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对策

2022-02-18 20:39雷国生
关键词:数学知识德育小学生

雷国生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将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能够确保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德育的双重提升,进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开展德育活动,使小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进步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结合教材内容融入德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大都将教学关注点放在提高小学生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层面,却忽视了德育在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机融合。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教师应注意转变教育理念,做好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德育相融合的工作,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教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环节积极地渗透德育,保障德育工作的总体成效,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要求教师积极做好课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透彻性地梳理和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将其中的德育元素切实发掘出来,以便作为德育渗透的重要切入点;另一方面,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善于运用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实现德育和教材内容二者的完美融合,如此才能发挥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德育作用和价值,推动小学生获得综合性的进步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算盘”或“九九乘法表”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机渗透德育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让小学生掌握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了解优秀的数学家在推动数学进步及发展的路途中所付出的努力,使小学生了解近现代数学的不断进步对我国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教师还要对小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让小学生将自身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变为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驱动力,促使小学生形成“为国家之崛起而读书”的想法。这有利于小学生进行自主的数学学习和探究,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期间,即便遇到挫折也绝不放弃,努力应对挫折,获得数学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成功。这种教学模式的完善应用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体系的科学性特点,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为之后广泛的学习方向奠定良好基础,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

为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师应注意在设计教学计划的环节中主动探寻德育和教学大纲之间的结合点,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匹配小学数学的重点教学问题与德育学习内容,确保学生能够高效理解数学问题及德育内涵。教师还应注意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渗透德育,确保德育常态化,即使是一句话或是一次练习,也可以将德育切实融入其中。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课堂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对于德育的理解程度等,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得德育对小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等诸多方面均产生积极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尽可能地结合每名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德育,了解小学生在吸收德育知识时存在的不足,合理指正小学生,让小学生更高效地吸收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此过程中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比和比例”相关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融入“黄金分割”这一重要的概念,让小学生理解审美以及美学等方面的概念内容,而后指引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观察满足“黄金分割”比例的相关事物等。如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展现金字塔以及埃菲尔铁塔等图片,这样不但可以促使小学生更为深层次地理解比例的数学概念,还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使其获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讲述对称以及旋转等数学知识时,教师也可以积极实施美学教育,指引小学生制作他们喜爱的图形,这样能使小学生更善于展现美以及创造美,使小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和教育,也可以提高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期间的成就感。上述教学目标恰好是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要求,所以教师务必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德育,以淋漓尽致地彰显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作用和价值。

三、重视教学实践融入德育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对小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将数学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载体,让小学生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时,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以及效率,同时提升合作学习能力,自主思考,使小学生自身的思维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提高综合学习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德育素养。对此,一方面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要求以及德育的渗透需求等,积极地进行教学实践设计,确保实践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切实需求;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善于采取新颖、生动的方式促进德育的融入,这样更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成效。

例如,在开展“面积计算”方面的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小学生备好相关的工具,包括剪刀以及小纸片等,先指导小学生掌握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等面积计算的方法,而后再指引其自主操作,对相关图形加以分解,如能将长方形分解为两个三角形等,促使小学生明晰图形之间在面积方面存在的关系。这样不但利于小学生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也可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责任感,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进而确保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因此,将实践教育模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实践过程中的德育引导作用,实现知识应用及拓展教学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四、联系现实生活融入德育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均蕴含着数学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联系现实生活积极融入德育,在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德育的重要元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融入的丰富性以及层次性。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数学的态度,以此为学生后续开展数学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具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品德,让其紧密地联系数学知识以及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同时提高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积极启迪学生,将德育渗透至具体的教学中,提高小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提高小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能力,如此小学生所获得的进步就不仅会体现在学习方面,也会体现在其他方面。

例如,在讲述“数据整理”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应为小学生设计课后任务,要求小学生认真记录家里7 日使用垃圾袋的情况,而后再以计算的方式,获得家里30 日以及一年时间内使用垃圾袋的情况。之后教师带领小学生一同观看白色污染对于当前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严重影响,使小学生了解塑料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这样能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能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使小学生不随意丢弃垃圾,一同维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上述内容也是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开展上述教学工作,将有利于提高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

五、关注学习问题融入德育

有很多学生在私下会抱怨学习数学很难,在理解一些数学知识和概念的过程中,缺少理解和解答学习问题的思维。他们普遍认为并不是每一道习题都会出现在考试中,也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认为做一些难题考试却不考,是在浪费时间,导致学生群体中容易出现散漫的情绪。因此,如何激励他们认真学习数学知识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和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场景下融入德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使他们通过认识问题开拓解答思路,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考试或其他学习问题。

比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很多学生还不理解数位前进的规律以及要如何完成每个数位中数字的排列与相加。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懒得动脑进行数字运算过程中的笔算,会偷偷使用计算器获得最后的学习结果,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计算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诚实地面对自己真实的学习能力,让他们一笔一画地认真完成,理解和模仿解答教材中的例题,并在黑板上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展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首先要从个位数开始完成逐一数位的运算,然后再从前一个数位上继续完成相应的运算,并将计算结果写在个位数运算结果下一排的位置上,对应原本数位存在的位置,最后再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出最终的结果。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板书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完成运算思维的学习,让他们真正学会数学知识并激励自己学习。

六、传授学习方法融入德育

有一部分学生在课上学习十分努力,却没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让他们的情绪十分沮丧,有时甚至出现听不进课的情况。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德育上的心理辅导,让学生尽快地摆脱不良情绪,更好地认识到通过努力,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样的学生主要是缺少学习方法的引导和科学运算的思路,需要教师在课上重点传授这部分内容,帮助他们把握学习数学的好时机。为了全面强化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同时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将科学的学习方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完善的学习方法的辅助下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探究,从而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避免出现不良情绪。

比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到这两个图形时,能很好地认识到图形在外观上的不同,但是对组成图形的直线关系还不够了解。他们在学习此课内容前,会把所有产生交点的直线当成组成特定图形的线段来理解,总是通过认识线段之间是否相交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存在规律性。因此,学生在学习有规律图形的过程中,很难对直线间的关系进行特定角度上的分析。首先,教师要让他们摆脱认识图形规律的刻板思维,让他们学会使用工具或验证直线相交关系的定律,完成对这节课的学习,然后再使用尺子,完成画线段。以此普及直线之间的关系和垂直规律,让他们理解点到直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最短,也被称作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样,教师就以详解学习方法的课上教学完成了融入德育的教学,促使学生完成数学学习。

综上,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务必对德育融入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探讨,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充分发掘出能够运用的教学资源,对小学生实施积极的德育,并在各项教学环节中贯彻好德育的内容,通过此方式保障德育工作的开展成效,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德育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