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参与视角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刍议

2022-02-19 02:22韦广雄范良辰
教育观察 2022年1期
关键词:社会性第二课堂大学生

韦广雄,范良辰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生力军,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发展工作。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推进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教育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1]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面临着新的历史问题和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网络化给现代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更是经历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一、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时代意义

(一)多元主义思潮背景下的大学生参与价值

当代大学生面临社会转型期间多元主义的流变,社会参与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一条科学路径。新时期,我国社会转型发展变化较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处在选择、流变和强化之中[2],给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在知识体系尚不完善、情感心志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群体中,价值观的引导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从价值观的内在发展逻辑和生成规律中积极探索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的科学路径。纵观历史发展,我国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大学生投身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代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写照。[3]可见,社会参与对当代大学生培育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能够引导广大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国情社情的观察实践中,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了解自我,在亲身参与中心怀祖国、了解社会,在理性的认识中准确把握自身与群体、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从而真正筑牢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之基。

(二)网络化生存发展进程下的大学生参与价值

当代大学生处于互联网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社会参与是大学生实现线上、线下世界自我意识融合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教育途径。网络在客观世界里构建起超越自然、纯粹以技术为内核的数字世界,为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当代大学生是随着数字世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具有良好的互联网技术基础应用能力,热衷于网络社会空间带来的虚拟社会角色的体验与实践,对于社会化实践活动具有内在发展需求。社会参与可以给予个体在与其他成员共同参与的组织或活动中表达自我、人际互动、资源运用和价值再现的社会角色身份,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延伸至线下世界的社会化实践活动机会,是对数字一代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认知图式转变的一种有效教育回应。此外,理性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完全的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充斥着多元文化、个性表达、纷繁信息的网络社会空间,极易出现线上、线下世界自我认知冲突问题。培育良好的社会参与意识有助于大学生在线上、线下世界双向实践活动的融合冲突中自觉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社会群体的成员角色在社会参与中不断实践、反思,发挥自身的无限创造力,将自发的网络化行动上升为自觉的网络化行动研究。[4]这正是当今互联网社会逐步走向“互联网+”时代的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

二、培育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必要性

(一)基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对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参与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受到更多关注,但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面对当今国家社会的重大变革,我国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于这样的国情社情,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角度论述社会参与的概念更具现实意义。个体在大学这个“微型社会”中开展的对象化实践活动日益丰富,促使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崛起。从大学阶段在个体的生命历程来看,大学生正从具有依赖性的青少年期不断发展至成人期,即将面临在自身生命发展中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例如,在社会生活中由学生到社会工作者,在家庭生活中由子女到父母的重大社会角色的转变。因此,大学阶段是个体社会性发展对接适应自身即将面临的重大生活事件的重要生命周期。相比于青少年早中期的个体社会性发展需求,大学生需要通过拟态现实的社会情境进行参与式的实践活动,才能在不断实践互动的社会参与中发展自身社会性存在的稳定独立意识。只有主题多样、形式丰富的社会参与环境和条件才能满足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特殊需求,有利于他们初为成年人和“半个社会人”的身份角色在现实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浸染下进入更高阶的社会化发展进程。

(二)高校第二课堂的社会参与价值

长期以来,第二课堂是我国学校引导学生社会参与的主要教育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需求,填补社会发展改造对人力资源的巨大缺口,我国近代教育体制发展出第一课堂教育教学体系。[5]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国家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在对以严密的教学计划为内容安排、以教师传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和以教室课堂为固定教育时空的第一课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逐渐兴起第二课堂。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现代化强国建设对教育提出了将传统的知识能力教育转向围绕核心素养培养人才的教学改革要求。当前,高校第二课堂以丰富的协同社会资源和实践育人空间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教育活动。在互联网文化时代,越来越多大学生在线上参与实践,线上文化对其成长发展的影响也日益突显,如明星粉丝文化、校园网贷问题等。这些无序化的参与现状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问题与缺少引导的困境。因此,高校第二课堂要潜心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需求,以培育他们理性社会参与所需的能力素质与观念意识为目标筑牢高校实践育人工程。

三、大学生社会参与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当前大学生参与文化的共性问题

当代大学生发展流转于参与式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参与是强调大学生自主性探索、协商性合作、反思性表达的一种对象化实践活动。随着互联网媒介技术的深入发展,社会文化生态向参与式文化变迁,这是横向上贯通个体、群体到社会,纵向上强调参与深度而非广度的一种全新的参与文化取向。当代大学生在日益便捷、功能综合化的参与环境中,通过开放包容的协商式参与过程形成意义建构的共同体,从中感受到自身的实践存在价值并建立社会关系获取身份认同。由此可见,参与式文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认识的发展路径。参与式文化起源于大众传播领域,早期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观众参与,随着具有便捷、虚拟、共享、非线性技术特性的现代网络通信的发展,互联网世界成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参与式文化活动主要空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式文化是一种青年文化,是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当代青年自觉实践形成的一种社会化文化场域。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他们的参与式文化还只是体现在娱乐资讯、社交通信、商业消费等部分社会生活领域,而且社会对参与式文化的认识研究和引导建设滞后,对大学生如何实践参与式文化活动缺少必要的、系统化的教育引导措施,导致当前的大学生参与式文化良莠不齐。

