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精神培养途径探究

2022-02-23 01:16黄治东
活力 2022年23期
关键词:志气骨气底气

黄治东 嵇 炜 耿 璇

(1.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 222002;2.常州大学,常州 213000)

一、“志气、骨气、底气”精神的内在含义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此乃志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乃骨气;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书写伟大篇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此乃底气。

有志气,就是要有志向、有信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近代中国为了摆脱列强的侵略,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生命,只为换来民族独立。例如,陈延年和陈乔年为救国图强,慷慨就义,当时陈延年只有29岁,陈乔年只有26岁。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此诞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正是有了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我们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下,我们党积极应对,大学生响应号召,去前线担任志愿者,坚决保护我们的国家。大学生带着坚定的信念与志气,是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浪潮中的关键力量。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大学生要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成为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

有骨气,就是要不畏艰难、不屈不挠。在长期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以伟大建党精神构成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先后锤炼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让中国不再轻易受他国欺负,这就是属于中国人的铮铮铁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大学生要居安思危、锤炼本领,在关键时刻要能站出来面对困难与挑战,不怕苦、不怕累。

有底气,就是要有信心、有自信。在2021年3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期间,一组辛丑年的对比图片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美国对中国居高临下地颐指气使早已成为过去时,今日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这彰显了我们中国人的底气。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到现在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带领14亿中国人民脱贫攻坚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从百废待兴到一片欣欣向荣,这是当代大学生最硬核的底气。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向党和人民交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满意答卷。

二、为什么要培养青年的“三气”精神

(一)社会的需求和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物质条件相比于过去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一些人在父母的照顾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就是志气。但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共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意识形态日益增长。在科技的浪潮中,当代大学生要传递好手中的接力棒,锤炼本领,培养“志气、骨气、底气”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想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坚守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要想建设新时代的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各行各业,掌握国外对我们“卡脖子”的技术,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展示属于我们的气质。作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走好我们的复兴路,扛起时代使命。

(二)家庭的要求和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在每一个家庭中,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和举止,这就要求父母应做到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正确引导孩子“志气、骨气、底气”精神的形成。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随着学历层次和生活阅历的增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影响家庭的美满和幸福。一个家庭培养出一名大学生,不仅仅是金钱上的付出,更是精神上的坚持和投入。大学毕业后,很多大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接受社会的考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很快地融入了社会大家庭中,积累了社会经验,展示着自己的才华,这正是大学生的“三气”精神的充分体现。

(三)大学生自我压力和要求

青年是标志时代最准确的刻度尺,时代发展的重任压在青年人的肩上,时代的荣耀也是青年人创造的。当代大学生比中国历史上任何阶段都更加具有“志气、骨气、底气”精神,更迫切地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他们不仅能从自己的家庭出发考虑问题,更能够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出力量,奋发图强、矢志不渝。

相关学者对国内近60所高校近1万余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于当前严峻复杂国际形势,多数大学生认为在国内深造不比留学国外要差。当代大学生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民族自豪感都非常强,能够主动维护国家利益,甚至放弃优渥的生活选择回到中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骨气。

近年来,大学生参军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参军报国的热情持续高涨,大学生参军比例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要不断增强底气,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要在精神层面不断地升华。社会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升,因此大学生有迫切提升底气的必然要求。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都有了新的位置,这更加增强了大学生在世界各国大学生面前的底气。

三、如何培养青年的“三气”精神

(一)从思想上进行培养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代表,需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和勇气,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朝着正确的航向破浪前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推动国家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每一代中国人都有着坚定的“志气、骨气、底气”精神。

高校需要将“立德树人”贯穿办学的始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高校应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使大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增强才能和精神塑造;加强高校党委的领导,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充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规章制度,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尊重学生,协同家庭和社会,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未来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脚步更加坚实地走向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过程,也蕴含着红色文化、爱国情操的传承,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是最好的学习纲要。

高校要充分运用其精神内涵感染学生、指导学生、教育学生,使得红色血脉薪火相传,内化为大学生知行合一的精神品格,使当代大学生成为不负党与人民期望,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全党和全国人民都要不断建立起培养当代大学生“三气”精神的决心。一要坚持让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涵,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奠定理论基础;二要坚持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个人前途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为人民服务;三要坚持让大学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这“三个坚持”既是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精神的本质,也是落实这项重要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基本路径。

(二)从行动上进行把控

大学生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在高校里学习,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是开展精神教育的前提。高校应该开展对大学生群体思想和行为方式的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推进新时代“志气、骨气、底气”精神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堂的作用,让大学生不断成长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精英。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趋于多元化,网络发展安全受到了诸多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空间的安全治理,并且围绕网络综合治理能力的提高发表了一系列论述,要求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利用网络有利的一面,开展“互联网+”等创新创业项目,净化网络环境,为社会面临的难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并做出贡献,在此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精神。社会各界及互联网企业要共同担起网络清流的责任。微博、抖音等影响力较大的App,要承担起维护网络空间风清气正的责任,弘扬真善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党引领下的当代大学生中不乏具有“志气、骨气、底气”精神的有志青年,要鼓舞这些有思想、有头脑、有见识的青年人在网络中发挥引领作用,以正能量为网络舆论的精髓,摒弃伤风败俗的不正之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不断激发青年人利用网络传递正能量,用“青年人”去影响和服务“青年人”。

结 语

时至今日,世界格局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作为青年群众优秀代表的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提升内在的修养,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多角度地开阔自己的视野,除了在个人思想境界方面不断提升,更需要在实际行动上走在青年人的前列,赶超时代发展的步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只有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才能在时代洪流中挺立潮头,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奋勇向前,在气壮山河的交响中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猜你喜欢
志气骨气底气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巴西侨商叶兴平:宽厚养大气,淡泊养志气
人小志气大
朽木颂
心底无私底气足
为政底气
欲望与志气
欲望与志气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