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德育的整合

2022-02-19 03:54邵爱霞
关键词:数学教师德育小学生

邵爱霞

德育是其他形式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广泛做好德育,创新德育的内容与形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小学生素质的提升。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将德育与数学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也没有针对这一教学形式制订相应的备课方案,无法有效地保障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探索当前小学德育渗透的对策,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道德品质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小学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意识到许多良好思想品质的重要性,从而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深入了解小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保障其德育素质能够获得提升,强化对小学生良好价值理念的正面示范作用,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样,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才能具备良好的态度、较高的热情和不畏困难的勇气,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现状

(一)数学教师德育渗透观念尚未形成

目前,有些小学数学教师认为数学科目是不需要渗透德育的,只有语文才是学生德育的主要课程,数学科目只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改革明确规定小学教学必须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一教学需要。除此之外,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品格与能力的养成,这就要求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必须进行改革,结合时代发展诉求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未能有效挖掘教材与德育之间的联系

目前,有的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吃透德育的内容,未能意识到数学科目和德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了“数学课堂无法渗透德育”的错误理念,仅将提高数学的知识性、技能性和应用性作为教学重点,难以拓展小学数学教学广度。除此之外,数学教学更加注重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门理科性较强的科目,而这恰恰是与注重人文思维的德育有差异的,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使得教师无法有效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德育,使得德育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不足。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对策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养成是教师各项教学策略有效推进、学生学习效率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数学科目具有逻辑性强、实用性强、语言准确性强的特点,在实际学习期间,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克服学习困难,探索数学问题,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在数学运算的教学中,教师会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在进行数学运算时,我们应该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怎样才能使计算过程最为简便?在得到相应结果后,教师须要求学生独立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同时还需要加强计算过程的规范性,以降低错误率,不断树立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小心验算的有条理、有逻辑的严谨的学习态度。在此期间,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活动和合作式教学活动,加强德育实践。数学包含许多定律和定律性知识,如果教师只是口头指导学生,是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与归纳,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例如,当学习“圆的周长”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前的5~10分钟内,向学生简短地介绍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讲解他是如何发现圆周率的,这种精确的计算态度与品质也是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展现,这种精神会吸引学生,使学生以榜样为标尺,勤奋学习,自主探究,形成能力。

(二)以数学计算为依托

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为了提升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效果,教师必须以计算为载体,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科学规划教学方案,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为了让小学生意识到养成诚信品质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如下题目的计算:“妈妈给小明20元钱,让他去买文具,小明买草稿本花了7元,买铅笔花了5元,买橡皮花了3元,剩下多少钱?文具店老板找给了小明7元钱,请问小明应该怎么办?”通过这样一个计算,不仅能让学生明白计算能力养成的重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与价值观念,促进了数学教学与诚信教育的有效融合。

(三)开展数学活动,渗透德育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导致数学课堂氛围较差,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很难激发起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感,也不能将德育有机地渗透进课堂教学之中。鉴于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数学活动将德育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参与数学课堂的热情和兴趣。尤其是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年龄段,对于课程活动有着十分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性格特点,积极为学生创造相关的活动情境,同时将德育融入活动情境中,使学生可以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增强道德素养。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这一节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教学工具,给学生策划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受到德育熏陶。如以“遵守公共秩序”为主题导入新课,并提前准备好课前设问:“你们有坐过公共汽车吗?可以描述一下坐公共汽车的情形吗?上下公交车是怎样的?”这类问题能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利用提前准备好的电子课件,让学生观察公交车上下车顺序,进而逐步推进计算列式的加减顺序,这样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对遵守社会秩序有了一定的意识,达到了数学与德育目标的完美结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总之,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将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结合,是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需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德育的重要作用,发挥教材的优越性,促进小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提高,为其愉悦成长与成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德育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是小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