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试卷编制与使用的几点思考
——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为例

2022-02-18 16:31陈雅娟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题选项课程标准

陈雅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1]。简单来说,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改善教师的教学。纸笔测试是传统有效的一种评价方式,为了达成《课程标准》提出的目的,在试卷的编制过程中应注意考查的内容和课程目标相一致,以便科学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本文以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编制为例,谈谈关于试卷编制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命制试题情况

(一)积累与运用

结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在“积累与运用”板块检测字、词、句、段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字。对于识字的考查重在检测学生对于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情况。这个部分分为4 个小题,在编制答案选项时特别要关注平时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选择题第1 小题是字音检测题,答案选项编制中A 选项考查平翘舌音,B 选项考查多音字、生活中的易错音,C 选项考查受地方方言影响易混淆的声母“l、r、n”,D 选项考查前后鼻音。第2 小题检测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答案选项中“暴露无遗”中“暴”同“爆”是形近字;“妨碍”的“妨”同“防”,“手疾眼快”的“疾”同“急”,是同声字。这些都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第3小题检测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看学生是否能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判断“刈”的意思。

第二,词。对于词语的考查重在检测运用的能力,答案选项的编制关注学生能否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地运用词语。例如,第5 小题检测学生对于成语的运用,答案选项中“亭亭玉立”特定的描写对象是女性,“诡计多端”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伶伶俐俐”与句子条件“拄着拐杖”不相符。这就要求学生能在语境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而不仅仅只是理解与识记。

第三,句。对于句子的考查包括表达准确、运用恰当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分为3 个小题来检测。例如,第6 小题考查诗句的情境运用。第7 小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关注到《课程标准》提出的3~4 学段要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5~6 学段要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这些在答案选项中都有所涉及。第8 小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是否准确。

第四,段。对于段落的考查可分为段落大意的把握和构段方式两个方面,在这里选择构段方式,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第9 小题要求把缺失的句子插入段中恰当的位置。题目关键词“花丛”,段中相关信息“菊花”,要求学生能通过这两个关键信息串联排序。

在积累与运用板块,并不是所有的考查维度都适合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书写与名句积累更适合用填空题的方式,以检测学生是否能正确识记与运用。例如,第10 小题中的第一部分是看拼音写词语,“抵御”“忧虑”都是易错字,通过书写的方式更能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第二部分名句的积累,既有补充填空的方式,也有开放式填空,从识记和运用两个层级来考查学生对名句的掌握情况。积累与运用部分设计的10 道题,涉及字、词、句、段的考查,较为全面。答案选项的设计抓住学生易错的地方,既有识记、理解,也有运用,从多个层级进行检测。

(二)阅读

阅读能力的检测是第三学段的重中之重,占有比较大的比例。编制过程中,文本的选择关系到命题的质量,在篇幅、难度、搭配上都应该有所讲究。《课程标准》对于5~6 学段的要求中提到:“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为了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文本篇幅不宜过短。有学者提出,文学作品以1200 字左右为最佳,科普性文本800 字左右为最佳[2]。因此,应选择文本结构清晰明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文本。根据此要求,本次命题选择了文学作品《那个噎得我眼泪汪汪的馒头》和科普性文本《章鱼侠的超能力》。

阅读能力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能力,要想科学地反映出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找准依据。本次命题的依据有二:一是《课程标准》;二是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黄国才提出的“阅读能力五层级”,即检索、理解、运用、评鉴、质疑创新[3]。随着层级的提升,学生的思维加工能力和文本利用程度都在提升。根据这五个层级来设题,其中,较低层级的检索理解适合出选择题,并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可降低试卷难度。层级较高的运用、评鉴、质疑创新适合出简答题,并要控制题量,整体把握试卷的难度值。例如,《课程标准》中对于5~6 学段的阅读要求第3 小点提道“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根据这个要求设计了《章鱼侠的超能力》中的第23 题:“章鱼主要从岩石和珊瑚礁的缝隙中捕食螃蟹和小鱼,还能对付小鲨鱼。这句话中‘主要’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考查学生对于关键词的理解,使学生体会说明文中用词准确、表达严谨的表达效果。《课程标准》阅读要求的第4 小点提到,“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根据这个要求设计了《那个噎得我眼泪汪汪的馒头》中第15 题:“11~23 段中‘我’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考查学生把握文中“我”的心情随情节发展而波澜起伏的表达顺序,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程标准》阅读要求的第5 小点提到,“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根据这个要求设计了《那个噎得我眼泪汪汪的馒头》 中的第17 题“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请结合文中信息来说明”。考查学生对于人物的感受,以及能否结合文本信息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三)习作与交流

