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2-02-19 03:54冯璟珊
关键词:德育数学教师

冯璟珊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改革方针下,德育是学生愉悦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教师不是盲目地为其灌输理论内容,而是要挖掘不同学科中的德育元素,进行充分的德育渗透,让德育之花盛开于每一堂课之中。基于此,本文从数学教学入手,探讨了立德树人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方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小学数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很多基础的数学运算公理,并且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数学学科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既有数理知识,也有德育素材,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将数学学科中的思维内容与德育进行融合,就可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的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融合德育与数学教学,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身心的良好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意义分析

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中,德育已然成为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德育中,能够学到为人处世的知识,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学习的远大理想。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素材,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新一代的未来建设者。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是具有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的。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知识,可以拓展数学课堂内容,丰富学生的思想。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挖掘数学学科所涵盖的人文情感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不同的数学历史。其次,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内容中,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德育素养。因为对于学生而言,德育所涵盖的思想观念理论内容比较多,如果教师只是让其被动地记忆一些理论知识点,学生就会感觉枯燥乏味,激不起学习的欲望,但如果教师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之中,通过数学研讨活动或是案例分析活动让学生找到数学学科中涵盖的德育元素,能够让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更多感悟,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实施方法

(一)引导学生知晓数学历史,树立学习的理想

在传统教学观念主导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很少会为学生讲解与数学相关的历史内容,一般教师在课堂上只会直接展示数学公式定理,接着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公式定理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这样不少学生会对数字失去兴趣,会认为德育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未来的成长发展没有太大的关联性。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文化,让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崇拜感,向我国优秀的数学家学习,愿意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学习。比如在教学“圆”的有关知识时,教师会讲解到圆周率这一内容,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祖冲之在数学上的贡献:他经过多年勤奋探索,把圆周率推到小数点后七位,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空前的,圆周率的计算方面没有别的数学家能达到这个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祖冲之的事迹,让他们了解祖冲之在探究这些数学原理时所付出的努力,使学生知晓这些数学家在数学历史上的杰出成就,以此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树立奉献社会的崇高理想,认真投入学习之中。

(二)引入现实生活案例问题,养成文明行为

数学应用题在数学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教师要做好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熟练运用不同的应用题目的解答方法,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运用数学定理解决问题之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数学生活案例进行相应的延伸分析,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受到更多的启发。比如,教师让学生学习统计图的知识,通过统计把数据变得更为清晰直观。在进行统计时,教师要引入一些生活案例。如在生活中,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但是某些家庭在生活中出现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在教学统计图之后,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生活实践任务,让学生对自家及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居民的用水情况与有关问题。然后将用水情况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学生除了针对现状进行简单的统计之外,还可以深入思考。学生发现某些居民的用水浪费是消耗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样的事例分析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生活中能够约束自我,推动文明行为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竞赛意识与协作精神

在德育中,除了给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文明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与人友好协作与合作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独立地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还可以设置更多协作类的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素养,让他们为解决问题共同付出努力。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让学生自行划分活动小组,每一个活动小组可以在教师设置活动之后展开集体探讨,并得出结论进行分享。接着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点评,之后,学生要认真交流学习,共同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得出最优的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获得团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他们可以意识到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团队和伙伴也非常重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遇到问题时不是一味地钻牛角尖,浪费时间,而是灵活地转变想法,与其他同伴共同合作。不仅如此,在进行小组探讨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和看法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时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德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理念,提升道德素质。因此,数学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择更为有效的方式为学生开展德育,构建更具人文性的数学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德育数学教师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最美教师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