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2022-02-13 23:15全宜春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区域性创设幼儿园

全宜春

(福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福建福安 355000)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规定,幼儿在园每日必须保证不低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而区域性体育活动是以区域为基础开展的体育活动。它和以往的传统模式不同,具有创造性、开放性和交互性,让幼儿有更多的自主的机会,幼儿可以自选器材创设场地、自由协商运动玩法、自主选择运动方式,充分利用幼儿园园内场地、器材,创设有效的运动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材料、教师的指导、同伴的互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那么,如何能有效地组织区域性体育活动呢?结合日常观察积累和活动的组织实践,我们发现适宜的环境、有效的材料、游戏化的指导、运动后的分享正是解决这一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能关注幼儿的身体动作的练习及幼儿的个体差异,重视幼儿在运动中的参与,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运动环境创设相对固定,没能根据幼儿的发展及时调整推进环境,幼儿参与场地创设较少,缺乏创设环境的自主性,幼儿运动密度和强度不够,教师在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有效性不足、不够到位等。因此,我们应深入研究、发现区域性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让环境“变”起来,让材料“动”起来,让教师的指导“活”起来,让分享“乐”起来,让幼儿在活动中增强自主性和创造力,提高合作意识。在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这一理念,让幼儿积极参与、快乐运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更新理念,拓展思路,改变指导方式,增强反思能力,提升整体素质,做一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1]。

二、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1.合理规划、有机结合,让环境“动”起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把环境创设主要分为区域设置规划和器材投放。通过区域设置规划和器材投放的有机结合,提高环境创设的合理性、有效性,让运动环境“动”起来。

那么,如何进行区域设计规划和器材的投放,这需要教师进行思考。首先,在活动前,要了解幼儿园原有的环境情况,然后根据现状进行全面合理规划:什么地方适合设置规划哪些区域,周围现有的设施能否合理利用,使之融为一体等。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幼儿园的环境资源,将实际环境和运动区域进行有效结合,合理地规划运动环境及运动路线,通过材料的有效结合,让原有的运动环境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利用幼儿园原有的自然环境,如幼儿园的假山、水池、沙坑,结合体育器械创设场地。可放置绳索梯和粗长绳,提供手套、安全帽、护膝等让幼儿在假山坡上进行探索上下攀爬;沙坑上投放大小高矮不同的木桩,创设弯弯曲曲的木桩桥、设计迷宫等,让从假山下来的幼儿可以到沙坑进行走木桩桥和迷宫探险游戏,一旁的水池中可投放小木船,池中投放海洋球、鱼等玩具,给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捞勺、钓鱼竿、捞鱼网、小桶,让幼儿在划船中捞鱼或是在"岸边"拿着小桶看谁鱼钓得多;同时,可利用水池的特点,在上面搭建木头梯、独木桥等,增加难度,让幼儿在桥上保持平衡进行捞"鱼"游戏。这样"平衡区"就应运而生了。

又如:利用幼儿园原有的小土坡开展一些挑战性强的游戏,可以根据活动量的大小进行搭配,结合轮胎、体操垫、沙袋等创设一些碉堡、高土坡等,投放一些海洋球、纸球、小毛绒玩具、安全帽等。大班幼儿可以进行打野战、CS游戏;小班幼儿可以进行爬、钻的各种动作练习。在这样宽松、和谐的运动环境中,让幼儿自由玩、自主玩,做运动的小主人。我们应该以幼儿为主,用幼儿视角,尊重幼儿,倾听和收集幼儿的想法进行讨论,促进幼儿发展。

在区域性体育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自主进行挑战。在设置场地时,考虑各区域之间运动材料与环境的合理搭配,既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也有锻炼综合身体素质的区域;既有活动量大的,也有活动量较小的。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各区域活动内容既保持相对稳定,又进行适当的调整变化,以不断适应幼儿活动与发展的需要。在运动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与自然环境充分互动,危险无处不在,关键是要认识它、降低它,预防它,而不应该一味地躲避它。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走,跑,跳,攀爬,钻等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运动能力增强了,同时动作更灵敏、更有力、更协调、更准确了。

2.巧妙引导、深入挖掘,让材料“变”起来

区域性体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在于提供的材料,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和幼儿的深入挖掘,让活动材料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

(1)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自主创设场地。

在幼儿园阶段,体育活动深受孩子们喜欢,但是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兴趣点,所以,在投放器材时,我们选择了多元化、低结构的运动器械与材料,以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求。在自主进行运动前,我们给幼儿提供高低不同、大小不同的单杠、垫子和其他辅助材料,然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讨论单杠和垫子可以如何创设运动场地,还可以增加哪些材料等。我们要让幼儿自主规划本次的场地安排和运动路线,或者画出运动图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允许他们在尝试后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运动材料,增加难度,例如,将垫子放在单杆下,幼儿可以从单杆悬垂;垫子也可挂在单杆上,幼儿在垫子上进行“翻山越岭”的游戏。又如:将垫子三角型式的架在单杆上,做成小隧道,让幼儿爬行通过。幼儿利用材料的多变性,深入挖掘不同的玩法,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创设,改变原有的场地,加深难度,让原本只能爬行的垫子更加多样[2]。

