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时代战斗精神培育的四个着力点

2022-02-23 05:49王小涛
政工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我军官兵培育

王小涛

习主席强调指出:“我军历来以敢打敢拼闻名于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永远都不能丢。过去我们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新时代,着眼打赢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战争,战斗精神培育工作必须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着力解决“为谁而战”问题,筑牢官兵能打胜仗的政治信仰

高昂的战斗精神源于坚定的政治信念。只有把战斗精神建立在正确、自觉、坚定的政治信仰基础之上,才能保证官兵具有真正持久的勇敢牺牲精神,才能保证战斗意志不因一时一事的情况变化而波动,才能培养更加科学理性的战斗精神。可以说,战斗精神的核心是“为谁而战”问题。从我军建设发展的实践看,战斗精神之所以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引导,筑牢了官兵的精神支柱,使官兵明白“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以及“为谁牺牲”这个道理,从而焕发出极大的战斗热情,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比如,抗美援朝战争中,通过教育,广大志愿军将士都普遍而深刻地认识到他们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代表着祖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他们所执行的是保卫祖国安全、保卫朝鲜人民独立和自由、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光荣的任务。因此,他们的士气非常旺盛、战斗意志非常昂扬,每个战士在战场上都表现出无比的勇敢坚强和主动机敏,表现出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反观近年来一些部队战斗精神培育效果不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简单沿用训前动员、训中鼓劲等方法,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思想树得不牢,对为什么而练、为什么而战模糊不清。

坚定官兵“为谁而战”的政治信仰,一是要筑牢忠诚根基。对党忠诚是军人的首要品格,也是培育战斗精神的首位要求。必须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学习,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我军性质宗旨教育、军魂教育和军委主席负责制学习教育,筑牢官兵忠诚第一的政治品格,使铁心向党真正内化为官兵的精神信仰、外化为官兵的行为准则,做到面对任何生死考验始终决不动摇、决不迟疑。二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帮助官兵认清战争的阶级性和政治属性,认清政治军事的关系,认清胜负因素的转化,认清人民战争的威力,坚定正义战争必胜的信念。三是要端正价值追求。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官兵的家国情怀;开展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教育,引导官兵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强军梦,把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变成崇高的价值追求和自觉的行动指南。

二、着力解决“和平积习”问题,激发官兵能打胜仗的高昂士气

和平积习是什么?就是一些部队因为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官兵战备意识、战斗意识、战争意识、忧患意识弱化,暮气惰气日增,杀气虎气日减,从而积累的一些看得见却又被部分官兵默认的不良习气。战争从本质上讲是意志和心理的对抗,是迫使对方服从自己意志的活动。在战场上,作战双方总是力图用己方的意志征服敌方的意志、用己方的勇气压倒敌方的勇气、用己方的心理摧垮敌方的心理,以营造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战斗态势,战斗精神也因此凸显为敌对双方在精神领域的激烈对抗和此消彼长的情势。所以,培育战斗精神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去掉“和平积习”,尤其是去掉当“和平官”“和平兵”思想,激发官兵高昂的战斗士气,使官兵在作战中时刻能够用己方的士气瓦解敌方的士气。

激发官兵能打胜仗的高昂战斗土气,一是要用军人的职责使命激励。打仗是军人的天职。要扎实开展职责使命教育,在经常性思想教育中搞好常态灌输,在形势战备、重大任务等重要时机搞好有机渗透,引导官兵常怀忧国之心、常思强军之责、常谋打赢之策,不断强化战斗队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要用形势任务激发。时刻不忘战争,时刻准备战争,是军心士气振奋的重要体现。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形势变化,加强形势战备教育,引导官兵紧跟世情看动态、紧跟敌情看挑战、紧跟军情看局势,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打仗意识,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三是要用真抓实备催生。要牢固树立“打赢先打假、求胜必求实、治训要治虚、为战不为看”的练兵备战导向,坚决杜绝一切游离于战斗力标准之外的虚耗,坚决清理对作战体系没有贡献率的累赘,坚决挤掉练兵备战中走过场的水分,坚决管住“五多”问题和“二八现象”,以练兵备战的实际成效,回答习主席的“忘战之忧”“备战之忧”“胜战之忧”。

