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2022-02-18 18:42党志华
今天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传统过程

党志华

(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镇大庄中心小学 甘肃 永靖 731600)

引言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特点和人文性特点的基础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成长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教学将更突出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教学任务,同时还将以教材为切入点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断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不断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和优秀品质的塑造。

1.小学语文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汉字文化学习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汉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古老的最优美的语言之一。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性,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风格与气派。作为记录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符号系统,也是现代社会形式中对于传统文化最集中的记载,是人们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承与发扬的重要载体。在汉字的构造中,通过模拟天地万物的形式形成了表意文字体系,具有非常明显的象形特征,同时蕴含了丰富的含义,例如日、月、山、水等象形文字都表达了中国古人的智慧。虽然在古代汉语的语法体系中与现代汉语有显著的不同,但在基本的语言结构上仍然保持了古汉语的特点,例如主谓宾的构造形式与古汉语基本相同。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学,能够持续增强学生对于汉字文化发展的理解,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汉字的起源以及语言发展的过程,将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掌握汉字文化的发展历史,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汉字意思的理解,掌握语言学习的基础,不断提高汉字文化的学习能力,能够对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特点和人文性特点,并且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小学课程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将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积极的引导和塑造。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将有助于对小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同时更强调文学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中也将更多地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连接,语文课程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语文课程将系统性融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语言文字的教学拓展到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性知识的融入,极大地延展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更进一步呈现出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特点。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将在语文知识的引导下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感,不断塑造社会心态和高尚的人格,促进人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能够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润下获得更愉悦的审美体验感,不断开阔文学视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文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1.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在学生的综合素养中,不仅包含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同时还包含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重要能力。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优质的课程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和创造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将接触更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沉淀下来的文学经典作品,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不断刺激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开展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和持续性,通过长期的、丰富的阅读活动,将不断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能力,能够在不同的语言经典作品中感受不同时期文人墨客的独特情感,感受中国古人的家国情怀,深入体会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美和细腻,不断促进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持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自主阅读、终身阅读的读书观,这对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价值。

1.4 有助于实现语文课程的德育渗透

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道德素养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维度,也是不断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形式。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也应充分应用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则能够进一步丰富语文课程教学的德育渗透内涵。例如在一年级课程中,引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优秀的传统作品选段,使学生能够在朗诵、阅读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和忠义,持续强化道德文明建设的观念,并形成一定的实践意识,在生活中能够主动抵制各种不文明的现象和行为,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1]。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够更进一步实现德育渗透,促进智商教育与德育教育活动的有效结合,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更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观念的新时代人才。

2.小学语文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2.1 明确融入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学科内容,而传统文化的教育实施也将是极其复杂的系统性教育工程,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能够使小学语文的课程变成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形式的课程结构。因此,传统文化的融入应当立足于新课程教学的目标,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展开。当前的语文教材中主要体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三大主推,在传统文化的融入上也可以此为基本思想指导,实现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明确。

2.1.1 以“人与自我”为核心的人格修养教育

在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关于人格修养教育内容,强调人与自我的关系,重点强调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自我观念”,不断提升对自我的系统性认知、实现自我性格的塑造、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因此,对于人格修养的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非常重视,从《论语》到《大学》等著作中都有大量的关于如何塑造人格修养的教育内容,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强调实现“修身克己”、“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是人们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精神支柱[2]。当下,在积极推崇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对学校学生开展人格修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在与小学语文课程中应当以教学文本为载体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实现对修身克己、自强不息等优秀精神的现代解读,这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小学生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著作“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方式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认知,不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实现对行为的规范和内心世界的塑造,引导学生从小能够做到言语谦恭、心态平和,学会克制不良思想和行为,持续提高自我管理的约束能力,能够围绕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不懈奋斗,这对于学生的人格完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意义。在强调“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下,传统文化的融入必将在更大程度上体现语文课程的德育教育特性和人文教育特点,使学生能够在勤俭爱物、机智好学、坚韧豁达的传统美德滋润下实现“人与自我”能力的发展,能够形成勤俭节约、珍惜时间、勤奋好学、沉着冷静、自强不息和积极乐观的精神,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成长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1.2 以“人与社会”为核心的社会关爱教育

