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词缀“生” 研究综述

2022-02-25 21:39徐悦然
今古文创 2022年6期
关键词:构词词缀助词

【摘要】“生”最早作为实词使用,词缀“生”出现于唐代前后,后由词缀发展为“类事态助词”,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失。厘清词缀“生”发展过程的同时,需讨论其来源、性质。词缀“生”应产生于六朝并在唐代被广泛使用。其来源应与中古助词“许”有关。在“形容词+生”这一结构中“生”不作词缀,而是表感叹语气的语气词。

【关键词】近代汉语;词缀;生

【中图分类号】H1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6-0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经语言研究 ”(项目编号:17ZDA311)资助。

近代汉语时期古汉语词汇不断产生新变化,“生”的词缀用法便产生于这一时期。“生”最早作实词,在六朝时期出现词缀用法,唐代这种用法逐渐增多,宋代词缀“生”从构词成分发展为类似事态助词“了”的语法成分,但到明清之际这种用法在口语中完全消失,词缀“生”也丧失了构词能力,只能作名词后缀。

本文整理了学界对词缀“生”的相关研究,明确其来源、功能,梳理了“生”由实词发展为虚词的过程。

一、关于词缀“生”的研究

(一)词缀“生”的来源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在解释《诗经·小雅·常棣》时认为“唐人诗‘太瘦生’及凡诗‘何似生’、‘作么生’、‘可怜生’之类,皆以‘生’为语助词。实以此诗及《伐木》诗‘友生’倡之也。” ①他认为词尾“生”直接来源于“虽有兄弟,不如友生”之“生”。

石锓(1994年)不同意马瑞辰的观点,他认为“友生”之“生”虽为词尾,但未见接于其他词之后,且“友生”实为凝固用法,如:

(1)有士人退朝,诘其友生……他曰谓友生……友生应曰。(《因话录》卷五)

且这种只用于名词后的词尾“生”是如何转变为唐宋时期可接于形容词、副词、疑问代词后的“生”是无法解释的。他认为“生”应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的“馨”。二者读音相近,在口语中容易发生借用,且魏晋南北朝时的“馨”与唐宋时期的“生”在用法上有继承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词缀“馨”常构成“宁馨”“尔馨”“如馨”等结构。

(2)王丞相云:“见谢仁祖,恒令人得上。”与何次道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正自尔馨”即“正是这样”。在此,“馨”作指示代词词尾。

随着“如”“若”“那”等泥母字转变为疑问代词,“宁馨”在古代方言中也可表疑问。石锓认为这可能是“疑问代词+生”的来源。

同时“馨”在魏晋南北朝时可用作动宾结构的词尾,表状态。

(3)螭拨其手曰:“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其中“如……馨”即为“像……样子”,可能是“动词+生”表状态的来源。

到唐代,“馨”常作形容词词尾。

(4)碧玉为杆丁字成,鸳鸯绣带短长馨。(唐·陆畅《咏行障》)

“馨”前的形容词都是状态形容词,可能是“形容词+生”表状态的来源。

刘坚(1992)、曹广顺(1995年)等学者对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曹广顺认为唐代“生”主要用于形容词之后,与魏晋南北朝差异较大。语音上二者上古音虽接近,但中古音“馨”属晓母青韵,“生”属生母庚韵,存在差异。因此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生”与“馨”如何完成语音与功能两方面的转变,尚须进一步证明。

刘瑞明(2006年)认为词缀“生”源自方言仿写。首先词缀的组合能力有一定限制,不具有开放性与任意性。但是词缀“生”展现出了与任意词语组合的情况。由此推测,“生”做词缀并非是口语词书面化的结果,而是作者在行文时对某一种方言的仿写。

为证明这一观点,刘瑞明对方言中类似情况进行了考察,他认为六朝时的“偏生”“冰生”,唐朝时的“怎生”“好生”等都与当代许多方言中“形容词+生”作形容词这一情况相符合,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方言与“生”的关系。作者推测古代“怎生、好生、偏生”等直接來源于方言;“冰生、白生生”之类可能直接取于方言或是将方言词中“生生”缩减为“生”,或将“生”重叠为“生生”;李白仿用吴语“太憨生”借来“太瘦生”句,并非是自然口语,而是经过“加工”而成的仿制语言。唐代作家行文时出于某种目的而对方言中“……生”结构进行仿写,出现了“太憨生”等,这一形式被追求语言精辟的禅僧接受,并进行了大量仿效,从而导致了这一结构大量出现,且使用时出现了开放性特征。研究者将唐宋时期的“生”当作口语实际反映是错误的,唐代之前极少数例词才是真正的“生”缀源头。在文章中刘瑞明还提及了“生”“许”“馨”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并不明确。

