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党组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主导作用研究

2022-02-14 06:00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院系育人党组织

陆 瑜

(宁夏师范学院 政治与历史学院,宁夏 固原 756099)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管理的全过程,是我们党领导教育事业的一条重要经验[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其他各门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一种新时代教育理念,是依托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和务实举措,是高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抓手,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战略举措。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定位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于6月8日组织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视频工作会议,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干什么、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怎么干、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谁来干等方面,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了国家层面上的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在加强课程思政推进落实的组织领导方面,《纲要》指出,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2]。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二级院系单位。高校院系党组织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领导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负责把好课程建设、教材选用等重要工作的政治关及做好师生的教育引导和联系服务工作[3],是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主体责任的前沿阵地,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设计者、组织者、推动者。

在国家、地方和高校党委顶层设计的前提下,院系党组织要牵住课程思政这个思想政治工作的“牛鼻子”,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在全面落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原因分析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高校院系党组织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注重整体推进和协同联动、注重教师参与和以研促教,积累了可圈可点的宝贵经验。北京联合大学是全国首例创造性地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建设相结合的高校,在不断地实践总结与思考凝练中,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让教师党支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课程思政建设也成为创新教师党支部工作载体、提升教师党支部工作活力、增强教师党支部凝聚力、全面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抓手。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学院思政工作的领导职能,党政齐抓共管、多措并举,课程思政起步较早,深耕厚植、持续发力、成效明显、特色鲜明,在全国各级德育工作课堂创新研讨会、课程思政建设培训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相关报道在《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高频出现,值得学习借鉴。

结合宁夏高校工作实际,各高校存在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课程思政理念未有效落地生根,院系党组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解研究不深入、思想引领有短板、统筹推进不到位、探索实践有误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层党组织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解研究不深入,政治领导力不充分

院系党组织作为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事业发展的战斗堡垒,组织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受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左右,院系教育教学工作由院系行政班子主抓主管,常常被认为是行政事务。基层党建工作和日常教学管理的交集不多,院系党组织对教育教学工作主动过问的不多、话语权相对较少。一些院系党组织把课程思政简单等同于一般的教学工作,没有主动、经常性地深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没有把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院系党组织在课程建设、教材选用等重大问题的政治把关作用流于形式,对统筹“党建与思政工作、业务工作、课程思政建设”关系缺乏系统性、整体性、针对性的一体化设计,党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教育教学工作的力度不够。

(二)对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不到位,思想引领力不充分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取决于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高低。当前在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不重视,不真抓”“简单化,不会抓”等问题,“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学轻育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割裂、自话自说”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一知半解”,对政治理论学习“囫囵吞枣”,欠缺浸润式开展课程思政的本领,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待提升。院系党组织对宣传学习贯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仅停留在开会“读文件”“喊口号”层面,组织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形式单一、质量不高,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真正触动教师思想的办法不多,指导教师主动提升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不够。

(三)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联动统筹不到位,组织凝聚力不突出

教师党支部在院系级党组织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4], 理应站在育人第一线,在凝聚教师队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工作中,教工党支部攻坚克难、揭榜挂帅的魄力不足,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发挥不明显,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各自为阵”“零敲碎打”,团队合作的协同意识不强,课程育人元素挖掘能力不足,协同联动机制尚待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范式化、体系化尚未形成。

(四)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导向不鲜明,制度保障力有差距

课程思政是育人方式的系统变革,不是“一招一式”就能见效的,而是要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要用好用足评价指挥棒,发挥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风向标”作用,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蓄能”。当前各高校都已制定出台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但在院系层面普遍还没有结合专业特色和院系实际制定具体的课程思政实施细则。在教师课程评价、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晋级、选先评优等工作中没有体现对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缺乏对教师的约束性、奖励性机制。院系党组织履行政治责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保证教书育人管理任务完成的质量不高,主导教师自觉主动从事课程思政教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氛围不浓,主导院系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和监督检查、跟踪问效的机制不畅通。

三、高校院系党组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主导作用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着力优化顶层设计

院系党组织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深刻领会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内涵,举旗帜、定方向,切实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主导院系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院系党组织书记要当好“班长”,主动了解掌握院系教育教学工作动态,主动指导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思考多分享、总结凝练多加强,带动班子成员多在优化教育教学工作上出点子、想办法、找路子,不做“旁观者”“局外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树立系统观念和全局观念,始终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系统梳理、准确把握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形势特点,坚持“开门问政”,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多倾听普通教师的意见建议,上接天气、下聚地气、攒足底气,推动认识再深化,实践再出发,持续优化院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组织发动、增强内生动力,加强院系党组织的统筹推进力度,把课程思政建设同基层党建工作、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反馈,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指导院系建立起一套符合认知科学要求、突出专业特色优势、彰显育人价值、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党建引领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地落细落实见效。

