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作业管理

2022-02-24 00:05周振华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双减作业

摘 要 学校作业管理是学校为了提高作业设计和实施质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综合。高质量作业管理是高质量学习的前提,必须以系统思维协同推进。在课堂上,灵活定义作业,构建“以练导学”的生本课堂;在设计上,指向核心素养,基于“问题解决”培养综合能力;在布置与反馈上,重视“作业育人”的品质培育;在评价监测上,健全闭环,形成网格联动。精准发力,让作业管理成为减负提质的“最后一公里”。

关  鍵  词 双减 作业管理 核心素养

引用格式 周振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作业管理.[J].教学与管理,2022(05):25-27.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作业决定着校内教育的水准,也极大地牵动着每个家庭对教育的关注。可以说,作业不仅联接着教师与学生,也沟通着学校与家庭。于是,作业势必要挑起“双减”的大梁,成为“减负提质”的突破口。

那么学校如何抓住“作业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在系统设计、专业引领、协同推进中推动育人方式的转变,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质量呢?

一、以作业管理的政策性为前提健全闭环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三个问题:一是明确了作业的功能定位和价值所在,即“什么是作业”“作业有什么用”;二是提出了作业的数量、类型、质量标准,清楚了“什么是高质量的作业”“作业有哪些形式”;三是界定了作业的责任边界,即“谁来干”“干什么”。但是要把《通知》贯彻落实下去,打通“最后一公里”,还需要“过三关”,打好组合拳,形成管理闭环。

1.制度关:细化规则,划好红线

首先,学校作业管理内容涉及作业的设计、布置、完成、批改、分析、讲评、辅导等,相应的管理形式包括规章制度、教研活动、过程监控、阶段检查、绩效管理、家校沟通等等。除了要素全面、突出重点外,制度的建立必须聚焦师德师风,根据上位文件,结合学校实际问题画出工作红线,如: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购买教辅资料……其次,要以细化的条例指导工作开展,用精细化管理促进教师从制度遵守走向教育文化自觉,守住工作底线。

2.思想关:家校协同,避免内卷

学校要引导教师认识到作业对优化学生学习体验的积极作用,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达成课程目标出发,精心设计作业,努力实现作业的分层、开放、实践、综合、个性、趣味。家长层面要通过家长会主题聚焦、家长读书会、告家长书、家访等方式,引导家长学会在校外教育“内卷化”漩涡中保持定力、不错位。学校要畅通与家长、教师、学生的交流对话渠道,构建健康的育人生态,让学生作业凝聚关爱和智慧,成为学生愉快的学习之旅。

3.过程关:责任区分,网格联动

作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各个环节的人员联动,理清责任边界,打造作业管理闭环。在课堂层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倡导以“大概念”“核心问题”为驱动,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学习,尽量实现教—学—做—评的一体化,避免课堂作业下课做,回家做。在教研组层面,加强专题研究,从研题、说题、命题、析题,从作业设计、批改、评价等着手,设计有序高效的作业。建立学科年级校本作业库,实现年级统一、精选、规范、均衡。在班级层面,推行“日公示、周反馈、月表彰”制度,从“限时、计时、及时”三个方面形成班级作业总量监测制。在学生层面,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整理自己的“阶段学情反馈单”和晚托书面作业“两个70%”的自我监测,提高他们的自律和自理能力。在家长层面,引导他们开展亲子运动、家庭实验、家务劳作等实践性、体验性活动,有效规避“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问题。

二、以学习发生的灵活性为起点定义作业

对作业重新定义,是一所学校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育人方式的系统工程。要让学校作业与教育综合改革同频共振,就要从更高的站位、更全的视角诠释作业的内涵。

1.重新定义作业,构建“以练导学”的生本课堂

《辞海》上说,“作业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站在“活动”的定位上,作业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持续有效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是联系学与教的“桥梁”,是学生学的具体形式,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载体与依据。因此,我们要把指向课堂核心目标的重难点作业包裹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学习活动,使之成为架构整个课堂的支撑和工具,从而将“讲台上的学习”转化为“课桌上的学习”,化教为学,还学于生。所谓“核心活动”,就是课堂行进过程中具有导学功效的活动任务。它可以是一份核心问题驱动下的“研究项目”,可以是一份“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也可以是一个“主线问题引领下的探究活动”,甚至是一次讲故事训练、观点争辩等。

为了实现课堂作业的随堂化,我们结合教材的特点,特别强调把课后思考题和课堂练习作业演化为主问题、大概念、学习任务来推进教学,实现教—学—练同步推进。

2.关注不同需求,构建“同中求异”的校本作业

教师要用“勤”和“研”换学生的“轻”和题目的“精”,实现量上精选,质上甄选,式上趣选。

首先,聚焦“难度控制”,提升教学评一致性。教研组在日常教研备课中把作业设计同时纳入备课设计,引导教师统筹课堂作业、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进行系统化、一体化研究。鼓励教师尽量将知识嵌入到生活情境和学科探索情境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聚焦“效果控制”,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不同学科教研组要探索最符合本学科特点、最能体现本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的作业。还要本着因材施“练”的原则,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作业的反馈成为展示学生个别成果的途径,使不同孩子获得成就感。

再次,聚焦“评价控向”,优化作业结构比例。作业不可避免地受到考试的影响,因此牵住考试这个“牛鼻子”是作业管理的方向性问题。当然从实践操作层面看,老师们更重视研题。教研组可多开展研题、说题、命题、析题等研讨比赛,抓住命题导向,合理配置题型,控制作业难度,设计梯式爬坡,甄选一题多用,扩大作业效益。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以一个单元、一个学段、一个学期为时间单位,系统化地选编、改编、创编,形成校本特色作业。

