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与作用微探

2022-02-18 06:20阿依努尔米尔卡米力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出版物稿件错误

◎阿依努尔·米尔卡米力

(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维吾尔文编报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校对工作的良好开展可以有效的保障出版物的质量,可以使出版物的文化传播作用更加突出。在整个出版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其重要的作用,校对工作更是无法代替。校对一方面是编辑工作的一种延伸和再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出版物最后的质量管控关口,因此,要能重视校对工作的重要性,提升校对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使其可以更好的对出版物的质量进行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校对工作有了新的变化,需要能呈现出更好的面貌,助力于和谐社会的不断建设,提升民众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促进自身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的文明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

(一)校对工作的相关介绍

在出版行业的整个工作环节中,校对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一道关卡,它可以有效地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从而出版更优的作品。在实际的出版工作流程中,校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编辑工作进一步的细致和完善,从而使相关出版作品的质量更有保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校对工作也有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如需要校对员在其编辑完成后展开更为严格的校对工作、利用计算机更为快速的进行校对、杜绝稿件中符号、公式、文字等各方面的问题出现。过去的校对工作更多的是依照“照本改字”的原则进行校对,也就是以原稿为校对点展开校对,但是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出版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过去校对准则以不能很好的适用于现代的校对工作,需要能对其校对标准进行一定的提高,从而使校对工作可以更好的符合时代要求。另外,校对员还需要在做好自身基础校对工作的同时,可以参考相关资料对原稿进行一定的“是非观”的校对,从而使稿件可以更好地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助力,让其有效的发挥自身正能量的作用。

(二)现代校对工作模式的革新

过去校对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靠纯人工的方式展开校对,校对人员基本马不停蹄进行校对工作,极易造成人员疲劳情况的出现,也使校对的准确性有所下降。而在现代的校对工作模式中,计算机有效的分担了一部分的校对工作,从而使校对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大大提升。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校对工作出现语言校对、电脑软件辅助校对、多稿件同时校对的等校对方式,极大地减轻了校对人员的工作量,使之可以更好地提升校对的质量和效率。虽然,计算机在校对工作中有着众多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计算机更多的是进行模式化的校对其针对性不强,无法灵活进行校对。因此,在实际的校对工作中,出版单位更多的还是以计算机+人工的方式展开校对,这种方式也成为了现代校对工作的主要工作模式[1]。

二、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

(一)对编辑工作的补充

出版行业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行业,其自身的影响力又是非常广泛的,因此,出版物的质量要能有很好的保障。针对于出版行业的质量管控有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以此来更好的对质量进行有效的管控。在出版的前期工作中,编辑需要能根据相关的需求进行出版物的编辑加工,需要对受众影响和社会的导向进行正确引导。在编辑工作结束后,校对工作进行展开,在这一环节中,稿件进行最后的检查和调整,如没有问题则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印刷出版,进而流入市场,完成整个的出版流程。校对工作是印制前最后一道程序,它决定着出版物最终的质量展现,因此,校对工作既是出版物质量的一种保障,也是编辑工作的一种补充[2]。

(二)为出版条件提供保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的出版工作以形成了一套很好的出版体系,编辑、设计、装帧等工作环节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而各个环节的工作者为了更好地达到其整体高质量的要求都在不断进行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校对这一环是具有重要连接意义的一环,在编辑后印刷前进行开展,其具有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校对工作是对稿件的最终检验,是对出版物出版质量的重要保障。出版物的质量影响着出版行业的形象展现,影响着出版行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因此,展开更为高标准的校对工作,是保障出版物质量的根本所在。

(三)保证出版物的文化价值

出版物自身是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的,这也是民众对其喜爱的重要原因。在经济不断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民众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文化素养不仅可以使民众个人的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还能更好的促进社会更为和谐的进行发展。基于出版物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其的出版工作就要能予以有效的质量保证,从而使其内部的信息内容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应有的积极作用。校对工作的一大难点是其具有着个体和客体之间的矛盾,即想要很好的保障其质量,就需对稿件进行二次加工,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就会使原稿的内涵出现一定的改变,影响原作者的劳动成果。因此,校对人员展开校对时要能在尊重原作者写作成果的基础上,使稿件的细节和内涵与校对员客观的判断相一致,从而使其劳动成果得到良好展现的同时,也能更好的确保稿件的质量。为此良好的校对工作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出版物的质量,还能有效的保障出版物内在文化的良好展现[3]。

