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022-02-08 12:41宋晨溪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减效率目标

宋晨溪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在提高教學效率上下工夫。以往,语文课堂整节课都是分析、讲解课文,看似学的知识很多,学生收获却不多。鉴于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内涵

落实“双减”,关键在于“提质增效”。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改革低效课堂,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常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率高、效果突出。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实现高效课堂,必须首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呢?所谓有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比,高效率就是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得到最优化发展。

在常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的是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发展,达成育人目标。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少写作业、少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不能只是注重形式,而是应更注重文化内涵。“有效课堂”不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还包括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课堂既要做到思维含量高,又要做到以情感人,塑造高尚的人格与纯净的灵魂。

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一要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要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要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既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又能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变会学、愿学到乐学,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个性发展。

二、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主要表现是课堂讲授多、实践少,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忽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课堂教学目标不清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三维目标掌握得并不准确,他们仅仅重视知识目标,忽视了教学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从而导致目标不明确,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说”轻“听”

“说”是语言思维能力的体现,通过训练,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新课标高度重视“说”这项语言训练。在语文教学中,说故事、说感受、说观点等实践活动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高。然而,在重视说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在其他同学发言时,有的学生不会认真倾听,甚至对教师的要求也没有仔细倾听,这就导致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不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受到影响。

(三)忽视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忽视语文素养表现为:个别教师过分注重对语文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过度讲解分析,过于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只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却不注重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是怎么写的;注重语文知识,不注重语文素养。

(四)缺乏激励机制

有的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或是给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不均等,缺乏激励机制,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备课有效:体现学生主体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教学要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而教师的有效备课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的有效备课是为实现高质量课堂学习而进行的全方位的准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课前备”“课中备”和“课后备”。

从课堂内涵变化来看,课堂教学应由过去的“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向“师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建构知识”,这种转型要求备课必须有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从不同角度进行结构化准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情感发展等需求出发研究教材,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搭建有效教学平台。

精彩的教学设计首先应具备实效性。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教师应重点考虑如下要素: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向哪些领域、哪个层次?预设的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学生怎样的学习行为?学生的学习结果预期应达到何种要求?决定这些要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在备课中,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便确定一节课的教学起点。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合理设计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有效备课的重要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要全面,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合理,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保证通过有效的教学可以达成。

如在确定《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中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基础到运用、从字词到句子、从课文到想象、从课内学习到课外习作练笔,都紧紧抓住人物活动主线,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学会本课12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进行朗读说话写作训练:进行“我”的外貌描写(仿照课文第一段)。

这样目标的设计能很好地完成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任务,同时还能兼顾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使其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方法有效:设计目标明确的环节

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每一个环节应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如果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这种环节就是无效的,就不应让它占用课堂时间。因此,每节课教师都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要精心设计合适的思维量、信息量和训练量,使课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教师应聚焦单元语文要素,篩选文本中必须学、必须会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让课堂密度减下来、训练的精准度提上去,“懂得取舍是最大的智慧”。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为例,教材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备课时,教师明确这一语文要素即课堂训练重点。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三篇文章进行求同比异,发现《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三篇文章有相同的语文要素,即学习中心句,但每篇文章中心句的构成又不相同,分别属于“从不同方面”“按地点的转换”“按时间的顺序”三种类型。通过整合分析,学生对中心句有了系统的了解,为学写中心句做好了铺垫。通过筛选必须学、必须会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师要充分消化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与之相关的语文常识和教学理论。教师要锤炼教学语言,努力做到精讲、讲准,增加学生练习和领悟内化的时间,不同的单元组块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尽相同。例如阅读单元、习作单元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要根据各自单元组块的要求,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取思想,科学整合,克服模式束缚,灵活施策训练,激活学生思维,强化语用实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

(三)学生参与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主体的参与。“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课堂上要精心设计有效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利用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开展探究性学习。

以生为本、兼顾公平和效率的高效课堂要积极实现,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中高年级控制作业时间。这种刚性规定,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得,尤其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关注。要通过分层式教学、精准化指导,借助小组合作助力式学习,优化教学内容,坚持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改变程式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力,最大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靠的是有效的课堂管理。有效管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既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想、去做、去活动,又让学生“想”有方向、“做”有目的、“动”有收获。教师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参与状态,关注每一个学生,善于解决课堂上学生遇到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是关键。教师要以新课标为依据,深刻领悟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知识、思想、方法的有效指导,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双减效率目标
“慢”过程 “高”效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跟踪导练(一)2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