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国际城市视角下福州市碳汇林发展路径研究

2022-02-06 17:32胡剑锋黄柳清陈春彦
低碳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福州市林业森林

胡剑锋,黄柳清,陈春彦

(1.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清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300;2.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政法舆情治理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3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30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5%左右。其中,碳汇林作为碳排放治理的重要内容被纳入国家治理范畴。

《福州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作为重点工作。同时,《福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可见,福州市在同一时期既要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的工作。这两项工作在未来的重要考量指标是碳达峰目标的实现程度,而碳汇林建设又是支持碳达峰目标实现、在碳汇上做增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1 碳汇林的概念

碳汇是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一种能力或过程[1]。森林碳汇,即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水化合物,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有的林业都具备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生物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的林业碳汇都可以上市交易。目前,林业碳汇项目以增加森林碳汇量或减少碳排放为主要目的,主要包括造林、植被恢复、森林可持续经营、避免毁林和森林退化等项目。在碳汇林的管理工作中增加了碳汇计量监测等内容,对碳汇林的种植养护过程中也有特殊要求,能够进行交易的森林碳汇必须经过项目开发、项目设计、项目审定、项目备案、项目实施和监测、项目核证、减排量签发等环节。

综上所述,碳汇林是指按照国内外标准和方法学进行林业开发和经营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并通过国家相关审定实现碳汇价值的林业活动。

2 福州市发展碳汇林的意义

2.1 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福建省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并且福州市的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应该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的嘱托,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动福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级提升,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从短期看,碳汇林建设不仅在于取得碳汇收益,更重要的是实现碳汇林的生态意义和价值[2],并通过改善空气质量、减轻噪声污染、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风沙、涵养水源、丰富生物品种、美化自然环境、提供资源、有利人体身心健康等来提升城市的生态文明水平。随着福建省“四大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碳汇林作为绿色经济的代表,将成为福州市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特色内容。

2.2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需要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福州市擘画的宏伟蓝图,是福州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化国际城市需要具备“宜居”和“低碳”的功能,宜居城市一般包括生态安全格局这一要素,主要指自然资源保护得当、生物多样性得到维护、自然资源承载力适宜等。而低碳城市则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福州市要想实现碳达峰,应将低碳、宜居的城市功能纳入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体系中,以建成生态型现代化国际城市,甚至在未来成为零碳城市。

2.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需要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目标,福州市编制了相应的行动方案,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布局。目前实现碳中和路径主要有:①节能减排。②发展低碳和非碳能源。③碳基能源的循环利用。④生态固碳。生态固碳是指通过植被和海水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形象地称为绿碳、蓝碳。碳汇林是主要的生物固碳形式之一,其成本低、显效快,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合理有效途径之一[3]。随着碳交易机制的逐渐成熟、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对碳排放需求的不断增长,碳汇价格会逐渐走高并稳定,碳汇林的低成本优势会越来越凸显,因此长远来看,碳汇林不仅具有生态价值,其经济价值更是潜力无限。

2.4 促进林业发展的需要

福州市现有森林存在总体质量不高、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利用水平偏低、总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林业经济效益的发挥与林农增收潜力的提升,不利于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在不断完善碳汇林碳汇交易,提升碳汇林经营价值的过程中,福州市林业发展可以借助碳汇林造林要求、认证标准,提高林业养护和管理能力,加快与国际的对接,创新林业经济发展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多重效益,提升经济社会效益[4]。

3 福州市碳汇林建设路径

碳汇林培育周期长、成本高、收益慢,而且认证标准高、过程烦琐、核算方式差异大,加之现有碳排放交易成本低,碳汇林不具有市场优势,难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增加碳汇林的供给、加快碳汇林发展。因此,在碳汇林发展早期阶段,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来增加供给,同时完善碳交易机制,明确碳汇认证、造林方法等标准,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5]。

3.1 政府引导扶持

福州市海拔在600~1000 m,南部为盆地,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总体上以山地丘陵为主,雨水充沛。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福州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碳汇林潜力巨大。

3.1.1 摸清家底,优化现有碳汇林

2020年,福州市林业用地面积为75.05万hm2,其中生态公益林31.35万hm2,商品林43.7万hm2;林木总蓄积为5134万m3,森林蓄积量4924万m3。福州森林覆盖率高,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发展碳汇林要坚持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两手抓,碳汇造林要提速,森林经营也不能忽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做好森林经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挖掘森林生态产品价值。例如,通过优化现有的林业资源,挖掘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可能性,进一步开发碳汇林的土地储备资源,为碳汇林规划奠定基础。