三、提升校对工作质量的策略

(一)落实校对工作的相应制度

校对制度是校对工作良好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校对人员在展开校对工作时要能充分依照相关的制度为工作开展的准则,进行高效高质量的校对。校对制度有“三校一读”“交叉责任制”等,校对人员需要能严格按照其具体要求进行开展,除此之外出版单位要能进行良好的监督,使其校对制度可以有效的得到落实,从而让校对工作展现出更为良好的效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校对工作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证不出现任何错误,因此,为了减少出现校对错误的几率,应采取多次数校对或者不同校对者逐次校对的方式进行稿件的校对。校对工作虽然有其自己的工作内容,但是它与其他的出版工作也具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进行校对时,可以让编辑和原作者参与进校对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升校对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保证原稿所要展现的内涵充分得到展现。现代的校对工作除了基础的“校异同”外,还需要展开“校是非”的校对,而又因其校对人员不是原稿的作者,可能会在校对时出现一定的解读错误,因此,相关的校对人员需要能加强与编辑和原作者之间的沟通,从而更好的进行出版物的校对。

(二)加强校对人员的综合素质

校对工作是一项综合能力要求很强的工作,因为其稿件所涉及的方向可能五花八门,对此,校对人员首先就需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从而才能更为准确地对稿件进行校对。首先,校对员在日常的能力提升中不仅要能很好的提升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能对稿件所涉及的专业理论进行一定了解,以便校对工作的效果得到更为良好的展现。其次,校对人员需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以便对稿件中出现的政治性错误给予及时准确的处理,避免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使其出版物可以真正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好的作用。最后,校对人员要能拥有良好的责任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益求精的展开校对工作,明白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将差错率降到最低,让校对工作可以更高质量的进行发展。总之,加强校对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有效的提升校对工作的质量,让他们以自身的高素质和高能力更好地为出版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积极开展校对人员专业培训,组织多样化活动全方位“练兵”,持续增强文字功底,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校对队伍。应充分重视基本功训练,在基础知识、能力训练同时加强逻辑学学习和逻辑能力训练。在校对工作中能动性运用逻辑思维,分析作者逻辑合理性,厘清逻辑问题。加强基本功,促进语言应用和语法修辞应用。校对人员还应加强外语学习,提高外语词汇应用规范性。此外,校对人员应自觉拓宽知识面,对不同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了解,涉及其他专业领域时应严谨求证,避免想当然。

校对工作不仅应对知识性、逻辑性问题把关,而且应辅助编辑进行文稿思想性、原则性问题审校,从文化视角、思想政治视角等评价文稿内容,保证文稿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公序良俗,在知识层面、思想层面、文化层面、法律层面和道德层面符合出版要求。基于此种原因,在校对质量控制和队伍建设中,应将时政学习作为重要学习环节,重视思想建设,树立正确价值观,避免原则性错误。涉及相关内容时,应规范查询引文出处,确保正确引用并且符合时效性要求。校对人员应保证自身校对功底过硬,同时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此外,应提高知识敏感性,保证思维导向正确。在校对时,应从原稿着手,成为弥补编辑漏洞的重要一环,查遗补漏,消除差错,促进内容正确、完善,版式规范。校对人员应加强知识更新,思想与时俱进,完善专业素质。提高责任意识,积极自我提升。在日常学习中,积极学习新观念和新理论,提高思想素质。在提高责任意识同时提高执行力,重视执行质量自我监控,促进精益求精,杜绝思想懈怠,端正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差错率控制,力求零差错,持续总结经验,促进环节质量控制。

