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导学案的实践与思考

2022-02-20 11:27苏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双减

苏玲

【摘要】随着国家“双减”政策出台,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成为每位中小学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學科作为初中课程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广州中考科目之一,在这一学科中扎实落实“双减”政策,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结合本人的课例实践,从探究复习导学案的起因、把握复习导学案的原则、设计复习导学案的内容和实施复习导学案的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目的在于实现减负、提质和增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学业进步。

【关键词】“双减”;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导学案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探索复习导学案的起因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科教师,本人认为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勇于探索。

初中道德与法治不像语数英那样每天有课,我们每周2课时,学生对本学科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对所学内容容易遗忘,所以,我们教师得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时,除了把新授课讲清讲透,笔者认为上好复习课也是关键一环。当前,在新授课应用导学案的研究较多,但在复习课中引入导学案的探索较少。本人就“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导学案教学实践方面作了相应探究。

二、把握复习导学案的原则

(一)目标明确。复习目标要紧扣课程标准,可操作性强,具有导向功能。

(二)适合学情。对导学案的设计,不能拿来主义,要认真分析研究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有效复习,习有所得。

(三)导学结合。导学案要突出体现“导”与“学”,教师通过设计合适的复习步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和关键能力。

(四)时政渗透。将时政热点和教材内容相结合,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考命题的普遍方向。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适当地运用时政素材,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学科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提高时政素养。

三、设计复习导学案的内容

(一)复习目标。目标的叙述要尽量按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设定,让学生看完后就清楚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及过程。所以,我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复习导学案上这样描述:

1.通过构建本单元思维导图,夯实基础知识,懂得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课堂限时练习,提高易错知识点的辨别能力,提高解题效率。

3.通过真题训练,熟悉各类题型特点,掌握相关解题技巧。

4.通过阅读习题材料内容,更加明确责任担当。

(二)构建导图。导图以某一主题作为中心点,利用关键词汇联结,形成主次分明、紧密联系、层级推进的知识内容体系。直观鲜明的图示方式,帮助学生从零散复杂的知识信息中梳理出简易明了的学习线索。在复习八上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时:课前我布置了构建本单元导图的作业,并鼓励他们利用自己喜爱的图形或颜色来描绘、凸显复习主题。在复习课上,我挑选出几份比较有代表性的导图向全班同学展示,也呈现部分网络上的导图供学生参考,同时还自制了一份导图展示给同学们看,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学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即是最好的,激发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三)合作探究。主要查找近几年各地中考真题的非选择题,精选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试题,让学生熟悉考点的不同呈现形式。鉴于道德与法治科目时代性和政治性强的特点,要结合当下国内外热点新闻和学生实际,对背景材料进行更新,把设问适当变式。在八上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复习导学案上我这样设计:我以2020年河北定兴的中考道德与法治第24题“关注疫情防控”主题为母版,背景材料主体不变,但更新了最新的数据。为了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我坚持一例到底,充分利用以上背景材料和设问答案,设置了一道SOLO评价题作为课后作业:写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觉安排15分钟完成,分层达标。

(四)限时训练。主要精选近几年各地中考真题的选择题,考虑到选择题通常用排除错误说法就能作答,我特别设计了针对易混易错知识点相关的判断题,鼓励学生判断正误后并说明理由,或试着改正,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以此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判断题和选择题均设置成课堂限时完成,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五)复习反思。复习导学案设计中需留空,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指导学生从收获和不足(存在问题)两个角度进行反思,让学生从描述收获中感受进步,在发现不足中补齐短板。

四、实施复习导学案的策略

(一)关于发放时间。建议分两个阶段发放,其中,包括复习目标、构建导图、合作探究的部分在课前下发,让学生提前对本节课的复习有大致的了解。另外,包括限时训练和课后提升的部分,则在课堂上分发,限时完成,当堂校对、讲解,提高复习效率。

(二)关于展示点播。引导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后,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发表见解。在课前教师要收集学生前置作业的反馈信息,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解、归纳,还要持续给学生渗透认真审题和规范作答的意识。

(三)关于分层辅导。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差异,所以作业要分层设计或分层达标。例如,我设计八上第三单元的课后作业是SOLO评价题,设置分层达标:不同层次的学生按SOLO评分量表对应水平为目标,达标者给予积分奖励,不达标者待教师评讲后再次提交检查,进行二次辅导,甚至多次辅导。

“双减”的冲锋号角已吹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初中课程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也是中考科目之一,减负、提质、增效势在必行,我们仍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持续关注课堂实践,优化教学效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学业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丽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导学案编写与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8.

[2]杨小春.道德与法治复习课策略刍议[A].甘肃教育,2020(7).

[3] 林冬梅.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探讨[J].学苑教育,2021(14).

[4]张静怡.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复习策略[J].格言(校园版),2021(12).

(责任编辑:黄洁梅)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