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为基础赋能乡村振兴探究

2022-02-11 03:38
广东蚕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社区文化发展

谭 平

以社区为基础赋能乡村振兴探究

谭 平

(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进程中,社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文章以社区为基础,从人才赋能、产业赋能、文化赋能、生态赋能、管理赋能和数字赋能等方面,探索如何高效赋能乡村振兴。

社区;赋能;乡村振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要向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奋斗,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缓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从而实现共同富裕。乡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乡村社区建设在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优化农村发展方式、提升农村治理效能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对乡村振兴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在以社区为基础的乡村振兴进程中,需对乡村振兴全过程做多方位的赋能,通过对人才、管理、生态、发展、文化和信息化等各个方面的赋能,提升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同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有效衔接。

1 乡村振兴进程中社区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我国现阶段国情,以农为本,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开创建设美丽乡村新局面。在这一进程中,农业农村的发展应打破传统模式,探寻、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1.1 社区理念的内涵

“社区”这一概念,首先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意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社区的基本要素:(1)有一定的地域;(2)有一定的人群;(3)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相应的管理机构;(4)有满足成员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根据社区内成员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征,可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根据历史发展水平,可分为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社区有自身的孕育、发展过程,且需要人为的设计、规划与发展。社区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以乡村为基础的社区,需多元主体的参与与协作,对乡村的村民生活条件及其生活的环境进行改善和提高,全方位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1.2 社区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以社区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无论从乡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来讲,还是从生态平衡和文化的守护与传承来讲,社区都肩负着重要使命,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振兴不可能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必须在相关政府和组织的引领下,以相关政策为指导有序推进,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这一集体,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意指“社区”,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对整个乡村的统筹发展与文化、技术的共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 赋能理论的提出及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战略意义

2.1 何为赋能,为何要赋能

赋能理论是由美国学者BarbaraBryantSolomon首次提出的,又被称为“赋权理论”,所谓赋能,即社会工作者与行事主体共同参与相关活动,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处于弱势一方的无权感[3]。赋能理论运用较广,适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工作等多个领域。赋能理论能够将个人的优势与才华、积极向上的个人或集体行为以及相关的政策与变革深度关联。个人无法实现赋能,只有通过和他人的合作,获取所需资源,实现既定目标。所谓赋能,能够调适个人心理状况、改变相关组织结构,使个人和组织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激发,在此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完成“赋能”之前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2.2 乡村振兴进程中“赋能”的战略意义

在持续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乡村个体的成员、管理者及各级各类组织进行赋能,全方位多角度打磨、夯实自身基础,使其能够明确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各方通力合作又凸显自身优势的情况下,逐个实现既定目标,从真正意义上推动乡村振兴。“赋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3 以社区为基础赋能乡村振兴

我国农村地区从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到今天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村民这个主体的作用和价值不可忽视,他们生活在特定的社区中,并在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养分和能量,这个过程即是一个“赋能”的过程,探讨乡村振兴,不能脱离社区这个基础,也不能忽视赋能这个过程。那么,如何以社区为基础对村民和相关组织、群体进行赋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呢?

3.1 人才赋能,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强化社区组织管理能力

以社区为基础逐步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赋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社区内行事主体(村民)的整体素质需要持续提高,这个提高既要依靠外在的推动力,更需要自身内省机制的激活,这个机制就是村民愿意学习文化和新知识,愿意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和实操技能的内驱力,只有社区内所有成员均愿意主动提升自己,不断学习,以社区为基础的人才赋能才真正实现第一步——启动自我赋能的按钮,接纳广阔的世界,吸收丰富的知识。

其次是引进人才,仅靠社区内原本的人力资源,即使他们有再强的内驱力,也难以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这个过程需要有新鲜的血液的注入,这就需要不断引进优秀人才,从外部为乡村振兴进行人才赋能。人才引进,一方面能够弥补社区内人力资源不足的状况;另一方面能为社区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思想与新的知识技术,强化社区的组织管理能力,扎扎实实打好人才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

3.2 产业赋能,让村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见实效、获益处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在于产业兴旺,产业是以社区为基础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真正摆脱贫困的基础。因此,产业赋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和自下而上的产业经济活动平衡发展,需要积极赋能[4]。

首先,从组织引领上来说,社区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够深入解读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前瞻性政策文件,并真正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细化落实每一个文件精神,在宏观层面做好组织领导工作。

其次,要平衡社区内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并适度发展所需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赋能,即是要在一二三产业上实现发展模式上的突破,不能故步自封,要充分运用人才的力量进行产业赋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尽量围绕农业基础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社区成员的就业、创业,提升社区成员的收入水平。

最后,产业要赋能,离不开人才的助力,乡村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这是因为外面的世界能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施展能力的空间,若是社区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能够切实发展并壮大各项产业,在人才和技术的加持下不断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将会吸引更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为社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让年轻人扎根乡村大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3.3 文化赋能,促进文化传承,为乡村留住根本,让乡村保持持久的魅力

文化,是一个社区得以存续的根本,是乡村延续至今并继续存在的原动力[5],乡村文化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发展和演化,有的文化一直被传承和发扬,有的则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于无声岁月。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乡村传统文化要么在技术的加持下得以传承和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感知和欣赏;要么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之中渐行渐远、无迹可寻。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社区的文化振兴必须加强,文化赋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实现社区的文化赋能来促进乡村振兴呢?

