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的大气球面前,女性不能交出生命的全部(导师评论)

2022-02-11 08:18梁永安
椰城 2022年1期
关键词:气球丈夫小说

这篇小说读上去很琐细,细细回味,却有一种弥散的隐痛,悄悄地撕打着女性生活的一切末梢。

珊清——一位和波兰男人结婚生子的中国女人,两个男孩的妈妈,过着已婚女人的日常:购物、做饭、带孩子、浆洗……天下女人具有的她皆具备。然而小说中她的生存一开始就处于问题模式中,“小腹坠坠地痛,她反复咬着嘴唇,额头上一层细细的汗。”而相应成对的是,“床头柜上的相框里是她和丈夫的新婚照。那天阳光出奇灿烂,照片上的二人都笑得很开心”。

这大概是很多女性猝不及防的精神之痛:憧憬的、期待的、渴望的婚姻生活,却是如此令人心碎,仿如伍尔夫形容达洛卫夫人:生活像一把刀扎进心里。

小说中,孩子是个始终伴随的要素,母亲这个永恒的角色,是衡量女性生活幸福与否最核心的尺度。传统生活里,孩子在懵懵懂懂一天天成长,妈妈的人生价值也渐渐维系在孩子生命中。这个小说的痛点,首先来自“母亲”这个角色的艰涩。珊清去幼儿园接两个儿子,艾伦一路大叫着“妈妈!妈妈!”从人群里“老远地冲过来,灰色的毛线帽歪在一边。陆陆续续进幼儿园接孩子的父母纷纷为这个冒失的小鬼让开路来。珊清皱了皱眉,微微张开双臂准备承受着迎面而来的撞击”。

“迎面而来的撞击”——这种中性的感受,充满物理的动量,却少了母爱的温度。小说中这微妙的语调,是不是有些反常?然而这反常中隐含着女性生存的常见姿态:即使婚后的生活烦恼远远超出预料,也要“微微张开双臂”去接受它。犹如孩子不可抵挡地到来,命运是翻动着正面与反面的巨大筹码,无论如何也躲避不开。

与大儿子的“暴力型”性格不同,小儿子弗莱迪与珊清更神似:“他的眼睛像她,如一颗圆润的杏仁。”她最美好的回忆也来自这个小儿子:“天知道弗莱迪降生的那段时间她有多么快乐,他完完全全是她和丈夫爱情的结晶。正是这个原因,珊清格外在意他。”而弗莱迪最在意的是气球——一种只有打气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存在的物品,而弗莱迪“只有在玩玩具的时候才会显得很兴奋,他最喜欢气球”。这是个套娃式的隐形叙事结构:气球被空气“打气”,弗莱迪被气球“打气”,而珊清被弗莱迪“打气”——这个“生物链”的核心,是一连串的空心化。而这个连环套的结局,却是不可终止的失控:弗莱迪的气球“总是会从他手里飞走,而他就呆呆地站在那儿看着气球飘飘忽忽地越飞越远”。这是个颇有分量的隐喻,身在异国他乡的珊清,就是那个“飘飘忽忽地越飞越远”的气球,生活的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

生命中总是要抓住一点儿有重量的东西,尤其是婚后,丈夫是仅次于孩子的“核心”。夫妻生活不可抵挡的规律,是生存重压下身体的渐渐衰退,“性趣”除了本能之外,更多地依赖于感情,甚至是一门“艺术”。这篇小说出自年轻的女生,探入到这个领域,需要一些勇气和想象力。这当然有难度,但如果回避了这一方面,会使整个小说小心翼翼,绕过生活本质性的地带,变得透明而空泛。所以作者毫不犹豫地描写了珊清的“求爱”场面:她精心点燃床头的香薰。让淡淡的松木香“弥散开,温暖而包藏,放松每一寸神经”。虽然丈夫说“有点累”,但她毫不气馁,“开始细细地掐他的脖颈,以极大的耐心掐出一朵朵红斑”。待丈夫有了些回应,她“从抽屉里拿出皮带”,准备用新的“道具”做爱。在这“刺激”的追求中,珊清获得了身心的超越感,恍若哲学家罗素形容浪漫主义“飞扬在天上的感觉”。这感觉铭心刻骨,“她觉得脊椎中央的一块骨头被熔化了”。

这样的描写很容易沦为鸡尾酒,看上去多姿多彩,但意义上互不贯通。但在这篇小说中,这段“床上戏”却有着重要的意义:珊清的努力表面上是身体的,但内核是情感的、精神的,是女性面对生活的挣扎性维持。她已经闻到了丈夫“发丝中混合着难言的味道,兰花的香气和女人下体的味道”,但她没有把心突转到常见的爆发和崩溃,而是拿出“皮带”这个包含“拴住”意味的工具,坚持和丈夫做爱。这种“孰不可忍”的超常态度,是不是身在异国的她不得不做的选择?我们无法作出超验的判断,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苦情和人生努力,也能隐约领悟一个生活深层的真实:人生中有许多伤口需要掩盖,需要快速地用针线不动声色地缝合。

小说的结束,是与“幸福的家庭”相似的场景:“外面一阵响动,她抬頭,从窗口看到丈夫的车缓慢地倒进了车库,随后走出来两个人,一个是丈夫,还有一个是卡洛琳娜。他们有说有笑的,几乎都快叠在一起了。”这位闺蜜级的卡洛琳娜曾经语重心长地劝导珊清“在波兰的女人要愈发独立”,她“一头松松卷卷的金发”,继续在大学深造,“近期又独身去巴黎访问”。她给了珊清“一个大大的拥抱”,同时也让珊清闻到了她身上“有一股浓郁的兰花香”。这细节惊心动魄,然而并不影响“晚饭相当丰盛”。只是在饭后,珊清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阒然无声的原野,浸在浓重的黑暗里。她又想起接孩子回家时看到的白狐狸,总感觉那时候它扭过头看了她一眼”。

这是一种不能细想的生活,一地鸡毛,还时不时举行着盛宴。小说忽隐忽现的写法,表达了女性对现代生存的痛切体会:传统生活让人安稳的所有要素,都浮动起来,化为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漂流。为了维护住一份小小的假象,不得不忍受“浓郁的兰花香”和冲向生活的“白狐狸”。这个小说的叙事明暗交错,把女性生活中的“隐藏”转变为描写中处处可见的暗示性。读者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就能理解珊清的处境,更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将珊清设计成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女人。但作者明白,现代女性并不都是珊清,以有意无意的“听不见”来维系的活法绝不是女性的唯一。尽管深陷困局,但生命永远都可以重新开始。在价值的重估中,珊清是一个提醒性的人物:在爱情的大气球面前,女性绝不能交出生命的全部。

作者简介: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创作专业研究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外聘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日本冈山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现代城市文化、青年文化、现代电影。主讲课程《国别与地域文明》《现代西方小说》《现代城市文化变迁》《从小说到电影》。

猜你喜欢
气球丈夫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傍晚
安慰
找气球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气球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