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一流”战略下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综述
——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

2022-02-18 00:51毕鹤霞
高教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一流

毕鹤霞,朱 璇

(华东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文件首次将学科建设提高到了高等教育战略层面,并由此拉开了我国学科建设的序幕。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提出无疑为我国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进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式发展。下面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我国“双一流”战略下一流学科建设近五年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条件设置为“篇名=双一流”并“篇名=一流学科”并“篇名=学科建设”,文献来源为“全部期刊”进行检索。为了展现我国“双一流”战略下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脉络和最新研究成果,将文献检索时间确定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20日。经过重复筛选和项目合并,剔除年会综述、会议、报纸等非论文文献后,共选取1437篇相关文献,其中硕博论文95篇,期刊文章1342篇。

(二)数据处理工具

基于CNKI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2016至2020年我国“双一流”战略下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领域的发文数量、发文机构、发文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运用 Cite Space软件绘制出2016至2020年研究关键词聚类、突现词、关键词时序图谱,从而较完整地展示五年来研究的演进过程、热点趋势以及未来走向。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我国“双一流”战略下一流学科建设研究的发展过程可视化分析

本研究将2016至2020年在中国知网(CNKI)发布的文献进行了筛选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从2016年开始至2020年发文量一直持上升趋势,预计未来的发文量将会不断上升。

图1 2016~2020年发文量总体趋势图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017年1月24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12月底,各高校“双一流”方案陆续公布,方案是各高校围绕“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

2018年9月28日至29日,中国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重点对中央两部委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工作考虑做了说明。

2019年,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由此得以体现国家持续的政策和实践导向,使得研究热度有增无减。

(二)我国“双一流”战略下一流学科建设研究的热点主题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了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及方向,对深入了解与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关键词作为作者对文章核心内容高度提炼与概括,体现了文章的研究价值与方向,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常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Cite 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从而生成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见图2)。聚类模块值Q=0.6655>0.3,平均轮廓值S=0.6539>0.5,可以认为聚类结果是合理的。这些聚类折射出我国“双一流”战略下一流学科建设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包括一流学科、学科服务、研究、交叉学科、机遇、学科建设、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引文分析、地方政府和高端人才12个聚类标签。

图2 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

在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的基础上,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见表1)。

表1 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

通过对图2和表1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将研究归纳为以下四个热点主题。

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内涵与关系

(1)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

顾秉林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既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可比较的东西,也有一些很难量化、不能机械地加以比较的因素。一流大学的特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流大学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第二,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与强盛的支柱;第三,一流大学是学术进步与科技创新的基地;第四,一流大学是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家园;第五,一流大学是国际交流与沟通的桥梁[1]。

(2)一流学科的内涵

张伟、徐广宇和缪楠认为,从学科的角度,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拥有一批进入国际学科排名(比如ESI学科排名、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等)前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从社会大众的视角看,一流学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因为国家的重视或评估的结果而逐渐成为一流,另一类是因为学科自身的科学能力和学术声誉自然而然成为一流[2]。

(3)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之间的关系

钟秉林和王新凤认为一流大学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物质与精神保障;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效会引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3]。周光礼和武建鑫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科水平与大学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学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声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抓手[4]。

2.对人才培养的研究

(1)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

①本科生人才培养

行甜甜和张利荣认为在大学发展历程中,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升,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充分认识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5]。

洪大用遍览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他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应大力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当前尤其要强调价值观养成、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水平等重要方面[6]。

②研究生人才培养

邱月和方娇娇认为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表现之一,研究生教育更是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祝爱武认为培养研究生复合型人才需要深入理解研究生复合型人才的内涵与特点,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研究生复合型人才的模式,创新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真正推进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8]。顾媛指出我国研究生院建设在法律地位、功能定位、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她从法律地位、功能定位、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科建设六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9]。

(2)师资队伍建设

叶前林以2016~2017年ARWU世界学术排名为基本框架,并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参照样本,从师资水平数量、质量和影响力等三个维度,对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顶尖高校师资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顶尖高校师资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较大,表现为全球影响力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总量较少,获国际知名奖项的世界级大师人才稀缺,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科和顶尖学术成果稀少。为打造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高校应从重构学术质量评价体系、改变短期功利主义倾向、坚持培育与引进并举、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我国高校师资水平,尽早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10]。马跃认为“双一流”大学必须建立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秉持学术至上的教师管理制度设计理念,确保教师管理制度的价值正确;立足教师学术职业、学术劳动的基本特征,建立大学教师分类分层管理服务制度;参照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趋势与特点,适时调整优化大学教师待遇激励制度;全覆盖大学教师道德伦理标准建设,坚守大学教师履行学术职业的最底线[11]。

