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记者的新闻素养与职业道德问题

2022-02-18 06:20刘艳春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记者网络时代

◎刘艳春

(湖南省攸县广播电视台,湖南 攸县 412300)

新闻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人们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能够掌握更多信息。真实性是对新闻的基本要求,如果新闻内容不真实,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新闻媒体逐渐向网络方向发展的过程中,网络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同时因为网络报道缺乏监管,部分虚假的新闻信息在网络中宣传,一些记者为了阅读量,没有经过查证就进行报道,导致报道不够真实、不够全面的新闻,这是当前新闻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记者的新闻素养不足以及职业道德问题亟需解决。

一、网络时代对新闻记者工作带来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媒体行业受到很大影响,过去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主要来自于电视的新闻节目,新闻节目具有权威性,所报道的内容都为记者经过实际调查取证后撰写的新闻发言稿,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但是在网络时代下,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逐渐从电视新闻节目转向互联网平台,新闻媒体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相继开展网络新闻报道形式,使得新闻报道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新闻记者工作受到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闻报道更加便捷。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获取平台,群众不需要等待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而是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查找相应的新闻报道,使得新闻获取成本降低,但是虽然便捷性提升,但是网络作为一个公开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言论,其中不乏一些虚假的新闻报道[1]。第二,缺乏监督管理。传统新闻报道需要经过电视台的多层审核,所报道的新闻都经过实际求证,但是在网络时代下,新闻报道成本降低,记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报道没有经过证实的新闻,从而导致新闻质量下降,且网络平台的新闻监督管理难度较大。第三,新闻内容质量较差。部分记者为了提高新闻点击量和阅读量,故意夸大新闻事实,撰写吸引群众眼中的新闻标题,导致新闻内容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导致群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逐渐消失,对于新闻媒体行业发展十分不利。

二、网络时代记者的新闻素养与职业道德问题

(一)新闻报道内容不实问题

新闻报道必须保证真实性,而真实性则需要记者进行全面的前期调查,做好各项调查取证工作,才能够提升报道真实性。但是在网络环境下,部分记者为了提高报道效率,在其他媒体报道前抢先对该新闻进行报道,没有对新闻内容进行调查取证,仅仅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将其整合为一篇新闻报道文章,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报道,从而产生新闻报道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对新闻涉及相关当事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是当前记者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真实性是新闻报道价值的体现,如果新闻报道失去真实性,那么则会错误引导公众舆论,无法发挥出新闻的实际价值,对于现代新闻行业发展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在新闻报道中不真实的内容被指出后,公众会逐渐失去对该新闻媒体的信任,同时如果报道内容存在严重错误,会对新闻当事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很大侵害[2]。

(二)新闻报道侵权问题

新闻报道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但是部分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使用其他单位或个人具有著作权的新闻内容,且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或著作人根本不知情,会出现侵权纠纷问题。该问题产生主要是因为部分新闻记者过于重视点击率,为了紧跟社会时事热点,提升新闻报道速度,直接采用他人的原创稿件,对著作人造成一定的影响。侵权报道问题在新闻行业是一项重大的行业,记者必须具有独立撰写新闻稿件的能力,能够根据调查内容撰写出原创的新闻稿件,部分职业素养较低记者,会直接照搬他人的原创新闻稿件,或记者无法撰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而直接抄袭他人的报道,是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体现。新闻记者必须具有著作权意识,同时需要具有新闻当事人隐私保护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不能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以及通讯方式,否则会导致当事人的正常生活被严重影响。侵权不仅是一项职业素养问题,更是法律的问题,新闻记者不能对新闻报道著作权抱有漠视的态度,而是必须重视新闻著作权,确保新闻报道为自身原创,不能抄袭、借鉴以及模仿他人稿件,否则会导致新闻报道行业正常秩序被严重干扰[3]。

(三)新闻报道内容质量较差问题

新闻报道为面向公众、具有一定社会性的文章,必须保证新闻报道质量,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因为新闻报道更加便捷,许多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为了提高点击率而夸大事实、歪曲事实,以此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新闻报道整体质量较差,甚至部分新闻记者会采用一些低俗的词语,导致受众将注意力聚焦在八卦新闻中。内容质量较差的新闻在网络新闻平台中大量充斥,对于社会价值导向会产生很大负面影响,是新闻记者严重的失德行为。新闻记者在撰写报道时,不能为迎合某些受众的个人偏好而撰写博人眼球的新闻稿件,必须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采用新闻专业术语,以此强化新闻报道整体质量,不能为了提高点击率而降低新闻质量,是新闻记者职业得到和新闻素养的重要体现,但是当前部分新闻记者在该方面还有所缺失。

(四)有偿报道内容问题

在新闻记者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单位或个人,希望能够通过新闻报道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这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达到自身目的,会向新闻记者进行贿赂,部分职业道德素质较低的新闻记者在利益面前放弃了自身的原则,不按照岗位职责为这些单位和个人报道相应的事件。这种不良风气在新闻报道中蔓延,将不利于新闻媒体行业发展。例如,一些企业希望通过新闻报道提高自身知名度,在新闻报道中虚假宣传,对企业产品给予高度评价,一些新闻记者在没有调查求证的情况下,受到利益的影响而对该内容进行报道,该产品实际质量与报道内容不符,从而会引导消费者购买该产品,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很大损害,是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体现。