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为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引导华夏子孙构建了丰富的精神世界,创造丰富的华夏文明,也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保卫家园,热爱家国的情怀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精神的精髓[3]。对于当代而言,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应当将广大小学生培养成“心中有家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怀,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出更大的力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对学生开展热爱祖国、孝悌仁爱、诚信友善的教育,能够在学校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学会各种待人之道,能够传承并发扬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优秀美德,在课程中通过模仿、强化实践的过程对诚信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也能够在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形成积极的影响,积极实践,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性,使学生终身受益。

2.1.3 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教育

在中华文明的绵延发展过程中,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智慧,从“道法自然”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然生命观,指导人们更科学地认识与大自然,探索如何形成和谐的相处之道,探索如何有效处理社会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克制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自然的过度索取,反对过度的开采和利用,这对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效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引导价值[4]。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好奇心强、探索欲强,在此阶段通过语文课程教学的引导,对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大自然的特点和特性,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习惯,这将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开展以人与自然教育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将生态发展观融入课程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喜爱自然、亲近自然和探索自然的引导下构建更完善的生态发展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强烈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情,在生活中能够表现出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举动,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

2.2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持续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蕴含了丰富的人们精神和教学元素,在课程教学中应当以传统文化的融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交行为,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观察、模仿实践的过程实现人文精神的塑造,在语文的教材文本中包含了大量与社会行为规范相关的文章。由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思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够更充分的区分出自我世界和客观世界,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语文教材的编制也顺应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特性,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进行表达,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吸收,这也是语文教学文本表现出了更丰富的人文精神特性。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文本,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教学素材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童话世界里学习待人准则和处事的方式[5]。为此,教学课中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想象,进一步促进学生实现社会化成长。例如在课文《去年的树》的教学中,通过讲述鸟儿与树之间的友谊有以鸟儿信守承诺的优秀品质,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但同时课文也留出了更大的空间,引导小读者发挥想象,通过感同身受的方式去体会鸟儿在“此时此景”中的心境,体会鸟儿在内心经历的复杂情感,在感同身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践行诺言的决心,体会到鸟儿和树纯洁高尚的友谊,这一过程将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同时,教材中海油大量抒发家国情怀的经典课文,借助于大量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与富饶,通过革命故事的讲述使学生能够更真切的感受到无数爱国人士的报国之志和爱国之情,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强烈的自豪感,构建文化自信,更有利于文化观念的塑造。

2.3 积极拓展户外观察体验活动,持续增强学生的自然探索精神

在全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生态文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主题。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强烈的好奇心发展阶段,想象力与创造力极其丰富,在此期间可以通过语文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生动有趣的观察和体验活动,持续增强学生对于自然的认知和体悟,不断增强自然探索的精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生态文明的智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在华夏文明中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例如在农耕文明中就孕育了和平、包容、中庸和多样性的文化特征,全面阐述了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再比如《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要求人们应当理解天地之间变化的基本规律,做到春种、夏忙、秋收和冬藏,遵守自然界的规律才能获得丰收。同时,这也是人们对待身体的基本法则,在生命过程中需要遵循脏器的运动规律,才能够获得长寿。第二个境界是节制,也就是“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的哲学道理,生命只有在节制的过程中才能获得长生。第三个境界是应用天地之道来实现延年益寿,这也是道家所尊崇的修身方法。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然探究精神。

例如在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从课文的学习拓展到自然环境的观察,引导学生在了解相关植物特性的基础上,在校园内和公园内展开观察,寻找课文中的植物或是课文外的植物,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分析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调研的过程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反复阅读,持续增强学习体验,强化人文情感的形成。在具体的实施中,可结合于实践作业展开,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户外学习,还可与科学学科形成联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浸润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观念的深入认识,同时又能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认识美、感受美、分辨美,形成创造美的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主阵地之一。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课程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积极以课程教学内容为基本载体,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育人价值,以教学文本为契机,通过课程创新的模式在课程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不断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构建强烈的文化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传统过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