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工业文化旅游发展探究
——以嘉峪关市为例

2022-02-05 10:10景雪敏栗建伟
旅游纵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嘉峪关市嘉峪关工业

景雪敏 栗建伟

(1.中共嘉峪关市委党校,甘肃嘉峪关 735100;2.嘉峪关市政府办公室,甘肃嘉峪关 735100)

引言

嘉峪关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1958年随着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重点项目酒钢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而命名,历来被称为“河西第一隘口”“边陲锁钥”。1965年设市,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嘉峪关成为全国5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嘉峪关不仅拥有上千年的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还从改革开放至今逐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积蓄了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工业文化旅游成为推动嘉峪关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1]。

一、嘉峪关市发展工业文化旅游的基础

嘉峪关市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又是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沙漠戈壁、荒漠绿洲、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相伴共存,长城雄关、古墓壁画、黑山石刻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同时,作为一座因钢而生的新兴城市,嘉峪关酒钢公司、紫轩酒庄等现代化厂区厚重璀璨。工业文化既是嘉峪关的历史记忆,也是嘉峪关发展的根脉和灵魂。推动工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最美工业旅游城市”将成为嘉峪关这座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新目标[2]。

通过实地走访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本文将嘉峪关市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分为展览馆类旅游资源、生产性工业类旅游资源、消费性工业类旅游资源和生活休闲类旅游资源四大类(见表1)[3]。

(一)展览馆类旅游资源

展览馆主要是利用原有的建筑、设备,整合相关实物、图片、影像等资源,展示工业遗产的文化特质,供社会公众参观、学习等功能的场所,知识性、宣传性和教育性是展览馆的主要特征。目前,嘉峪关市有3所典型的展览馆类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嘉峪关城市博物馆、酒钢展览馆和八棵树公路文化广场,分别承载着呈现嘉峪关精神、铁山精神和八棵树精神。这3种精神是嘉峪关市工业文化的提炼升华,也是嘉峪关作为现代化工业旅游生态城市的精神内核。

(二)生产性工业类旅游资源

依托大型企业,嘉峪关有丰富、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生产性工业旅游资源,如镜铁山矿、西沟矿、嘉镜铁路等。但由于企业生产安全等原因,生产性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并不高,仅以参观企业生产线和厂房设备为主,且仅接受团体预约,并没有真正向大众开放。另外,根据《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规定,酒钢镜铁山矿和西沟矿不属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丰自然保护站外围保护地带,功能区性质为实验区,可以开展旅游、观光等社会活动。

表1 嘉峪关市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表

(三)消费性工业类旅游资源

消费性工业旅游主要是指游客参观游览生产日常消费品的企业生产线、展览馆等。消费性工业旅游的重点在于可以为提供游客日常消费的旅游产品,其主要指企业生产出的可以直接消费的产品,如食品、日用品等,这些产品大众熟知度高,在消费市场上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对游客吸引力比较强,因此开展这一类工业文化旅游有着良好的大众基础。这一类旅游资源中,紫轩葡萄酒庄园比较典型。该庄园围绕葡萄酒这一主题,配备了主题休闲区、专业地下酒窖和鉴赏中心等特色功能区,拥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四)生活休闲类旅游资源

生活休闲类旅游资源指的是能够突出反映当时工业工人生活状态、富有年代感的主题公园、游乐园等,如酒钢游乐园、酒钢森林公园等,通过展示当年的实物、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生动再现最早一批建设者在茫茫戈壁滩上大炼钢铁、建厂建市的峥嵘岁月。

二、文旅融合视域下嘉峪关市工业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嘉峪关市工业文化旅游虽然资源丰富、历史内涵深厚,但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还很低,综合来看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对工业文化旅游的认识滞后

对于嘉峪关市来说,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等历史文化和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是其城市文化的底色。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嘉峪关着重发挥关城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另一个突出特点——工业文化价值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嘉峪关市全域旅游规划》中虽然提到了“旅游+工业”的发展模式,但仅是将这种模式与其他“旅游+”模式相并列,并没有突显出嘉峪关这座工业城市重要的工业文化内涵,更没有将历史文化同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正因为没有真正意识到工业文化旅游的重要性,所以在具体的实施中嘉峪关政府部门对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未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工业文化旅游发展和激发企业开展工业文化旅游,同时也未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支持。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酒钢集团等企业也未能真正意识到工业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价值,尽管设立了相关工业旅游示范点,但市场开发处于停滞状态,只是将工业旅游作为企业宣传和交流的一部分,没有建设相关产业基地供游客参观,没有设计制作企业周边和宣传企业文化,因而也就没有获得工业文化旅游带来的收益,使得本地区的工业文化旅游发展较为迟缓。

(二)工业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单一

总体来说,嘉峪关市工业文化旅游的开发形式仅局限于景点式的参观,内容比较单一,游客缺乏参与感和新鲜感。而相关研究显示,参与感是工业文化旅游重要的特点之一。嘉峪关目前开展的工业文化旅游以展览展示为主,依旧停留在“看”上,缺乏能让游客亲身感受体验和参与的项目[4]。

