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选穴规律

2022-02-21 10:16林海龙林良才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脾经血海曲池

林海龙,林良才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慢性湿疹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亦可一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带灰色,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以少许糠秕样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个别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自觉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易复发,经久不愈[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目前,西医治疗湿疹主要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虽然有一定疗效,但远期效果不佳[3]。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4-8]。为进一步把握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选穴规律及核心穴组,笔者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处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 2010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针灸治疗成人慢性湿疹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以“湿疹”为主题词,以“针刺”“火针”“艾灸”“针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刺络放血”“刺络拔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1.2 纳入标准

①针灸治疗成人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文献;②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案,其他疗法可作为配合;③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以及疗效评价标准。

1.3 排除标准

①病例中包含<18岁患者的文章;②综述类文献、个人经验介绍和评论、个案报道类文献、动物实验研究类文献;③若有重复发表的论文,取其中 1篇;④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

1.4 穴位名称规范化

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9]对穴位名称及归经进行规范化处理。

1.5 数据提取与处理

按照以上标准,共纳入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文献98篇,其中11篇文献涉及辨证分型或不同部位治疗方案,为1篇多方的文献,提取处方29条。其余文献为1篇1方的文献,提取处方87条,共得处方116条。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电子表格建立针灸治疗慢性湿疹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 SPSS Statistics 24.0及SPSS modeler 14.1数据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分析[10-11]。

2 结果

2.1 针灸疗法治疗慢性湿疹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98篇文献,其中69篇为单用1种针灸疗法,包括火针、穴位注射、毫针针刺、艾灸、刺络拔罐、梅花针、穴位埋线,29篇为2种或3种针灸方法联合治疗。统计98篇文献中针灸治疗方法频次,其中应用火针32篇,穴位注射27篇,毫针针刺23篇,刺络拔罐17篇,艾灸16篇,梅花针叩刺8篇,穴位埋线5篇。各种针灸选穴各有特点,选穴前5位腧穴见表1。

表1 针灸疗法治疗慢性湿疹一般情况

2.2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穴位频次分析

98篇文献的腧穴处方进行用穴次数和频率分析,合计使用腧穴56个,使用次数总计468次。应用频次前5位腧穴分别是患处阿是穴、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应用频次大于5次的腧穴有18个。详见表2。

表2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穴位频次分析

2.3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特定穴应用分析

56个腧穴中,特定穴42个,占比75%,涉及12类特定穴,合穴的使用频次最高,累计频次 128次,频率27.35%(123/413),其次为交会穴和背俞穴。详见表3。

表3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特定穴应用分析

2.4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腧穴归经分析

56个腧穴共涉及除手太阳小肠经外的十一条正经、任督二脉、经外奇穴、阿是穴。足太阴脾经应用频次最高为101次,其次为手阳明大肠经,累计频次81次。足太阳膀胱经用穴数量最多,为10个。详见表4。

表4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腧穴归经分析

2.5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使用经穴关联规则分析

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纳入处方中的56个腧穴,选取置信度≥85%、支持度≥15%的关联群列表。经穴中支持度最高的二联关联群为曲池-血海(40.52%),三联关联群为曲池-足三里-血海(33.62%)。网络图中连接两个腧穴的线条越粗表示穴位之间的配伍应用强度越强,其中曲池-血海-足三里的相关性最强,可直观地了解腧穴的配伍关系。详见图1,表5。

表5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使用经穴关联规则分析

2.6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高频腧穴聚类分析

对数据库内频数≥5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分析树状图。树状图提示当组间距离为10时,可将腧穴大致分成3类,第1类为“阿是穴”,第2类为“血海、足三里、曲池”,第3类又可分为两小组,其中“阴陵泉、三阴交、合谷”为 1组,其余腧穴为 1组,结果见图2。

图2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高频腧穴聚类分析树状图

3 讨论

湿疹在中医学中归属于“湿疮”“浸淫疮”范畴。《圣济总录》中提到“论曰心恶热,风热蕴于心经,则神志躁郁,气血鼓作,发于肌肤而为浸淫疮也”。说明浸淫疮的发病由风热之邪侵犯六经所致。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表明湿疹有风、湿、热邪交杂致病。清代吴谦的《疡科心得集》:“湿毒疮……此因脾胃亏损,湿热下注,以致肌肉不仁而成。”着重提出脾胃亏损和运化功能失调在湿疹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该病以禀赋不耐、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有关[12-13],而慢性湿疹因脾虚失运,湿热内生,同时肌表受邪,内外因素共同为患,病邪久稽,则伤阴化燥,虚瘀交错[14-15],故针灸治疗慢性湿疹主要原则是健脾除湿、养阴润燥、活血祛风止痒[16-17]。