3.1.2 加强规划,防范潜在风险

政府部门要加强整体规划,通过审批、认证、准许等途径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范,特别是生态风险。在造林过程中,综合考虑植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尽量降低负面影响。除了要提前规避已有的风险,还要注意潜在小风险,做到防微杜渐,例如,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平衡土地实际承载力和土地产出能力[6],实现植被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林下经济及生态旅游等生态服务经济功能间的权衡协调等,真正做到将碳汇林营造和福州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动紧密结合,助推碳达峰的实现,促进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的增长。

3.1.3 政府协同,保障持续发展

(1)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因碳汇市场存在流动性低、波动性大、交易规模偏小,市场价格无法充分体现其生态产品的价值等特点,碳汇林项目很难成为标准的金融标的。福建省作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福州市要积极借鉴福建省“林业碳汇质押+远期碳汇融资+林业保险”的创新模式,降低市场风险,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估模式。例如,以碳汇林存量未售的碳汇产品、远期碳汇产品等价值为基础,提供相应的碳汇贷款;开发碳汇林保险,为防范碳汇林火灾、病虫害、意外灾害等提供保障;建立价格托底保障机制,防止碳汇资产受市场极端投机行为的影响。

(2)提升科技水平,解决运营养护问题。福州市发展碳汇林时应考虑自身特色及实际情况,加强自身系统研究,确定不同土地类型上不同植被的森林生产力和土地承载力,明确不同植被不同发育阶段的碳密度、碳汇能力以及在碳汇林养护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数字技术建立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一体化的碳汇林技术管理体系。

(3)加强交流学习,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碳汇林的开发运营离不开人力支持,因此专业人才的加入对碳汇林的发展尤为关键。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林业人员的培养,加强国际交流,通过实地考察、学习研讨、资料研究等提高驾驭市场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当地院校增设碳汇林相关专业,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发挥智力支撑地方建设的作用,不断积累专业学术科研资源。

(4)做好后勤保障,解决统筹变现问题。目前福州市林业局建立了一个以林业建设部门人员为主的碳汇林指导协调小组,可以发挥指导协调小组的议事协调和引导作用,积极探索碳汇林发展统筹协调新机制,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跟踪碳汇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对公益林实施差异化补偿,对履行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义务的权利主体给予合理补偿。当前阶段,相较于日趋成熟的森林碳汇计量监测研究与实践,非碳效应评估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评估监测机制还未构建。福州市通过明确碳汇林生态补偿标准和生态价值有偿使用市场交易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的积极性,做好碳汇林企业补偿、节能减排企业补偿、城乡碳汇贡献补偿,进而调动碳汇林企业的积极性,引导碳排放型企业产能升级转型,保护农村作为碳汇林营造地主体的利益。

3.3 业主开拓创新

3.3.1 发挥先发优势,建立碳汇林经营模式

我国第一个林业碳汇国家标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为第三方机构审定和核证林业碳汇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提供了依据和指南,确保碳汇林能够顺利进入碳汇交易市场,并获得碳汇交易价值。碳汇林项目的参与者应掌握“项目设计—项目论证—项目实施—碳汇核证—碳汇交易”全过程的标准与要求,建立相配套的碳汇林“种植—养护—管理—监测”的经营模式,从而顺利实现碳汇林的碳汇价值。

3.3.2 优化资源整合,提升碳汇林经济价值

福州市的碳汇林发展可以借鉴相关林下经济发展经验,利用项目自身资源,分析市场需求,与观光旅游、休闲康养、科普教育、文创产业等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经济产出;另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绿色低碳的教育宣传,形成社会共识,为碳汇林模式下的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打开市场。

4 结语

福州市应以建设生态国际都市作为定位,利用福州市的山海资源优势,借助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支持,从理念转变、政策支持、市场开放等角度全面推进碳汇林发展,将碳汇林建设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发展生态经济,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出一条具有福州特色的现代化国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之路。

猜你喜欢
福州市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land produces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哈Q森林
念挚友
——为悼念福州市政协原副主席、福州市老促会原副会长高伯英同志而作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