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分析

2022-02-07 15:56王旭WANGXu
价值工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寿命建筑施工阶段

王旭WANG Xu

(唐山市曹妃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唐山063200)

0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一座座绿色建筑在城市拔地而起,成为新形势下建筑施工的主要施工对象。通过对绿色建筑优势的分析,发现绿色建筑能源消耗相对较低,对于生态环保有积极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在绿色建筑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研究相对薄弱。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实践中,存在如传统观念明显、资源浪费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掌握绿色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要点、实践及相应的评价体系,是尤为必要的。从此角度来看,本文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1 绿色建筑及其全寿命周期管理

1.1 绿色建筑及特征

绿色建筑,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上世纪末,绿色建筑才不断被完善,逐渐推广于建筑领域中[1]。绿色建筑实际上是在建设各个环节中,从控制污染、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角度,完成建筑施工项目,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从本质上来说,绿色建筑能够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减轻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绿色建筑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首先,资源高效性。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无论是土地资源、施工资源还是水资源,都能最大程度上的得到利用,资源的利用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其次,生态效益性[2]。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绿色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从根本上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生态环境,通过对污染产出量的控制,可有效提高绿色建筑的生态效益性。最后,全寿命周期性[3]。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前,结合绿色建筑的特点通常会设置相应的预期目标,为了保证绿色建筑工程的最终效果,符合所设置的预期目标,就必须要从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角度,在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中都开展绿色管理。无论是最初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中期项目施工,还是到后期的建筑项目交付运营,都要严格管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4],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相关参与方,都要针对绿色建筑施工要求展开全面的沟通、交流。

1.2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

在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分析前,掌握其管理内容十分关键。就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来看,其管理内容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全寿命周期管理,需要对工程各环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建设标准的符合情况加以注意[5]。与此同时,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要从最初立项时,就从多个角度上对运营阶段可能会影响环境的因素考虑,对运营阶段的实际能耗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绿色建筑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施工管理机制不断的优化,科学的指导绿色建筑工程有序开展,提高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

1.3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原则

通过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分析,明确其原则可概括为如下几点:其一,平衡性原则[6]。绿色建筑在施工期间,要从平衡性角度确保各施工环节的资源都能够有效利用,突出绿色建筑施工的绿色化与实用性,使绿色建筑工程各项优势相互平衡。其二,统筹性原则。绿色建筑施工期间,管理人员要重视对环境、经济和能源等目标的协同处理,以统筹意识辩证分析施工期间的各种问题。其三,人性化原则。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明确管理目标为满足大众多元化的居住需求,在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前提下,提高居住舒适度。其四,客观性原则[7]。绿色建筑相关管理部门要围绕客观规律,从比较全面的角度上评估工程开展的不稳定性因素,通过评估结果,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工程特征、现状相结合,探索最佳的解决方案,确保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有序开展。

2 绿色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要点分析

2.1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及施工现场的布置

在绿色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布置施工现场,是比较重要的。通常来说,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绿色建筑工程实际特征及要求,因地制宜的选择绿色建筑材料[8]。虽然目前已经有不少建筑单位认识到绿色建筑材料的重要性,但因缺乏经验,导致绿色材料的选择不充分。在绿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负责人在选择材料时要对绿色建筑材料的性能加以分析,明确材料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是否能够控制施工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否与建筑成本要求相符合。而且,在绿色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当场检测材料性能,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绿色建筑材料能够符合绿色建筑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测绿色建筑材料的合格证、质量保证书等材料,并对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保存。另外,还要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布置,包括对用水设施的设置、对道路的设置、对环保设施的设置等。为满足绿色建筑的环保要求,设置施工现场时要避免重复性问题,硬化处理工程道路,减少材料运输期间的扬尘问题。

2.2 水资源的节约及绿色建筑竣工的管理

绿色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要重视水资源节约、绿色建筑竣工的管理。在水资源节约方面,绿色建筑工程相关人员要在条件许可的基础上,增设小流量的节约用水设施,净化施工现场的污水,避免污水外流,污染周围环境。同时,积极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通过实施监督与检查的方式,记录工程实际用水情况,针对水资源浪费现象制定合理的节水方案。在施工前组织所有施工人员接受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安全施工,同时也要强调施工细节,诸如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水资源,通过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9]。在绿色建筑竣工方面,要保证工程施工效益与预期建筑目标相符合。管理期间,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定期维护工程主要结构,检测绿色建筑工程中投入的节能材料,使绿色建筑的功能性有效发挥。

3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的实践

基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相关内容,从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四个阶段,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展开实践探究。

3.1 绿色建筑决策阶段的管理

决策阶段,是全寿命周期建设施工的最初阶段,科学的决策,能够直接影响绿色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效果。在决策前,绿色建筑项目相关负责人需要以实地考察的方式,掌握工程项目所处地的地质环境、气候条件及环境特点,了解区域内可再生能源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所要建设的绿色建筑项目特点,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建设目标,设置施工整体方案。同时,编制绿色建筑工程策划书,确保策划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为绿色建筑工程后续实施提供指导,确定绿色建筑工程策划书后,相关建设部门要根据所掌握的建筑项目资料,从多个角度上分析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在分析时,要掌握施工企业经济情况、施工地的交通条件、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10],及时发现绿色建筑项目施工方案的不合理问题和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和解决对策。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建设项目存在差异,前者在对项目建设监督、指导时,通常会委托给第三方机构,所以即便在决策阶段,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也要明确分工,确定工作制度并划分责任,提高绿色建筑工程建设规范化水平。