通过穴位归经分析发现针灸治疗慢性湿疹常用经脉有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应用经穴频次最多,“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与慢性湿疹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慢性湿疹的治疗常从脾论治,脾经中的三阴交、阴陵泉相配可起到健脾利湿的功效,配血海以活血祛风。手阳明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湿疹的发生与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有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取曲池、合谷等穴以疏通大肠经气血,同时具有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的功效。肺俞、脾俞等穴可补脏腑之气,从而起到祛风止痒、健脾祛湿的作用,膈俞为八会穴中的血会,取之可活血祛风止痒。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前5位腧穴为阿是穴、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皮损处阿是穴的使用频次最高,有64次。慢性湿疹病久皮损处气血瘀滞,取阿是穴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在使用阿是穴的处方中,应用最多的针灸疗法为火针,有33条,其次为毫针围刺13条,刺络拔罐11条。曲池应用频次52次,仅次于阿是穴,为治疗慢性湿疹的要穴,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之合穴,功善清热解表、疏风消疹,结合阳明经具有多气多血的特点,本穴可调理经络气血。血海为足太阴脾经腧穴,血海可疏调脾经气机,调节脾的运化功能,亦可活血养血祛风。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为健脾补虚要穴,取足三里可调节脾胃的功能,从而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交会穴,取其可调节脾肝肾三经的功能,湿疹日久常致阴虚风燥,故取三阴交补益脾气,养阴润燥。治疗慢性湿疹重用五输穴中的合穴、交会穴、背俞穴等特定穴,合穴为脏腑经气汇集之处,交会穴有治疗多条经脉的作用,背俞穴为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腧穴,以上特定穴可疏通经气,调和气血。

在治疗方法上,治疗手段多样,主要包括火针、穴位注射、毫针针刺、刺络拔罐、梅花针叩刺、艾灸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火针疗法治疗慢性湿疹可改善湿疹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18]。火针取穴多以局部阿是穴为主,火针迅速刺入皮损局部,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清热除湿、通经活络、消肿散结的功效[19]。火针携高温在病变局部刺入,使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组织被灼至炭化,从而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疏通松解粘连组织的作用[20]。现代研究[21]发现,Th2亚群功能亢进是慢性湿疹发病重要的环节,火针疗法可使失衡的 T淋巴细胞得以恢复,从而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多使用激素类、中药类、维生素类注射剂或自体血,此方法能发挥药物或自体血和针刺的双重作用,常取曲池、足三里、血海等穴。研究[8]表明,自血疗法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毫针针刺通过针刺穴位以调节脏腑功能,疏通局部气血,从而使皮损恢复,多以祛风清热、健脾祛湿、养阴润燥为取穴原则,应用前5的腧穴为血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刺络拔罐法多取皮损处阿是穴,用皮肤针点刺或叩刺出血后拔罐。刺络拔罐可疏通患处的气血瘀滞,起到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止痒止痛的功效[22]。梅花针叩刺具有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5]。现代研究[23]表明,艾灸能增加人体的自然杀伤(NK)细胞含量,降低体内白细胞介素(IL)-1、NO等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综上可知,针灸治疗慢性湿疹时,常以火针、刺络拔罐、梅花针叩刺、艾灸等方式针对皮损处阿是穴,针至病所,从而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的作用;毫针针刺通过经络辨证取穴,根据个体不同证型辨证加减取穴;穴位注射采用经络辨证取穴及经验取穴。针灸疗法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可能是治疗慢性湿疹机制之一。

腧穴配伍方面,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可以得到19个腧穴关联群,这些关联群主要体现了按经配穴法及上下配穴法,其中支持度最高的二穴关联为曲池-血海,支持度为 40.52%,置信度为 87.23%,三穴关联则为曲池-血海-足三里,支持度为33.62%,置信度为87.18%。由此可见,除了皮损处阿是穴外,此两种穴位配对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且疗效可靠。

从聚类分析看,第1类为患处阿是穴,第2类包括血海、足三里、曲池,这与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的3穴关联相一致,此 4穴在慢性湿疹的治疗中使用频率最高,可作为主穴使用。第3类又可分2组,可作为配穴加减应用。第1组为阴陵泉、三阴交、合谷,体现了本经配穴法和上下配穴法的应用,阴陵泉、三阴交皆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为健脾祛湿常用穴对,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功善解表清热,理气活血,3穴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为治疗慢性湿疹重要配穴。第2组又可分为肺俞、膈俞、脾俞,其他诸穴2个小组,肺俞、膈俞、脾俞皆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于背部的腧穴,肺主皮毛,取肺俞可祛风止痒,养阴润燥,脾俞可健脾利湿,膈俞为八会穴之血会,能加强主穴血海活血祛风止痒功效。其他诸穴中如瘙痒明显或夹热证患者,可选大椎采用刺络放血法或毫针法,泻阳经火热,肝经有热或肝郁气滞选用太冲穴,肛门湿疹选取长强穴,瘙痒严重可加用风市穴,肾阴亏虚选取肾俞、太溪。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针灸治疗成人慢性湿疹注重患处取穴,选取患处阿是穴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临床上常用火针疗法、毫针围刺法、刺络拔罐法、梅花针叩刺法;循经取穴以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为主;注重特定穴中合穴、交会穴、背俞穴的应用;取穴以阿是穴、曲池、血海、足三里为主,根据主症兼症、辨证情况进行加减配穴从而起到健脾除湿、养阴润燥、活血祛风止痒作用。

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为临床治疗慢性湿疹的取穴、配伍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分析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脾经血海曲池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活血化瘀按血海穴
“气至病所”验案三则
手机“血海”:中小品牌末路将至?
小穴位 大健康
调好脾经身体棒
常推脾经孩子不挑食
最方便的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