(2)利用材料的趣味性,创新多样玩法。

在区域性体育活动中,利用材料的趣味性来创新多样玩法,才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骑行自行车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器材,特别是大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玩。有的幼儿喜欢独自骑行,有的幼儿则喜欢双人合作骑行,但是以往在运动时,孩子们由于一直重复骑行的动作,无目的地进行,坚持不了多久就想要换场地或换器材了。那么,怎样才能让材料吸引孩子的持续注意,进而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运动品质呢?我们可开展“开心快递员”的游戏主题活动,让幼儿自然地融入游戏化的情境中,通过合作骑行,增加小任务,让幼儿快乐运动。为了增加骑行的趣味性,在骑行的路线中我们也设置了一些小障碍、小惊喜。这样的游戏化设计让幼儿的骑行过程更加丰富而生动,使幼儿在运动的同时还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幼儿在运动中童心、童趣得到充分展现,体验到区域性体育活动带来的独特魅力。

(3)利用材料的层次性,增强挑战意识。

在区域性体育活动中,投放有层次性的运动器械,可以满足幼儿挑战难度的欲望。例如,我们在与孩子们创设场地时经常会使用到高低梯凳、宽窄木板等。孩子们最喜欢用木板搭在梯凳上当“滑滑梯”,由于梯凳的高度不同。孩子们在运动中会设置不同高度的“滑滑梯”“独木桥”等。在运动过程中,教师应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尝试改变木板与梯凳组合的高度。刚开始搭第二节高度时,孩子们会发现“滑滑梯”滑下来很慢,不顺畅。于是,他们会尝试第三节梯凳的高度,甚至最高一层的高度,直至滑下来很顺畅,他们会一直不断重复地玩,在改变“滑滑梯”高度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探索,不断挑战,激发了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3.互动引领、有效支持,让指导“活”起来

区域性体育活动虽是自由、自主的活动,但是又不能完全放开,既要考虑幼儿的安全,又要随时关注幼儿的运动情况。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适时引导和支持。教师要理解、尊重、接纳幼儿的想法和做法,帮助幼儿提高抗挫能力。

(1)隐性指导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为了让幼儿充分享受运动过程的乐趣,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应表现在运动环境、材料和过程方面,而不是直接言语上的干预或行为上的指导等,可以潜移默化、暗示性地间接指导幼儿,让环境和材料“说话”。

例如:在运动场地中,投放一些指示标记,使该场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让幼儿一到这个区域就知道该怎么玩,不用教师一一讲解和指导。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参与性。如我们用制作的箭头摆放在场地重要转弯等位置,一开始没有任何指示标记时,幼儿在运动的时候往往会不知从哪开始,由于方向的不一致,导致经常出现个别区域拥堵的现象。后来,经过调整,暗示幼儿起点、终点,明确指示的运动路线,避免幼儿因迷失方向引起的碰撞。这样小小的暗示,起到了大大的效果。

(2)自主挑战指导策略。

在开展区域性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以激励性的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激发幼儿自主挑战的能力。例如,在抢夺红旗活动中,幼儿需要闯关后攀爬到最高夺红旗。在攀爬过程中,有的幼儿胆小、恐高,不敢往最高处向上继续。这时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支持性和鼓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幼儿挑战难度的欲望,使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又如,我们在组织大班幼儿进行揪尾巴的对抗赛中,教师首先示范一对一、一对多进行挑战,在循序渐进地提高难度后提出问题让幼儿挑战,激发幼儿自主挑战的欲望。之后,让幼儿进行多对多、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的对抗,激发其挑战别人的内在动力。活动中,教师利用激励性的语言,不断支持幼儿,使幼儿在教师的有效支持下获得成功的体验。

(3)有效互动策略。

教师应“协助者”的身份引领幼儿解决困难,提高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以“支持者”的身份认同幼儿发起的主动互动,以“鼓励者”的身份支持幼儿运动。教师只有不断地转变身份,才能以欣赏、激励的方式与幼儿互动,鼓励幼儿探索更多的玩法[4]。

4.交流评价、提升经验,让分享“乐”起来

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情况需要教师及时交流评价,这是帮助幼儿梳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组织分享评价时可让幼儿进行同伴间的分享,通过个别分享、集体分享,帮助幼儿解决运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与幼儿讨论解决的办法,进行梳理、及时调整,以促进幼儿运动积极性的提高。

每次活动结束,我们会通过一些精彩的照片回放,与幼儿一起进行直观的活动评价。活动评价分两部分,一是经验分享,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看法,和同伴分享运动中最快乐的事,让幼儿说说自己在哪个区域玩的什么,怎么玩的。在交流过程中,让幼儿分享他人的经验,促进了活动的发展。二是提出问题,让幼儿说说在运动中发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共同讨论,得出解决的方法,为下一次运动做好准备。孩子们在这种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感受了合作的有趣、相互帮助的快乐,提升了运动经验。除了每一次运动后的分享,在运动前或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让幼儿通过拍照、画图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运动故事,通过展示让同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让运动更加丰富、有趣。

区域性体育活动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自主的运动机会。幼儿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材料,创设场地,设计玩法,分享运动故事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发展了坚持、专注、勇敢等良好的运动品质。教师应创造有效的条件为幼儿户外区域性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相信通过每个教师投入的责任感和主动探究意识,加上有效的组织策略,一定能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

猜你喜欢
区域性创设幼儿园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我爱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欢乐的幼儿园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 国办发〔2017〕11号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