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对工业社会的批判探讨

2022-02-22 23:33李婷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马尔库塞需求审美

摘要:马尔库塞的思想特点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更为激进,他针对当时工业社会弊端以及所带来的“人的异化”进行批判,其批判是建筑于被扭曲的审美和人的“虚假需求”之上的,同时他还反对“单向度性”所带来的“一体化”,他的阐述中已经可以明确区分了“一体化”与所论述的规范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深入分析马尔库塞思想体系中所蕴含的审美规范思想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借鉴作用,有助于我国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夯实马克思主义思想,有助于我国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有助于我国运用理论经验成果解决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马尔库塞;审美;规范;单向度;需求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4.054

马尔库塞的思想体系中美学的思想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且他以艺术、审美的批判作为批判的起点,最终将人的解放与艺术的审美的解放联系在一起,因此,需要深刻理解马尔库塞思想体系中关于审美规范的内容,虽然他没有明确的提出具体概念,但是通过对其著作的总结分析可以体察到相关内容。马尔库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其思想體系中继承了大量马克思的思想内涵,马克思的思想中也暗含了审美规范的内容,马尔库塞又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进行了完善。

在马尔库塞看来需要审美规范的重要原因在于社会总体上非理性的,审美规范中包含着价值判断的作用。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已经暗含了审美规范的思想,并且将其与意识形态、价值判断等上层建筑建筑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批判了人屈服后所带来的单向度性以及人对“虚假需求”的屈服,并提出了审美艺术中合理的发展方向,他的审美规范思想中表达了对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关注以及将价值判断包含其中。审美规范思想是人们积极自愿从事工作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审美规范的确立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发挥人的才能,以改善人类生活和实现人们更美好的生活为目的将发挥规范的价值判断客观有效性和确证的经验,并充分利用智力的以及物力的资源。

1马尔库塞对审美单向度性的批判

人对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马尔库塞吸收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美学的思想,并且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其思想中借鉴了相当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马尔库塞提出的“美的还原法”就是对审美规范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要按照美的原则塑造世界,美包含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以审美达到人格自主性的真正回归就是要求取消强制的规范性,反抗而这种强制并且将感性从理性中重新呼唤回来才能真正实现人格的自主性。

马尔库塞将审美、艺术与革命、解放联系在一起,审美与艺术在马尔库塞这里具有相类似的内涵。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尔库塞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个思想,他认为解放需要审美的武器,审美中包含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术是不能直接改变世界的,但是它具有能够改变人意识和冲动的力量推动世界发生变革,马尔库塞认为艺术一定程度上就已经表现出一切革命的最终目标是离不开个人的自由与幸福。同时,艺术具有否定现实的作用,艺术作品中有时会隐秘的表达出人们对美以及自由的无限向往和追求。美的形式是人和自然界存在的环节,美具有积极向上的特性能够恢复自然的本身力量,能够消除其被异化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引领规范的建立。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批判现代社会的“富裕”是病态的、单向度的,他发现社会的非理性表现在现实的工业时代发展的种种矛盾中,即生产率的增长以破坏人的自由为代价,并且和平依靠其对立面战争进行维持。这些都将人的生存、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压抑,人被迫地进行机械的生产为资本家实现财富的更快速积累而努力工作,这并非人的本意,也不符合人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但是由于社会力量之大对人的统治也无法估量,面对双方实力的悬殊人只能选择屈服。在资本主义的操纵下人们认同了当下的“病态社会”而逐渐失去批判意识并屈服于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因此,人也就变成了“单向度的人”,社会中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也表现出单向度性,社会来源于人的组成,社会也就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人的规范性不等于被控制,社会的运转不是机器的机械的作用,而人也不是没有生命的机器零件,技术理性不应该完全的控制人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被迫循规蹈矩,人们误认为在发达富裕的工业社会中的物质和精神已经可以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事实上人没有改变之前奴隶制中被降低为物的状态。马尔库塞认为要改变人的以及社会的单向度性需要清除理性、技术对人的控制和摧残,首先需要发挥审美的解放功能,将人从单向度的审美中解放出来与理性建立平等和谐的联系。

2马尔库塞的审美规范视域下的个人真实需求

马尔库塞将其理论建筑于对最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预期中,认为在工业时代生产机构的集权性决定了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会消除了关于私人与大众之间的对立,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界限也会变得模糊。人的需求不是无条件的满足总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人的历史性需要的满足取决于现行的社会制度和利益,但是这时的个人的需要被抑制而屈服于社会。马尔库塞对需要进行了区分,即分为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他认为关于娱乐、休息等都是虚假的需要,人们被无法控制的外力以及特定的外部利益需要所裹挟,这些需要是本身也是被外界所支配的,人们虽然会获得短暂的愉悦,但是本质上是痛苦和非正义的,不利于人们真正的认知当下这个病态的社会。关于需求的真与假的问题的确实回答只有真正自由的人才能回答,如果自身被抑制束缚所作出的回答也就是不可靠的。总之,马尔库塞认为“最可取的目标则是用真实的需要代替虚假的需要,抛弃抑制性的满足。”