首先,文化要赋能,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得到继承和弘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由专业人员和社区相关人士系统分类,整理乡村传统文化,其中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涉及具体的乡村内部长久以来一直存续的传统建筑、民间特色饮食、传统服饰、手工艺制作成品、历史文化古迹等;非物质文化则涉及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等。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让乡村特色文化在信息时代能够发光,能够为人所感、所知、所爱,将优秀的乡村文化融于社区生活。

其次,文化的传承和赋能,离不开“人”这一最为重要的元素,什么样的人来传承、如何传承,都是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前文提到要用乡村产业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同时也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因此,文化赋能,实际上就是人的赋能,更是年轻人的赋能,赋予他们了解乡村传统文化、热爱乡村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最后,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是乡村文化赋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乡村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民间正义感和契约精神,培养社区模范先锋带头人,加强对村民的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社区的实施,在传统契约精神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乡村风气,加强社区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做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3.4 生态赋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生态与社会和谐共生

所谓的生态赋能,就是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社区为基础推动乡村振兴建设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对环境的保护,社区的产业发展要加速,但切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态赋能提倡绿色发展,这可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社区内的村民要具备环保理念,只有观念更新了,才能从根本上守住发展的底线,不过度开发、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一是社区行政主体要加强自上而下的环保理念宣传,并且自身也要做好践行环保理念的带头人;二是社区个体的村民要增强环保意识,不断学习环保知识,养成健康、积极的环保理念,爱惜生养自己的山水和土地,对自然存敬畏之心。

其次,践行具体的环保措施,在成文的环保规定之下,保护好各种自然资源。社区管理者要制定出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的环保政策,在制度上约束村民的行为。每一个村民都应自觉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善待野生动植物,保护或创设其可以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3.5 管理赋能,完善基层管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社区要发展,乡村振兴过程要推进,都离不开基层一线人员的管理实践,这个过程中,需持续不断为基层管理人员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其管理能力,并不断完善基层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为治理核心的功能。

首先,就社区管理层面而言,要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取得突破性成效,夯实该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果,均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实践。所谓管理赋能,即在社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引领下,在“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框架下,不断提升管理者的能力,拓宽其思维和眼界,丰富其思想和内涵,完善其方法和能力,进而完善基层管理体系,使之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能够切实发挥作用。

其次,管理赋能还需协调和平衡基层管理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借鉴其他基层管理组织的优势和经验,不故步自封,要加强与社区内外多种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让乡村内部的自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自组织成员的行动力,让乡村之外的多种社会组织融入社区管理,交流和融合不同的管理理念,进而提升基层管理者的能力,优化乡村振兴路径,在基层组织与社会组织多元互动的模式下,实现基层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真正将“能治”和“善治”深度融合。

3.6 数字赋能,信息共享,用数字重构乡村经济发展过程

在信息时代,农村社区也不可避免地接触数字技术,借助数字和信息的赋能,重构乡村的发展,高效助力乡村振兴。

现代信息技术确实加快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乡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说是机遇,是因为从移动电商到智慧农业,从5G技术到直播带货,从新模式产业发展到数字化旅游,它们从内容到形式均重构了以社区为基础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说是挑战,是因为这一切来得太快,快到乡村还未做好全面的准备,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摸索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和阻碍。如何处理好机遇和挑战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住时代赋予的利好,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是数字赋能背后亟待解决的一大时代命题。因此,社区有责任去全面推动乡村建设和发展的数字化进程,全面覆盖5G网络,推动线上线下产业协同发展,构建乡村的数字化智慧治理和发展模式。

4 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赋能理论的提出,为乡村振兴证明了道路,从人才赋能、产业赋能、文化赋能、生态赋能、管理赋能和数字赋能等几大方面入手,解决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能够推动乡村振兴。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03)[2022-03-25].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2]夏学銮.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架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27-134.

[3]SOLOMONBB.BlackEmpowerment:SocialWorkinOppressedCommunitie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4]李博.农产品区域品牌助推乡村振兴路径探索[J].广东蚕业,2022,56(7):136-138.

[5]张和清,闫红红.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经济的乡村减贫实务模式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村落反贫困社会工作项目为例[J].社会工作,2020(6):14-22,108.

F323

A

2095-1205(2022)12-129-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2.12.38

贵州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双师型’教师培育模式下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研究”,NO:黔教合YJSCXJH(2020)012

谭平(1976- ),女,汉族,贵州毕节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社区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