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趋势下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研究

2022-02-18 06:20◎孙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期刊

◎孙 涛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行业不同程度的以不断发展“互联网+”模式,作为实现自身发展的有效手段,产生了较为突出的社会影响。在此趋势下,学术期刊的发展也迎来了由传统的纸质媒介传播逐步向互联网传播的转变,其微博、微信等诸多网络媒介载体使传播方式得到了综合性的优化,多元媒介的融合发展使得学术期刊传播获得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途径和传播渠道,同时,也要进一步认识到无论何种方式进行传播,均需要确保学术期刊在发展中能够秉承内容为王的发展本质,以追求高质量的论文为核心,提升期刊的品牌建设效果。学术期刊出版单位需要在当前各类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保持自身定力,确保学术质量,实现品牌化的综合发展。

一、学术期刊发展的品牌化定位分析

学术期刊的发展是我国学术出版事业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学术研究是相对基础的部分,学术期刊作为各类学术研究进行展示的重要平台,需要做到志存高远,对品牌化学术出版平台进行综合性的打造。学术期刊品牌化发展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学术质量作为发展的中心,将学术期刊构建为公认的学术平台,在其品牌建设和评价中,学术界存在着诸多差异性的观点,就实际而言,主要拥有隐性与显性两种标志性。隐性为外界的实际评价,例如,部分期刊仅接受主管业务部门的相应考核,不参与官方及民间的各类评价,虽然此类期刊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将学术研究作为实际发展的内容,但其实际的文章在整体科研成果的认定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别。而造成其实际内容评定所具有的差别,便在于自上世纪末开始逐步形成的以A刊、B刊、C刊为代表的学术期刊的量化和评价体系,对学术期刊做出相应的评价及考核,这种评价及考核,可将其称之为显性评价标志的内容。

二、当前学术期刊评价机制下的价值选择分析

(一)学术期刊评价分类

目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可将其分为官方与民间两大类别。官方层面而言,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署以及地方出版管理部门予以构成。民间期刊评价体系主要为图书情报部门以及专门学术评价机构,所主持的核心期刊或者相应的期刊阵营所来源的期刊,依照实际文献计量学的综合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对学术期刊开展综合性的评价,并且对各自所具备的核心期刊目录予以制定。此外,各级别的期刊协会同样会组织相应的期刊评比。

(二)学术期刊及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传播资讯的平台对传统的学术期刊发展产生了较为突出的挑战。“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使得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线下向线上集中转变的发展予以适应。各类创新型的自媒体发展也使得学术其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应技术性的移动终端的发展模式。在目前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类学术期刊力求跟上当前的时代潮流。而如果学术期刊品牌化建设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则期刊在整体发展过程中便会由不稳定的波动时期向稳定化的发展时期进行转变,使其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做到选稿用稿优中选优。而学术期刊的相关从业人员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会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并且其自身所具备的事业成就感将大幅度地提升。学术期刊品牌价值化建设过程中,能够使得整体编辑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创业热情得以大幅度地提升,能够充分地引进相应的人才,并且能够获得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由于编辑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其实际的选题策划以及相应的编辑教改工作属于隐性劳动,在论文著作权中并不会予以体现,加之学报编辑部会被各类主办单位放置于教学辅助的相应部门之中,而专职编辑的实际职称以及具体的薪资待遇与各类一线教学科研人员会存在较为突出的差距。由此,部分相对优异的编辑工作人员往往不愿意对编辑相关工作予以从事,由此使该工作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同时,学术期刊编辑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具备一定程度的固定性。并且具备着高度的枯燥性,工作时间较长也会使得编辑人员产生严重的懈怠心理,如果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目标,进一步地将价值选择模式进行优化,构建其实际的品牌效应,将使得编辑人员工作积极性大幅度地提升,激发工作人员潜力,使期刊单位内部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融媒体背景下学术期刊品牌建设优化方式分析

