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策

2022-02-18 18:42宁雅慧
今天 2022年15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语文

宁雅慧

(青岛朝城路小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引言

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通过德育教育的稳步落实,使得他们拥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向标,同时也能保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小学语文属于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将德育教学合理渗透其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品行,借助于多元化的方式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方式渗透德育,使得学生们逐渐清楚自身的学习定位,激发不断前行的潜力以及动力。

1.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渗透是指立足社会发展要求,按照社会需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在教学中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具备社会认可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品德,是一种将道德教育内化的教学方式。德育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可促进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由于年龄和生理的原因,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可塑性非常强,需要教师耐心地教育和指导。同时,小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助推其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2.1 重点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与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时应该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德育素养,既能够调动小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还能丰富小学生的情感认知,达到德育教育的最佳效果。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识字教学契机,通过趣味识字的方式向小学生讲述德育,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接受情感熏陶和启发。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开展“汉字演变”识字活动,给小学生展示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一方面让小学生明白字形,另一方面活跃小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教师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德育的实施提供支持。每篇课文的题目都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技巧和情感倾向等,小学语文教师要读好课题,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深化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找到学习和生活的方向。

2.2 深入挖掘课本中的德育素材

小学语文课本涉及多种多样的文章,以此传递优秀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运用课文中的知识作为提升学生们的道德素质的基本载体。比如,在给学生讲授古诗《悯农》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农民劳作的视频,观看结束之后,指导学生在自由朗读和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形成直观的情感体验,深刻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以及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还要劝诫世人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两类图片展开写作训练,将自己看到这些图片之后的感想以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浪费现象时的行为进行描写,以此实现对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性。这种有针对性的写作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也能不断拓展对学生的德育,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德育的价值。

2.3 科学开掘多元教育资源,带动学生深度感知传统文化价值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涵的诸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文,则可以为帮助学生重拾文化自信提供坚实保证。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载体,灵活组织教学活动,多给予学生参与、体验、感知的机会,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积极探究中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的高效渗透与全面融合。在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应有意地向传统文化渗透倾斜,就教学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作为重点,指导学生开展深度探究。另外,教师在教学内容指导时,应加强对学生身边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借助与开发,并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自主学习与体会,在其中汲取养分并获得思想认识的提升,达到切实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充分促进学生语文认知发展的目的。使学生在源自各层面、各领域的教育资源驱使下,深度融入课堂领域,与同学交流、与经典对话,塑造其人文涵养。

2.4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几年来,我国对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资源的流通和共享,扩大小学语文育人作用的影响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能够保持专注,充分了解课文中的内在含义和人文精神,帮助教师充分贯彻德育理念。例如,在《慈母情深》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应用多模态化的媒体形式,以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充分展现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母亲的不容易和伟大之处。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拍视频的形式,记录母亲在家中的付出,并引导学生对妈妈的付出表达发自肺腑的感谢。

2.5 结合人物形象,实现德育渗透

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但模仿能力较强,思想活跃,积极向上。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引入一些优秀人物,让学生在优秀人物身上更好地体会到良好的品质,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体会。例如,在讲解《军神》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人物身上的品质和精神,带给学生更多的启示。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的片段进行分析,在眼睛受了重伤的情况下,为了不让麻药影响大脑,坚持不使用麻醉剂,在手术过程中忍受剧痛数刀数,术后,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课文中正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人物内心的描写,通过明暗两条线让学生感受到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从冷漠到肃然起敬的变化,以及在整个过程中,刘伯承人物形象的高大,再结合课后阅读链接《丰碑》一课,让学生自读自悟,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震撼以及人物身上的品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实现德育的渗透。

2.6 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德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课堂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情境教学,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情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情境化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模拟书本场景,让学生沉浸在场景中,让学生感同身受,例如,在《卖火柴的女孩》中,老师需要通过向学生播放悲伤的音乐来营造一种情绪,然后向学生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看到小女孩一次次划火柴的情景,最后倒在雪地中离世,让学生看到小女孩的不幸,激起学生对弱者的同情。看到这里,我会问学生:“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会遇到像视频中的小女孩一样的人或者事情,遇到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对待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会尊重、理解他人,从而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2.7 在经典诗文中明确道德规范

让学生在经典诗文的阅读中学习、明白事理,汲取力量。比如,《少年中国说》中通过诵读,让学生合作探究: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借助课下查阅的资料和自己已有的经验、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学生在交流探讨的时候会提到孙中山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徐悲鸿励志学画等内容,再次感受到我们中国少年的肩上承担着使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而国家强大也为我们中国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中,精神自然会被洗礼,从而树立远大理想,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2.8 关键在于丰富小学生的课外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外活动,要将德育融入课外活动中,开拓小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发展,形成良性的学习规律,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生活中有很多德育素材,小学语文教师要灵活掌握。还要鼓励小学生多参与各种课外活动,诸如演讲比赛、手抄报制作大师、公益宣传等,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宣传家乡,积累更多的语文资源,达到预期的德育教学效果。课外阅读是课外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能有效地推进学校的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该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研究,将德育巧妙地融入课外阅读中,调动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摆脱小学生的错误阅读习惯。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语文阅读材料,其中有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指导和纠正,给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籍,避免小学生走弯路。学校要将课外阅读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给予小学生更多的资源扶持,开设校园图书室或图书馆,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读书,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做到知识教育与德育教学的相互促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渗透德育的良好途径,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完善和充实语文教学内容,为德育教育提供便利的条件,使小学生从小树立健康的价值观。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轻松的德育氛围,逐步扩大德育教育范畴,使每一位小学生形成阳光向上的思想体系,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生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