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军事科普图书内容质量初探

2022-02-18 06:20孙红霞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军事科普人文

◎孙红霞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54)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亦提出,要强化全民国防教育。作为国防建设部署中重要抓手之一的军事科普图书在实现全民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宣传作用。它不仅担负着向青少年和军队年轻军官群体以及军事爱好者在内的大众群体普及和传播军事科技知识和思想文化与发展动态等的重要责任,而且在助力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实施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各类图书板块中,军事科普图书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1]伴随世界军情发展和读者对军事和国防前沿问题关注的增加,军事科普图书的市场需求量呈现一定程度的增长态势,已由原来的零星出版发展到现在的成规模的品牌建设出版阶段。然而近年来,军事科普图书的出版不仅存在内容同质化和重复出版的问题,而且由于出版社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对军事科普图书特性的关注和认知,导致在审稿过程中容易犯知识性错误、内容枯燥又缺乏新意、有偏差的政治观点等问题,这必然带来军事科普图书的出版内容质量不高,从而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提高军事科普图书内容质量,需要在廓清军事科普图书的范畴的同时,在图书编辑阶段贯彻科学性、可读性、人文性、政治导向性四个基本特性,才能使得军事科普图书的知识传播、教育启蒙、文化传承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和实现。

一、范畴

近代图书出版业在逻辑实证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崇尚理性分析、经验事实的判断。伴随逻辑实证主义的退潮,现代历史主义思潮兴起,感性分析、与境建构、人文表征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由此形塑了现代出版理念的核心框架。传统军事科普图书的内容基于科技理性占主导的理念,反映在将其分类在军事科技范畴内,专注普及军事科技知识。然而,在科学、技术和人文日益融合的时代,军事科普图书的内容范畴突破了以往的界限,从以往的军事知识边界扩展到军事历史、文化等圈层,进入人文视域,扩展为普及军事历史、军事艺术、军事文化等,比如,弘扬军人与军队理想信念和传承他们的精神气质。由此可见,军事科普图书的出版观念由传统出版观走向了现代大出版观。

受现代大出版观的影响,许多图书网站都将军事科普图书内容范畴扩展至人文视域,例如,除了在兵器、军事技术、战略战术、古代兵法战法、国防建设与战备等内容的军事图书中看到军事科普图书的身影之外,还在讲述中外战争纪实、军事史、军种、著名军事人物、军事热点、军事制度和军纪等内容的军事图书中存在军事科普图书。由此来看,可以将军事科普图书的范畴理解为是将那些涉及军事科技、历史、文化、人物、国防等的知识和思想内容,通过建构设计、融合创新并向读者普及和传播[2]。正如经济学、文学等专业类图书一样,军事科普图书作为军事图书也是专业性很强的出版分支。另外,从科普图书种类看,军事科普图书的范畴可以理解为是科普图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军事科普图书如同天文科普图书、农业科普图书、医学科普图书、化学科普图书、地理科普图书等普及类图书一样,也是科普图书的一个特色分支。可以说,军事科普图书不是军事图书和科普图书的简单嫁接。

二、基本特性

军事科普图书的基本特性保证其发挥启智增慧、思想传承的作用。它不仅具有科学性、可读性、人文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政治导向性,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类科普图书的特性。

第一,科学性。军事科普图书普及的核心内容首要是军事科技知识,比如,武器装备知识等。这类显知识以客观、准确、正确为先导,它们是不同时期军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成果,为弘扬和传播军事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二,可读性。语言文字是沟通图书和读者的桥梁与纽带。将军事科普图书中的语言文字由生硬、深奥且艰涩难懂转化成自然、简明易懂且生动有趣的内容,为向读者传递好图书内容提供了有效辅助手段和方式,提高了阅读和审美附加值。

第三,人文性。在新时期,人文性与科学性是彰显科普图书内在意蕴的两翼。军事科普图书的内容要基于读者直观感受等心理主因,不仅要普及显知识,还要传播隐知识,即背景知识。这些人文背景知识彰显了军事科普图书的人文性。它在年轻人的心中播种下启蒙思想的种子,赓续和传承军事人文精神、人文文化,引导他们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第四,政治导向性。军事科普图书相较其他科普类图书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性。世界各国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模式支配下寻求发展,军事一贯和政治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军事科普图书对读者具有重要的政治引导力。它是读者思想的定盘星和灯塔,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了前提条件。面对强大的舆论的力量,军事科普图书必须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军事科普图书为引导青少年、军队官兵和包括军事爱好者在内的大众不会误解、误读和偏离正确的观点提供重要保障。

