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

2022-02-18 06:20陶媛媛李坤梅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微信

◎何 萍 陶媛媛 李坤梅

(1.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重庆 401520;2.重庆健康职业学院,重庆 402360)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①,历来是高校课程教育的重点,贯穿于学生教育与管理、课堂教育教学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要讲话里都着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思政实践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理论意义。②

一、当代大学生现状

(一)思政上总体向好,但缺乏自觉性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总体较好,政治思想整体上健康向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缺乏把理想与现实、认知与行动相统一的自觉性。主体意识普遍增强,但是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会以个人为中心,强调自我价值,而忽略他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逐渐在消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社会和高校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但是也出现很多大学生只注重功利性的参与,缺乏公益性的参与等等。

(二)行为习惯的从众性

当代大学生行为表现中大多数在事业的追求中有着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有时候会出现自以为是,不听从别人的劝告,自制性差、自律性差的情况。在追求自己设定的目标时,会有一些随意性行为,如盲目、摇摆不定、一反常态等情况。还有的大学生有较强的依赖性,经济上、生活上都依赖父母,自理能力差、心理上也不够成熟,遇事犹豫不决、不知所措,需要别人的帮助等等。

(三)实践能力弱,抗压能力差

通过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研究,出现了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眼高手低、避重就轻、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不对等、怕苦怕累;工作中与人交流能力也不足,过度依赖网络,缺少现实的交流与沟通,不会处理实际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同时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创新能力不足,不会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抗压能力差,情绪调适能力差,遇到问题选择退缩或者逃避,责任意识薄弱等现象。

二、研究大学生行为导向与新时代思政教育

(一)行为价值引领的新时代大学生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度过一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积极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强调实践教学模式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己,更能清晰认知就业岗位环境,从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大学对专业和行业都不了解,主要以自我探索为主,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职业规划意识,促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有积极正向的行为表现。二年级主要是修正职业生涯规划,调整职业生涯目标和路线,同时提升自己综合素养。三年级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等,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聚焦。四年级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进一步了解职业环境,辅导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辅导就业技巧,提升就业能力。

(二)多要素耦合的思政实践教育模型

思政实践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要素和维度。首先,要考虑的是时代责任与大学生特点。由于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出现,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而在这样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坚持思想导向、价值引领,设计思政实践教育的总体理念和框架,对于新时代的思政教育非常重要。

其次,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成长与思政教育的需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思政教育是当代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如果不与学生成长结合起来,思政教育就成了教条与说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以生涯规划为工具,将思政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学生成长当中,是思政教育成功的关键。

最后,要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从思政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经典理论著作中汲取营养,更要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最新精神中接受指导与熏陶。将理论的营养通过实践教育的通道,有效传输给学生,从而更好地践行思政教育新方法。

三、新媒体碎片化传播分析

(一)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

短视频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的传播形态。抖音是由字节跳动孵化的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于2016年9月20日上线,是一个面向全年龄的短视频社区平台。由于抖音APP的观看是以智能手机的竖屏、上翻为前提,因此,每个视频时长大只有在20秒以内才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视频播放率,超过20秒,如果内容不是太出彩很大可能会被观看者刷走了。

抖音创建的初衷就是为用户们提供一个可以分享记录日常生活的平台,因此,抖音的用户门槛是很低的,任何人只需要经过注册就可以上传短视频。尤其是在大数据、算法、流量等技术基础上,新媒体传播更加倚重运营手段、营销策略,如精准营销、平台导流、KOL……为了流量、为了博眼球,恶搞英雄人物、传播低俗视频。一反常态、低俗、媚俗视频的传播,极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和错位,而与主流价值体系相违背。为此,抖音平台曾下架了低俗视频,封禁违规账号700多个。

另一方面,媒介融合发展又为短视频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主流媒体作品。《主播说联播》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于2019年7月29日正式推出的短视频栏目,内容密切关注热点,结合当天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用通俗语言传递主流声音③。而在2020年春节武汉新冠疫情爆发时期,各大主流媒体又纷纷入驻抖音,占领短视频新闻传播阵地,传播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弘扬社会正义和社会主义新思想,真正预示着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时代的到来。而这种基于媒介融合的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传播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受欢迎的。这样也就起到很好的思政教育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信息