(一)对各类媒体平台进行整合,强化学术社群互动行为

融媒体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各类信息载体以及实际的传播平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学术阅读逐渐转变为以服务阅读需求作为核心的内容,注重学术信息的实际传播思考以及阅读互动、分享评价等诸多内容。学术阅读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呈现出阅读单篇化碎片化的综合发展模式,传统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冲击与挑战,其阅读群体大幅度地减少,数字阅读成为学术阅读发展的重要趋势。由此,传统学术期刊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新兴媒体的技术特点以及相应的优势进行应用,改变学术期刊所具备的单一的传统传播模式,对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内容予以明确,对服务理念进行创新,进一步使学术信息得到双向传播,使学术阅读能够向更加有序规范与社会化的方向予以发展。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学术期刊在发展中,需要充分地共建创新型出版,对发展以及读者用户的各项需求予以满足,对于学术期刊的发展而言,一方面,面临诸多抉择,需要进一步地接受改变,才能够充分地对媒体发展的实际要求予以满足。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特殊的出版类别,在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中,需要进一步对其学术期刊的本质予以遵循,充分地做到内容为王,向读者对各类创新型的学术观点进行传达,而学术观点在信息传播角度,需要由传统的一对多的综合传播逐步向以融媒体平台为基础的读者、编者以及作者的多点互动模式进行转变。由此,不仅是整体学术期刊所具有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学术期刊能够充分地对编辑出版中所具有的用户意识进行体现,并且使服务理念进行综合性的转变。当前多数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能够对其自身所具备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网站、微博等诸多新媒体传播平台予以构建,甚至会引入部分相对独立的出版校验系统,由此实现全面的线上综合出版活动。而相应的传播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应该成为学术期刊在实际开展编辑出版活动中极为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对传统学术期刊所具有的信息传播方向进行转变,传播范围得以拓宽。学术期刊可以通过线上媒体平台构建,进一步强化与读者、作者之间的互动性,使编辑以及读者与作者能够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开展有效的交流,对当前的学术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对每期刊物所做的亮点及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聚焦各类核心问题,在集中讨论的过程中加深认知,由此也能够为学术期刊的高质量约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和便利。融媒体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使学术期刊得到综合性的发展。由此,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对各个时段、各个渠道内的订阅用户、阅读用户等诸多数据进行掌握,同时对各个媒体平台用户在阅读行为以及反馈互动的数据予以分析,根据相应的数据对学术期刊的内容编辑以及广告优化等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的修正,如若缺乏相应的数据,期刊在经营过程中便会对其发展方向有所模糊,编辑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会具备高度的随机性。同时,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地为读者或者相应的平台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数据,依靠其自身所著的学术专业性分析,总结某一时间段之内所具有的各类热门话题以及相应的研究重点,集中较为优质的读者,对相应的内容进行定期的讨论,从而有效地吸引普通读者关注,进一步使期刊的读者阅读群以及作者互动程度得以提升,并且影响各媒体平台用户所具有的互动行为,使整体期刊的学术号召力以及影响力得以大幅度地提升。

(二)对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进行提升,优化办刊思路,创新办刊机制

在当前学术期刊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使其自身所具备的核心竞争能力得以提升,因此,需要从诸多角度确保办刊思路优化,拓展办刊机制,由此使得学术观点讨论以及实际的传播获得新的发展平台,使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获得创新性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之下,学术期刊需要充分地构建其自身所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主要是指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就某个角度而言,明显优于相应的对手,并且不易被对手所模仿或超越,能够对当前社会以及市场中所存在的需求进行综合性的满足。而相应能力会在特定的品牌形象之上予以体现。需要进一步地打造期刊所具有的品牌优势,学术期刊才能够使其自身所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得以提升。而学术期刊所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实际竞争过程当中具有高度的动态性,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沉淀。其中内容生产是整体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起点,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之下,需要结合实际行业核心,充分地将内容为王作为办刊的重要理念,进一步地保证办刊质量,把控刊物的政治方向,确保其价值取向以及出版导向更为正确,对主流思想价值予以彰显,对学术期刊所具有的思想文化支撑作用进行发挥,主动进行有效的创新及突破,精准地对当前专业领域内所存在的关键问题予以发现,集中发表具有高度深刻内涵的各类研究性内容,使读者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文化产品。此外,学术期刊编辑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发扬工匠精神,对细节进行打磨,对质量要求进行细化,贯穿于整体期刊出版的全流程之内。应用有限的版面对期刊所具有的学术定位进行全面展示,使学术期刊所具有的学术价值观念得到有效的凸显。由此,构建具有高度特色的学术期刊是学术期刊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作为学术信息传播所具有的重要媒介,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其学术的综合影响力需要受到公众的检验,而学术期刊在当前不断加剧的竞争之下,其公信力是增加受众黏性,增加受众关注度的关键性内容。因此,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予以坚持,选取与自身实际发展相适应的新平台与新技术,逐步对每期的优质内容传播范围进行扩大,同时进一步对一批理论或实践专家予以锁定,组织更加高质量的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强化读者与作者之间所具有的互动性,对学术问题探讨的时间及空间进行有效的拓展,使得学术期刊在发展中其自身所具备的影响力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四、结语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学术期刊需要进行二次转型,要充分地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在学术期刊的发展过程中,将传统的出版模式逐步向“互联网+”的综合创新型知识服务产业模式进行转变,使得互联网法则及逻辑能够使当前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得以重构,进一步使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服务能力以及各项信息传播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能够形成与政府、社会、学界等诸多方面的共生多元发展路径。由此,学术期刊能够在融媒体背景之下,强化自身综合能力,提升品牌效应,使学术期刊所具有的竞争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满足当前新时代背景之下,社会对于学术期刊所具有的更加多样化及高标准的要求。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期刊问答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