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舞台化发展现状的时代成因探析

2022-02-21 04:12郑楚瑾
民族大家庭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间舞民间舞蹈编导

文/郑楚瑾

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也是最有民族性、社会性、文化性以及群众性的舞蹈形式。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们艺术审美的迫切需求以及舞蹈艺术的现代化,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已经完成了从民间到课堂的舞蹈场域转换,自娱性的民间舞蹈在当地蓬勃发展的同时,逐步转换为专业的舞台表演形式。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化发展现状,民族民间舞从“原生态”走向“舞台化”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情景歌舞《夷水丽川》

大众审美心理的变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众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而是有着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因此审美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艺术的种子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生根发芽。随着艺术的不断普及,广大人民群众逐渐成为享受艺术的主体,人们也意识到艺术的诸多益处,它不仅能够陶冶情操、充实生活,还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抒情性作为舞蹈本质的属性,使得它能够表达出其他艺术手段所难以表达出来的人们内在深层的精神情感,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对舞蹈这门艺术感兴趣,且乐于在剧院中或者电视媒体上欣赏舞蹈,也享受在欣赏舞蹈作品过程中与舞蹈创作者、表演者产生的共鸣。

民族民间舞在舞蹈艺术中占据一席之地,它能够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脱颖而出,与大众的审美追求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在快节奏地学习、工作之余更倾向于去追求自然、真实的美的事物,民族民间舞恰好具有这样的真实性、自然性,能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也需要一个宣泄的闸口,而许多民族民间舞在表演时有着强烈的节奏感、流露热烈的情感。例如傣族的孔雀舞,它不仅能如水一般平静温和,还可以欢快地跳跃旋转,十分丰富的动作语汇能够充分表达出舞者内心的情感。这些都符合现代人所追求的审美享受。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去民族地区切身感受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舞,这就需要舞蹈编导们将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组织、提炼、加工、升华后搬上舞台,才能更广泛地传播,给予大众美的享受。所以,大众审美追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民间舞的舞台化发展。

民族文化产业兴起

民族民间舞蹈是最能代表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种类之一,其产业发展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改善区域经济及构建系统的文化产业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一方面,就推进特色文化产业特别是舞蹈产业的发展,国家给予了大力扶持;另一方面,国有院团的改制以及舞蹈市场化的推进又促使舞蹈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尽快纳入整个商业运作的模式之中,发挥其经济价值及作用。由此可见,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化是大势所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比重在逐步增大,这也体现出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优化升级,进而推动了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兴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民族地区旅游,各地的旅游节和文化节也吸引了许多游客,为民族地区带来了经济效益。这些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为了让更多游客了解当地的民族歌舞和风土人情,兴建了许多剧场,当地艺术院团大力招揽专业的民族民间舞蹈人才。民族歌舞文化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观赏价值上,而是逐渐与当地民族节日、特色餐饮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了民族文化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例如,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多个景区内的大型歌舞表演也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文化效益,这些表演将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摆手舞、撒叶儿嗬和耍耍等民间舞蹈形式搬上各大景区内的实景舞台,与歌曲、故事情节相结合,使得游客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不仅向游客们展示了土家族民族文化,而且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了文化资本,实现了文化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另外,云南通过改革创新,从我国西南部的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现象”的文化产业创新之路,云南文化以它鲜明的民族特色席卷全国,其中傣族舞蹈文化尤其出彩,《云南映象》中的傣族孔雀舞婀娜多姿,使得观众熟知这个特色文化品牌,它也成为了区域文化产业的成功典范。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文化产业的兴起对民族民间舞的舞台化具有良性的促进作用。

群众时代感的增强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追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文化正在形成。人们正在以更开阔更包容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并且大胆地学习和借鉴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这无一不体现出,人民群众大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内心的时代感也在不断增强。所以现代人对于艺术的审美也越来越具有包容性,人们乐于在剧场或电视媒体上欣赏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这也为各种舞蹈形式在舞台上表演提供了充足的可行性。