3.学科发展的研究

学科发展分为学科布局调整、学术队伍、特色学科、学科评价四个方面。

(1)学科布局调整

胡乐乐基于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学术主导三种逻辑,认为学科布局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控制学科规模、加快学科升级转型、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打破学科壁垒限制、优化学科资源配置五大原则[12]。黄文武和王建华指出当前一流学科建设中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在比例上严重失衡;此外,还存在以理工化思维与手段建设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倾向。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一流学科建设应适当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数量,并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基于学科属性的差异,科学设定学科动态调整和成效评估周期[13]。

(2)学术队伍

张铭、何振海从李比希学派的成长经验可知,一流的学术队伍绝不是一流学者的机械组合,只有当一批具有学术认同、秉持共同或相似的学术理念、致力于一致的学术研究领域的学者汇聚在一起时,才有可能搭建起一流的学术队伍[14]。贺丽励认为好的学科队伍形成的关键是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形成创新团队。大学要建立健全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制度、育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的政策系统、操作系统和追踪系统,做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评价工作[15]。

(3)特色学科

龙宝新认为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是助推我国学科建设迈向“三化”即自主化、本土化与世界化,努力开创出一条自主推进、扎根本土、面向世界的一流学科建设之道[16]。王倩、周启坤和马莉建议师范高校注重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合理制定并贯彻落实针对重点学科、基础性学科、特色学科等的建设指导原则和发展战略,不同的师范类高校之间应注重合作与交流[17]。康翠萍、龚洪认为民族院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必须遵循三大原则,遵循中国特色与民族地区需求,遵循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与大学文化,遵循民族院校的现有卓越学科与跨学科创新[18]。刘硕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出应审时度势,准确定位,精心布局,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应用和特色学科为突破点,不断优化学科结构,鼓励学科交叉,深化校地合作,培育学科特色,提升学科发展内涵和质量[19]。

(4)学科评价

周光礼、武建鑫以全球四个具有学科和大学评价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以“三阶段+三维度”的系统分析模式为分析框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多维度评价学术组织已成为国际共识;走研究型大学之路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策略;教师队伍质量是影响整个学术组织评价结果的关键要素;四大学术评价体系普遍重视学术组织各要素的规模和整体水平[20]。苏菡认为开展绩效评价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和必要途径,也是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21]。刘雪立、郭佳和申蓝研究发现,ESI数据库应用于大学和学科评价具有明显局限性:不同学科入选ESI阈值差异巨大,入选难度极不均衡;大学和学科排名完全依赖论文被引频次,忽略了各大学论文产出能力;被引频次的共享式计数可能导致评价失真,并可能诱发急功近利的科研合作;办学规模和学科设置对ESI大学排名影响巨大;ESI中社会科学学科太少,以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严重被低估[22]。冯用军、赵雪、朱立明指出“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建构必须融汇中国特色、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站在第三方评估立场,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23]。

4.“双一流”建设下的实施策略研究

(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刘畅、林海结合北京理工大学的探索,介绍了如何应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按照国际实质等效认证要求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改革,对接世界一流大学专业和课程的设计与评价模式,强化对学生关键性非技术能力的培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新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实现与世界一流大学专业和课程的实质等效[24]。田山俊和何振海以哈佛大学智库群的崛起历程和建设路径为参照,提出在发展中国新型高校智库的过程中,应明确高校与高校之间智库的科学定位,敏锐捕捉公共政策需求,积极开展体现自身学术优势的研究活动[25]。张伟和薄存旭对山东、安徽、广东和江苏四省的“双一流”建设的系列政策文本进行综合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具有战略遵从和市场化的鲜明价值取向,进而形成了改革推进、进位赶超、自主化和差异化的实践策略。同时,在“双一流”政策推进中要谨防窄化建设内涵、过度管理主义和漠视中国特色三种倾向[26]。

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凌健审视当前的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认为大学学科建设无边界、碎片化、难评价。面向世界一流的大学学科建设应明确其建设指向,择选“组织化”为基本路径实现学科组织发展。从学科组织建设的个体角度上,达成学科的自组织状态;从学科组织建设的整体角度,实现学校对学科组织建设和管理的高度有序化[27]。郭丛斌以世界公认的ESI、QS和US News学科评价体系为基本框架,分析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中国高水平大学学科发展现状,发现中国高水平大学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有“高原”、缺“高峰”,数量领先、质量落后,人文社科国际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中国高校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学术体制,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建设[28]。盛明科和蔡振华结合当前国内公共管理学科来看,研究生教育存在培养目标模糊、资源配置僵化、培养体系趋同、质量保障弱化等问题。面向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高校必须从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学科资源、质量保障、教育评估五个维度进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29]。

(2)多元视角下的实施策略

①品牌管理视角。卜凡基于市场营销学中的品牌管理视角研究一流学科建设,利用营销学竞争这一核心要素实施学科的品牌管理,并引入品牌管理中的核心理论;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对学科建设与品牌管理进行联结性分析,通过对学科品牌资产的管理,促其成长为学科竞争的绝对优势,最终形成学科特色[30]。