刘传鸿(2014年)明确指出了“生”“馨”“许”三者之间的关系:“生”与“馨”相关,但二者并非直接存在源流关系,而是有共同源头“许”。首先“许”与“馨”声部相同,二字均属晓母,双声,“许”为鱼部,“馨”属庚部,二字实际发音相近。“生”属审母耕部,“许”属晓母鱼部,二者亦音近。因而可以推测,“馨”与“生”的出现都是“许”在方言中的音变,“许”才是“生”的来源。

(二)“生”的性质

“生”在唐宋时期常用,前人多称其为“助词”或“语助词”,而在冯春田(1991年)、曹广顺(1995年)、刘坚(1992年)等人的研究中则多采用“词缀”说法。在汉语发展中,词缀是极为重要是极具争议的一部分,关于词缀的名称更是有“字头、字尾”“前置成分、后置成分”等各类说法。而“词缀”这一说法目前学界认可度较高,依照词缀在词中所处位置可以将其分为前缀、中缀与后缀。在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中“生”是作为后缀进行处理的。

但是刘传鸿(2014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在“形容词+生”结构中的“生”并非是后缀,而是语气助词。通过分析文献中“形容词+生”结构出现位置及句法功能,作者得出了“形容词+生”结构并未成词,“生”有出现于句末的要求,且均表示感叹语气的结论。因此应将“形容词+生”结构中的“生”定性为表示感叹语气的语气词。同时,作为语气词的“生”,其功能、位置等都与中古表示感叹语气的助词“许”类似,进一步证明其来源于“许”。

二、“生”的组合关系

“生”的组合关系曹广顺(1995年)、石锓(1996年)等人都有相关论述,其观点基本一致。“生”作为词缀使用时,其构词能力较强,可以出现在形容词、名词、动词、疑问代词等之后。

石锓(1996年)分析了“生”缀在唐五代、宋、元、明清时的使用状况。他认为词缀“生”最早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用于形容词、名词、动词之后且多与“太”搭配,构成“太……生”结构。这一时期词缀“生”表状态,有构词作用。到了宋代,“生”缀仍可用于形容词后。一部分单音节形容词与“生”结合后做副词且可带“地”(好生—好生地)。在此结构中,作副词词尾的“生”在功能与结构上都与副词词尾“地”相当。这一时期,“生”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结合时已为助词,相当于“了”,与疑问代词结合时只起衬音作用。明清之际,“生”缀只出现在凝固结构中,丧失构词能力。

冯春田(1991年)通过统计词缀“生”在唐五代禅宗文献、敦煌文献以及宋代以后文献中的组合类型来分析其组合关系。得出了唐五代词缀“生”的四类组合情况,分别是“形容词+生”“副词+生”“疑问代词+生”“疑问代词宾语提前的固定结构后用‘生’尾(何似生)”。宋代后,词缀“生”的用法发生了一定变化,具体表现为“疑问代词+生”这一用法中出现了“怎生”,可修饰形容词、名词,可以做动词“是”的宾语,其后还可加“般”“地”。同是出现了“指示代词+生”用法(这生),作名词修饰语。“副词+生”用法中“好生”出现了“甚、很”的意思且可作形容词修饰语。“形容词+生”结构突破了“太+形容词+生”的局限,出现了“急生”“奇奇怪怪生”等用法。

三、詞缀“生”的产生与发展

(一)词缀“生”的产生

关于词缀“生”的研究最早是围绕其产生年代进行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其《六一诗话》中便有所提及:“‘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犹以‘生’为语助,如:‘作么生’、‘何似生’之类是也。” ②

近代的大量学者亦对词缀“生”的产生时间做了考证。刘坚(1992年)、冯春田(1991年)、袁斌(1992年)、张美兰(2001年)等均明确指出词缀“生”出现于唐代。曹广顺(1995年)对此表述略有不同,他认为词缀“生”应产生于唐代前后。

而刘瑞明(2006年)则认为据下述《幽明录》二例可将其产生时间提前至六朝:

(5)热泉可煮鸡豚,冰泉冷若冰生。(南朝·刘义庆《幽明录》)

(6)武宣程羁,偏生未被举。(南朝·刘义庆《幽明录》)

(二)“生”的虚化过程

关于“生”的虚化过程,曹广顺(1995年)对其做了详尽论述:

词缀“生”最早产生于唐代前后,但在唐代用例较少,多作为形容词后缀使用,常构成“太……生”结构。

(7)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唐·李白《戏赠杜甫》)

(8)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月,太迟生。(唐·和凝《江城子》)

晚唐五代“生”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用例增多,用作形容词性后缀,也可用于名(代)词、动词之后。这一时期“生”缀主要起认定事物情貌状态的作用,当“生”与形容词结合时,使词组有夸张、强调的肯定意味。多出现于禅宗语录以及敦煌变文之中。

(9)作么生是不瞒人底句?(唐·云门文偃《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10)和尚曰:“子问太高生。”(南唐·静筠二禅师《祖堂集》)

