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迷航研究脉络与启示

2022-02-06 17:20刘艳朵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信息研究

刘艳朵,刘 敏

(聊城大学 图书馆,山东 聊城 252000)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1],人们随时随处都被信息包围,网络信息利用对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影响日益显著。网络信息资源丰富,获取便捷,信息查询和获取越来越依赖网络,但与此同时,在信息查询和获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原问题思维中断、偏离信息获取目标的迷失现象,这种经历即为信息迷航,这种现象时常发生在信息的查询和获取过程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学习和工作效率。

笔者在超星发现、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百度学术等数据库查询并获取信息迷航相关文献,并以相关代表性文献为依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整理,提取已有文献中信息迷航的内涵,并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明晰信息迷航的发生原因,归纳信息迷航形成机制,探索信息迷航未来的研究思路及趋势,为期望了解信息迷航的同仁提供线索和洞见。

1 信息迷航的内涵

“迷航”原指飞机或轮船迷失自己的航向,随着计算机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迷航、信息迷航等概念被提出,用于形象的表示网络环境中信息获取过程中迷失方向的现象。信息迷航由计算机领域超文本浏览的迷路问题发展而来,迷路即在超文本浏览时面临的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哪里、不知道如何到达网络中另一个已知节点、不知道当前在整个超文本系统中的相对位置的现象[2]。

信息迷航的内涵逐渐丰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迷航进行了阐释。具有代表性的如吴伟敏[3]、安素平[4]、张静[5]等从学习任务角度对信息迷航进行了阐释:信息迷航是指由于网络上信息量的庞大、超文本链接形成的网状结构过于复杂,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注意力无法集中,认知效率降低,从而导致偏离最初的学习目标,影响特定学习任务完成效率的现象;王知津等[6]则从信息获取的角度定义了信息迷航:网络时代信息用户面对海量信息,无法准确、快速定位所要寻找的信息,或者信息用户由于受到大量无用信息的干扰而使其信息获知、获取能力下降的现象。

信息迷航的研究逐渐由以系统为导向转向以用户为导向,纵观现有信息迷航研究,虽然涉及计算机科学、教育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但已有研究普遍认为信息迷航包含3个核心概念:①发生在网络环境中;②发生前提是有信息查询和获取需求;③主要表现为偏移目标的漫游和迷失。因此,笔者将信息迷航界定为:个体在网络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有目的的获取信息时,同时受到信息环境、个体差异、认知因素的影响,发生的目标偏离、迷失方向的现象。

2 信息迷航研究脉络

2.1 信息迷航的发生原因

从现有文献来看,信息迷航研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信息迷航的发生的原因,总体来说,可以从信息环境、个体差异、认知因素3个方面来总结信息迷航的发生原因。

2.1.1 信息环境。已有研究论及的信息环境因素涵盖了信息技术因素、信息本身因素、信息情境因素。

①在信息技术方面,信息迷航问题与超文本的优越性相伴而生,这是由超文本固有特性决定的。虽然超文本设计可以满足快速、非线性的信息查询和获取的需要,更符合联想思维的特征,但是不停地在庞大、复杂的超文本网络中跳转,很容易出现思维中断的现象,最终导致信息用户迷失在信息查询和获取的过程中。②就信息本身的特点而言,信息的海量及指数级增长是信息迷航现象产生的客观基础,信息时代,个体既是信息的使用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信息时时刻刻都在产生,已有研究表明丰富的信息内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网络信息的组织和呈现方式繁复导致认知负载,认知负载容易引起注意的转移和分散,进而出现目标偏离、失去方向感现象,最终导致信息迷航[3-4]。③已有研究证实不同的情境对信息迷航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学习者的主观迷航感存在差异。刁春婷等通过组间实验设计考察了122名大学生,发现学习任务对迷航感和迷路指数的主效应显著[7],另有研究发现单向的网上学习活动更容易出现信息迷航现象,包含交流互动的学习活动因有一定的引导、约束作用,可以减少迷航现象的发生[5]。

2.1.2 个体差异。个体先前知识水平和经验与信息迷航呈现显著负相关。张静等调查发现数字化阅读次数多的被调查者更善于处理信息迷航问题[5]。刁春婷考察了146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发现专业领域先前知识水平低的学习者会有更高的迷航感;学习经验丰富的研究生比缺乏经验的低年级本科生在网络学习中的自我调节学习行为更多,迷航现象更少[8]。