三、以人本主义的生本性为基点回归初心

教育要回归到“人”,作业也要回归到“人”。作业事关人性,在作业问题上我们要做到眼中有作业,心中有学生,更要从“学生本位”出发去做“良心活”。

1.作业布置:认真体验,时间管理

作业要找到“限量”与“提质”的平衡点,关键在于做好“时间管理”。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能力、水平的角度,对作业的难易程度、用时长短、覆盖知识点、熟练程度等方面认真体验感受,以便及时调整,给出适合学生使用的作业。当然还要“限时”,由班主任将各科作业整合起来一并发布,这样才能清楚作业总量,同时可以根据部分学科的特殊需要实现“错时”。只有抓住时间管理这个“牛鼻子”,作业才有“减负”的可能。

2.作业批改:多向保温,发挥激励

作业要达成目标,教师“全批”“及时批”是前提,而“面批”和“及时改”则更凸显指导的有效性和个体化。同时要进行有温度的作业评价,采取引赏式、积分式、表述式等手段,突出正面评价,发挥激励功能。比如:表情包式的作业反馈,教师私人订制的手绘加分卡,每周表彰学科小明星,做一面学生作业展示墙,给学生组建“错题库”,进而建设有精准价值和实效性的生本资源等……让作业能带有师生的温度,演绎教育的故事。

3.作业讲评:聚焦改进,培养自主

作业讲评要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学生反馈的信息来针对性解决问题,聚焦教与学的改进。

如,以“错误排行榜”聚焦学生错得最多、最典型的问题,逐个分类展示讲评。也可以由学生“点餐”,对最有疑义的题目来个重点突破,避免讲评平均使力。

如,以“阶段学情反馈单”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主改进,自我管理。以“作业对对碰”鼓励学生找伙伴去讲题,溯源“怎么想的”,在分享对比中受启迪,明白“应该怎么想”,避免教师唱独角戏。

如,以“作业讲评微视频”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协作分工录制典型问题和疑难问题的答疑解惑微视频,既可以建设校本资源,也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跨越时空界限反复收看,弄懂贯通。

布置作业时,更要加强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指导,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富有成就感的“高光时刻”和充满快乐的难忘体验,只有这样作业才能在“育心”的过程中“育分”又“育人”。

四、以核心素養的综合性为标杆激趣提能

我们习惯于说“做作业”,但现实中学生都是“写作业”。把作业回归到“做”的本质,那样式就多了。探究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调查的、演讲的、劳动的……作业就是要从学科逻辑走向生活逻辑,从“书”本走向“生”本。

1.跨界整合,指向“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

儿童是完整的人,生活是不分学科的,未来的学习一定是在问题驱动下、在真实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的。大概念教学、项目化学习成为必然趋势。所以作业设计也必然要基于问题,超越学科,走向综合素养的提升。

如围绕《跨界学习:小学传统节日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创生》课题研究,我们试图以“跨界学习”的理念,以“项目化学习”为形式,以某一个传统节日主题课程中的大任务为驱动,让孩子们在一个节日的一个项目研究中获得科学知识、文学素养、艺术表现、沟通比较等多维能力的提升,习得“一节化万物”的认知方式。

再比如,基于学科融通和学科大单元教学的概念,我们提倡设计项目化长作业。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中,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实践、拓展的过程,使各学科关键能力成为一张相互关联的网,指向综合素养提升。如学习完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理想和信念》后,结合建党百年庆祝活动,我们设计为期一个月的“寻找我身边的优秀党员”系列活动。通过项目设计、文本阅读、场馆学习、影视欣赏、人物寻访、提纲设计、访谈记录、故事整理、多样化表达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建立起知识能力间的相互关联,并在不同条件下灵活判断和决策,最终达成高质量的学习。

2.尊重自主,重视“作业育人”的品质培育

魏书生当校长时提出全校学生写“定量作业”,即作业科目和数量确定(一页纸),内容不限。学生管这样的作业叫“自留地”,每个人所分“土地”面积相等,种什么作物,怎么耕作,就各显神通了。陈钱林校长在学校实施“自主作业”,包括作业签免(对学力较强或能力明显不足的学生,经家长签字后可以减免相关作业)和学科自主作业。不少学校在作业设计上呈现“作业自助菜单”,学生可以“点菜”完成。这些范例都启迪我们要高度重视作业的育人价值。作业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还是培养学生自律、自立品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育人阵地。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自主性、专注力、投入度,以及不同类别作业所需要的不同能力和方法,都是非常关键的品质和能力。

“双减”之下,把时间还给孩子,就是基于对学生的信任,改变作业“培养”学生被动学习和被动人格的现状,为学生创造自主规划、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自主评价的机会,从而减少心理负担,让作业的布置和完成成为自我的需求,形成良性互动。

总之,要实现作业这个“关键日常”的高质量,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教师的教研、科研、培训、评价,家长的认同联动等都需要形成闭环。同时学校作业管理还要围绕政策要求、时代需求、前沿成果、技术应用等不断深化完善。作业鲜活些,教育才有温度,学生的生命才更舒展,管理目的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马珍珍,杨振峰. 系统设计 专业引领 协同推进——上海市加强学校作业管理工作举措概要[J].人民教育, 2021(Z1): 37-39.

[2] 张新宇,邵骁. 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提高作业应用效果[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Z1): 130-135.

[3] 王月芬,张新宇,孙宗良,等.学校作业管理现状分析[J].现代教学,2016(1Z1):11-14.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双减作业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众里寻她千百度
一个高分子模拟计算网格的作业管理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