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

2022-02-19 03:54韩景会
关键词:读书笔记读物表达能力

韩景会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注重如何利用阅读教学范例引领学生高效阅读,以积淀和博学为目的,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和掌握语言知识,挖掘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或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却忽略了利用好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这是阅读教学中的缺失。在“十三五”期间,本人通过开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发现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效果更好。

一、读物的内容要积极向上,思想健康

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积累了无数可以让我们畅游书海的书籍,书籍既可以丰富和充实学生的思想和境界,也可以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甚至是处事方式。阅读是为了积累也是为了教育,所以在选择读物时,应该选择主题鲜明并且积极向上的读物。比如能够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能够反映经济发展新成就,引领新科技;能够反映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新潮流的读物。当然,文字的优美、表达的流畅也在选择范围之内,内容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启发引领作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小学生处在能力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爱好广泛,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积极向上的书籍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知识的框架,帮助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流畅自然。例如,结合学校的阅读推广月活动,推荐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健康读物: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阅读》,二年级的《神笔马良》《小鲤鱼跳龙门》,三年级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稻草人》《伊索寓言》,四年级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世界神话故事》《山海经》《古希腊神话故事》,五年级的《欧洲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六年级的《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童年》《鲁滨孙漂流记》等。

所以,在引领学生选择读物时要尽可能地选择能够影响学生行为习惯、性格品质、思想境界的书籍,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二、引领学生在阅读时挖掘正能量,净化心灵

无论是“阅读提升文化修养”还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都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好的途径之一,但阅读并不是以量取胜的,阅读不是简单地选择学生合适的书籍,进行简单地摘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这么简单。要想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要循序渐进,打破阅读壁垒,挖掘正能量。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入手,选择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正能量进行宣传,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的阅读书籍一般都是古今中外以及各个时代的经典文章,或是比较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童话故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要兼顾人文性的养成,所以,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时,应该挖掘书中的正能量,把书中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传递给学生;把书中与时俱进的精神传递给学生;把书中崇尚真善美的纯真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挖掘书中饱含的人生哲理。

见仁见智,一部好作品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欣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能给学生向上的引领,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积极的一面去欣赏作品。例如,读《西游记》时,我们要引领学生挖掘和学习孙悟空的正义感和执着精神,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图热闹。

三、在引领学生写读书笔记时有效渗透德育

“不动墨笔,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说明了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在阅读的过程中写读书笔记其实是锻炼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升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感悟和分析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在他们享受读书带来快乐的同时渗透德育。

如何在书写读书笔记中有效渗透德育呢?第一种就是简单的读书笔记,是准确无误地摘抄一些名言警句或一些比较优美有深意的句子,包括题目、作者、出版日期等信息,便于日后作文中引用和核实;第二种就是评注式读书笔记,评注式读书笔记和摘抄读书笔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属于摘抄的一种,但评注式笔记要简要概括自己的想法;第三种就是心得式读书笔记,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后感,就是我们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感受和启发等。不管哪一种读书笔记都是消化知识的一种手段,它是让学生积累有用材料、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一种手段,教师应该在学生书写枯燥的读书笔记时,运用一定的情景、多媒体、表演等形式,将德育贯穿读书笔记之中。

四、有效开展健康的阅读交流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阅读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而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生活交际和准确表达自我想法的支撑,是身为学生需要努力获取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学生日常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学生写完一篇文章后,可以将文章中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摘录在笔记上,这样能够无形中帮助学生积累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修养。

在我们日常的阅读中,每当谈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提及最多的便是多读书、读好书,可我们身边很多学生读了很多的书、摘抄了很多美文、背过很多名言警句,甚至很多大型的段落都能倒背如流,可真正到阅读课上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这样的情况多数是由于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只是读死书,并未开展高效率的交流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环节,每到此环节时,教师往往很难做到放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抑或教师放手后,发现学生所要表达的东西早已偏离了阅读的中心思想,让交流活动变得毫无意义,那么如何把握好交流活动,真正将德育贯穿阅读交流中呢?

(一)引领学生阅读交流时需要把握以下两点

1.方向性

阅读是学生灵魂的遨游,是内在灵魂不断成长的源泉。很多学生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可是真正到自己阅读时,却普遍持消极态度,奈何离开阅读的写作,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学生被迫选择了阅读这一行为。为学生选择正确的书籍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十分关键。教师要有方向地选择,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对学生健康成长有引领作用的书籍;有针对性地选择,选择对学生未来成长有示范作用的书籍;有目的地选择,选择有正能量、励志的,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养成有指引作用的书籍。

2.愉悦性

愉悦性指在阅读活动及交流互动中,尽量要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比如在选择阅读书籍时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方向作为切入点,以唤起学生的兴趣;在选择读后问题时,教师应该以学生好奇的方式展现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之美。我们都知道平淡、无感情的互动,就好比无色、无味的生活一样,是荡不起涟漪的,要勇于拼搏、勇于进取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才能展现学生“我优秀,我出彩”的一面。

(二)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时,开展多元化评价

教师应该多开展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绽放德育之花。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有竞争意识、有集体荣誉感的阅读交流活动,如诗词比赛、阅读征文、快乐阅读手抄报等活动,在学生展示自我的时候,多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取自信心。

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德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不是独辟蹊径,只是我们在引领学生阅读时侧重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在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净化心灵,洗礼精神,升华思想。这将是阅读给学生带来最普通又最珍贵的、最不一样的效果,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阅读效果。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读物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应用探究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