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
——浅谈山西博物院“傅山系列”文创产品研发思路

2022-02-08 03:34吕婧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3期

吕婧

(山西博物院,山西 太原 030000)

1 “霜满龛红——傅山的生平、思想和学术”展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是全国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也是山西省内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建筑群由主馆与四角辅楼组成,主馆外部造型如斗似鼎,象征丰收富足与安定吉祥;内部造型仿照世界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的外部造型设计制作而成,已经成为太原市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展厅由“文明摇篮”等贯穿史前文明至明清文化的7个历史展厅以及讲述钱币、建筑、玉器、瓷器和书画的5个艺术展厅组成。让观众在一万余平方米的展厅中穿梭百万余年,了解三晋历史文化。

为了满足不同观众多元化的个性需求,除常规展览外,山西博物院每年会引进10余个临时展览,通过风格迥异的展品让省城观众在了解三晋文化的同时感受不同的文化气息。临时展览作为整个展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盘活文物资源、扩大博物馆影响力、实现博物馆的公众教育服务等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自2018年起,山西博物院临时展览逐步向原创展览侧重,如当年春节期间向观众献上的“争锋——晋楚文化特展”,是由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文博单位共同策划,通过青铜器、玉器等具有晋楚特色且能突出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性文物,向观众展示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雄壮场面,把观众带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列国东周时代。2020年,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山西省委、省政府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战略部署,讲好黄河故事,在山西省文物局的指导下,山西博物院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等单位共同策划了“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展览,本次展览入选了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2 “让文物活起来”——浅谈山西博物院“傅山系列”文创产品研发思路

文创产品展示作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文创产品用全新的方式诠释着展览的主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指示之后,博物馆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植根于青年一代的心中。山西博物院在文创工作中牢牢把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学习和落实《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政策和文件精神,自开展文化创意工作以来,设计研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博物馆元素、贴合百姓需求的文创产品近千款,让观众把心仪的博物馆礼物带回家。

2013年,为更好地满足观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山西博物院秉承“文化·创意·生活”的理念开始进行文创研发工作,用文创产品走近大众生活,传播博物馆文化,使观众通过观赏展览得到艺术熏陶,进而使文化得到传承。在文创产品研发中,遵循“有主题、成系列、做精品”的原则,用文创产品诠释展览的主旨。目前,山西博物院已研发“晋魂”“青铜华彩——翔鸾舞凤”“藏在山西博物院的十二生肖”“黄河魂”等集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的仿制艺术品、学习用品、文房用品、传统手工艺品、丝织品、家居生活用品、时尚饰品、儿童用品、图书等博物馆文创产品近千款。2021年,“晋魂”“青铜华彩——翔鸾舞凤”两个系列产品参加由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首届全国文化创意产品推介活动,并全部入选全国百佳文化创意产品,使传统文化焕发全新光彩。除此之外,山西博物院的文创产品还参加了北京、深圳、杭州等地举办的文化创意博览会,受到越来越多观众和文博同行的认可。具有山西文物文化艺术内涵的文化创意产品正在逐年增加,随着淘宝网网店、直播等线上平台陆续推广,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终端得到有效延伸。

在“大文创”概念下,文创工作应始终坚持以“文创产权、文创服务、文创产品”三位一体,将形式多样的文创项目与活动加入其中,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文创与文物、文创与博物馆、文创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一件件富含博物馆元素的文创产品,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提升文化自信。2015年,山西博物院入选“首批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2016年,入选“首批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

为响应国家文化政策,履行“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的职责,山西博物院于2018年注册成立院属公司——山西晋观文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配合与延展山西博物院的文创工作。目前,山西博物院文创工作已形成内有文创发展部、外有公司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馆藏IP资源,通过对“大文创”概念的解读,使文物真正“活起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公益性文化的服务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在具体的文创研发中,形成了山西博物院特有的思路:

一是对文物IP资源的梳理,在文物的选择方面有的放矢,是研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二是深挖馆藏文物的内涵,自主、合作研发相结合,高、中、低端产品相结合,统一文创产品的整体文化格调,在具体研发过程中,研发团队将重要文物藏品的档案信息详细介绍给设计人员,包括文物藏品的历史信息、文化内涵及相关的文物背景故事等,让设计人员充分认识与理解文物藏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开发价值。紧紧围绕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自身系列特色、与山西历史相关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具有一定美学价值和艺术内涵、公众耳熟能详的明星展品等理念和原则。

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在“互联网+”及数字化智慧博物馆的大环境下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微博、抖音等平台,扩大宣传力度。为了配合销售、推广的需要,山西博物院还开设了淘宝店与直播平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将具有博物馆元素的文创产品带回家,进一步加大了山西博物院文创产品在社会公众中的传播力和知名度。

傅山为后世所推崇,并得有“诗不如字,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的评价。随着公众文化自信的建立与不断提升,作为太原人氏的傅山,他的生平和事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他被梁启超先生称为“清初六大师”之一,同时代人评价他“学究天人,道兼仙释”“博极群书,堪称学海”。山西博物院原创大展“霜满龛红——傅山的生平、思想和学术”可谓是一场文化盛宴。山西博物院是傅山作品的集中收藏地和保护地,多年来,山西博物院致力于傅山作品的征集、保护、研究与展示,也始终在探索以更好的方式向公众讲述傅山的故事。本次展览以明清之际的社会巨变为背景,以傅山的生平、思想和学术为线索,以傅山的书法作品为透视点和切入点,综合展示和剖析其文学、史学、子学、医学成就。