模糊容忍性水平越低,主观迷航感越高。模糊容忍性又称模糊容忍度或不确定忍受力(ambiguity tolerance,AT),是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在网络信息搜索中,低AT者更倾向于一次性打开多个窗口来明确有关材料等,容易造成屏幕混乱,使得学习者难以准确定位所需信息,无法对材料内容形成整体理解,从而易在网络空间中迷航[9]。

2.1.3 认知因素。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且稳定的风格,表征了不同用户的个性特征和行为取向,并且这些行为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及规律性[10]。刁春婷等[7]实验验证了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与信息搜索相关,认知风格的主效应不显著,学习任务和认知风格在迷航感上的交互作用显著。认知风格对信息迷航的影响会因学习任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并且场独立型学习者在问题解决任务中更容易出现信息迷航。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已有研究证实元认知能力与信息迷航有关。元认知能力高的人能恰当运用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策略,有效地确定学习需求,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监督、审查和修正,及时调控网络学习过程,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发散思维和对信息进行定位的能力[4]。Velasco P F,Casati R[11]从个体主观角度描述了信息迷航现象,认为信息迷航是一种元认知的感觉。另外,已有研究证实,在问题解决任务中,自我调节技能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迷航和分心情况[8]。

注意与信息迷航关系密切。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注意力的稳定性受到刺激强度、持续时间、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个体本身的情绪、态度等的影响。注意力会随着时间的增加发生一定的转移,易造成认知超载和注意力偏移,从而导致信息迷航[3-4]。

2.2 信息迷航的影响

信息迷航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引起个人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学习和工作效率。海量丰富的信息是信息迷航发生的客观基础,反过来,信息迷航也会因合适的信息不能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情境为合适的人所用,致使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这对个体的时间和网络信息资源本身而言都是一种浪费。另外,如前文所述,注意力的转移是信息迷航的直接成因,信息迷航会消耗有限的注意资源,注意是认知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信息迷航不仅会减弱信息分辨的意识和能力,而且会导致认知失调,信息迷航现象的重复出现甚至会引发生理不适,如焦虑、头昏脑胀、精神涣散等,导致学习效率、工作效率低下,降低生活质量[3,12-13]。

2.3 信息迷航的应对策略

在客观方面,研究者认为优化网络信息环境可以有效应对信息迷航问题,并主要从改进网络信息导航技术[4]、重视网络信息组织与管理两大方面给出了应对策略。①改进网络信息导航技术,设计有效的导航系统,目前常用的导航方法可以总结为三类,即结构导航、概念导航、社会网络导航[14],常用的结构导航方法有用户界面导航图法、结构化方法、搜索/查询方法、分级结构方法等,常用的概念导航方法有文本分析方法、鱼眼图法等[2,15-16],基于相似性聚类的社会网络导航是网络用户利用代理人或其他用户来指导自身行为的导航方式;②重视网络信息组织与管理,优化网络信息内容,规范网络信息形式,科学、合理地呈现网络信息资源,减少无关信息干扰,信息的呈现方式应符合人的认知规律[3],有研究建议研发专门的浏览器[17]。

在主观方面,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信息迷航的应对策略:①提高信息素养,有效地确定自身的信息需求,提高对信息需求的认识,准确地进行信息定位,对信息进行比较和评价,提高信息处理和判断能力[3];②提高元认知能力,主要是提高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信息需求的认知,并有意识地根据自身信息需求制定计划,选择合适的信息策略,在自我监控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调整信息策略[4];③提高个体信息利用经验,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互动[17],培养非线性思维模式[4],以适应网络环境。

3 信息迷航研究方法分析

3.1 数据采集方法

以往信息迷航研究数据的采集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既包括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这些定量的数据采集方法,也包括访谈法这种定性的数据采集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问卷调查+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的方法。

