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课程化背景下小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有效践行

2022-02-13 23:15张阿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园家长

张阿燕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福建漳州 363900)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对幼儿的照顾无微不至,在幼儿的吃、穿上也从不会吝啬,还会帮幼儿做一切他们本可以自己做的事情,而且对孩子的要求也从来不会拒绝。祖辈、父母的过分溺爱、娇惯,造成幼儿以自我为中、适应能较差、任性、缺乏意志力等问题。美国儿科权威詹姆斯博士曾说“依赖本来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思考,易受他人左右等弱点。所以,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于是开学初,我对班级幼儿的生活、学习情况作了一份问卷调查,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幼儿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但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却选择性忽视,以“孩子还小”为理由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使得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出现不和谐性、不同步性等。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根据幼儿存在的种种情况进行分析、思考,决定从相信幼儿出发,争取家长的配合,抓住这个秩序的敏感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以下几点是我促进小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有效践行。

一、从生活出发,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生活化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反复强调儿童要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它既体现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在课程的组织上。课程内容要来自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幼儿园教育生活化;课程的组织上则更多是指“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化”。

例如:小班刚入园进餐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道“难关”。平日在家里,家长都是根据幼儿的喜好煮他们爱吃的食物或是直接喂食。可是在园情况发生变化了,幼儿在进餐时就出现了各种状况:有的边吃边挑,有的干脆玩起碗里的食物,有的甚至不吃也不喝……我收集了这些情况后把问题抛回给幼儿,让他们一起讨论。可喜的是,通过分享,我更清楚地了解到幼儿进餐时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有的说生活老师舀太多他吃不完,有的说生活老师舀的菜他不爱吃,有的说自己舀才吃得完等,最后,大家提出以后进餐时由他们自己舀。就这样通过集体对共同问题的观察、分享,梳理出大家都同意的解决办法——餐点自己舀。

幼儿开心地尝试自己舀饭。他们洗手、排队,都迫不及待地要尝试自己舀饭。这时,问题又出现了。有的幼儿舀饭时不会正确拿握饭勺舀不动饭;有的由于饭太黏稠了勺子里的饭倒不出来;有的舀好菜汤匙随意一放掉进菜盘里了等。这就影响了舀的速度。于是,等待的队伍中,有的幼儿开始说,“老师,我们等很久了,怎么还没到我”“老师他们太慢了”等,不过也有可喜的收获,由于是幼儿自己舀饭,吃完还想吃的又主动再去舀了,整个场面充满着欢乐。

但是,幼儿在自己舀饭的过程中,我拍到许多自我服务的问题。我想起了《纲要》中健康目标中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使幼儿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于是我将拍到的照片逐一给幼儿进行观看,一起总结出了舀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舀菜的汤匙会掉进菜盘变得油油的。②饭卡在饭勺上掉不下来。③等待太久。对于这些已经发现的问题,我鼓励他们想办法来解决。根据已有经验,幼儿经过讨论梳理出:汤勺舀好菜后,如果放置不好容易掉进菜盘,可以用带钩的汤匙,钩住菜盘就不会掉进去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有的带钩汤匙还是掉进了菜盘里。针对这一情况,我创设了“我和汤匙交朋友”活动,让每个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并真正了解带钩汤匙,再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知,放置带钩汤匙时,要钩在菜盘上才不会掉进菜盘里。至于如何解决舀饭等待太久的问题,幼儿没了主意,于是我又创设了“一起取”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一起取与排队一个一个取的不同,从而激发他们把“一起取”的经验迁移运用到舀饭中,解决舀饭等待久的问题。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方法,助力小班孩子们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必定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

二、尊重与有效支持幼儿,促进生活经验的积累

乔治·福门教授说过:“通过寻常时刻,你会发现一个能干、自主的儿童”。每一个孩子都有非同一般的潜力,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创设适合儿童感知、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所以,教师应予以幼儿足够的空间和及时有效的支持。例如:早上户外活动时,轩轩小朋友看到丙丙小朋友挂在单杆上,轩轩坚持尝试了几次,实在爬不上去。转身看到我时,他说:“老师我也想上去,请您帮我。”,我说:“你再试试看还可以有什么办法。”他搬来一个海绵垫平铺在下面后,尝试跳起来去抓单杆没有成功,然后又去搬来一个海绵垫,横放进去时,发现还是不够高。有了前面的经验,他很快又搬来第三块海绵垫,站在叠好的海绵垫上他再次往上跳,这次终于顺利地抓挂到了单杆上。这时,他玩单杆的行为吸引来了很多的幼儿,他们都挤到了海绵垫上,严重地影响了往上跳抓单杠,实在无法继续玩跳抓单杆了,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声地说:“一个人玩”。老师及时肯定并支持他提出的“一个人玩”的办法,在老师的支持下他们商量出一个接着一个有序游戏。可见教师的适时放手鼓励与支持给孩子体验成长的空间和机会。

又如:有一天琳琳和小朋友们运用海绵垫玩迷宫游戏,他们将海绵垫竖立起来,这时彤彤跑过来不小心碰到了海绵垫的边沿海绵垫倒下了。彤彤表示歉意后帮他们把海绵垫重新竖了起来,可海绵垫又倒下了,他们再次将海绵垫重新立起来后扶着。这时人群中有幼儿大声地说折成三角形,折好后他们放开手开心地说:“这样不会倒了。”看到幼儿的笑脸,我也感觉自己心在飞扬。