微信公众号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该帐号与QQ账号互通,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④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也是基于手机开发的产品,就必须遵守手机竖屏的展示规则。为了能够在一个手机页面上将内容展示以吸引人点击,内容创作者往往会在文章标题、展示图片上下功夫,于是各种标题党、雷人的图片就层出不穷。同理,为了争夺流量,为了变现,很多个人开设的微信公众号就更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无不用其极。

另一方面,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后,各地高校涌现出很多“微信公众号”。以丰富的文字信息、生动的短视频教育、展示身边场景的图片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立德树人与融媒体传播平台相结合。可以开设专题栏目进行针对性教育,真正在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决策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就业创业环境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日常娱乐与意识形态渗透教育相结合、人际交往日常消费与反诈识别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恋爱与识别非法借贷倡导理性消费相结合……同时还应借助新媒体互动性特征,多开辟于大学生留言平台,以答疑解惑的形式,既能够解答大学生困惑又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抓细,真正创建和谐校园。

(三)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转发内容

微信、微博、QQ是典型的社交媒体,通过添加成为好友,以相互转发实现信息呈几何倍数的扩散。其中微信、QQ的信息发布与传播的隐蔽性特征,必须要是对方好友才能看到对方发布的信息,甚至在微信中如被对方屏蔽,或者甚至为“仅聊天”,也是不能看到信息的。基于此,这三种传播平台成为了大学生社交应用的三大门户。很多自媒体公司为了流量为了点击率,专门针对大学生好奇心重、社会经验不足、辨析能力不够的特点,将很多的有毒信息、污染信息以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契合学生兴趣点的方式,借助社交平台的传送功能,以“点赞”“在看”“分享”的功能转发至朋友圈、微博、QQ动态或者直接发送微信好友,有效利用了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的特点,短时间内迅速传播。而这种隐蔽性的内容就有可能会误导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而且还不容易被发觉。

四、新媒体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网络资源可以拓宽视野,有助于学习和了解社会

技术的发展让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容易,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已经成为常态,融合文字、声音、视频的传播信息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使大学生交友更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好友交流沟通。这是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交流学习的,尤其是新媒体以交互性传播实现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的即时沟通反馈,更是加快了信息的流通。

技术发展体现在教育教学方面,使得很多线上教学形式、线上学习形式纷纷出现:QQ、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学习通……通过文字、视频、图片、语音等形式发布教学内容,这就不仅利用了新媒体特征进行教育教学,还利用学生手机不离身来促使教学活动完成。

(二)可以实现文化的有效渗透,进行价值引领

以融合文字、声音、视频制作手段的新媒体传播内容是带有强烈的刺激性的,会给人带来丰富、直观的感官体验,这是有利于信息的理解的。大学生阅读、观看新媒体内容时,就会不自觉地受到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期间,主流媒体在抖音上传播的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主流报道,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新冠疫情的态度、应对措施、市民境遇的报道等等,让大学生生动地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这是典型的新媒体带来的积极价值引领。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渗透、价值观的传递往往也会通过新媒体内容传播来进行。比如,碎片化的被剪辑过的电影、音乐、图书等等。心智不完全成熟、对事物的判断还不怎么成熟、强烈的好奇心、自我约束力也不怎么强的大学生群体,在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广泛性、隐蔽性、伪装性、制作手段的精良性面前,往往是没有鉴别力和抵抗力的。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们如果没有正面、积极的传播引导,教会他们如何认识社会、如何辨别是非、如何处理复杂关系,势必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是非观,最终带坏社会风气。

大学生群体正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未定型的时期,同学又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由此可知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在任何阶段都是不能松懈的。除开传统的课堂,我们更应该看到手机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也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也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提出了要求,也是可以将思政元素渗透进去的,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效传递。

注释:

①②延雨霞.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硕士论文,2020.

③沈千炜.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传播策略——以央视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0(2).

④高菲.短视频发展的现状和瓶颈[J].当代传播,2018(1).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微信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