宋代依旧以形容词后缀为主,但在“动词+生”结构中“生”缀具有认定强调事物、状态的作用,其功能和意义从构词成分渐向语法成分转化,类似于事态助词“了”。

(11)怕君不饮太愁生,不是苦留君住。(宋·辛弃疾《御街行·山中问盛复之提干行期》)

元代只有部分凝固用法如“好生”“怎生”被保留下来,“生”这一时期作为后缀大部分只有衬音作用,少部分接在形容词之后起加强语气作用。同时也有一些较为奇特的用例:

(12)如今带着弓箭射,儿子野鸡行有,说谎做贼,因此生莫道说有。(元典章三十五·兵部二·军器)

上述例证中词尾“生”紧跟于连词与指示代词后,可能是其他语法成分功能渗透的结果。“因此生”在其他语用例中都写作“因此上”,进一步证明这一时期 “生”已只有衬音作用。

陈玲(2013年)通过统计《金瓶梅词话》与《红楼梦》中的词缀“生”,对明清时期词缀“生”的用法进行梳理,最后得出结论:明代“生”缀与元代用法一脉相承,且已无实际意义。清代,“生”作为形容词后缀、副词后缀、疑问代词后缀的用法几乎消失,向名词后缀转移,基本丧失构词能力,最后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消失。

“生”的虚化链如下:

(唐之前)实词→(唐五代)形容词后缀→(宋)类事态助词→(元)起衬音作用的后缀→(明清)只作为名词后缀出现

从上述虚化链中可以发现,宋代是其功能转变的重要时期,其功能与意义都趋向事态助词。刘坚(1992年)指出词缀“生”在宋代已经出现了从构词成分向语法成分转变的倾向,曹广顺(2006年)认为这一现象是由于宋时事态助词大量出现导致词缀“生”向事态助词靠拢所导致。但“生”却没有在此基础上完全发展为事态助词,原因应当是“了”已形成,而“去”尚未完全消失,在事态助词这一系统内部,“生”已没有生存空间。

四、结语

对近代汉语中词缀“生”的讨论已近千年,但仍没有完全清楚。借用刘瑞明先生的说法:“各家仅述己见,对异说没有驳论否定。这又对认识的深入和统一有直接的影响,出现徘徊和停滞” ③本文归纳整理了目前学界关于词缀“生”的相关讨论,并将其总结如下:

词缀“生”产生于六朝时期,被广泛使用则是在唐代,此后经历了从词缀到类事态助词再到无构词能力后缀的虚化过程。在讨论中,其产生时间、虚化过程以及组合关系已逐渐明确,但对其来源与性质,目前仍未有定论。此二者不可完全割裂,考虑到唐代“形容词+生”结构中“生”可能是表感叹语气的语气词这一性质,其功能用法与性质都与中古语气助词“许”较为接近,这可能是其真正的来源。而此前较多学者认为的词缀“生”来源于“馨”的观点则仍需进一步验证。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来,今后在进行词缀“生”研究时,一方面应继续探究其来源,找出关键证据加以证明,并对前人观点加以驳斥。另一方面可以对共时层面即现代或古代方言中的词缀“生”用法进行讨论与总结。

注释:

①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三十二卷·卷十七》,清道光十五年学古堂刻本。

②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明津逮秘书本。

③刘瑞明:《近代汉语词尾“生”源流详说》,《励耘学刊》2006年版,第133页。

参考文献:

[1]石锓.近代汉语词尾“生”的功能[J].古汉语研究,1996,(02):41-43.

[2]石锓.近代汉语词尾“生”的功能及来源[J].丝路学刊,1994,(04):18-21.

[3]刘瑞明.近代汉语词尾“生”源流详说[J].励耘学刊:语言卷,2006,(2):126-147.

[4]劉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161-169.

[5]刘传鸿.“(太)+形容词+生”组合中“生”的性质及来源[J].中国语文,2014,(2):127-133.

[6]王敏红.词缀“生”在绍兴方言中的特殊用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3-75.

[7]刘志生.论近代汉语词缀“生”的用法及来源[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08-110.

[8]王瑞英.试论汉语助词“生”的来源及演变[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5):90-92.

[9]陈玲.“生”缀考[J].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1):47-52.

[10]刘坚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282-286.

[11]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119-124.

[12]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203-226.

[13]袁斌.近代汉语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63-165.

[14]张美兰.近代汉语语言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142-145.

作者简介:

徐悦然,男,汉族,黑龙江绥化人,兰州大学文学院,硕士,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猜你喜欢
构词词缀助词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格助词“に”と“で”的使用区分
Module 1 Basketball
贵州方言先行体助词的语法功能及地理分布研究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湖北天门方言“的”的用法探析
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缀功能及从中存在的奇异现象的处理探讨
隰县方言词缀“圪”浅析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