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软笔书法教学融合校本实践的探究

2022-02-18 18:42牛中华
今天 2022年15期
关键词:软笔课程设计国学

牛中华

(白银市白银区第五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推广,软笔书法在小学校园中的运用更加广泛,发展为拓展学生能力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软笔书法教学与校本实践的融合也逐渐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书法教育的重要方向,引导学校不断推进校本研究,建设教学特色,为学生能力素养发展提供支撑。教师要充分始终坚持实践原则和问题导向,从重视书法校本设计、关注国学经典著作等途径入手,提高软笔书法教学水平和质量,为学生打开文化艺术世界的大门。

1.当前软笔书法教育与校本课程相融合的问题

1.1 部分学校对书法校本课程缺乏重视

第一,部分学校对书法校本课程缺乏重视: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和教师为主题的特色课程开发活动,近年来伴随教育体系的改革,小学书法校本课程逐渐受到社会重视,但由于部分学校过度依赖外部教育资源、缺乏书法课程设计专业人才,对书法校本课程缺乏重视和创新思考,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获取。

1.2 部分书法课堂构建方式较为单一

第二,部分教师运用校本课程、构建书法教学课堂的方式较为单一:伴随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学方式也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为教师提供更多选择空间。但由于部分教师忽视教育方式的与时俱进,选择较为传统的“灌输式”方法运用校本课程,进行书法学习指导,导致书法课堂呈现出缺乏趣味性的问题,不利于小学生能力素养发展。

1.3 忽视国学经典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学校和教师设计书法校本课程时忽视国学经典的重要作用:国学经典著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塑造学生观念和价值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学校和教师在设计校本课程时过度重视技巧和方法教学,忽视书法素材的文学和价值内涵,导致校本课程缺乏深度,影响书法教学和融合实践的实际效果。

2.软笔书法教学融合校本实践的有效途径

2.1 明确校本设计原则,做好书法校本开发工作

校本课程设计原则包括开放性、连贯性和趣味性等,明确校本课程设计原则能够对学校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起到指导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在小学软笔书法教学中,针对部分学校忽视书法校本设计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可以从明确校本设计原则的角度入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校本课程资源,做好书法校本的选择、开发和延伸工作,为小学生书法学生提供丰富特色资源,深化软笔书法教学与校本实践的融合进程。

首先,学校要将校本课程设计提上教育发展日程,通过加强教师对培训、聘请书法课程设计专业人才等形式,提高学校研究和开发书法校本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教师自身应该深化对书法校本课程设计的研究,在开放性原则的指导下,将课内外书法教学资源整合起来考察,突出书法校本课程在提高学生能力素养上的综合作用;然后,关注连贯性和趣味性等原则的把握,使得书法校本开发既满足小学生知识技能状况,又能够贴合小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书法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学校和教师要关注校本课程的特色性,结合学校优势和地方文化特色设计相关课程,提高软笔书法教学的针对性,充分落实书法校本课程在小学软笔书法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2 运用国学经典著作,提高校本课程质量

国学经典著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既能够通过阅读素材的发掘,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够通过文化价值理念的渗透,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在小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针对当前部分书法校本设计忽视国学经典著作作用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可以从国学经典著作的创新运用角度进行思考,既要提高课程素材选择的科学性,又要结合小学生实际兴趣,既要关注课程素材与书法技能知识的联系程度,又要结合小学生阅读和模仿能力实际,实现软笔书法教学与校本实践的深度融合。

首先,学校和教师要做好书目选择工作,在广泛的国学经典著作中选择与小学生能力素养和软笔书法特色相符合的代表作品,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优化设计为进行软笔书法教学的重要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价值观念,提高软笔书法加血有效性;其次,学校和教师要对国学经典著作的运用形式进行创新,在经典书目中选择流传度较广的名言警句,整合成《国学经典锦集》,通过多册的书法仿写锦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联系机会和学习资源;最后,学校和教师可以将国学经典著作转化为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媒介,以经典代表作品为内容进行书法练习,充分发挥优秀文化作品的重要价值,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书法技能水平。