(五)过于重视流量问题

在网络时代下,流量、点击率、新闻评论以及阅读量等,成为新闻记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从而导致部分新闻记者为了点击率而报道一些低俗的新闻内容,新闻标题与实际内容不符等问题较为常见,这种新闻缺乏实质性内容,以夸张的标题吸引受众点击,实际内容与新闻标题存在很大差异,经常采用“震惊”等字眼,对于新闻媒体行业发展造成很大不利影响,长此以往会导致群众对此新闻媒体缺乏信任,是当前新闻记者新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缺失的集中体现。

三、网络时代记者的新闻素养与职业道德问题的应对

在网络时代下,新闻报道变得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网络渠道能够提高新闻报道实时性,使群众随时可以阅读到相关的新闻,是促进新闻媒体行业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但是受到网络环境的特点影响,出现了部分职业道德和新闻素养缺失的新闻记者,对新闻媒体行业整体发展造成很大程度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群众对新闻记者这一群体的印象变差。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几项有效的措施,以期能够对新闻记者的新闻素养和职业道德进行强化。

(一)秉持新闻真实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不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网络渠道,新闻记者都必须将真实性放在新闻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报到前必须对新闻内容进行调查和核对,确保新闻报道内容具有事实依据,才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是强化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新闻素养的有效方式。因此,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当发生某项新闻事件时,新闻记者需要第一时间深入新闻发生现场进行调查,并详细地收集相关资料,保证新闻报道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实际情况与资料存在差异,那么需要以实际情况为报道内容,不能为了提高报道效率而不进行现场调查,否则可能会因为对事件了解不够详尽出现报道错误的问题,对新闻当事人产生影响,同时还会错误引导舆论。真实性是新闻报道权威性的保障,只有确保新闻报道真实,才能够取得群众的信任,也是对新闻记者的新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需要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强化[4]。

(二)加强网络新闻报道管理

网络平台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便捷的环境,但是同时也产生很大负面影响,一些不具有新闻报道资质的记者会在网络平台开设个人账号,为了提高点击率而报道虚假的新闻,从而错误引导公众舆论,甚至会引起社会性恐慌。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部分记者通过个人了解发布没有经过证实的新闻,从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为了避免该问题发生,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需要加强对网络新闻报道的监督与管理,对新闻记者的职业资质进行详细审查,如果发现新闻记者不具有相关资质,则不能以官方的名义进行报道。在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必须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不能为了提高点击量而虚假报道,而是需要在职业道德以及新闻素养的规范下,灵活地运用网络新闻报道渠道,为社会、群众提供更加真实、及时的新闻报道,发挥出网络新闻报道的优势,对舆论进行正向引导,是每一位新闻记者都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能够有效提高新闻记者群体的社会形象。

(三)提高记者新闻报道版权意识

为了有效解决新闻报道侵权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新闻报道原创性的管控,可以采用如下几项措施:第一,加强新闻记者版权意识教育。当前部分新闻记者缺乏完善的版权意识,直接将其他单位或个人具有著作权的新闻稿件挪为己用,从而严重侵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新闻媒体单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新闻记者的版权意识,通过教育培训工作为新闻记者提供版权相关法律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机会,以此方式促进新闻记者版权意识提高,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新闻报道出现侵权的问题。第二,完善新闻报道管理制度。新闻记者所在单位,必须构建完善的新闻报道管理制度,重点加强新闻稿件的原创性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新闻报道存在抄袭、模仿等问题,该新闻稿件则不予通过,同时对新闻记者给予相应的惩罚,使其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应的奖惩措施提高新闻记者版权意识,能够有效规范新闻报道管理制度,利用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减少新闻报道侵权问题发生,同时能够提高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5]。第三,新闻记者需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新闻报道侵权问题主要是因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缺失,很少出现客观原因导致侵权的问题,基本上为新闻记者主观意识方面的侵权,所以新闻记者需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管理,始终坚持新闻素养的基本原则。

(四)提高新闻报道质量

为了解决网络渠道新闻报道质量较差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新闻报道以及新闻记者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引导社会舆论正向发展,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能够帮助群众了解到新闻的真实内容,从而提高群众的综合素养,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因此,网络媒体单位、传统媒体单位,都必须加强对新闻记者的管理,以提高新闻报道内容质量,发现存在低俗内容、虚假内容时,需要给予新闻记者严厉的处罚,甚至取消新闻记者的资质,引起社会问题时必须追究新闻记者的法律责任,通过该方式能够有效强化新闻记者的新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新闻记者综合素质提升[6]。

(五)加强记者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新闻记者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所以需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新闻记者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首先,新闻记者大都为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在高校的教育中,不仅需要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教育,同时必须强化职业得到教育,向德育教育与新闻知识教育相结合,从而能够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新闻记者在新闻素养或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为新闻记者职业素养形成提供支持。最后,新闻记者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意见,当群众反映相关意见时,新闻记者必须认真听取并改正,从而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全面阐述了网络时代对于新闻记者工作产生的多项影响,并对当前部分新闻记者存在的新闻素养和职业道德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多项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新闻媒体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不断提高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满足群众对新闻报道的需求。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新闻记者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网络时代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