在傅山系列文创产品的研发中,以山西博物院文创理念为指导,以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特有的研发方案。前文中提到文物IP资源的梳理是文创产品研发的第一步,本次设计之前,工作人员先将傅山书画进行系统的整理,从时代、内容、笔体、相关论文等多方面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节选其作品中可转化的字、词组、诗句109个(如春、夏、秋、冬、鞠躬尽瘁等)。傅山作为山西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山西人心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因此早在2013年,设计人员已对傅山书画作品中较重要的文物进行过一批文创产品的研发,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当时主要以整幅傅山书法作品《酒阵茶枪次第陈》为蓝本(《酒阵茶枪次第陈》内容:“酒阵茶枪次第陈,湘箫绿雨座中春。妖姬一曲江南弄,霡霂阴阴下宝云。”),结合当时的审美需求及考虑产品品类因素,研发艺术丝巾、羊绒围巾、书房台灯等产品。除此之外,也根据“草书杜甫《漫成二首》之二”(《漫成二首》的内容:“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近识峨嵋老,知余懒是真。”)内容研发高端仿制书画作品,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随着观众文化水平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之前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而且在品类上,原有的实物已经被网络表情包等数字文创产品冲击,随着公众文化自信的建立与不断提升,对文创产品的研发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经过调研及探讨,本次文创产品的研发立足于“人”的建立,从傅山人物的角度出发,通过周边产品的打造,还原一个本真的傅山。在“大文创”概念下进行“智慧文创”的研发,将傅山系列文创产品取名为“霜红之韵”,诠释傅山坎坷而又精彩的一生。产品构架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人物VI形象的设计;二是傅山IP形象设计;三是常规文创产品的研发。

“智慧文创”是山西博物院近年来对于文创研发的尝试与转型,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R、VR、3D等科学技术让人们应接不暇。在走访了中华傅山园、山西中医药大学傅山研究中心,查阅了大量关于傅山的学术论文与图片资料之后,文创团队借助科技手段,以全方位、立体化的设计方式,并结合手绘与电脑制图,成功研发傅山VI形象(图1),并申请版权保护。在太原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傅山真正以“人”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

图1 傅山VI形象——晋博傅山得造

傅山VI形象——晋博傅山得造傅山VI形象设计完成之后,怎样能够快速地应用与传播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新媒体快速崛起的今天,将主要受众人群放在年轻人这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身上。因此,在其VI形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傅山IP形象设计研发,并进行二次转化,“全能傅山”表情包与场景成功出圈(图2),内容方面既有与傅山相关的一些习俗,如“没‘头脑’,不高兴”中的“头脑”,主要指傅山发明的一种养生类吃食;也有具有地域特色的太原方言;更有结合时下防疫常态化形式的防疫系列(图3~图7)。

图2 根据傅山IP形象研发的场景

图3 没“头脑”,不高兴

图4 注意防护

图5 年年有余

图6 太原方言“闹他”

图7 稀罕你

“全能傅山”表情包的上线不仅是山西博物院对于数字文创的一次尝试,更是在数字化大环境下践行智慧文创的实际行动,是在“大文创”理念下的研发中跨出的巨大一步。此外,在传统类型文创产品的研发中也颇有亮点,和以往选择傅山整幅作品不同,本次研发着重从其整体作品中选择可以转换的字词和句子进行深度研发。主要选用国家一级文物《寿王锡予四十韵》十二条屏、《春日华飞满四邻》《忠孝节义》诗轴等作品,将其中优美意境的词语如“月色满裳”“春晖烟雪”以及与当下时尚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冲寒破浪”“醺”“无穷”等文字和词组进行二次结构与设计,研发相应产品。

3 山西博物院“傅山系列”文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霜红之韵”系列文创产品在研发元素的选取上,着重从傅山作品中提取单个文字。在文物IP资源整理中,发现其作品中单字、词组也有可研发性,如关于季节的文字(春、夏、秋、冬),有关于气象的文字(风、雨、雪),还有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字和词组(太原、乾坤、知音)。这种文字和词语的选取,既突破了以往的研发选取整幅作品的单一模式,也更增添了趣味性。如本次研发中,截取了“勤”与“懒”两个反义词进行研发,在直尺的设计中,将“勤”与“懒”作为其两面:“勤”字面,无刻度,意味“勤无度”;“懒”字面,有刻度,意味“懒有度”,让同学们在使用时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除文字之外,设计人员将“勤”和“懒”以漫画的形式呈现,研发气囊手机支架,将实用性、趣味性与传统文化结合(图8、图9)。

图8 书签尺

图9 “傅山书画”系列文创产品

傅山先生学问渊博,是明末清初被士林敬仰的一代宗师。以传统文化中的“山子”为媒介,选取傅山作品《天龙山迳》所描绘自然景象的氛围为着眼点,以“山西三宝”之一的珐华琉璃为载体,设计研发出“初云见山”珐华山子笔搁(图10),是本次研发中最重要的实物之一。“初云见山”珐华山子笔搁的造型上别具匠心,其整体造型为重峦叠嶂的翠绿山峰,但其本体实际为山西地形图,这样便将傅山、文人、山西、珐华这几个关键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连接。

图10 珐华山子笔搁

“霜满龛红——傅山的生平、思想和学术”展“霜红之韵”傅山系列文创产品的研发历时近7个月,这是近年来较为成功的研发案例之一,不论是从产品的研发理念、设计构思还是从品类的选择、智慧文创的研发等都独树一帜,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次展览及相关文创产品,投射出传统艺术的精彩和深邃,彰显出传统人文精神的坚硬和超拔,更领略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博物馆文创产品使我们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更让文化自信在大众心中坚定不移。

山西博物院将继续借助省内优秀的文物文化资源,以重点文物为核心,以创意和科技为动力源泉,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研发与“晋魂”主题展览及临时展览相匹配的产品,提高研发、营销与管理规模和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讲好山西故事,讲好黄河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传统文化焕发全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