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汉语“是”的用法意义及其哈萨克文翻译法

2022-02-18 06:20阿依西瓦克阿不都艾合买提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宾语形容词用法

◎阿依西瓦克·阿不都艾合买提

(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哈萨克文翻译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也渐渐愿意主动掌握另一门语言技能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汉族学生中有不少人学习哈语。汉语是一门复杂高深的学科,每个词语在哈语翻译中都会存在不同的形式,这种情况也为哈语学习带来一定困难,这里以“是”的用法意义和哈语翻译法为例进行展开描述。

一、汉语“是”的用法意义

(一)汉语“是”的句法性质

汉语“是”常用的句法性质有表“正确”的含义,与“非”相对,通常的句法形式有自以为是、一无是处;还有作为指示代词出现的情况,表示“这个、这”,通常的句法形式有由是可知、如是;汉语“是”还有联系两种事物的句法性质,表示“是”连接的前后两者表示同一种类或者后者是对前者的种类进行说明的,如《红高粱》的作者是莫言。在现代汉语中,最广泛应用的就是第三种句法性质,前两种用法大多数存在于一些俗语或者习语中。除了以上作为名词谓语句中的连接成分的用法外,汉语“是”也会经常出现在一些不需要系词的句子当中,比如,我是在沈阳出生,这里的“是”就没有连接作用,更多专家认为这一类“是”的用法大多表示强调,凸显句子内的某个成分,对此进行以下句子的分析:

A.是我们明天乘坐公交车去植物园参观,这句话中“是”是为了突出回答哪些人去做以下的事。

B.我们是明天乘坐公交车去植物园参观,这句话中“是”是为了突出回答是在哪天做这些事。

C.我们明天是乘坐公交车去植物园参观,这句话中:“是”是为了突出回答如何去做这些事。

D.我们明天乘坐公交车是去植物园参观,这句话中“是”是为了突出回答我们是去做什么。

由上可见,当是表示强调的性质时,在不同的位置,所强调的内容也不同。

汉语“是”具有一定的主观化,在平时的日常交流中,人们不仅要在话语中表达说话的命题意义,更要表达其主观性,表达其自己对这句话的态度和立场。汉语“是”作为在话题和述题之间的指示代词,其意义通常较虚,加入“是”后就吸收了话题之间的语义关联性,变成看主观性较高的表达方式,比如,我是中国女婿,这就是一种主观认同句,说话者将“我”把自己和自己的中国女婿在主观上连同起来,表现出了强烈的移情效果[1]。

(二)汉语“是”的语义分类

通常来说,在日常的汉语表达中,“是”的语义分类主要有作为形容词、动词和指示代词这三种用法分类,除了以上的句法性质分析外,这里对这三种用法分类进行具体分析:

A.你说的极是。-这里的“是”就作为形容词的语义,表示“正确,认同,认为就是这个意思”。

B.是日天气转晴。-这里的“是”就作为指示代词表示“这”这个的意思。

C.她是医生。-这里的“是”就作为动词语义,起到句子的连接作用。

另外,“是”还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作为副词形式出现:

A.周日,我是去了上海。-这里的“是”用在了动词之前,表示加强语气,一般需要重读,不能省略。

B.我是随便说一说而已。-这里的“是”放在了形容词前面。表示一种申辩、说明解释的语气,一般可以省略,不需要重读。

C.这个小孩是挺漂亮的。-这的“是”表示了一种判断,强调其对于这句话的确认和肯定。

D.鲁迅是阿Q正传的作者。-这里“是”就是作为主语和宾语的连接词,表明同类或者分类的关系。

E.是我昨天把窗户砸坏了。-这里“是”放在句子之前,并不作为主要的句子成分,去掉之后句子仍然成立。

F.这本书是今年出版的。-这里“是”一般放在形容词之前,表示更高程度,强调事件的真实性,不做动词成分,在句子中不作为主要成分。

除了以上的语义分类方式外,还有学者将“是”的语义分为确定义、存在义、判断义和强调义,虽然其语义叫法不同,但使用起来与上一种分类方式类似:

A.椅子上是一层灰。-表示存在义

B.你说的话是准,真应验了。-表示确定义

C.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表示判断义

D.我是坐车去的公园。-表示强调义

另外,还有一些从“是”的字句结构进行分类的情况,在其中也能体现出语义类别,比如,学者张和友就根据“是”这个目的内在逻辑将其分成典型的“是”字句、准典型的“是”字句和非典型的“是”字句这三类[2]。其中,典型的是字句结构举例如下:

