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2-13 21:07姚德欣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执业资格课证专业课程

姚德欣 陈 丽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护理专业属于学科专业,也是一门具有极强综合性、应用性特点的科目[1]。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医疗专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深化改革阶段,对医学人才、护理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多数高校的护理专业教育并不能满足临床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积极进行护理专业教育改革,进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更多优秀护理人才,满足医学领域对护理人才的具体要求。护理专业教育属于我国培养护理人才的主要方式,更是我国获取大量护理人员的主要方式[2]。伴随着新医改进展速度的加快,护理学内容精细度的日益提高,护理专业人才教育成为医学教育重点。

近年来,“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在多个高校学科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可将执业资格证书内容与日常课程教学内容有效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完成护理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掌握考证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熟练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还能让学生尽快地考取相应证书,提高学生与证书能力的契合度,让护理教学和临床实践有效融合,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专业教学的效果,促进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深化[3]。

一、“课证一体化”概念

从我国护理专业教育进程可发现,护理专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内外对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升高,最初仅要求护理专业学生获得相应教育学历证书以及护士证书,保证护理专业学生能够成功就业[4]。发展到现在,各个护理专业大多鼓励学生在获得相应文凭证书的同时,获取更多类型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双证书”或是“多证书”,通过相应文凭证书以及护理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更快、更好地就业,缩短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时间,避免护理专业人才流失。但护理专业不仅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更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能够在临床护理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尤其是在“双证书”形势下,护理专业学生技能水平不到位、护理素养不理想问题频频出现的情况下,护理专业逐步认识到积极改革课程教学,应用“课证一体化”的必要性。从理论角度上分析,“课证一体化”其实就是有效衔接学历教育证书及体现职业能力、职业标准的职业资格体系,真正落实学历教育“课证融通”的一种“单证”模式[5]。

在护理专业引入“课证一体化”模式,其实就是试图打破传统护理专业“双证书”模式的教育改革方式,也是高等教育颈部的一种体现,主张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实现“双证”转变为“单证”。这种变化并不代表护理专业教育退后,实际上是教育回顾实质的一种表现,是职业教育本质回归的表现,更是大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表现。在完成这一转变之后,高等教育从传统的重视理论知识胜过实践操作技能转变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护理专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再次得到明确,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要求进一步体现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会发生较大变化,从传统学科教育转变为将护理技术作为核心内涵的应用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所培养的护理专业人才必须是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不能是传统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要将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有效融为一体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专业学生所获取的学历证书,不仅仅能够评价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而且需要评价护理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质能力,还需评价护理专业对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护理职业能力,明确学历证书获取的要求及评价内容,才能充分实现应用型学历证书“单证”制度。在这种教育理论体系构架下,通过应用型教育彻底实现行业要求及课程标准一体化,文化教育及职业资格教育一体化,专业课程辅导及职业成长培育一体化,才能彻底实现“课证一体化”。

美国教育学家博格就高等教育明确发表观点:高校开设的课程必须与时俱进,所教授知识必须和执业资格证书要求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维持一致,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教育目标的人才,才能保证人才进入社会后的就业情况。高校在明确这一要求之后,必须严格执行要求,否则会导致所培养人才难以达到高校教育要求,最终对高校生存率与竞争力造成直接影响。伴随着护理领域的高速发展,医疗机构对护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日益升高,执业资格证书与时俱进,但高校并未结合时代变化、证书变化及时进行教育改革,所以,高校的护理专业教育目标稍微滞后执业资格证书。部分高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不高,并未达到执业资格要求,对高校的名誉造成了较大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教育界提出了“课证一体化”这一教育模式,认为该教育理论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双证书”衔接,并不是简单地将两种证书联系到一起,而是保证两种证书的知识结构、知识理念、职业能力、技术水平能够互通融合,是两种证书内涵的有效对应及有效衔接。但现今的护理专业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往往是高校的自发性行为,很多高校认识到进行“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但并未掌握相应建设理念与建设方案,建设效果并不理想。学校多数领导、教师以及学生依然将在获取学历证书基础上获取执业资格证书作为学习目标,高校并未及时地扭转这一错误理念,最终导致建设效果并不理想。

