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2022-02-10 19:19黄汉森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1期
关键词:班本高中生笔者

黄汉森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育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要不断探索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策略。

一、成为追求自我成长的班主任

不少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往往只考虑到管理学生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长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中最为核心的教师,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虽然仍处于青春期,但也是在逐渐地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对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有着更加理性的认知,不追求自我成长的班主任是很难带出好班级的,更难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笔者认为,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表现出自我成长的一面。比如,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教室,班主任都可以创造机会地进行阅读,一方面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追求自我成长的班主任要善于学习与反思。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高中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个即将走向成年的鲜活生命,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是很难采取“拿来主义”的。记得第一次担任高中班主任时,笔者曾经学习过一些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如生日庆祝活动。结果,辛辛苦苦准备的活动,换来的是学生的不配合。就像知名班主任陈宇所说的:“偏偏教育中有太多变数,学生一变,教育情境一变,别人得心应手的方法到了自己手上却会失灵。”

后来,通过与学生交流,笔者发现,一方面是因为开学初,学生彼此之间还不熟悉,上讲台接受祝福,让他们感到非常尴尬;另一方面则是班上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性格比较内敛,不喜欢表现自我。生日庆祝活动是成长的见证,我依然想找机会好好举办。到了高二时,我引导班干部重新组织这个活动,并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把活动定为每月一次,最终获得了成功。

班主任在遇到困难时,一定要不断地想办法,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成长,同时以自己的成长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正如后来有学生在毕业留言中也提到了笔者努力提升自己给她和同学带来的正面影响。

追求自我成长的高中班主任不但要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出对策—进行实践—反思完善—再实践,还应该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充实自己的班级管理理论体系,并善于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也可以进行写作。写作不仅是一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办法,也是一种记录自己生命成长的方式。笔者转发第十四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的通知给学生时,表示自己也将参加,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相信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给自己的成长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高中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第五个阶段——青春期(12~18岁),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获得对自我的统合感。可见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是比较强烈的,这要求高中班主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帮助学生顺利走过这段成人前的岁月。

1.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生涯规划。在新高考制度下,高中生比以往更加需要了解生涯规划。比如我省高考实行“3+1+2”模式,学生一般在高二就要依据自己所选组合进行分班。因此在高一时,班主任就要向学生介绍历史方向跟物理方向的不同组合的高考录取情况乃至今后就业的情况等。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的认知,比如性格、职业理想等。只有基于学生个人实际的生涯规划建议,才能真正帮助学生。

2. 丰富师生沟通方式。高中生在人际关系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对友谊的需求,而且相比初中生,他们更加期待相互理解、忠诚和亲密的同伴关系。正是因为高中生具有如此特点,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就需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如何了解学生呢?可以多观察学生,更重要的是多与学生交流,如采用面谈、周记等方式。面谈作为最常用的沟通方式,除了重要时采用之外,还应该按照座位号定时定量进行,考虑到实际情况,也可以提供预约面谈的机会。比如笔者利用午习课前的15分钟进行预约面谈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只有充分沟通,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也才能真正把学生放在班级管理的核心位置。

3. 引导学生走向自主管理。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的施行者也可以是学生。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在自主管理中走向成长、成熟。高中生的自我管理意愿相较义务教育阶段更加强烈,这也是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一个良好契机。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可以从组建服务型班干部队伍入手,明确的职责更容易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自主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定位,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此外,不断完善日常班级管理机制,适当增加一些职位或岗位,提升学生参與班级管理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也是推动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好办法。高中生面临高考这一人生重大转折点,对学习往往比较有热情,但是压力也比较大。学习小组人数相对较少,更容易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形成平等的生生关系,这对于形成班级自主管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开发推动学生成长的班本课程

班本课程是基于班情,具有班级特色的课程。它可以是各种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会、体育比赛等。通过多样化的班本课程,可以不断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班本课程的设计一般情况下要围绕高中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思考,并形成大主题。比如笔者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时候实施了以“适应”为大主题的班本课程。当时考虑到高中生刚刚踏入高中校园,而且他们来自不同村、不同镇,相互之间也比较陌生,让他们快速适应新的高中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把第一学期的班本课程的主题确定为“适应——发现美,共享新生活”。

首先,给学生布置任务——发现美,鼓励学生用静态多视角与动态多视角感受身边的美。静态多视角可以从班级建立之初让学生从自己、同桌、班级三个角度寻找美;动态多视角则是在期中或期末时让学生比较自己、同桌乃至班级有哪些方面变得更美了。

再者,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受美,适应新生活,享受新生活。比如笔者在班级设置了“表扬本”,鼓励学生记录每天发生在班级中的好人好事;举行互动小游戏“你画我猜”,在游戏中感受他人的优点等。

通过这样的班本课程实践,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生命的成长,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试问一个充满美,并不断变得更美的班级,哪位学生会不喜欢?

高中是学生走向高等学府之路的最后一个阶段,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所获得的成长。

高中班级管理中,只有紧紧围绕学生的生命成长,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班本高中生笔者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熟悉的米,奇妙的稻——课程叙事:我们的班本课程“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