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年度报告的现状与启示
——以新疆大学图书馆年度报告为例

2022-02-18 06:20◎王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年度报告报告图书馆

◎王 蕾

(新疆大学图书馆,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图书馆年度报告,即图书馆用客观事实、数据统计,总结一年来图书馆各项工作现状及成果的文献。年度报告既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图书馆,也是对图书馆工作的宣传,同时有助于图书馆发现自身的问题,改进工作提升服务质量。通常情况下,各高校图书馆都有各自收集、统计数据的方法,有不同类型的资料,例如,简报、活动照片、新闻报道等,有各自编制年度报告的方式、方法。

一、中外图书馆年度报告概况

国外图书馆年度报告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是重要的文献资料。自1918年起,在英国及爱尔兰岛的566所图书馆当中,绝大多数都出版了关于它们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虽然英国的《公共图书馆法》对年报没做具体规定,但编制年报却是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约定俗成的做法。美国各级图书馆理事会明确规定图书馆需要递交年度报告,美国联邦也要求图书馆年度报告,以此作为图书馆评估的主要形式,并从侧面反映图书馆政策的实施效果。发布年度报告最早的图书馆为耶鲁大学图书馆,该馆从1899年就开始发布年度报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多数图书馆首次发布年度报告均在2000年之后[1]。

我国图书馆的第一份年度报告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年度报告(2002—2005)》,随后是清华大学图书馆2008年年 度报告。而复旦大学图书馆 2009年度的一份经费支出情况表格在网络上广为转载,成为媒体焦点,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编制年度报告。近年来,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子书阅读平台、新闻类应用等都聚焦读者数据,相继推出阅读报告,如亚马逊推出的全民阅读报告,分析了中国读者的阅读偏好和趋势。类似的还有掌阅数字阅读报告、网易读书移动阅读报告以及今日头条用户阅读行为洞察报告等。

二、高校图书馆年度报告概况

高校图书馆年度报告的编制至今没有明确的规定,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年度报告主要针对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活动进行总结呈现,有的还包括财务情况、人事数据等。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图书馆主页发布图书馆年度报告。而新疆大学图书馆的年度阅读报告,主要是针对该馆业务工作方面的数据统计,所以该馆的报告名称是“****年阅读报告”,现已编制三年的阅读报告。

(一)年度报告的内容

图书馆年度报告的内容,不同的高校图书馆有不同的侧重点,即使是同一图书馆的报告,每年也会有形式、内容的调整和改变。现阶段年度报告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综合类和专题类。综合类年度报告的内容一般涉及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含经费使用情况、基础设备、人事数据、读者服务、资源情况、举办的会议、培训、讲座情况,媒体报道等。专题类年度报告就是针对学校或图书馆的某一专题内容进行详尽的展示,通过深度挖掘数据形成的文献资料。专题类报告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往往也更能直击读者的感受,赢得读者用户的更多关注和认可。

高校图书馆年度报告主体内容基本相似,但也会有各自的特色。比如,北京大学图书馆2020年阅读报告中有两个令人难忘又感动的细节描述:第一,送书往返里程数5 190.6公里,相当于123个马拉松;第二,不能返校的毕业生邮寄700余个包裹,3 000多册图书回归燕园。这样的描述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感受到工作人员默默的付出,起到了很好地宣传效果。南京大学图书馆2021年度年报告采用大量的活动现场照片,回顾、宣传了图书馆的党建活动、迎新活动、读书节活动等。复旦大学2021年图书馆年度报告名称为“年度对账单”,其画面清新,配有背景音乐,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更能抓住大学生的“眼球”。笔者所在新疆大学图书馆的2021年阅读报告主要包括:导言、到馆访问、电子资源的利用、读者借阅及特征、古籍服务、学科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设备与空间服务、新媒体与阅读推广、年度感谢。因为我馆古籍文献馆于2021年6月25日正式开馆,所以在2021年的阅读报告中加入了“古籍服务”这一内容。而其他的内容基本与2019年和2020年相似,可以说我馆三年的阅读报告基本内容的总体框架未变。

(二)年度报告发布形式

年度报告有纸质版、电子版两种形式的呈现,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年度报告在微信和主页分别发布,具体形式上有PDF文档、图文混排、图片、H5、幻灯片形式,电子书形式等。H5是HTML5的简称,即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支持链接、二维码、直接转发等多种分享方式,是各行业分享信息的新形式。近年多数高校图书馆年度报告应用的形式是HTML5,其具有信息传播快速、便捷的优势。

我馆2019年第一次开始尝试编写阅读报告。第一年参考了很多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年度报告,逐渐确定各自年度报告的内容。从数据收集到打印成册都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2019年的阅读报告只有纸质版且仅用于馆内交流。2020年度报告在2019年的基础上有了很多改进,不仅有完整的PDF版本,还有图文混排版本。前者以展示详尽数据为主,通过专业统计方法将图书馆全年的各类数据做展示和分析;后者使用创新表现手法,对全馆全年的主要数据提炼展示给读者用户,通过活泼的画面、明亮的色彩让读者直观了解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总体情况。

(三)年度报告发布时间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年度报告的发布时间有1月份,也有3、4月份左右。比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是1月份发布的,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报告是在来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发布的。

我馆2019年、2020年的阅读报告是在1月发布。我校放寒假基本是1月中旬,我馆预计赶在放寒假之前公布年度报告,给大家呈现一个完整的图书馆成绩报告单。这样必须在两周之内完成数据收集、整理,报告编制以及发布,由于时间太紧于是我馆这两年的报告数据截取的时间节点都是从前一年的12月份到本年度的12月份。阅读报告公布后,发现在放假之前公布的反馈效果并不理想,师生们正在忙着考试相关事宜,根本无暇阅读报告。于是2021年我馆对阅读报告的时间节点做了调整,统计2021年1月到12月全年完整的数据,公布时间也调整到开学3月份左右。这样统计更能显示一年完整的数据变化,在做年度比较的时候也能更客观地进行比较,分析问题。阅读报告放在来年开学后发布,希望能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尽快让学生调整学习、生活的节奏。