二、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育、考证依然存在分离现象

高校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依然有部分高校并未认识到理论知识教学与考证有效衔接的必要性,教学模式与教学计划依然按照传统方式。

首先,安排护理专业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在学生学习并掌握大量护理知识后,在第二学期或是第三个学期安排护理专业学生参加考证课程,在短时间内将考证涉及的相关知识通过填鸭式教育一一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背诵相应护理知识,进行突击实践教学,在短时间内完成考证涉及的所有流程及环节,使学生尽快熟悉考证过程。

但是,这种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尽快获取护理专业执业资格证书,甚至会导致护理专业知识对理论知识产生误解,诱发“短短数日内学完一本书”的现象。实际护理课程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将相应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更没有明确相关知识、相关技能和执业资格证书获取的相关性,所以,无法保证学生在护理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保证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与执业资格证书成功获取率。部分高校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甚至也有一定分离,这一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护理专业课程过程中,无法将所学护理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技巧有限衔接起来,学生无法难以充分解读、运用所学知识,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

部分学生存在很多疑问,但疑问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最终导致问题越来越多,不利于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相关知识。部分护理专业学生通过自己私下努力,获取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但是并不能实现持证上岗,并未如证书一般掌握相应的护理实践技能,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联系起来,最终导致护理专业教育效果不理想。

2.学生对护理专业教育的认知存在问题

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并不是对护理专业感兴趣,去学习护理专业知识,而是因为亲朋好友认可护理专业,在他们的建议下选择护理专业进行学习,本身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并不大。在就读高校考试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既未对护理专业形成准确价值观、职业观,也并未认识到护理专业教育对其未来就业的积极影响,所以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欠缺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兴趣不佳。

再者,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不到位,理论知识依然是主要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操作并未有效衔接起来,学生并未充分认识到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对掌握技能技术的积极影响,最终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所以理论知识掌握不足,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一般,实践操作过程中未及时提供必要及细致的理论支持,最终导致护理工作中存在适应能力差、护理素养低下、护理工作无从下手等多种问题,不利于学生及时就业。部分高校并未带领护理专业学生充分了解考证的原因,明确考证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准确教育观,而是将考取执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的硬性指标,并未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没有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也没有让学生将护理专业教育和“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有效联系起来。

所以,部分学生将考证当成顺利毕业必须达到的一项目标,只是结合考证内容及要求学习相关护理理论知识与护理技术技能,影响了对护理专业课程其他内容的学习。部分学生甚至存在抵触心理与抵触情绪,不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导致护理专业教育效果不佳,“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难以顺利完成。

三、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问题的解决问题

1.从“一体化”着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要想顺利完成护理专业的“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明确建设重点与建设关键,从“一体化”着手,准确解读“一体化”理念,掌握“一体化”的实现策略。在建设前期,应尽可能落实“求同存异”原则,积极地分析现代护理学对护理专业人才的要求、高校现有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技能、明确护理专业人才需考取的各种执业资格证书内容,明确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中的重合知识点、相同教育体系、类似教育目标,及时地标注出来并做好记录,并在现有课程教学基础上进行优化。

比如,在护理理论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明确课堂教学知识点中和考证相关的内容,重点讲述相关内容,并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视程度,促使护理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护理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又如,在药理学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明确护师证对护理专业人才药理学知识的要求,详细汇总药学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制作成手册,让护理专业学生找出课本中和手册知识点相关的药学知识内容,通过行动让护理专业学生明确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必要性。考虑到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对最终学习成果造成直接影响,还需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多数学生更热爱实践操作课程或是技能培训课程,需明确这一特点,并适当增加相关课程的数量,或合理调整课程排次,尽量将和实践课程相关的理论课程排在同一周,先上护理专业理论课程,后安排学生上护理专业实践课程,充分落实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所学护理知识转化为护理专业技能,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一体化,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