此外,马尔库塞又在上述的基础之上区分了“虚假意识”和“真实意识”,在工业社会中人的意识形态本就包含于生产之中,人们按照已经形成固定的态度和习惯进行活动,并将其错误的意识为这就是审美规范,生产的产品会通过人的消费与人和社会构成连接,而产品操纵思想意识进行宣传形成了生活方式。但是马尔库塞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由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引起的,它的单向度性就是关于凡是超越了既定范围的语言、观念和行为等会受到排斥或者被迫退到之前领域中去,是由既定理性的合理化概念所定义,这就是人们被虚假的意识所操控。

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规范中所要满足的是真正的需求,真正的需求就是马尔库塞将评价标准归结于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物质和智力的资源,以审美规范来满足需要包含有生命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生命与生存之间是最根本的需要。审美规范不是抑制性的社会管理,是自身对解放的觉悟,而这种觉悟出现的前提应当是满足自由的人的需要。克服文化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此过程可以理解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与转化的过程。文化认同的过程就是文化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接,文化认同是接受,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在大众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异化”的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就有提及,马克思又进一步深化其概念,马克思主要阐述的是关于“劳动异化”的概念,马尔库塞将艺术异化视为升华,本身具有教益的作用。

3马尔库塞与弗洛姆的相关思想的对比

马尔库塞与弗洛姆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同属于法兰克福学派,二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关于审美规范的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相当多的思想精神。马尔库塞和弗洛姆都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异化”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深刻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的思想内容,从对“异化”的批判出发阐述对审美规范的认识。

马尔库塞对“异化”的论述重点在于从对艺术异化的理解,将艺术异化理解为间接的高层次的异化,是有意识地对已经异化存在的超越,这样的艺术品不同于传统美学,更多的是关于日常生活转化为熟悉的商品,这样展现出的艺术异化目的是要消灭文化与现实的对立,实质是双向度文化的清除并将其纳入既定的秩序中。而艺术的本质是合理的认知,揭示其具有否定现实的力量是不应该被消解。而审美存在的理想状态是人们接受艺术对现实的批判即“艺术是大拒绝”,将人们对现存事物的抗议吸收并进行改造,不是仅仅将艺术纳入社会的秩序而是要将艺术审美改造现有的秩序规范,马尔库塞认为虽然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艺术展现出民主化、大众化的趋势,但是真正创新发展的艺术与审美在发展中超越日常經验,艺术异化中技术的重要作用弥合艺术与日常之间的间隙,各不同的向度被占优势的方向同化,机器技术的介入使得人们轻易地享受到被粉饰的被异化的作品,人成了这种机器的零件。马尔库塞的审美规范思想中暗含重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可能性的含义,世界不是概念化的需要运用思想进行变革。此外,马尔库塞还将人的自我能动性与马克思所阐述的劳动联系起来,将其作为人的本性。

而弗洛姆主要从人的心理角度进行分析,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能动性,并通过能动的创造确证人的存在人的存在,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内在潜能的作用才能够达成,因此,弗洛姆关于审美规范的理解离不开对人本质中的内在潜能的肯定与发挥。此外,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将劳动当作人的本性中本身就包含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审美规范也是从人出发最终服务于人。弗洛姆认为的异化是关于对人生产性潜能的否定,劳动本是为自己的劳动,作为主体人的行动却被统治,在个体的心理产生了“异化”的概念,人与世界相疏离。在弗洛姆看来在这样异化情况下的人是无法产生幸福的,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现实的真实情景中,弗洛姆提出关于改变社会秩序以满足人的需求,包括对精神需求的满足。

通过研究发现不仅马克思对异化做出重要的理论的论述,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也进一步展开了对异化理论的研究,这都是对当时所面对的不同的资本主义和不同社会条件下发生不正常状态的分析,表达哲学家对社会的关切以及试图寻求解决措施改变这种不正常状态,对审美规范思想的考察是他们众多思想精神中的一个方面,但也应该重视其中的价值。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同样将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艺术学等内容引入审美形式研究中,深入分析晚期资本主义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对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

4总结

在马尔库塞的思想体系中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相对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者,将对审美艺术的理解建筑于现实社会条件中,在一定审美规范内的人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不仅有助于实现个人的自由,还能够引导社会和集体实现更大的发展。对马尔库塞思想的研究可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入研究,更加重要的是,给我国当前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启示。在我国如今的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人们对“美”的认知还是不全面的,而人们对美好生活又充满向往,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注重对个人以及个人所组成的群体间进行审美的引领以形成和发挥规范的作用,防范和规避风险,将困难挑战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力优势。

参考文献

[1]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4]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弗洛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6]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李穆译[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作者简介:李婷(1997-),女,汉族,山西长治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马尔库塞需求审美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
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阶段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