实际上,军事科普图书具有的科学性、可读性、人文性、政治导向性与编辑出版过程中提高图书内容质量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本文结合军事科普图书的四个基本特性和实际编辑工作实例,尝试提出提高军事科普图书内容质量的相关建议和具体处理措施。

三、相关建议和具体处理措施

自2011年以来,“出版物质量专项年”活动已经将出版物质量管理常态化,因此,出版物质量的提高成为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图书质量是图书的生命,其中内容质量更是居于根本性和主导性的地位。然而,提高军事科普图书内容质量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关于军事科普图书如何提高内容质量的研究不多,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出版现状、选题策划和规划宏观层面的分析和探讨,针对内容质量的微观层面的实践操作也仅限于提出导致内容质量不高的问题。例如,有研究者提出,作者的非专业出身加上编辑的责任心不强,导致读者对图书评价低,进而认为军事科普图书有内容质量堪忧,编辑把关不严[3]的问题;还有的研究者提出,军事科普图书重复出版、盲目跟风的现象严重,无法满足广大受众对军事科技知识渴望的问题。因此,亟待进一步提高作品的深度和广度。[4]鉴于此,如下提出了提高军事科普图书内容质量相关建议和具体处理措施,即在一线工作的编辑应该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职业理念,打造高水平编辑和作者团队;依托四个基本特性,把好内容质量关。

(一)打造“以读者为中心”的高水平编辑和作者团队

随着大众读者对军事热点问题兴趣的提升,很多非军队出版机构也加入到满足读者对军事科普图书阅读需求的出版热潮中。无论是军队出版机构还是非军队出版机构,出版军事科普图书的编辑应该具有和秉持“以读者为中心”的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精神,以出版高质量内容的图书作为工作宗旨和准则。凭借丰富的图书出版工作经验,精湛的编辑技艺和较高的编辑素养,从最初的市场调研出发,细分读者群,针对不同读者群梳理和总结内容需求方向,遴选优质选题;随时关注读者阅读动态,形成分析报告,精准定位选题方向,防止出版内容同质化和选题重复;帮助和引导读者形成新的阅读需求,既能填补空白出版方向,又能开拓新的出版领域。编辑通过树立打造出版军事科普精品图书的品牌理念,以读者为中心,满足读者实际阅读需求,达到真正服务读者的目标。

编辑选择作者的原则也是“以读者为中心”,筑基于读者阅读需求。他们不仅要在军事专家圈内寻找已经获得读者认可的作者,而且还要选择那些正在读者圈内逐渐显现出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作者。同时,还要关注在读者青睐的内容方向上正在成长中的、确有发展潜力的作者,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将他们及时吸收补充到作者队伍中,从而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的作者团队,形成一个动态、开放的军事科普图书作者资源库,从而保证图书出版内容质量和数量能够充分满足读者对军事科普图书的阅读需求。

(二)依托基本特性、把好内容质量关

1.彰显科学性,内容要与时俱进,信息表述要正确、客观、准确

对军事科技前沿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关注和追踪的是最新的武器装备知识和军事思想理念。因此,对于那些内容陈旧,数据滞后、脱离现代各国实际的,并且使用大量材料拼凑而来的原创性差的稿件,我们会建议作者做退稿处理或者修改内容。例如,一本关于海军发展前沿概况的书稿,里面出现了“新世纪的法国海军”这样的标题及其相关阐述,审稿过程中发现整个部分是讲述2000年初法国海军发展情况的内容。结合上下文,在此处不需要交代海军历史背景知识,由此,针对书稿主旨内容涉及的是法国海军近年装备状况,做出删除处理。

军事科技知识中会涉及很多的计量单位、技术参数、专业术语、型号、人物、时间、事件等。在使用计量单位时,需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例如,英寸要改为厘米等。仔细核对技术参数、专业术语。像航空母舰的排水量是多少,需要依据航母的载重量来断定。各类装备的技术参数,需要在上下文的内容叙述中加以区分。装备名称和型号与国内惯常用的有时会不一致,引进版图书原文的装备型号和数据指标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要防止客观事实错误,需对引文、史料进行考证、核对。例如,一本书稿中提到军队之前装备试验的型号定为X20,计划正式列装后定型为Y20。然而,经过核查发现X20为试验型号,最后没有正式列装定型,所以不存在Y20这一型号,这里原文有误,应该是X20。