凶手就是王后的弟弟。这个句子中的表达者主观就认定了这两个名词实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是典型是字句。

在准典型“是”字句结构中,其中所包含的动词性成分是需要指称化才能变成典型结构的,比如:

中国志愿军是在1950年跨过鸭绿江的。

非典型的“是”字结构有以下几种情况:

A.小王是父亲病了。

B.我是昨天去的新疆。

C.她是参加聚会了。

二、哈语翻译法

哈语翻译时在汉语和哈语之间的语言转换,由于汉语和哈语这两种语言在词汇词义、句法关系、语法结构以及表达习惯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达到译语和原语之间完全一样的水平。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特定原则或者翻译方式,如果在翻译时单纯地保留原文的格式和内容,这样很难令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有同样的体验,译文也会显得格式化、生硬。所以在哈语翻译的时候,需要根据原文的结构、原文要表达的意思,将原文内的句子做拆分或者合并处理,必要时还可以将复杂的句子拆解成几个简单的句子进行翻译,这样才能使翻译出来的内容更加地道。要想做好哈语翻译必须要掌握其翻译技巧,了解其语言表达习惯,在原文和译文之间加以使用。

三、汉语“是”不同用法下的哈语翻译法

由于汉语“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句子表达中具有不同的用法意义,这里按照词性进行分类分析,分析“是”作为不同词性时的哈语翻译法,其中首先分析也是最主要的用法分析的就是“是”在句子中做动词成分时的哈语翻译原则及方法。对此,首先分析哈语翻译法中动词的分类及功能与汉语中有何不同,再进行详细分析作为动词词性的“是”在哈语翻译中的具体操作。

哈语翻译动词时,同汉语一样,都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和动词的词义特点以及动词能否支配宾语作为分类原则。哈语一般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将其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又被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但在哈语翻译动词时,其中的动词形态变化和动词的词缀都较为丰富,所以在哈语翻译时,也可以根据动词的人称范畴进行分类,也就是分析原文的说话者和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在哈语中,动词同汉语一样都具有很强的构词功能,可以通过动词的组合构成新的词汇,哈语通过在动词词根上附加各种的词缀就可以组成新的词,这也是在翻译中需要重点利用的方法。同时在哈语翻译时需注意,话语中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宾语没有连谓句的情况,例如,她低头沉思往事,虽然在汉语中低头和沉思是组成连谓的,其中低头表示方式,但是在哈语翻译中,低头就只能做副词进行表示,这是需要注意的翻译原则。

“是”的大多数用法都为动词词性,表达的范围和意思都较为广泛,接下来对“是”作为动词词性时的哈语翻译法进行具体分析:

当“是”作为动词词性并在翻译中可以省略时,可以直接将宾语译为谓语,例如,在翻译“她的出生地是沈阳市。”这句话是就可以用到这个翻译原则进行翻译。当“是”后面的宾语在句子中有比喻作用时,“是”在翻译时可以直接用破折号表示,如:歌和马是哈萨克族的翅膀。这句话就可以直接使用破折号翻译“是”,Ән мен ат – қазақтың қанаты。当在句子中主语和宾语相对应或者相统一的时候,且“是”表示同类或归类时,在哈语翻译的时候要将以宾语附加谓语性人称次作为结尾来进行翻译[3]。当主语和宾语不是对应的,宾语是作为对主语说明补充的成分,翻译的时候宾语有的时候可以有词尾变化,具体的变化方式要根据句子的情况灵活选择。当宾语在句子中充当对主语的解释说明或者下定义的成分时,可以使用特定的哈语词作为翻译,比如,翻译“语法是一个严密的立体的开放的系统网络。”这句话是就可以翻译为Грамматика – қатаң үш өлшемді ашық жүйелік желі。当句子中宾语表示事物的存在,主语表示一些方位词的时候,“是”在翻译时要翻译为“存在或者有”的意思。当“是”在句子中只作为小句子中的成分或者作为短句的独立谓语时,且“是”在句子中不在主语和宾语之间的情况下,翻译时就需要灵活进行了,比如,“抬头又看见天上是很多鸟”或者是“野草遍地都是”[4]。当“是”在句子中做动词词性,且做修饰词的时候,通常直接放在句首或者前面不放置主语时,则直接修饰其后面的词语。