20世纪40年代,戴爱莲先生受延安秧歌运动的启发,决心将发展民族舞蹈作为教学和创作的目标。她深入边疆民间采风,并且整理加工出许多新的舞蹈节目,举办了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开瑶族、彝族、羌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舞蹈舞台表演之先河,轰动全国。在这次大会的作品创作中,历史悠久的民族民间舞第一次由民间转向舞台,成为舞蹈作品“时代化”“舞台化”的典范,这无疑是划时代的创新举措。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性,就艺术作品的创作来说,艺术作品如果能够符合当时社会及艺术领域内大多数人认可的规律、能够与时代共舞,人民群众大多会爱戴并推崇,这样的艺术作品就更容易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并且影响深远。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将舞蹈的舞台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民族民间舞在当今社会要想谋求长足的发展,就不能孤芳自赏,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好舞台的各种优势和现代科技来感染观众、传播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民间舞的发展。

舞台美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当今时代,舞台美术和新媒体技术无疑为民族民间舞的舞台化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民族民间舞能从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首先,舞台美术可以增强舞台的艺术感染力。就舞台美术而言,灯光是舞美元素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通过运用舞台的灯光设备和技术,用色彩、明暗、分布的变化为舞蹈作品的呈现提供更多可能性,不仅能够渲染舞台的气氛,还能突出舞蹈中角色的形象、映衬舞者的肢体。例如,暖色调的灯光可以营造出欢快、温馨的气氛,冷色调的灯光可以营造出悲伤、萧瑟的氛围,红色可以代表热情、激愤或血腥,绿色可以代表生命、希望和愿景,而追光的运用也可以帮助分割时间和空间,使舞蹈中的人物刻画更为立体。

其次,舞台美术和新媒体技术能为编导舞台化创作提供创新性。随着舞美科技的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编导们由此受到启发,形成了多样的创造性想象,在题材和舞台呈现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思路。原先在科技发展较为落后时,民族民间舞在创作时往往会被题材所限制,编导会担心一些题材很难在舞台上表现出来。如今,现代舞美科技发展迅速,为舞蹈编导提供了更丰富的题材选择,编导因此能创作出更多贴近现实题材的作品,能够更大程度上地还原民族风貌,甚至可以在题材中加入更多的想象空间。对于一些题材,光靠舞蹈演员往往无法完全表现出编导想呈现出来的内涵,这时就需要舞美科技来帮助还原编导想呈现出来的舞台情境。

在呈现方式上,舞美科技的发展也为编导创编出来的作品带来了更多的舞台呈现形式。比如投影技术、LED屏幕、全息影像技术等在舞蹈中也可以有着很好地运用。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在多媒体的设计上十分具有巧思,运用了正面投影和LED屏幕的多媒体手段来帮助整个舞剧进行铺陈、叙述和推进,还在屏幕前蒙上一层黑纱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浑厚、凝重,从而深刻地刻画出了三代人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天路精神”;杨丽萍在春晚表演的舞剧《孔雀》片段《雀之恋》中,就通过LED大屏投影技术营造出了一种幽静空灵又十分逼真的环境,在表演过程中还加入了计算机的动态影像,使整个舞蹈更加灵动,让观众体会到了两只孔雀之间的感情诉说。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环境之中,舞台变得更加立体多维,也为舞台创编创造了更多样化的空间,观众的视觉体验也能达到一个高峰。

由此可见,舞台美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民族民间舞带来了更多舞台化的可能性与创新点。同时,舞蹈编导在运用现代科技的时候,也要注意分清主次、明确舞蹈的主体,才能更好地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艺术作品能否感染观众也是评判艺术作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舞台既然能赋予民族民间舞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们就要利用好舞台,使它获得长足的发展。

不难看出,民族民间舞的舞台化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与时代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它的发展,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里,必定会存在巨大的落差,发展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针对目前民族民间舞的舞台化现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在舞台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握时代机遇,积极分析大众审美心理的变化,为人民而舞、为人民而创作,在舞蹈作品的创作中,不仅要有生活的厚度,而且要有情感的浓度。其次,要重视原生态民族民间舞对于舞台化的重要性,加强对其保护、传承和发展,在舞台中运用好现代科技,把握好舞蹈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进行民族民间舞的舞台化创作。

猜你喜欢
民间舞民间舞蹈编导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试论新时期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舞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