在一本翻译的书稿中,其中翻译内容是关于一张广为人知的照片,由于对翻译稿中的人物动作的描述不能确定,我们通过找到原始照片来核对原文,确定了译稿对具体动作的描述。又如,发现书稿把另一个时代的重要人物、时间和史实等放在了当前时代,对此做出修改避免了张冠李戴的问题。还有人名和事件前后翻译一致性的问题,前面的行文中出现的人名和事件名称在后面的行文中出现时需要保持一致,否则读者阅读时摸不着头脑。书中的图片运用正确与否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读者对图书本身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例如,文中的英国战机图片与图题显示的内容不相符合,图片里显示的是意大利战机,因此,更换成与图题相对应的战机图。还有一本书稿讲述的是国外武器装备的内容,但是行文中间出现了涉及到关于中国的武器装备的表述,但是从逻辑行文来看,此处并没有讲中国武器装备的线索,因此,删除关于中国武器装备的内容。除了正文中会出现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在封底、腰封等也会出现,需要注意及时更新。例如,推荐专家更换了新单位,或者获得了新的荣誉称号,对此需要核实后更新修改。

2.提升可读性,从内容、图片和文字表达、表现形式方面形象生动地向读者普及和传播军事知识、思想和文化

对于那些原创性、趣味性不足的内容,通常建议作者对语言的风格、表达方式进行修改,再通过文字润色,让读者轻松、有趣地阅读。针对大众读者,书稿中有些配图是手绘工程技术图,里面复杂的机械结构会让他们阅读起来很困难。因此,与作者沟通采用重新描线和简笔画的方式来解决。同样地,针对军事爱好者对军事科学技术知识的热爱和军事文化的深厚积累,因此,书稿里的武器装配图和流程图需要更精致、更精准、更全面、更详细的呈现。例如,就漫画配图的书稿来看,作者手绘的一个型号的漫画版坦克,不仅绘制出了坦克的轮廓,而且对该型坦克的内外部的细小的肉眼很难看清的零部件也会仔细绘出,以满足军事爱好者更高层次阅读需求。对于外版军事科普图书,尤其要注意从通俗角度,解决翻译中出现的语言生涩问题。内容不符合中国语言表达方式的文字,应该按照中国读者的习惯来处理译稿,不能完全简单直译,宜采用意译,尽量使得译稿接地气、本土化。另外,除了文字表达需要符合中文语境的理解,还需要图表符合中文图书的出版规范。

3.凸显人文性,要符合读者的内心感受,通过军事历史、文化、艺术的熏陶让读者体悟真善美

军事科普图书不仅要符合读者的内心感受,而且内蕴了人文情怀。经常有些军事科普图书的封面图片忽略读者的真实观感。例如,一个书稿封面的图片展示了一个代表性武器装备——战船正航行在大海上的画面。初版封面并没有将这艘战船与背景图中的广大海面完全相容。读者直观看到的是战船被直接嵌入在水面上,而不是按照实际情况显示出露出水面的部分和融入水中部分。经过图片处理后,才展示出了这个装备漂浮在海上的实际状况。这样的处理更贴合读者见到的战船航行的真实场景。

在内容设计中,结合版面的丰富性,根据不同类型读者,设计丰富多样的内容版式。对于军事爱好者,结合他们的专业性,例如,以“知识链接”“装备文化”“知识图解”等多变的版面嵌入该装备的历史知识和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文化的背景知识。例如,谈到坦克,会加入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坦克发展历史及其地位的知识链接;讲述飞机,会加入历次大战中战机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战机的文化情怀,开蒙启悟。对于青少年读者,结合他们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漫画风格,例如,幽默漫画、讽刺漫画和Q版漫画等形式,在满足青少年读者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提供给他们美的感受。军事科普图书的内容设计力图将科学之真与人文之善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艺术之美的阅读享受。

4.强化政治导向性,谨慎对待敏感内容,描述和传达正确立场,要符合国内国际政治导向

有些书稿不仅出现词不达意的内容,而且内涵政治问题,有些还涉及敏感内容,因此,必须强化政治导向性,提高政治敏感度。例如,有的书稿里写到“某国保持殖民领地而建造登陆舰是历史发展的必要”,这里的表述“历史发展的必要”就是错误的,应做出删除处理。再如,针对一些敏感术语的表述,需要核对后谨慎处理。此外,图片中出现非行文语种(比如,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希腊语、土耳其语等)词语和段落,必须确认其中没有敏感的政治词语,进行认真核对和适当的删除和修改。针对一些涉及国际政治和外交方面比较敏感的内容,首先考虑是否进行重大选题备案,如若不需要申请重大选题备案,要与作者协商进行适宜修改。

四、结语

综上,通过参照实际编辑工作实例,军事科普图书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范畴已然由微观知识层面扩展至宏观文化层面。将科学性——准确、客观、正确,可读性——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等,人文性——真善美的体悟,政治导向性——立场、观点,融入到提高军事科普图书内容质量的工作中,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真正具有传播知识、思想开蒙、精神引领、筑梦情怀的精品佳作,而且可以为军事科普图书出版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军事科普人文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人文绍兴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