

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相对于当地居民,旅游企业往往处于强势地位,而社区居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专业素养的限制,所获取的利益相对较少;二是随着生态旅游开发的推进,旅游经营活动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步显现,为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旅游活动规模的增加会侵占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特别是旅游旺季的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使居民的权益受损,进而引发冲突;三是旅游企业开发的部分生态旅游项目过度追求商业化,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形成了冲突。

3.旅游企业与旅游者的利益冲突

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旅游企业是生态旅游产品的供给方,旅游者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消费者,二者存在市场供需关系。旅游企业致力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旅游商品销售以及其他旅游相关服务的提供,以此获得经济效益[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通过生态旅游活动体验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特色,获取相应的知识等。但是,目前娄底市的生态旅游产品存在产品类型单一、文化特色不突出、体验性参与性弱等问题,不能较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部分旅游企业甚至会有拉客宰客、哄抬物价、粗暴对待旅游者等行为,和旅游者产生正面冲突。

4.当地居民与旅游者的利益冲突

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旅游者的增多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秩序,给当地治安带来冲击。部分旅游者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或是带来不良的示范效应,引发当地居民的不满。在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交流过程中,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会造成摩擦,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引发旅游安全事件。

5.当地居民和政府机构的利益冲突

娄底市生态旅游地的居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生态旅游相关政策了解不够,影响他们对于自身利益的争取。调研发现,目前较少有当地居民参与娄底市的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或者在整个景区的开发和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政府机构在指导当地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忽略社区某些居民的利益。

三、娄底市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一)利益表达与反馈机制

利益表达和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各利益主体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旅游开发中。由于社区居民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利益主体,政府机构应鼓励文化水平较高、旅游业务能力较强的社区居民参与景区管理会议,代表社区居民提出利益诉求,并将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作为发展目标纳入景区的发展规划中。通过定期召开利益主体交流会倾听各方意见,引导各利益主体换位思考、增进理解,协调各方利益诉求,兼顾地区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和利益主体的共同发展。同时,要建立沟通协调平台,用于利益诉求的及时表达和反馈,调动利益主体的表达和交流热情。

(二)利益分配机制

各利益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导致利益相关者所享受的旅游发展成果相差较大,在评估各方投入和收益的基础上,确立符合各群体利益的分配机制。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应全程参与分配方案的制订,严格按照共同承认的分配方案进行利益分配。将生态旅游收入按投入资源价值、参与程度高低和劳动成果进行利益分配。这样既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又不会引发不满情绪的产生,从根源上避免了矛盾的产生。社区居民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且需承受旅游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因而应对利益分配的弱势群体给予现金、技术、经营等方面的补偿,弥补负外部性,减轻社会矛盾,保障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区参与机制

要提升社区参与程度,让社区居民共享生态旅游发展成果。社区居民作为生态旅游地的主人,提高其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的程度,有利于实现社区居民的行为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最终实现社区居民与生态旅游业共同发展。社区可以成立专门委员会,代表社区居民参加生态旅游规划提案,并就日常经营活动作出决策。娄底市生态旅游地的大多数居民未受过高等教育,没有从事旅游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想让社区居民真正地充分参与生态旅游并从中受益,就需要对其进行旅游法律法规、旅游经营管理技能、旅游规划与开发知识、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培训。

(四)利益监督机制

在娄底市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部分利益主体为追求个人利益,铤而走险,极大地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和整个地区的利益,因而需要加强利益监督机制的完善和执行。政府机构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应对各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规范和引导,对不良行为采取严厉制裁,鼓励各利益主体采取负责任的开发经营行为。在有效协调的背景下,有必要建立利益协调监督机构,由政府官员、游客、旅游经营企业、当地居民、专家学者、非营利组织等组成的第三方机构可对各利益相关者在生态旅游开发经营中的行为进行监督指导,约束各利益相关者的逐利行为,避免出现危害旅游地整体利益的行为。

猜你喜欢
娄底市相关者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梁祝年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论 道
娄底市首届奇石文玩展览会盛大开幕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