目前信息迷航研究主要是基于网络学习情境进行的。研究人员在调查问卷设计时还会根据特定情境设计特定主题的量表,主要关注测量参与者的个体特征、认知风格、网络使用行为特征、个体主观迷航感等,调查对象身份包括学生、读者等。各研究在使用访谈法时会结合问卷调查法使用,在问卷的基础上,探寻参与者对信息迷航的态度。现有信息迷航研究的实验设计中,会通过问卷验证参与者的人格特质、相关经历、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因素对信息迷航行为的影响。验证参与者的认知对信息行为的影响时,则是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进行,要求参与者通过网络搜寻完成特定的网络学习任务,通过网络日志法来记录和采集个体网络使用行为数据。

3.2 信息迷航的测度方法

了解不同因素对信息迷航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减少信息迷航现象的发生,提高网络信息利用效率。目前最常见的信息迷航测度方法主要有绩效评价、主观测量、最优路径法。

最初,学者们使用绩效评价来衡量信息迷航程度,迷航的评价指标是完成特定任务所用的时间和有效信息命中率,完成任务使用的时间越长或者错误越多,表明信息迷航程度越严重[18]。

主观测量是目前最常用的信息迷航测度方法,主观测量假设个体可以评价自身的认知过程,并可以对网络信息获取过程中的信息迷航进行有效的估计。这种评估方法通常要求参与者填写李克特式量表,并对自己在网络信息获取过程中的信息迷航程度进行评分,来实现对信息迷航的测度,如Ahuja,J S和Webster,J于2001年编制了主观迷航感评价问卷,共包括7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对参与者信息迷航程度进行评分,以总分作为分析指标[19]。

最优路径法是通过对个体网络访问记录进行分析,通过对访问路径与最优路径的相似性对比和完成任务时间来评价信息迷航程度[18],最优路径是指实现特定学习目标的最佳网络导航方式,最优路径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两种。①通过直接计算的方式,Smith在1996年开发了量化信息迷航程度的迷路指数公式,公式基于个体链接点击行为,通过测量偏离最优路径程度评估信息迷航的方法[20],Otter和Johnson(2000)在Smith迷路指数基础上加入了对链接类型权重的考量[21];②借助信息技术对历史访问页面信息与目标信息进行内容相似度比对,并综合任务完成时间,测量信息迷航程度,具体方法主要有网络日志字符串比对[22]、鼠标追踪记录访问路径[23]等。

3.3 数据分析方法

在信息迷航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是使用最普遍的数据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是通过确定分析类目,将研究内容进行归类,通过对访谈所得动态数据的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来认识现象之间的联系,如信息环境、导航系统、注意力与信息迷航的联系;统计分析法主要是用于统计和分析问卷调查、实验法所采集的数据,如探索个体的认知风格、网络使用特征、主观迷航感、元认知水平,分析任务难度、认知风格、元认知水平等因素对信息迷航的影响。

4 信息迷航研究动向

现有研究主要是借鉴意义构建理论和信息加工观点等信息搜寻行为理论来阐释信息迷航行为,关于信息迷航机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在探究信息迷航的发生原因时,研究者主要是验证信息环境、任务情境、个体差异、认知因素中单个因素对信息迷航行为的影响,对不同维度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待深入探索。因此,未来研究可将信息使用过程中的信息迷航行为纳入研究范围,并探索影响信息迷航的多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机理,全面了解信息迷航的形成,构建信息迷航过程模型,完善信息迷航行为机制。

虽然已有信息迷航研究是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但研究人员的关注点却多集中在网络导航、网络学习和数字阅读情境,工作、科研和生活情境中网络信息利用过程中的信息迷航现象也很有研究价值。不仅如此,现有信息迷航研究延续了一个共同的假定:隐含地假定信息迷航发生在单一或者特定形式的网络空间里,因而较少关注社会环境对信息迷航的影响。这个假定显然是需要质疑的,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媒介等的不断发展,信息环境和任务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因此,有必要拓宽信息迷航的研究背景,在社会环境的背景下研究信息迷航,例如融媒体环境中信息迷航研究。

5 结束语

信息迷航是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学者们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揭示网络信息迷航现象的前因后果,这为人们科学的认识网络信息迷航现象、探索应对策略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从信息环境、个体差异及认知因素3个方面总结了信息迷航的发生原因,信息迷航是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更多影响因素有待探索和验证,信息迷航行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关注信息查询和获取过程中的信息迷航到同时关注信息使用过程中的信息迷航,或许会成为未来信息迷航行为研究的新方向。

猜你喜欢
信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