②智力资本视角。郭静和高彦梅基于智力资本的三要素视角,分析了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现状,针对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以及关系资本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提出应对策略:首先,努力争取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变革,将投入标准由总量转化为均量;其次, 非均衡发展,使有限的资源效用最大化;再次,建设高端人才特区;最后,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教育创新驱动活力[31]。

③高等教育强国视角。王小兵、胡青青和毛宏静基于高等教育强国的视角,针对资源短缺、机制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要精准定位、治理先行,要抓住“人”这个关键、抓住学科建设这个根本[32]。

④公共政策分析视角。史万兵基于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从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行政权力、明确政策执行者属性并确立执行机关、严格规制政策涉及的系统行为、明晰政策目标群体、审慎选择政策执行方式与手段、中央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高教教育行政部门及政策目标群体下放权力、及时跟进对该政策的元评估以及对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共七个方面论证我国高等教育行政改革的路径[33]。

⑤国际合作交流视角。夏芃芃、羊扬等人基于国际合作交流视角,提出给予博士生更多的自主权,鼓励采用国际双导师或多导师培养模式,加强博士研究生全英文课程的普及性和针对性教育,推进双向留学方式,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招收和派遣等方式开展国际合作,可以进一步增强博士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34]。

(三)研究趋势分析

突现词是某一个时间段内被引频次突然增多的关键词,可以用来反映某一时间段内的研究趋势。鉴于此,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双一流”战略下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运行Cite Space,得到关键词突现图(见图3)。

图3 关键词突现图

由图中可看出,2016年至2017年被引频次突然增多的关键词分别是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和高水平大学。而世界一流大学的突现率高达10.0738。由此可以看出,“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性导向影响一段时间的研究热度。

除此之外,关键词时序图可以用来反映某一研究主题随时间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时间段内的研究趋势,运行Cite Space,在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时间片段生成关键词时序图谱(见图4)。

图4 关键词时序图谱

从图中看出不同时期的关注点不同,因此可以划分三个阶段,分别为2016~2017年初始阶段、2017~2018年快速发展阶段、2019年至今为深入推进阶段。

初始阶段: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后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

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发展理念和重点任务。2018年9月28日至29日,中国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指出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要坚持特色一流、内涵发展、改革驱动、高校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双一流”建设。

深入推进阶段:2019年,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采用了目前最权威的、高水平的数据来源工具ESI (美国基本科学指标),2019-2020年中国大学进入ESI排行的大学有298所(中国内地大学进入一个学科,港澳台地区进入两个学科),其中内地大学共有259所,台湾地区有32所,香港地区有6所,澳门地区有1所。香港、台湾地区没有大学进入前100名,香港地区进入前200名的大学为4所,台湾地区进入前200名的大学为2所。从总体排名来看,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数量位列世界前列,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总结与述评

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以中国知网有关我国“双一流”战略下一流学科建设研究已经得到一定的关注和快速推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

第一,研究者对改革类的研究较多,批判类的研究较少。样本文献中,关于“双一流”战略下一流学科建设的改革研究较多,如高校教师薪酬体系改革研究、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改革研究等。虽然研究者对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关注,但研究重点多停留于改革方面,缺乏批判研究。因此,应加大批判性的研究,向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一流”高度迈进,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局面。

第二,研究机构以及学科间的合作明显偏少。当代各类重大创新成果往往诞生于跨学科领域,整体呈现出综合深化发展的趋势。但目前国内不同学科组织间却存在着不同的学科评估体系,在分配资源、申报项目、认定学术成果等方面都面临着体制的限制,抑制了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因此,我国学科建设必须始终紧密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主旨,创新机制,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合作,从而构建起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我国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

第三,高校未能将科研与教学有效地结合。表现在:一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互脱离,存在着就学科建设论学科建设,就人才培养论人才培养的问题;二是人才培养偏重于研究生教育,忽视了本科教育。由于我国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中,科研成果等的量化程度较高,而教学水平以及本科教育质量则难以度量,这就使得各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研究生教育,忽视课程教学与本科教育。但事实上,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一流学科建设更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着力点,协调好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第四,研究热点大多关注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实践研究偏少。具体研究内容也多是从宏观视角来谈理论研究和制度政策,缺少具体可行的实践操作路径和现实可能性。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学科建设的相关研究跟着国家政策导向走,比如随着“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公布和实施,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研究重点也由重点学科转向一流学科等。这样会影响学科建设的基础研究进程,阻碍学科建设的实质性推进工作。因此,我国高校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从微观角度入手,构建出层次丰富、布局合理的学科生态体系,深化学科建设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一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
教育政策执行视角下“双一流”建设实施的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回归人才培养本位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大学长啥样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