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2-02-13 21:07张起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利用微信息技术课堂

张起文

(河北省廊坊市体育运动学校 河北廊坊 065000)

引言

对于中专学生的而言,如果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就不能引起其关注。因此,在进行中专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针对此项特点来结合微视频来增强教学乐趣,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现代化教学的优势,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微视频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教师对于微视频首先要有一个全面了解,要知道微视频是怎样的形式,为什么被现阶段的大众所接受。教师在进行微视频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内容要精简。在进行微视频内容制作的时候,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正式化形式,要明确微视频的使用目的。微视频的特点就是“微”,所以,教师要明白将微的特点融入知识点的讲解中,会更加简单直接,让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且掌握课堂知识,这样才能充分地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②结合学科特点。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于未来的广泛传播的学科。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向更科学化、更超前的领域去拓展。所以,要打好信息技术基础,结合最新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信息技术教学的技术性、包容性以及文化性三个方面,都可以融入微视频进行演示与讲解。穿插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做好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③延展性。微视频是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来实现的教学效果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所以,教师要设计、挖掘微视频的延展作用,让它充分发挥,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通过微视频的观看来拓宽整体认知,从微视频出发,了解到微视频领域的各个方面,全面地实现微视频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真实效果,达到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微视频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微视频营造课堂氛围提升学习兴趣

气氛活跃的中专课堂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更应该结合最流行的信息技术来给学生更多的教学引导,拓展学生的信息思维,让学生与社会节奏相适应。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交集方式,同时要针对中专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信息技术的搜集;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教学流程趣味化,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利用中文输入法输入文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讲解,虽然文字输入的过程对每个人来讲都比较枯燥,但是它会在未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起到极大的作用,如果未来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需要用到输入法,但我们技术不行,情境中又不方便语音通话,那就无法实现聊天自由的效果,这也会直接从根本上降低了交流的质量,所以,学好中文输入法是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打字比赛的微视频,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看到原来通过练习可以打这么快。这不仅能实现聊天效果,而且还有可能会成为一份提升职业发展前景的基本技能。中专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都有阶段性的规划,结合微视频中的打字比赛,学生也会想到更多有关于自身未来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利用这一点,来进行信息技术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中的打字比赛来共同进行讨论,在班级内也可策划一场打字比赛,约定好比赛时间,预留训练的时间。这样师生一心,就可以带动整体的学习热情。通过微视频的观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比赛流程、比赛方法以及参与比赛的人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学生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快速地进入状态,通过自己对于输入法的掌握,来找到自身的弱点,与教师进行深入的学习与交流,迅速弥补自己的弱势,增强自己的整体输入效果,以应对比赛时的考验。有了目标,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更高,会把心思完全放在课堂的学习上,在输入法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加倍努力。教师要通过目标的制定,让学生做好参赛的准备,实现学生快速学习,快速提升,达成预期的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2.利用微视频拓展学生认知范围

微视频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教师要意识到微视频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比目前其他的教学手段都要直接有效的。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微视频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进行丰富,拓展学生的视野。目前,在网络上有各种教育视频,很多都是经过教师认真总结与制作合成的,教师应将这些内容应用于教学课堂,让学生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是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如果学生不具备信息思维,没有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那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就会产生阻力,学生在学习上也体验不到信息技术的乐趣。所以,教师要利用微视频拓展学生的认知,通过每一次的课程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有关信息技术的微视频,这样可以强化学生记忆,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索能力。吸收前沿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提升未来的教学空间。例如,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要通过微视频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深度的知识蕴含效果,引发学生对于微视频的重视,提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视频来提升学生的对于信息技术提升工作质量的认知,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未来的社会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而自己正在学习的信息技术,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1]。微视频在课堂应用教学时,要发挥它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恰当的利用微视频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在微视频的观看与学习过程中,能够在专业方面拓展认知范围,有实际的课堂收获。微视频的课堂展示目的是要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视频提升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要将微视频的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起到实质性的教学作用。重视微视频的教学实质而不是形式,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微视频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实际应用关系。例如,课堂微视频展示后,教师要结合微视频内容,提出多个有关微视频内容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教师不做指定,给学生营造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对微视频内容更加深入的消化理解,创新思维,敢于在信息技术领域深度探究,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思路,产生拓展知识范围的课堂教学效果。每组最终要指定一人为代表,进行现场发言,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教师要根据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与鼓励,纠正问题并给予科学评价。