(二)高校第二课堂参与文化的异化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是人的认识发展过程,要以实践行动来检验认识中的知识和真理。[6-7]随着现代大学校园生活与社会经济生活不断相互渗透,第二课堂培养体系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见习、科研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创造了检验自身认识中的知识和真理的实践机会,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理性社会参与的能力素质和观念意识的重要学校教育载体。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着第二课堂育人观念的社会认知偏差、相关管理指导缺位和政策经费人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现行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十分薄弱,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国家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社会化的双向人才培养需求。再则,由于多元文化价值冲突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活动逐渐呈现出价值取向异化的问题。一些大学生为拿到学分、评奖评优或毕业就业在高校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中存在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现象。因此,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活动要强调以理性社会参与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目标,这正是高校实践育人被赋予的新时代内涵。

四、社会参与视角下高校第二课堂的改革路径

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强化实践育人的思想,要求借鉴第一课堂的模式机理,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8]如今全国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并通过制订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办法设计课程建设体系。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施行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还只是为了系统化的认定管理以及对现有课程的整理归类,基于高校实践育人新时代内涵的第二课堂建设尚未起步。本文通过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现状以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基于课程改革路径构建的新时期高校第二课堂教育体系。

(一)以课程审查为主要机制的改革思路

高校可以以实现大学生参与实践教育的过程价值为宗旨,尝试借鉴项目论证的机制模式建立课程审查制度,对第二课堂课程进行梳理、优化和指导。长期以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社会、学校、师生充分普遍的认识,导致课程建设人力不足、经费短缺、监管缺位,并在功利化、工具性的实用主义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价值取向易偏差、主题内容无营养、组织筹划弱无力的“影子课程”。这些“影子课程”对大学生的理性社会参与培养十分不利,因此,亟待建立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审查制度。新时期,课程审查制度不仅要具备把关作用,更要研究设计以优化和指导为主要功能的创新性制度。高校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过程价值观,由学生组织或团队自主策划、协商设计的实践教育活动,第二课堂课程的实践教育功能从课程设计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因此,高校要建立具有优化和指导功能的课程审查制度,发挥课程设计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价值。

(二)以课程结构为优化路径的改革方向

高校应以关照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对象化活动为视域,尝试建立区域联动的研判机制,为高校第二课堂的课程结构提供科学全面的顶层设计指导。通过对我国高校现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进行分析发现,高校第二课堂内容主要是在思想成长、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公益、文化艺术、体育运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等模块,而且大部分的课程实施环境集中在线下的物理空间。然而,在互联网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社会参与途径已从线下逐步走向了线上,并向线上线下协同的融合式社会参与方式发展。因此,高校第二课堂应该在课程结构的顶层设计中尽快完善大学生理性参与相关对象化活动领域的课程教育体系,以大学生的参与式实践活动领域作为界定第二课堂的课程结构范围的重要依据。由于大学生的新型参与式文化实践活动开始往往比较隐蔽,从广泛的参与实践现象中提炼有效的课程教育主题或形式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建立联动的研判机制为第二课堂课程结构的顶层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此外,由于社会生活网络化发展区域不均衡与多元文化的交叉影响,大学生在线上线下的对象化实践活动呈现出圈层式的差异,而且同一地区的高校第二课堂课程结构往往同质化程度较高,因此,采用区域联动模式进行课程结构的顶层设计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区域联动可以整合研究团队、数据平台、政策制度、经费人力等多方面资源,更能精准地把握大学生的对象化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社会性发展问题,从而判定适合第二课堂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类型,以便及时填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教育引导的需求空白。

(三)以课程管理为调适系统的改革保障

高校应以培育大学生理性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尝试建立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第二课堂课程管理体制,为多样化参与成长提供开放的评定机制。高校第二课堂首先要以培育大学生理性社会参与为目标联通第一课堂,构成相对稳定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课程体系。各级社会组织机构应与高校建立实践育人的协同工作机制,共同研究探讨支持大学生理性社会参与的过程管理与评价,从而在更广阔的大学生社会参与实践活动中坚持培养目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日益差异化的社会参与需求。此外,当前高校还越来越多地面临着突发性事件中教育与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参与问题,虽然其中一部分具有相当的参与风险和监控难度,但蕴含着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社会参与的教育价值。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医学专业大学生参与到一线疫情防控中,许多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家乡的防疫监控、后勤保障等工作中,更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的原创作品。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以个体形式长期参与到没有相关组织机构主管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中。例如,长期照顾孤寡老人、定期帮扶困难儿童等。这些深刻生动、触及情感、价值观念的大学生社会参与实践活动理应纳入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并为他们的理性参与加分点赞,在大学生中树立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社会参与榜样。因此,探索建立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第二课堂课程管理体制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教育围绕第一课堂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也应该重视课程改革的引擎作用,围绕培养大学生理性社会参与所需的能力素质与观念意识的总目标,不断探索新时期高校第二课堂的课程改革实践。

猜你喜欢
社会性第二课堂大学生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the Walking Dead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