(三)优化计算机校对,展现良好的校对效果

计算机在校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人工和计算机的有机结合,可以很好地弥补二者之间的劣势,使其校对模式可以更符合现代校对工作的要求,增强校对工作的高效性和专业性。在实际校对工作的开展中,可以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校对时采用计算机进行校对,第三次校对时则采用人工校对的方式。在三校中采用人工的方式可以更为有效地对机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再一次的判断,更好地提升其准确率,并可以更为灵活的对所出现的错误进行改错,使稿件的质量更有保障。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稿件编辑加工前进行计算机校对,然后将校对中所出现的错误和建议反馈到编辑加工环节,让编辑在进行加工时就能予以改正或调整,完成后再次展开计算机的三校,最后通过人工通读全文的方式进行最终检查。上述两种方式都能很好的实现人机结合的良好效果,提升校对工作的速度,保障校对工作的质量。

在校对专业素质提升中不仅应考虑校对人员本身专业素质问题,还应综合不同时代背景下技术因素等客观影响。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编辑出版领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校对工作效率,对校对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但是技术发展对校对工作影响具有两面性,随着此类技术应用,校对人员必须提高专业素质,熟练掌握该类技术应用,提高专业校对软件应用能力。在校对工作中,校正知识性错误和原则性错误是基础工作,应通过加强校对人员素质、根据校对难度适当增加校次等方法促进质量控制。在此过程中应重点消除文字差错。误用错别字是出版物中发生率较高的问题,此类错误直接影响出版物质量。应加强校对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夯实专业知识同时提高职业敏感性,培养工作直觉,积极开展专业训练,持续积累工作经验,增强校对人员辨析力,精准锁定错用、误用文字,在专业工具辅助下小心求证,得出严谨结论。应避免文字差错等低级错误,有效甄别错别字,对存疑内容进行积极辨伪。加强形似字、同音字辨析应用,注意混淆词、词组区分,提高常用易混字应用质控,提高文稿措辞和文字应用严谨性,全面开展质量监控。在文字应用中必须题文一致,消除基础性问题。

在计算机校对中,应加强人机协作,促进人工校对与计算机校对优势互补。应用专业校对软件的优势是可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稿件校对,可相对迅速和准确地识别稿件中错别字等。但是软件校对也存在显著缺陷,例如,较易发生错漏和误报,对于逻辑性错误、思想性错误等识别能力较低。为此,在实际校对中,应科学应用校对技术,避免盲目迷信校对软件,明确人工校对审核的必要性和客观优势,对于机校结果进行逐个把关,此外应加强通读检查,缩短校对周期,显著改善校对效率。采用先机校后人工的方法,优化人机全面校对模式,促进技术优势和人工优势互补。在使用计算机校对时,人工校对的主要职责是审核机校准确性,提高校对质量。

(四)加强与编辑沟通协作

在制度化管理中,应实施动态管理和灵活性管理,根据时代需要积极优化校对工作制度。为促进校对工作顺利进行,应提高管理制度科学性,同时保证制度落实,促进质控监督。在校对工作开展中,必须执行“三校一读”制度,加强交叉责任制管理,以此为基础完善监管机制,促进实效性质控监督,体现制度约束作用。校对工作中,文稿错误普遍并且通常错误类型构成复杂,针对此类文稿应实施多次校对,层层把关,通过严格把关消除差错,保证校对质量。不仅如此,校对实践显示,校对工作应加强协同意识,加强校对人员与编辑、作者的及时有效沟通,促进多方参与协作,保证准确领会原稿主旨内涵,提高校对效率和改善校对质量。在稿件优化和质量把关过程中较易发生的问题还包括主观理解差异,此种差异较易引起校对错误,在校对过程中应加强与编辑沟通,促进共识性解读,保证工作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校对工作对整个出版环节来说越来越重要,对编辑工作的后续延伸和再完善也在不断加强,因此,校对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校对能力,利用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展开更好的校对工作,从而达成校对工作的相关目标,让校对工作可以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展现自身的能力,发挥其良好时代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出版物稿件错误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在错误中成长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2017年出版物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