“是”除了作为动词词性外,还有其他的词性或表达形式,首先介绍当“是”放在特殊位置或者与其他词连用时的翻译方式。当“是”放在句首表示一种统筹概括的情况时,通常表示“凡是”的意思,在哈语翻译时通常使用барлық。当“是”不再放在句首,而是放在连接词如“都、即使”等后面的时候,“是”在句子中表示强调的含义,通常需要用-aq进行翻译。

“是”与其他词连用的时候,较为常见的就是“是……的”进行连用。当“是”与“的”连用的时候,通常表示一种强调的概念,在翻译成哈语的时候,可以将其省略,但是“是”和“的”之间的词语还是需要正常翻译的[5]。包括“是”加形容词再加“的”的情况;“是”加名词性偏正词组再加“的”的情况,如是吃饭的时候了;“是”加动词性偏正词组再加“的”的情况,如会议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开展的;“是”加主谓词组再加“的”的情况,如头上戴的帽子是谁给你买的?“是”加动宾词组再加“的”的情况;“是”加形容词性联合词组再加“的”的情况,如这本书的内容是简单的,但里面的内涵是很深刻的。还有“是”加连动词组再加“的”的情况,如我们是来吃饭的,以上这些“是……的”连用的句子,在哈语翻译过程中都需要特殊注意,使用特定词缀等进行表达。

当“是”连接两个相同的词组时也是哈语翻译中重点需要注意的,包括“是”连接的是两个相同的动词或相同的名词,表示的是强调;在“是”前面有时存在副词如“到底”“就”的情况时,通常译语也是加强语气。当“是”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形容词或者动词,但是不是同类意思,表示的是让步的情况,通常意思为“虽然”,并且在后面的分句中一般会带有表示转折性的词语,如“不过”“但是”“可是”等,这个时候在哈语翻译时,将动名词作为宾语,且用同一个动词作谓语来表示。

当“是”在“因为”或者“为了”这一类词后面的时候,大多表示强调原因或者目的,哈语翻译时通常需要借助辅助词。

还有一些“是”谓语句子中特殊位置,或者与特定词语向结合的情况。如当“是”位于前面的副词“就”和后面的语气助词“了”之间时,通常搭配在句子句末进行使用,表示可以的含义,在哈语翻译时通常使用明了式进行。当“是”和“有的”这一类词组成有的是,多的是这种短语作为谓语的时候,通常表示的意思是很多,在哈语翻译时通常译为көптеген。当“是”与“真”组成真是的时候,通常在句子中做谓语成分,表示一种不满或者埋怨,如,你真是的,所有事情我都安排好了,你还不配合。当“是”在句子中与“不”相结合表否定的时候,在哈语翻译时通常可使用жоқ,如在翻译别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的时候通常翻译为Мені қате түсінбеңіз, мен олай айтқым келген жоқ。当句子中同时出现“是”和“不是”的时候,并且与其他的形容词等搭配连用时,通常会形成一个前后关系不同的复合句形式,在哈语翻译时需针对不同情况灵活应对,其中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当“是”与“不是”搭配连用,形成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合句时,如我是男生,不是女生。

当“是”与“不是”搭配连用,形成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合句时,通常用特定的连接词连用,如现在是看电视剧呢,还是看电影。当“不是”与“而是”搭配连用,并且形成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合句时,也使用特定的连接词即可,如不是生存为了吃饭,而是吃饭为了生存。当“不是”与“而是”搭配连用,并且形成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合句时,在翻译时也常用特殊句式或者用其他方式表示,如不是去北京,就是去上海,只能二选一。

此外,“是”在句子中还做形容词、名词和副词等成分,只是在现代汉语中,这些情况较为少见。如当“是”在句子做形容词成分,表示正确的含义,如确实应该这样做才是。当“是”在句子中做名词成分时,表示正确的事物,如你要实事求是。当“是”在句子中做副词成分时,通常用在形容词之前,表示一种坚决的态度和语气,意思是“确实”哈萨克族的风景是美丽。还有当“是”在句子中做感叹词的时候,通常表示一种回应。以上在“是”的哈语翻译中都是常见的难点及翻译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汉语“是”的具体用法意义,以及不同用法意义下的哈语翻译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相关专家、教育从事者和语言翻译者等应更加致力于对哈语翻译法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哈语的学习和应用。这里进行的分析和探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宾语形容词用法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认识形容词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作”与“做”的用法
宾语从句及练习
特殊用法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形容词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