三、年度报告的意义与作用

年度报告对内是一年以来工作成效的梳理,对外是宣传图书馆的“广告”。年度报告是反映图书馆活动的文献资料,是图书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年度报告的编制与发布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宣传推广

一份好的年度报告,能对图书馆的工作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首先,高校图书馆年度报告涵盖图书馆的所有工作项目,让对图书馆不甚了解的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内容有一定认识,学会利用图书馆,增加读者对图书馆的认可度,同时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图书馆活动,提升图书馆在校内的地位。年度报告中体现图书馆以及馆员获奖情况、媒体报道,让校内外的用户了解图书馆的工作成果,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

(二)提升服务

年度报告的数据常常会对近年同一项目数据作对比,比如,电子资源使用下载量近3年对比等。通过这些客观数据的横向比较,图书馆领导、馆员能清楚看到使用情况的变化,并积极反思背后的原因。如果使用量减少,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如果使用量增加,原因又是什么,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年度报告其实也是对馆里工作的全面梳理,不要仅仅是埋头苦干,更要了解自身工作的成绩,以便更好地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年度报告一般还会揭示热门图书,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图书借阅量情况考虑图书采购方向,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去阅读这些经典书籍,也起到了阅读推广的作用。

(三)激励读者

高校图书馆的年度报告中很多数据是以读者身份来进行对比的。这样学院能看到学生到馆学习次数,以及图书借阅量等。同学们看到各个学院的对比数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寻找与优秀读者之间的差距,这些都激励更多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年度报告中会介绍图书馆举办的各项活动,通过介绍学生能了解并积极参与到感兴趣的活动中。

(四)历史见证

报告全面客观揭示图书馆一年的工作进展、服务内容、读者使用的真实情况,是图书馆一年服务工作的总结,也是其历史的见证。通过年度报告既鞭策馆员更积极地工作,也让更多的读者、同行见证图书馆的发展进步,是具有保留价值的历史见证。

四、我馆年度报告的不足

对比其他高校图书馆年度报告,我馆阅读报告存在一些不足以及差距。我馆年度报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未制定明确的相关工作制度;第二,主页栏目不够醒目、不够明确;第三,内容以及数据的全面性、系统性不足;第四,艺术感、技术水平欠缺。我馆从2019年开始编制阅读报告,起步时间较国内其他院校图书馆晚,同时阅读报告的编制、公布以及相关工作,没有形成制度性、统一性的规定。这样不利于我馆阅读报告编制工作的持续发展以及宣传工作。当然我馆编制阅读报告时间较短,很多工作还在探索阶段,所以变动时有发生。比如,2021年报告公布时间较前两年做了调整。2019年的阅读报告没有在我馆主页上进行公布,2020年的报告虽在主页上进行了公布,但不够醒目,读者查找不便造成阅读报告公开化程度低,没有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2021年阅读报告制作较第一年明显有了改进,但和其他高校图书馆相比仍然可以看出我馆的报告形式简单,内容不够全面深入。阅读报告受限于内容篇幅等原因,其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入性往往不足。报告整体的设计感不强,图文布局、切换、排版有待改进,缺少动态的效果,同时也暴露出相关人员的现代媒体处理技术水平较低。

五、改进意见

(一)建立相关制度

我馆阅读报告编制仅有三年时间,时常发生新问题没有能及时得到解决的情况,同时报告编制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图书馆阅读报告工作机制,是做好图书馆年度报告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工作实现持续性的制度保证。首先,将图书馆阅读报告编制工作列入图书馆的例行工作,组建成立专门编撰团队。其次,制定阅读报告编制工作规则与流程以及信息报送机制。再次,建立年度报告审查、发布、使用、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最后,建立技术培训机制,培养较高综合业务素质的编撰队伍。

(二)内容、形式的改进

对比其他高校图书馆年度报告,我馆的阅读报告应补充内容,多一些横向比较,比如,可适当增加一些与名校图书借阅量排行榜比较,激励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寻找学习的差距。数据的挖掘应更深入、更全面,不仅有不同学院之间的比较,也应有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等其他对比维度。

阅读报告的形式也应更多样化,彰显我馆特色,如地域特色、服务特色等,不要拘泥于一个框架或是标准。阅读报告的编制需要不断突破、创新,如新颖的主题、新技术手段、新艺术表现手法等。注重提高报告的艺术美感,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当然有突破也要有严谨,阅读报告作为一份历史记录呈现,其资料尤其数据方面必须做到客观与真实。报告必须在公布之前多人多次审核,认真核对数据、文字。报告中大量的数据统计来源多样,有可能存在数据不完全一致的现象,所以审核报告时要反复确保数据的准确与完善。

(三)扩大影响力

我馆阅读报告不仅要在校内宣传,也要扩大校外的影响力。为此应确立年度报告工作的交流机制,多和其他图书馆交流,以工作交流会等形式及时分享年度报告编纂经验,交流报告编写心得,开拓工作思路,提升报告编写水平,同时相互学习的过程本身也是相互宣传、影响的过程。

猜你喜欢
年度报告报告图书馆
AMC—AIME中国区年度报告(2021春季)
关于印发《全国住房公积金2020年年度报告》的通知
图书馆
中国造纸工业2015年度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去图书馆
英国:公布食品安全事件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