(二)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着力凝聚理念共识

针对教师队伍的思想误区和能力短板,院系级党组织首先要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带着专业教师的思想疑虑和认识偏差,有针对性地强化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反复组织精读研读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以及学校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文件和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吃透精神要义,明晰“什么是课程思政”和“为什么要课程思政”,知晓“课程思政要干什么”“课程思政要如何干”,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教育引导全体教师胸怀“国之大者”,从铸魂育人的高度涵养育人情怀,努力把“要我课程思政”变为“我要课程思政”,催化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形成人人主动实施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院务会、专业建设会等,聚焦“破解‘不会抓’‘硬融入’”等课程思政建设的突出矛盾,精准化开展专题学习、集体研讨、座谈交流,帮助专业教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增进党政领导班子间、干部与教师间、教师与教师间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沟通交流,谈思考话共识,努力做到深学细悟、真学真信真用。在凝聚课程思政改革理念共识的同时,还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带动教师充分掌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学习党的历史、形势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等,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对比等多维度推敲思考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通过外出培训、讲座沙龙、现场展示、学习观摩等多元方式,拓宽视野、学思践悟、常学常新,吸收借鉴他山之石,持续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政治意识和理论素养,主动启发引导专业课教师找准育人角度,紧密贴近学生成长的需求点,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和载体,全方位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既当好“经师”,又当好“人师”,切实承担起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打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

(三)坚持以点带面,着力确保真抓实干

院系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思维导向,以教师党支部的先行先试,有效解决课程思政如何全面推进的难题。坚持书记抓党建工作,按照“双带头人”的标准,选优配强教工党支部书记,对“业务强、党建弱” 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和“党建强、业务弱” 的教师党支部书记要开展个性化培养与精准化指导[5],扬优势、强弱项、补短板、促提升,指导督促教师党支部书记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主动作为。把课程思政列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在“三会一课”中深化认识、凝神聚气,在主题党日活动中精心选题、精准对焦、挖掘思政元素,在组织生活会中对表对标、总结提高、自评互鉴。以样板党支部建设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党建+课程思政”的特色育人品牌,创建课程思政精品案例库,有效破解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两张皮”的问题。院系党政领导干部、党员教师都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人物,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头研学研究课程思政,培育一批有意识、有能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抓典型、树标杆,总结经验、推广做法,以榜样引领带动全员参与。开展党员教师与普通教师“结对子”“传帮带”等活动,交流课程思政的教学心得和方法,解决他们思想和工作中的实际困惑,真正使院系党建工作贴近教师需求,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员之家、教师之家,使党员教师成为普通教师的知心人、贴心人,增强全体教师的归属感获得感。在全院上下逐步形成院系党组织书记、教工党支部书记、教研室功能党小组组长齐抓共管,行政领导、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同频共振,教师人人皆讲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双促进。

(四)坚持群策群力,着力凝练院系特色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是重中之重。要想真正激励教师在课程思政工作中找到“角色”、干出“特色”,院系首先要在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上下功夫。聚焦院系核心课程和平台课程,根植学科专业特色,院系党组织要主动发挥政治优势,高度整合可利用的思政资源,牵头打造专业课程思政共同体,加强与校外、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沟通联动[6],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通过头脑风暴、课程研讨、专题培训、集体备课等形式系统研究、以研促学、以学促教、联动育人,增进教师间的合作意识,以课程要素承载德育元素、以德育元素浸润课程要素,坚持集体攻关与个性化探索并重,坚持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结合,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兼顾,系统梳理各学科各专业各门课的课程思政“结合”切入点,设计实施好勘探、采掘、冶炼、加工的工艺流程,持续凝练院系课程品牌和育人特色。通过提升外部推力,进一步推动院系教学工作改革,指导全体教师立足“专业、课程、教材、教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注重知识性、教育性的艺术化结合,将思政元素进教学大纲、进教学设计,如盐溶于水一样有机融入课程讲授过程中,持续提升各类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中,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

(五)坚持导向引领,着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乘着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东风,院系党组织要指导院系完善优化听评课制度,把思政融合点、育人评价点设置到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中,把学生、同行、专家“三位一体”的认可评价度集中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内容、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技能竞赛的评价观测点中[7],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全面构建重视“过程与结果、要素与整体、自评与他评”相互结合、综合运用的专业课教学育人评价机制。要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师德师风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套导向明确、符合院系实际的考评体系,把课程思政建设变为“硬性约束”,解决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肠梗阻”问题。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书育人效果评价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运用到教师党员民主评议、骨干教师选拔进修培训、教师年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中去,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体系相挂钩,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性保障,着力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树立正向激励导向,认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评比、课程思政示范课创建等活动,坚持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让院系课程思政建设“有势头”,让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有劲头”,形成“院系有氛围、专业有特色、课程有示范、人人重育人、成果有固化”的良好育人局面。

综上所述,院系课程思政建设抓得好不好、紧不紧、实不实,在于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的牵头抓总、相关部门的联动支持,更关键的还在于院系党组织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院系党组织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开展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把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检验党建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主动担当、善作善成,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带动指导专业课教师发挥“主力军”作用,利用好专业课教学“主战场”和课堂“主渠道”,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工作机制,让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地落实、见功见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院系育人党组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突出音乐本体 注重和声实践——高师音乐院系和声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