鉴于现今是互联网时代,秉承着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互联网技术,提高理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将具有抽象化特点的护理知识点通过互联网具体化、详细化,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解析尽快掌握相关护理知识点,降低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继而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或者,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学科成绩以及个性特点等进行大数据对比,通过文献检索等多种方式分析护理专业考证趋向、考证相关内容等,基于分析结果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及课堂教育体系,优化课堂教育效果。

2.从“学生认知”着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学生对护理专业教育、考证存在错误认知,高校未及时识别这一错误认知,帮助学生重新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与学习观。这是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考证结果与实际能力不重合、无法胜任相应护理工作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顺利地完成护理专业的“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积极地分析学生现有认知,从学生认知着手解决问题,继而完成“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让护理专业学生在更好的教学模式下完成护理专业学习,掌握相应的护理专业知识及护理专业技能。

在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第一学期学习,对护理专业课程还有较高兴趣,初步了解护理专业对执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之后,积极主动举办座谈会、集体教学等活动。在相关活动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护理专业学生明白护理专业毕业文凭、执业资格证书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明确获取证书对学生日后就业的积极影响,在明确重要性与影响性的基础上,讲述护理专业为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考取证书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尤其是在护理专业课程内容调节方面,让学生能以理性、准确、客观的态度看待护理专业课程,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认真地完成课程学习对日后考取证书的积极影响,在教学最初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树立准确的学习观念,消除学生因理论知识过多产生的厌学心理与抵触学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也需认识到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学习成果、考证的积极影响,在明确考证内容与课程内容重合点、重合度的情况下,明确教学重难点,在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强调其在考证中的重要性,时常提醒学生配合护理专业学习,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教师尽量实现上一节理论课程,下一节实践操作课程,创造机会让学生将所学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变成护理专业技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护理专业教育要求的护理学技能,间接性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一体化。

教师还需积极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与沟通工作,明确考证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尤其是现今学业方面以及未来就业方面的影响,还可适当地引入典型案例,让护理专业学生始终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加快“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速度。

3.从“教师认知”着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教师及中高层管理者并未充分认识到“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没有准确解读“课证一体化”理念,也是导致护理专业课程建设速度缓慢,建设效果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积极分析教师认知中存在的偏差问题,制定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之前,应安排全校管理人员及护理专业教师集体学习“课证一体化”理念,明确在护理专业进行“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最大程度上扭转教师及管理层的认知。

在明确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意义之后,还需及时做好顶层设计工作,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教学、考证考核间的教育资源,如教师资源、课本资源与课时资源等,还需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优化,及时纠正思想偏差。为保证教师始终为护理专业人才提供良好教学,还需定时安排教师重温“课证一体化”理念,强调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反复坚定教师的建设意识,提高教师对“课证一体化”理念的熟悉度,鼓励教师创新护理专业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再者,在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启动后,还需分析现有护理专业课程教材内容,尤其是执业资格证书中涉及的护理内容,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之后更新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通过修正、丰富、补充护理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但为了避免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还需及时明确已经被取代、摒弃的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经许可后适当祛除相关知识,避免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的问题,还能让学生与时俱进地学习相应护理专业知识,最大程度上优化护理知识的质量。教师还可将考证涉及的护理技能全部纳入课程教学中,调整相关药理学、生理实验以及解剖学等多种实践课内容,让护理专业教学进一步符合“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

鉴于多个高校的护理专业处于深化改革状态,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需将“课证一体化”理念灵活融入其中,让“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成为护理教育改革内容之一,创造更符合时代要求、护理要求、考证要求、学习要求、教育要求的“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护理专业课程,保证教学质量。

结语

在护理专业领域中实施“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可有效解决护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课证分离教学问题、认知偏差问题,优化现有护理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参与到护理专业学习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在完成护理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掌握相应的考证内容,拥有符合证书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专业人才的质量,满足现代护理领域获取人才的要求。

猜你喜欢
执业资格课证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原画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不利中医护理教学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
全国6.2万余人报考2013年度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