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药理机制

2022-02-13 04:00刘文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鼻塞干扰素注射液

刘文涛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研究资料显示[1],急性呼吸道感染占未成年人的门诊和急诊的46.88%,如果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婴儿和幼儿感染呼吸道疾病或哮喘等喘息疾病。目前,呼吸道感染主要采用对症治疗,氨基转移酶抑制剂与干扰素为临床实践中常用药物,对控制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近几年,很多试验证实了[2],干扰素局部用药,可以更有效的作用在病灶中,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防止药物作用在全身而导致的各种不良事件。因此,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雾化吸入方式才会逐渐被儿科医生所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对儿童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的疗效,其安全性已经通过治疗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过程中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观察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研究其药理机制,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66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 例。治疗组中,男18 例,女15 例;年龄2~12 岁,平均年龄(7.3±1.9)岁;病程7~45 h,平均病程(26.6±6.8)h。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6 例;年龄1~11 岁,平均年龄(6.8±1.6)岁;病程8~43 h,平均病程(29.3±7.2)h。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 版中关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要求判定[3]。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②腋温≥37.5℃;③血常规和(或)C 反应蛋白(CRP)检查结果提示感染;④年龄1~14 岁;⑤患者家属明确了解所有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起病时间>3 d;②因流感病毒导致的上呼吸道疾病;③试验过程中同时使用其它方式治疗;④患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免疫能力低下;⑤伴有下呼吸道感染;⑥因治疗药物过敏。

1.4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包括止咳、平喘及补充水、电解质等。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性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0040,规格:20 万U/ml)治疗,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20 万U/k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 ml,雾化1 次/d,15 min/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治疗后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痛、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治疗后鼻塞、流涕、喷嚏减轻,几乎不影响活动及睡眠,仅少量咳嗽,轻度咽喉痛;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临床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痛、咳嗽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痛、咳嗽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是儿童最多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在所有急性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中,病源微生物进入的首要途径是通过鼻咽黏膜的上皮细胞,并迅速进行繁殖,而且会刺激鼻黏膜分泌吞噬细胞,生成炎性因子,导致局限的或全体的免疫反应,包括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炎,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疲劳等。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不会出现典型的局部症状,但是会有剧烈的全身症状,像发热、精神萎靡、抽搐等,会影响相邻器官并向下扩散,易于与其它器官和部位共同感染,例如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等[4]。因此,怎样有效的抑制上呼吸道感染,如何对症治疗,如何快速的减轻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同时还要减少并发症,这些都是儿科医师和家属关注的问题。小儿鼻咽气流是低凝和涡流,且湿度维持在90%,温度33℃,呼吸道中的微生物非常适合在鼻咽呼吸道黏膜的沉积和繁殖,其局部复制速度在感染后48 h 达到高峰,并伴有咳嗽、喷嚏等泡沫扩散,传染性强。所以,干扰素可以有效地抑制局部区域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增殖。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抑制复制的蛋白质,其可以调节身体的免疫功能,是皮肤和黏膜的局部抗感染免疫的关键调节因素。近年来,干扰素准备广泛应用于临床,干扰素受体广泛分布在气道上皮细胞中[5],在喷涂鼻腔后可以通过鼻黏膜吸收,诱导体内生成2',5'-寡腺苷酸合成酶和其他抗病毒蛋白。根据试验证实[6],重组人干扰素α2b 可以减少呼吸道微生物的复制数量,这与通过重组人干扰素诱导的内源性干扰素的产生有关。内源性干扰素可以防止重新感染,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和细胞毒性T 细胞(Tc 细胞)的免疫功能,并诱导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寡核苷酶的活性。因此,重组人干扰素α2b 在免疫调节效果中起着多项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痛、咳嗽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时间较短,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荐。

猜你喜欢
鼻塞干扰素注射液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干扰素 你了解吗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鼻塞总在一侧早做检查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