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德育功能渗透路径的探讨

2022-02-19 03:54夏良一
关键词:德育音乐教师

夏良一

艺术是人对生活的态度,文艺除了天生才能之外,后天的培养熏陶也至关重要,而后天的培养就要从孩童出发。音乐由自然的声音演化而来,悦耳动听的自然音律能使人安静、让人神怡,而学生的音乐培养,要让他在学会音乐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感受音乐,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心灵回归自然,更好地体会自然带给自己的一切,学会感恩,学会回馈。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意识被被动学习所掩埋。新课改的实施,就是让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根据当下的状况,合理地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发挥出来,在认知学生本体的基础上,尊重每个学生内心的需求,鼓励其发挥所长,适时地避其不足,扬其所长,补其之短,尤其在道德素养的培养上要多下功夫,让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社会的个体,自主认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要保证学生身心健康,要让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秉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和认知中,人们注重的多是音乐本身的意义,忽视了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甚至对德育的意义缺乏认知。事实上,德育与美育本是一体,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一个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更涵括了最纯真、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比如爱国音乐。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德育在教学中的实施,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拓宽教学思路,建立立体的教学思维,结合当下的社会现状,根据教学内容,将德育融入进去,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结合课堂实际,进行差异化教学

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在固有的教学理念基础上的发展方向。音乐教师应该丢掉以往“撒网式”的教学方法,摒弃为了教而教的固有教学思维,教师应该不断地丰富自己,整合和创新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喜欢上音乐这门课程,用身心体会音乐本身散发的魅力以及音乐中的真挚情感,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在音乐中感受积极乐观的指引,从而正确地认识生命、认识生活、认识自己,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更好地渗透德育。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

(一)利用音乐教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作品自带的觉悟光环,美妙的音乐往往会将事物带到人们思维的高点,维度的层次体现了人们自身素养的高低,因此,德育是音乐教学中的最高方向。在音乐教学中,掌握乐理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方向;同时,教师要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基本教学之中,两者互相融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小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自愿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方案多样化,教师要根据自身以及对学生整体的分析合理选择,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声像结合的方法教授课程,让学生清晰地感受每一个作品自身蕴藏的深厚情感。例如,《颂祖国》是一首让人听起来有快乐感的歌曲,教师先让大家听完整首歌曲,传授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自由地编创歌曲,每一位学生唱出自己编创的部分并给大家讲解自己改编的想法和意义,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分别对学生做出合理性评价,让大家树立正确的爱国观以及道德观念。

(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的渗透教学不应该采用生硬的说教方式,而要注重将德育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师生互相问好是音乐课开始时必做的最基本的礼仪,能够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良好行为习惯。进入课程,将德育渗透到课程基础知识的各项训练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在课堂小结时,要尊重每个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予以鼓励,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表扬的同时,也要让其认知自己的不足并自主改正。教师应让自己的学生学会独立,让其自己面对困难并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德育更好地渗透到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演绎的方法将教材的背景以及其真实的含义展现给学生,例如,《拉起手》这首歌曲,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能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关怀、体谅、团结友爱。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是人们对美的认知的不同表现形式,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作品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的认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本身的艺术气质,让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国的爱国歌曲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爱国歌曲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爱国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感受歌曲的情感、情绪,用心体会歌曲的内涵,身临其境地感受它的喜怒哀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规范教师的言谈举止,实现言传身教

为师者,是学生的指路明灯,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言传身教是教师教学最基本的方式,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十分重要。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之中。小学生是未成熟的群体,独立的意识体系还未发展完全,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高效的小学生德育方式。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师首先要做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仪表,端正行为态度,规范教学语言,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火车波尔卡》的选篇,要求学生欣赏音乐,体会快节奏的二拍波尔卡音乐。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户外进行角色转换,利用小白兔“乐乐”通过火车找朋友为主线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在游戏中,感受学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以音乐为背景无形地渗透德育,同时,让学生多接触自然,在游戏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德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小学音乐教学的整改需要德育的渗透,其路径多样化、多层次、多体系,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除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之外,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自身不断努力,提升自我,同时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与响应。在多元化的社会理念体系的引领下,教学理念的多层次发展是当下教改的方向,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与社会接轨。创新是当代社会的主流,是事物生存下去的保障,在物质丰盈的当下,精神文明的要求日益提高,文明水准的要求也随之升高。小学是人生的启航地,若要成就摩天大楼的宏伟气势,就要打牢建筑的地基,抓住培养学生的最佳时期,劳逸结合,以新形势运作教育体系,开放学生思维,放逐学生的自然天真,引导学生学习实践,体现文明、尊重、和谐的良好人际关系。教育工作者应做到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不以自我为中心,爱己、爱人、付出、奉献、融合,用心将教育事业发扬光大。小学音乐的德育正在努力完善中,未来可期,望各界支持,积极响应。

猜你喜欢
德育音乐教师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最美教师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音乐
圆我教师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