这个板块通常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的单元习作要求。《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习作的要求中提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的应用文”。因此本次命题设计了小作文,要求学生结合情境材料,拟一则通知。同时,结合统编教材的单元特点,关注这学期出现的小说单元,本次命题还设计了大作文:根据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二、科学编制试卷的策略

(一)基础部分重积累

从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的答题情况看来,第1小题、第2 小题、第3 小题、第4 小题、第8 小题和第9 小题的得分率较低。对试题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第1、2、3、4 小题分别从音、形、义三方面来考查识字能力,说明学生还无法扎实地掌握字词。因此,提出了几点改进教学的措施:第一,字音重归类。教师在教学时应将生字分组呈现,可分为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受地方方言影响的读音等。通过分组呈现的方式,帮学生进行归类识记,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第二,字形重区别。汉字存在很多同音字和形近字,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同音字和形近字进行辨析。例如第2 小题答案中错误选项与正确的书写“爆”与“暴”、“防”与“妨”、“急”与“疾”这三组形近字、同音字,它们分别在字形和字音上相近或相同,但是字义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在不同情境中区别运用。第三,通过看拼音写词的方式来考查,如第9 小题将句子插入语段,题目句子中出现了“花丛”,段中第3、4 句出现了菊花。显然这三句有关联,进一步看,理应是先看到菊花—闻到花香—再看旁边的松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阅读部分重方法

得分率较低的第12 题,不少学生选择了干扰选项D,认为“我”第一次哭是因为做错事而羞愧。第15 小题“我”内心经历的变化,部分学生选择了C、D。第19 小题“章鱼智商高的原因”失分较多。进一步分析发现,检索是所有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第一,圈画关键词,培养审题能力。例如第12 小题,问的是“第一次哭”,答案D 选项指向的是第二次哭的原因,不少学生审题不细致,导致失分。因此,圈出题目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准确地审题。第二,圈画文中关键信息,按顺序检索相关信息。例如,第15 小题,题目圈定了范围第11 至23 自然段,从文中第12 自然段开头可以检索到“慌张”;再看第15自然段“我吓得浑身直哆嗦……”,显然,“我”非常害怕;第19 自然段检索到“我惊呆了”对应了“惊讶”;最后从23 自然段中“我”哽咽着主动认错可以感受到“愧疚”。第三,关注特殊符号,提高敏感性。文中第3 自然段提道:“不过,这可能是章鱼智商高的原因之一——它们没有耐力去长时间追逐,只能智取。”句中的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从破折号后面的句子“它们没有耐力去长时间追逐,只能智取”提示了答案选项。因此,培养学生对于特殊符号的敏感性,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简答题第16、17 小题学生得分率较低。第16小题“结合文本说明以‘那个噎得我眼泪汪汪的馒头’为题好在哪里?”,考查学生评鉴的能力,层级较高,难度较大。学生失分的情况有几种:一是无法体会题目好在哪里,只是解释了为什么被噎得眼泪汪汪;二是“套路式”回答,把一些评鉴用语套用,没有联系文本,只是空话;三是只答出了一点好处,题目要求至少两点。第17 小题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请结合文中信息来说明”。考查学生对于文中人物的评价,并能结合文本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一是个人观点与文本的描述不相符;二是列举的事例无法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两道失分题都是考查学生评鉴的能力,属于高层级的阅读题,难度比较大,学生掌握得比较薄弱。针对这个问题,在讲评课上,教师可以学生优秀答案为范例,总结方法,指明方向。通过对比问题案例和优秀案例,让学生明白应该从哪个角度去思考,去评鉴。评鉴的时候要结合文本信息,这样才能保证有理有据。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三)习作部分重指导

一是加强审题的指导,二是选材的指导。第26小题大作文要求创编小说,那么就要求学生创编的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要符合设定的人物形象。例如,得分较低的学生只是就“老师不在”这一现象进行描写,自己是怎么发现老师不在的?怎么寻找?又是怎么得知老师没有来上课的原因……显然不符合创编小说的要求。三是修改习作的方法指导。就刚才提出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首先,确定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分别用关键词来设定。“班长明明”加了头衔,显然好学生人设更符合,所以可写下关键词“好学生”。“男生小勇”假设是“调皮”,“女生丫丫”假设是“假小子”,可写下人物形象关键词“好学生、调皮、假小子”,确定人设。其次,围绕人设创编情节,当调皮的男生和假小子碰到了一起,免不了闹腾得鸡飞狗跳的,因此关键词为“鸡飞狗跳”。为了使小说更吸引人,我们还可以在提纲上加上曲线,为每个波折点创编故事情节。最后,对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设计也要紧紧围绕人设来展开。

综上所述,试卷编制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教材为出发点。只有科学地命制试卷才能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情况,为教师改善教学行为提供依据。教学—检测—改进教学,只有目标一致,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达成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

猜你喜欢
小题选项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