晨间活动结束后,我将录制下来的视频跟他们一起分享,形象直观的视频引发了幼儿的讨论。他们提出了别人在游戏时要跟他们一起玩,要征求他们同意后才能加入,玩游戏时还要按顺序进行等。非常可喜的是,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再次让我感到“哇”的时刻是最后收海绵垫时的情景:幼儿齐心协力地将海绵垫一块一块叠着收,当海绵垫越叠越高时,他们合作一起抬,前面的小朋友使劲抬高,将海绵垫一头放上去,后面的小朋友一起使劲将海绵垫推进去。看到这里,我已经觉得这些幼儿太了不起了。这时,已经叠好的海绵垫远远超过幼儿的身高,他们怎么使劲也没办法把这块海绵垫叠上去了。这时,然然突然爬上海绵垫旁边地跳跳箱,然后在上面帮忙把海绵垫拉了上去。

我真怀疑自己的眼睛,小班幼儿居然有这样的解决问题能力。这也让我更加坚信放手、尊重幼儿,做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成长,而且能带给老师带来不断的惊喜。

三、师幼共创环境,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杜威曾说过:“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全部经历,是幼儿生命充实与展现的历程,是个体在参与、体验与创造中,利用环境自我更新的历程。”因此,我们将幼儿游戏、学习过程中一起分享、讨论、梳理出来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于墙上。例如:板块“自己舀”中,先将幼儿吃饭存在的“情况”照片展示,接着展示幼儿提出的“自己舀的想法”绘画作品,最后展示解决遇到问题幼儿自己舀饭方式的照片。整个展示板块从遇到的“问题”到“解决办法”逐一展示。由于整个过程幼儿都参与其中,因此,他们能通过墙面展示板中的内容不断感受,不断思考与总结,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同时,现代幼儿教育就是环境教育,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影响就越深刻,因此从小班幼儿的角度出发,创设适宜的环境,能够激发小班幼儿积极主动、自主自发地开展游戏活动。

如,当幼儿萌发种菜时,我们提供了露天阳台,有了露天阳台这块菜园地,全班幼儿都开心的投入其中,并自发地提出种菜需要准备的材料,进而对于材料的收集进行分工,这时我及时提供了展板和幼儿一起将他们分享要收集的材料,通过展板形象直观的梳理出收集材料及分工。接着幼儿又讨论出了,通过张贴自画像的形式明确各自想要收集的材料,就这样全班幼儿一起顺利地收集来了各种种菜的劳动工具和菜苗。

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心里狂喜不禁想起: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凡是一切能让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都可以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环境就像是一位不说话的教师,默默地发挥着它独特的、潜在的教育作用。

四、家园有效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也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幼儿园与家长密切沟通,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只有这样,幼儿教育才会有效,才能使幼儿在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氛围中,健康成长。家园合作有利于加强幼儿园保教管理,幼儿园的管理必须有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共同参与。家园合作有利于开发幼儿教育资源,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幼儿的发展都是来源于这两个场所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幼儿园教师要将家长视为合作的伙伴和幼儿教育重要的人力资源,并努力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下合作,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在班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逐步将幼儿的活动视频及相应的科学育儿理念,通过班级微信群推送给家长们,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开展情况,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家长们在观看幼儿的活动中感受到科学育儿的重要。有的家长跟我发出感慨地说:“看了老师对幼儿遇到困难不是马上不包办代替解决,而是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并梳理出解决办法,然后老师再帮他们把办法用画的形式梳理出来的活动视频,我觉得这才是好的教育啊!”很多家长也纷纷主动配合学校尊重幼儿,放手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

家长助教也纷纷走进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如例如:在餐点自己服务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出现了爱吃的菜会多舀,不爱吃的菜就少舀甚至不舀的情况。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集中幼儿进行讨论后,杰杰当医生的爸爸走进教室跟大家分享蔬菜的营养价值,深深地影响了幼儿对蔬菜的深入认识,也非常有效地帮助幼儿改正了挑食的不良习惯,如:午餐时就马上有小朋友不挑食了,还把吃得干干净净的碗拿来给老师看。同时,老师也收到了家长们的良好反馈。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将预设活动按幼儿的兴趣需要转化为生成活动。正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如:当幼儿能主动食用蔬菜后,他们对蔬菜的种植也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们和幼儿选定种植位置准备好种植材料,会种菜的家长助教也主动到园和幼儿分享有关种菜的知识,通过家长助教的分享,幼儿了解到了蔬菜的种植与照顾方式等。在种植完蔬菜后,幼儿每天来园都会开心地先到菜园地观看他们种的蔬菜,给菜浇水、抓虫。随着时间的推移,菜园地里的菜成熟了,于是大家伙一起收割蔬菜,并一起择菜、洗菜、切菜,最后还邀请了园长和隔壁班的幼儿来品尝,幼儿开心的品尝他们的劳动成果,直到最后菜盘上只剩零星菜末时还有小朋友不肯放过,继续一点一点地再夹起来吃。餐后他们还积极主动地跟大家分享他们种菜的辛苦过程,听到他们认真、投入的分享我不由得感慨经历了就有发言权,兴趣果真最好的老师,适合幼儿的活动就能充分地促进幼儿自觉、自愿地不断探索、学习与积累。总之,适合幼儿的活动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好地发展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经过一学期的小班学习、生活后,我收到很多家长的反馈就是幼儿遇到困难时,不再哭泣或退缩,而是会主动说我自己来,我会想办法,在家也会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晾衣服、扫地、擦桌子等等,也会从内心感恩大人的付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个学期的时间飞快过去了,看着全班幼儿遇到问题不再是等待和哭泣,而是能主动参与的小小身影,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转变和成长。心中有着许多的感慨,促进幼儿成长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我将继续做好观察、分析、放手支持、适时引导,成为幼儿的合作者和支持者。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园家长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我爱幼儿园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