2.3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校本资源呈现方式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互联网表现出突出的智能化和先进性特征,能够打破传统教学和课程设计在时间、地点上的局限性,为教师推进课程设计、延伸教学内容提供更多媒介。针对当前部分书法校本设计形式单一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可以从信息技术的运用角度入手,关注线上特色教学资源的规划和设计,创新书法教学指导方式和资源呈现形式,构建兼具科学性和丰富性的书法特色课程,提高软笔书法教学效率。

首先,学校要做好线上特色课程的规划工作,既要关注资金投入,引入书法教学课程资源、设计线上课程体系和网络教学空间,又要关注师资力量的培训,安排信息技术人员对教学资源进行管理,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软笔书法教学课程的能力;其次,教师自身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借助学校提供的特色线上课程,进行个性化笔法指导,另一方面关注线上课外书法资源的获取和运用,延伸学生知识面,进一步落实信息技术在校本设计上的便捷性优势;最后,教师要不断创新书法课程资源和教学指导的呈现形式,既要借助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动态呈现字体笔法或笔序、写字技巧等学习要素,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强化学生对软笔书法技巧和细节的理解和记忆;又要关注多媒体设备在渗透书法文化理念、对接核心素养目标上的促进作用,运用好音视频软件对学生进行文化理念教育,形成书法教学新特色,促进软笔书法教学与校本实践的融合。

2.4 设计书法活动,形成良好校园文化

书法教学活动是抓住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技能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书法教学具备较强的艺术性和实践性,教师设计多元化书法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意愿,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提高自己的机会。针对当前部分学校书法校本缺乏特色的问题,教师可以从特色书法活动的设计入手,以校本内容为基础,推出丰富多彩的书法实践活动,如书法比赛、软笔书法展览、技巧分享交流会等,在体现校本课程特色的同时,抓住书法学习兴趣,推进软笔书法教学与校本实践相融合。

首先,教师可以以校本课程为素材设计软笔书法竞赛,发挥小学生自主性和竞争意识,通过对作品完成度、笔法、笔序、意蕴等要素的整体评价,选出优胜作品并对学生予以实物奖励,树立学生学习书法的自信心,落实校本课程重要作用;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书法展览的活动,将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中的优秀作品进行收集和展出,鼓励家长参与到书法活动中来,并对作品进行积极评价,扩大特色校本课程的影响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关注分享交流活动的设计,抽出一节课时间,围绕校本课程分享学习经验,在激发学生参与度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书法文化环境,落实书法校本课程设计在提高软笔书法教学质量上的积极作用。

2.5 完善书法校本课程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评价工作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案设计的重要因素。由于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运用缺乏有效评价,缺乏对课程设计效果的有效信息,导致书法校本课程设计出现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影响实际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推进软笔书法教学与校本课程实践,学校和教师可以从完善书法校本课程评价的角度进行思考,既要关注评价标准的优化设计,又要关注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为学生能力素养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首先,学校要做好书法校本课程效果的追踪工作,通过对小学生书法能力的监测、定期召开校本研讨会等途径,收集关于书法校本课程运用效果的一手信息,引导教师重视软笔书法课堂评价环节,提高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其次,学校要将书法校本的运用和开发,作为评价教师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然后,教师自身应该抓住评价标准的多元设计,既要在校本课程指导下关注学生书法学习整体效果,又要结合个别学生能力差异,分析校本课程在缩短学习差距、促进学生同步发展上的实际效果;最后,要注重对校本课程数据的总结和分析,形成进一步优化书法校本设计的重要依据,助力书法教学水平不断发展。

结束语

小学软笔书法教学在学生文学素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和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软笔书法教学与校本课程实践的融合,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关注书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明确校本课程设计原则,提高教学科学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课程设计和教学指导工作,既要运用国学经典著作,又要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既要创新书法教学活动,又要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从多个角度推进软笔书法教学与校本实践的融合,为学生能力素养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软笔课程设计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朱嘉逸
在小学软笔书法教学中渗透书法文化教育
中秋明月
丁逸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辅导教材精选课堂之软笔② 隶书的基本技法解说(续)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