3.2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的管理

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计中,要加强对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的管理。在此期间,要根据绿色建筑施工决策阶段的实际情况,整体规划绿色建筑项目,同时要坚持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11],在设计方案中,要明确信息要点。首先,要明确建筑施工材料。结合绿色建筑要求,确定所要投入使用的绿色建筑材料,并且明确要如何对材料进行运用。其次,要明确施工工艺及技术。结合绿色建筑要求,确定在各项施工环节中涉及到的施工工艺、技术,尽可能应用先进的绿色化施工工艺。最后,要明确建筑面积及能源的利用。根据建筑要求,确定建筑的占地面积,同时要规定能源的利用形式。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了解,要坚持在绿色建筑控制污染、环保节能的前提下,也要关注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使绿色建筑能够与居住需求、生活需求相符合。从整体上来看,绿色建筑项目建设的设计阶段管理,相对复杂,设计人员要围绕设计目标,通过目标论证、规划、方案制定、审核等多个环节,确定整体设计方案。在设计期间,要尽可能的发挥想象,在节能、节材等绿色方案选择的同时,要考虑居住舒适性,材料的绿色环保性,降低材料的消耗,同时也可减少环境污染,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要作用。

3.3 绿色建筑施工阶段的管理

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中,施工阶段是非常关键的阶段,要加强对绿色建筑施工阶段的管理,施工阶段是整个全寿命周期建设中比较关键的阶段。绿色建筑施工阶段管理,通常包括组织、安全等管理。其中,组织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建设、施工与监理等相关单位的责任,确保各单位能够有效承担自身义务,严格履行自身责任,彼此间密切合作。就建设单位、施工企业来说,需要明确施工管理体系,实施的主体组织架构,从比较全面的角度上了解各部门或是各组织的施工任务,根据各部门、各组织的施工任务,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严格遵守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绿色建筑施工阶段,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一方面,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运用绿色技术、使用绿色材料达到绿色建筑的目的[12],同时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等进行检查工作,确保施工机械与设备正常,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安全意识,在施工中将安全放在首位。另一方面,加强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宣传,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绿色施工是重点,通过宣传,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要点,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从根本上控制粉尘、噪声与排水的污染。此外,在安全管理中,要完善与安全相关的制度,在施工现场设立安全员,确定安全责任人,确保绿色建筑施工安全、有序开展。

3.4 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管理

建筑运营阶段的管理是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主要区别。建筑运营期间对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工作等,对于环境保护、节能降耗都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对运营阶段的管理,并不是单纯在建筑运营期间的管理,而是将管理贯穿于整个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就对绿色建筑建设项目的运营目标进行规划,从比较全面的角度上掌握建筑可能会出现的环境污染或是资源浪费问题。举例来说,对设备维护情况进行分析,对照明与排水状况进行调研,对燃气与绿化情况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以上相关信息的掌握,对绿色建筑运营流程加以优化,提出相应的绿色改进措施。对于排水系统,可优化废水、雨水收集系统,降低水资源消耗率,提高日常水资源利用率。此外,在绿色建筑施工项目整体运营方案确定后,可加强对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的应用,合理预测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能耗效果、节能效果,根据预测结果,不断优化运营方案,尽可能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

4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评价体系

4.1 重视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原则

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评价体系中,要明确并遵循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原则。评价的特点,是系统性和综合性,从某种角度来说,评价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绿色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所以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可从多元化体系角度出发,对绿色建筑工程各环节进行分析,使工程项目正常开展。围绕构建的评价模型,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通过评价模型,相关人员能够从比较全面的角度上掌握绿色建筑施工情况,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从而通过对问题与安全隐患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降低遗漏问题发生率,在多元化原则下,有层次的对绿色建筑施工总体目标加以划分,借助真实、准确的评价结果,完善绿色建筑施工内容。除此之外,对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从绿色建筑整体情况出发,考虑绿色建筑施工的综合效益,对工程环境加以优化,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有序开展的基础。

4.2 重视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标准的真实评价原则

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评价体系中,要明确并遵循评价标准的真实性原则。绿色建筑主要特点是特殊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在明确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在掌握绿色建筑工程中资源标准设置要求下,科学管理绿色建筑设备、建筑能源及材料,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有效划分施工责任,突出管理的重要性。在对评价标准进行明确时,突出技术标准规范性的作用,使技术标准能够在绿色建筑工程各环节中有所应用,为绿色建筑施工标准合理性提供保障。同时,为确保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要坚持科学可操作性原则,提前掌握相关管理体系和流程,科学选择评价体系指标,将所选取的评价指标作为客观信息的反映指标。由此,从多个角度上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施工进行评价,将相关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与具体措施结合,反映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施工的真实情况。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面的考量相关内容与指标。

5 结语

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产物,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是将环保、舒适等理念贯穿建筑工程的始终,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前提下,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及其要点的分析,应当注意绿色建筑在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实践中,分别从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四个阶段指出施工要点,最后提出了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体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期望通过上文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的研究与探讨,可以为日后提高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水平提供一点个人的建议。

猜你喜欢
寿命建筑施工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