3.利用微视频增强学生自律学习能力

现在的网络科技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发达的水平,学生需要的知识在网络上都能找到,那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势在必行了。而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增强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获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达到拓宽认知和视野的效果。自律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极大地提升学习质量,缩短学习时间。在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讲到自律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仅是在学习上,在生活上也是同样重要。在教学微视频准备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抓取最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提升学生兴趣的点来进行微视频的制作,通过网络平台发给学生,可以让学生重复观看,对于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反复进行重播,这样就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如果学生看不懂,可以与教师及时沟通,确保教学目的的达成,例如,在“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教学中,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去进行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做好提前预习,记录自己无法掌握的部分,然后教师对于相关内容进行收集整理,验证是否是学生们存在普遍问题。如果只有个别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有难以理解的部分,教师就要针对性进行辅导,然后将教学分析的结果加到教学设计中去,这样就可以提前实现教学的分层目的,帮助学生提升自律学习的能力。

4.利用微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

教师通过采用微视频教学形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每一堂课都有重点与难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信息思维是否可以通过此次课程达到有效提升,因而,在微视频的制作上融入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提升的有效教学手段,从而实现高效学习,让学生对于重点、难点更好地吸收与理解。微视频的直观和形象是它能够实现如此高效传播的基础,教师要灵活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能够快速接收、有效运用,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了解物联网”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微视频,搜索物联网相关的现阶段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看到十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人们的生活会有怎样巨大的转变。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专注于观察与思考,而且还能提升中专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乐趣。教师要引发学生讨论,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课堂学习。比如,教师要向学生提问物联网的功能都有哪些。然后,学生就可以结合视频内容进行总结,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物联网的实际功能。教师继续提问,“物联网在未来与生活之间会产生怎样的交集”,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探讨过程,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在哪方面,并且针对学生的喜好以及个性特点来准备下一堂的课程设计。微视频的使用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进行充分拓展与提升,教学的效果会更加明显[2]。

5.利用微视频情境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进度

近年来,微视频在我国教学中的运用比例越来越高。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就更应该有效利用微视频的优势来实现信息化教学。利用微视频情境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进度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微视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可以成为课堂的教学载体,结合PPT文稿演示、微视频情景教学,可以为学生打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Camtasia Studio8录屏方式,可以实现情境回放,重复重点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信息技术课的功能性。教师要为学生呈现动态画面,让学生更好地跟上课程节奏。微视频所能带来的教学体验,能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视频的内容,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在观看微视频过程中总结出难点部分,做好难点的分析与理解,并通过汇报的形式将本堂课的课程内容与难点进行叙述,发挥每个小组的优势,这会让课程完成得更加精彩。微课在教学中不仅能起到精准的指向性教学作用,同时还能在教学情境中提升教学进度。例如,通过情境创设与任务引导,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快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信息时代学生对于图像处理软件的学习意识会因为手机自带的图片美化功能和各种修图App而不够重视。教师要在课前让学生拍一些照片作为素材,在微视频中导入Photoshop的相关知识,然后将处理前、后照片以对比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看到Photoshop与手机自带的图片美化功能和各种修图App之间的区别。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课堂任务,然后让学生看Photoshop高手的设计与图片处理过程,为学生展Photoshop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快速建立学习信心,带着崇拜与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快速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专业的实际应用范围,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转换学习态度,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强学习意愿,提升教学进度。

6.建立评价机制提升教学效果

微视频的教学效果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所以微视频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可以得到充分展示。但相对于这种微视频的教学方式是否可以被所有学生接受,又是有待调研与总结的。虽然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但要确定其是否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程,就需要了解学生是否感觉微视频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是有效的,能够对学生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例如,在“学习操作图文编辑软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教学问卷,让学生进行反馈。学生出于对问卷调查的谨慎考虑,可能在填写上会有一些顾虑。所以,教师就要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允许学生匿名填写。这样既不会有损于师生关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能够坦白的表达内心的想法,获取真实的教学建议,让信息技术课堂在公开化的氛围中,实现评价的准确性,才能够有助于后期的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语

微视频的优势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而易见,也是时下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手段,但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会存在着一些未知性。所以,教师在运用微视频教学期间,也要考虑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时刻关注微视频的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内容,不能偏离教学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微视频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利用微信息技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习作内容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