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特胰岛素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2022-02-13 04:00杜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参芪降糖颗粒

杜颖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胰岛素分泌紊乱有关。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成年人的患病率已高达9.7%,其中2 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目前,我国临床用于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西药以胰岛素为主,但临床研究发现长期注射胰岛素等西药会增加患者体质量,从而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随着临床治疗的不断深入发展,有学者发现,中药对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考虑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1]。地特胰岛素具有较强的聚合能力,可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参芪降糖颗粒能改善患者体内循环功能。鉴于此,本次研究将探讨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与参芪降糖颗粒合用治疗对其血糖及血脂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1~9 月期间收治的142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单用组与联用组,各71 例。单用组中男44 例,女27 例;年龄36~69 岁,平均年龄(49.69±8.21)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9.21±2.79)年。联用组中男40例,女31 例;年龄37~70 岁,平均年龄(50.69±8.89)岁;病程1~16 年,平均病程(9.03±2.7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2]相关诊断标准者;治疗前1 个月未服用降糖药物者;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2 排除标准 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对参芪降糖颗粒与特地胰岛素有严重不良反应者;合并血脂代谢紊乱者。

1.3 方法

1.3.1 单用组 给予地特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090100,规格:300 U/3 ml/支)皮下注射治疗,起始剂量为0.2 U/kg,(目标值FPG:4.4~6.1 mmol/L)1.0 mmol/L 增加1 U,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每3 天调整1 次剂量,1 次/d,连续治疗3 个月。

1.3.2 联用组 在单用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75,规格:3 g/袋)冲服治疗,1 g/次,3 次/d,连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FPG、2 h PG、HbA1c 水平。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后,采用酶比色法检测两组患者的TC 水平,采用沉淀法检测LDL-C 和HDL-C 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用组的FPG、2 h PG、HbA1c 水平均低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LDL-C、HDL-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HDL-C 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用组的TC、LDL-C 水平均低于单用组,HDL-C 水平高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mmol/L)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自身胰岛B 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导致机体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引发患者血糖升高。研究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会受到高血糖毒性作用的影响,导致B 细胞大量损伤,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3]。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胰岛素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此类药物能稳定患者血糖,但长期使用胰岛素会造成肥胖及引发低血糖,增加患者的体质量。随着临床治疗的不断深入发展,医学者发现降糖药物与胰岛素联合使用能缓解胰岛素单一用药的不足,减少对患者体质量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多采用胰岛素加降糖药物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地特胰岛素是一种长效的胰岛素,能有效延长效应时间;参芪降糖颗粒属于中成药,能提高物质运输胰岛素的作用。以上两种药物均可用于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

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用组的FPG、2 h PG、HbA1c 水平均低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与参芪降糖颗粒合用治疗能降低其血糖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地特胰岛素能与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进行结合,有效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并且能够抑制葡萄糖输出,发挥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此外,由皮下注射的地特胰岛素能使胰岛素分子缓慢地分布于外周靶组织,能有效延长脂肪酸侧链与白蛋白结合,通过利用以上机制,降低变异率,弥补机体胰岛素不足的缺陷[4]。但研究发现,单独使用地特胰岛素的治疗效果不如联合使用的效果好,究其原因在于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药物靶点单一,联合使用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参芪降糖颗粒中的成分包括黄芪、人参、泽泻、五味子、地黄、覆盆子、茯苓、麦冬、山药以及天花粉等多味中药材,据中国古籍记载,黄芪能补气,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人参能补气,具有补脾益肺之功效;五味子能益气生精,具有补肾宁心、收敛固涩之功效;地黄能清热凉血,具有养阴生津之功效;覆盆子能养肝气,具有益肾、养肝明目之功效;茯苓能利水消湿,具有健脾、宁心之功效;麦冬能养阴生津,具有清肺清心之功效;山药能补肺、固气、益精、健脾,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效;全方合用能补脾益肺、清热化湿[5]。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HDL-C 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用组的TC、LDL-C 水平均低于单用组,HDL-C 水平高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与参芪降糖颗粒合用治疗能改善其血脂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参芪降糖颗粒的成分包含多味中药材,现代药理学认为,人参中的活性成分能减轻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加强胰岛B 细胞的功能,具有调节血糖紊乱的作用;黄芪能有效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的表达,缓解机体胰岛素抵抗。此外,参芪降糖颗粒能有效改善患者气血失调的问题,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水平,与地特胰岛素联合用药,能有效调节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6]。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黄芪降糖颗粒与地特胰岛素合用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调节患者的糖脂代谢。

猜你喜欢
参芪降糖颗粒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颗粒换热模拟
冯琴:降糖减肥新秀一一司美格鲁肽
颗粒浓度对半计数法颗粒尺寸校准结果的影响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CIK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影响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Huber集团的新型颗粒捕集器再生系统
参芪黄颗粒剂对2型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