(三)与历史文化旅游的融合度低

回顾嘉峪关建市以来的发展历程,精神的力量让这座现代化工业旅游生态城市在戈壁荒滩中拔地而起。长城精神、铁山精神、嘉峪关精神、八棵树精神同根同源,古今呼应,是嘉峪关市最根本的城市文化内涵,也是嘉峪关市区别于其他工业城市、旅游城市的特质。长城精神是嘉峪关市古代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铁山精神、嘉峪关精神、八棵树精神则是嘉峪关市现代工业文化的具体展示。从嘉峪关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来看,嘉峪关市文旅融合发展更侧重于历史文化旅游的开发,没有将代表钢铁城市的工业文化吸纳进来,二者没有得到很好的交融,与其他城市的差异不明显。

(四)工业文化旅游服务配套不完善

整体而言,嘉峪关市城区面积较小,市内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集中,基本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但嘉峪关市工业文化旅游景区周边缺失相关基础配套设施,旅游活动结束后游客需要乘坐交通工具前往市中心用餐歇息,给旅游活动带来极大不便,如镜铁山矿就缺少相应配套的服务设施,游客只能当天去当天回,缺少游览参观的深层次体验。

三、嘉峪关市工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工业旅游城市定位,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一直以来,大众对嘉峪关的认识更多地集中在“天下第一雄关”的历史维度,而对于嘉峪关作为钢铁工业城市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主要原因在于嘉峪关没有明确“工业旅游城市”的定位,缺乏对工业旅游的推广宣传,使得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没有走进大众的视线。嘉峪关市一直以来的城市定位是“现代化工业旅游生态城市”,这里的“工业旅游”分别指的是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而非工业旅游融合发展的城市。为了更好地发展工业文化旅游,嘉峪关市应明确“工业旅游城市”的定位,突出嘉峪关市与其他旅游城市在形象上的差异性,重视具有嘉峪关特色的工业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从传统的工业旅游型城市转变为新型的工业旅游融合发展的城市,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挖掘文化内涵

从文物的角度来讲,与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内涵丰厚的古代遗产相比,工业遗产历史较短,但是工业遗产同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证明,单从其所承载的信息来看,工业遗产较之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来说要丰富得多[5]。

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经济价值,它代表了人们的技能、智慧和独创性,而一些别有特色的建筑物、矿洞、机械厂等也成为历史的见证。首先,应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强化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知,激发人们对工业文化旅游的兴趣。其次,着手开展嘉峪关市工业遗产的普查、评估、申报和认定工作,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再次,将重要工业遗产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工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好基础。

(三)走历史文化和工业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近年来,嘉峪关周边各地州市纷纷将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大力推动,旅游项目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嘉峪关市要在河西走廊诸城市中脱颖而出,就要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契机,以长城文化、丝路文化、工业文化为内涵,以吸引游客聚集的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关城为核心,对市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注重将历史文化同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可以将嘉峪关的历史文化融入酒钢、镜铁山、城市等充满现代工业特征的环境背景中,打造具有嘉峪关特色文化项目。例如,将关城景区东2000米区域内的工业区作为工业旅游项目,与关城世界文化遗产、方特现代休闲乐园构成互为支撑、呈鼎足之势,拓展嘉峪关旅游大景区观览范围。

(四)整合升级既有铁路运输资源,服务工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嘉峪关市作为军工单位重要后勤生活支持基地,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积极利用酒钢集团厂矿区职工对快轨通勤交通的需求,整合升级既有铁路运输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升级,促进工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推动嘉峪关市经济振兴和城市转型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此背景下,嘉峪关可以通过既有铁路补强、局部线路改扩建、站房站台改造等方式,整合升级建设市域(郊)铁路,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线路,进一步培育消费热点、提升服务质量、开拓旅游市场。

(五)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旅游创意工艺品

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旅游方式,在工业文化旅游中,游客对于旅游产品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工业文化旅游产品不仅要切合相关旅游资源的主题,同时要突出工业文化内涵,达到寓知于乐的效果,通过旅游产品的销售进一步提升旅游项目的影响力,发挥旅游产品的宣传与推介作用。嘉峪关市要依托手工艺和相关工业加工企业,发展葡萄酒、夜光杯、风雨雕、嘉峪关奇石、丝绸之路农产品等旅游商品,结合手工艺制作,建设特色的体验工坊,增强游客实体体验。还要完善旅游景区和城市商业区的旅游产品销售体系,开发地方特色鲜明、有独特文化价值的时尚、实用、便于携带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促进嘉峪关工业文化旅游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嘉峪关市嘉峪关工业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产业兴了 乡村美了 村民富了——嘉峪关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让优质教育之光洒向每个孩子——嘉峪关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工业人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在嘉峪关“吹牛”
勿使环保佳绩昙花一现——嘉峪关市环保局在工作中力推治污“强心针”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