三、着力解决“牺牲准备不足”问题,培育官兵勇于牺牲奉献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刘伯承元帅指出,不怕牺牲是男儿头上的桂冠,是军人最可贵的品德。有了这种作风,才能在战斗中形成震慑敌人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了这种作风,才能在战场上形成强大的突击力和摧毁力。军人的职业就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奉献。“牺牲”是战斗精神培育中每名军人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必须想明白的问题。

培育官兵勇于牺牲奉献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一是要强化官兵的牺牲精神。打仗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流血牺牲不可避免。如果整天提心吊胆,反而可能会牺牲;只有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才有可能少流血、不牺牲。培育战斗精神,其目的不是要官兵牺牲,而是为了避免和减少牺牲,赢得胜利。要着力培养官兵的奉献精神、联合意识和全局观念,引导大家敢于在危险境地舍弃自己,敢于在关键时刻牺牲自我,用鲜血和生命证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重于泰山”而不是“轻于鸿毛”,永葆革命军人应有的革命精神。二是要培育官兵的英雄情结。不怕牺牲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历数我军历史上的英雄模范就会发现:能打仗的部队英雄多,英雄多的部队能打仗。要充分利用我军英雄辈出的宝贵财富,广泛开展学英雄活动,营造学习英雄、崇敬英雄、争当英雄的浓厚氛围,让官兵胸中装着鲜活的英雄形象上战场。三是要尽力解决官兵的后顾之忧。青年官兵大多是独生子女,“如果我牺牲了,谁来照顾我的父母?”“假如我伤残了,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只有积极帮助官兵解决好各种现实问题,官兵才能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要积极为官兵排忧解难,做好参战和遂行任务中伤亡人员抚恤优待工作,认真落实战伤救治、训练伤防治、伤残等级评定等制度规定,及时探望慰问军烈属、伤病残人员。加强政策制度宣讲解读,落实好工资福利、住房保障、探亲休假、医疗保险等待遇规定,协调做好军人婚姻恋爱、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托入学以及退役安置、伤病残移交等工作,完善困难家庭救助救济制度,等等,让官兵心无旁骛练兵备战、义无反顾冲锋陷阵。

四、着力解决“底气不足”问题,增强官兵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打胜仗的信心

战斗精神是敌我双方精神力量的较量。但这种精神力量的发挥离不开兵员数量、武器装备水平等物质力量以及官兵技战术水平的支撑,否则,战斗精神只能是空中楼阁。当前,部分官兵由于对我军现有装备水平缺乏信心,面对强敌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底气不足,还存在“恐高”“怯战”等心理,必须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克服。

我军的作战史就是一部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历史。针对我军武器装备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一是要在探寻人与武器最佳融合方式中增强官兵信心。牢固树立“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意识,以意识转变谋求自觉融合、以深化研究谋求科学融合、以严格训练谋求主动融合、以正规管理谋求自然融合。要严格训练标准,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潜能,提高两者融合的程度;要严格训练作风,切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使人与武器装备融为一体,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二是要从武器装备的新发展中增强官兵信心。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我军武器装备规模化、体系化也在不断提升,各种高精尖武器、“撒手锏”武器陆续研制成功和列装,战斗力不断加强。要引导官兵从我军训练水平的提高、武器装备的变化中,增强敢打必胜的勇气和决心。三是要在苦练军事技能中增强官兵信心。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积极开展战法创新活动,加强智能化战争制胜机理研究,弄清战法创新的关节点是“技术阻断”这个新道理;加强我情敌情研究,特别要重视研究潜在对手的作战思想、作战理论、作战武器等,研究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新战法、新的作战原则,在知己知彼中提高谋略水平、增强打赢信心底气。

猜你喜欢
我军官兵培育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